1、唐雎不辱使命限时训练一、(2007 年)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
2、辱使命)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以头抢地耳 长跪而谢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 分)(一)18、撞 道歉(2 分。每格 1 分。) 19、C(2 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 分。关键词“以”、“徒”、“以”
3、各 0.5 分。)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 分) 二、2008 年浙江省温州市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
4、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 分)答案: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三、2008 哈尔滨市 唐雎不辱使命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 9
5、12 题(10 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
6、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2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逆: 谢: 10(2 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11(4 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2(2 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7、”,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答案:9逆:违背 谢:道歉 10 C 11(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四、2008 徐州市 唐雎不辱使命(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
8、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l)故不错意也: (2)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D、 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9、来源:gkstk.Com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答: 6、 1 )通“措”,置。(2 )道歉 7 、B 8 、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9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五、(09(天津)甲 、 秦 王 谓 唐 雎 曰 : “寡 人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 安 陵 君 不 听 寡 人 , 何
10、 也 ? 且 秦 灭韩 亡 魏 , 而 君 以 五 十 里 之 地 存 者 , 以 君 为 长 者 , 故 不 错 意 也 。 今 吾 以 十 倍 之 地 , 请 广 于君 , 而 君 逆 寡 人 者 , 轻 寡 人 与 ? ”唐 雎 对 曰 : “否 , 非 若 是 也 。 安 陵 君 受 地 于 先 王 而 守之 , 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 , 岂 直 五 百 里 哉 ? ”秦 王 怫 然 怒 , 谓 唐 雎 曰 : “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 ”唐 雎 对 曰 : “臣 未 尝 闻 也 。”秦 王 曰 : “天 子 之 怒 , 伏 尸 百 万 , 流 血 千 里 。 ”
11、唐 雎 曰 : “大 王 尝 闻 布 衣 之 怒 乎 ?”秦 王 曰 : “布 衣 之 怒 , 亦 免 冠 徒 跣 , 以 头 抢 地 耳 。 ”唐 雎 曰 : “此 庸 夫 之 怒 也 , 非 士之 怒 也 。 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 , 彗 星 袭 月 ; 聂 政 之 刺 韩 傀 也 , 白 虹 贯 日 ; 要 离 之 刺 庆 忌 也 ,仓 鹰 击 于 殿 上 。 此 三 子 者 , 皆 布 衣 之 士 也 , 怀 怒 未 发 , 休 祲 降 于 天 , 与 臣 而 将 四 矣 。 若士 必 怒 , 伏 尸 二 人 , 流 血 五 步 , 天 下 缟 素 , 今 日 是 也 。 ”
12、挺 剑 而 起 。秦 王 色 挠 , 长 跪 而 谢 之 曰 : “先 生 坐 ! 何 至 于 此 ! 寡 人 谕 矣 : 夫 韩 、 魏 灭 亡 , 而 安陵 以 五 十 里 之 地 存 者 , 徒 以 有 先 生 也 。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 人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易 :交换B秦 王 怫 然 怒 怫 然 :盛怒的样子C大 王 尝 闻 布 衣 之 怒 乎 布 衣 :平民D秦 王 色 挠 , 长 跪 而 谢 之 曰 谢 :感谢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B. 布 衣 之 怒 , 亦 免 冠 徒 跣 ,
13、以 头 抢 地 耳C. 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 , 岂 直 五 百 里 哉 D. 而 安 陵 以 五 十 里 之 地 存 者 , 徒 以 有 先 生 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答案:1、D 2、C 3、B六、(09 四川凉山)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1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5、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 分)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 分)17
16、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18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 分)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 分)答案:15(2 分)加重语气的助词(可译为恐怕、大概、一定要)交换 只(仅仅) 道歉16(1 分)“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不听寡人言,何也,轻寡人与?”17(4 分)(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两个“使”1 分、翻译通顺 1 分)(2)(2)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休祲”1 分,翻译通顺 1
17、分)18(2 分)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19(2 分)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七)2009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
18、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
19、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译文:_19填空。秦国企图用_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一事。“_”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20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_答案:17C 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18如果有才能、有且 H 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
20、,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19易地出使秦国 长跪而谢之20语言(或“对话”)描写。(1 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八)2010 年浙江湖州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以头抢地耳 皆布衣之士也 长跪而谢之曰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_19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 分) _答案:17撞 平民 道歉18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9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