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再寄小读者》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4467666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寄小读者》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寄小读者》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寄小读者》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再寄小读者》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再寄小读者》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再寄小读者 教学设计栾城县冶河学区 张肖岭 崔素芬教学内容 再寄小读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学会六个生字。(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通讯这种文体。2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2)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体会冰心爱儿童、爱生活的情感。(3)根据相关提示,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选读寄小读者系列作品。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作者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学难点:体

2、会文章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语句有理有据地阐述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冰心再寄小读者的写作背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的部分作品;与“通讯”有关的资料。2学生搜集冰心的作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介绍写作背景1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她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上节课我们学了她的一篇诗歌别踩了这朵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的另一篇不同体裁的作品再寄小读者。2让学生读课题和冰心的话,并说一说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再”说明这不是第一次,那这是第几次?第一次是什么时候?(2)“

3、寄”,一般是指给别人写信时用的字,那本文是不是一篇书信呢?3教师借机介绍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的写作背景。4教师介绍何为“通讯”。本文是书信形式的通讯,但与书信有区别:通讯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是面向大众的。而书信一般是写信人与收信人双方之间的交流。5本文是再寄小读者的第一篇。(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交流读文中遇到的新字新词,把字词读准确。(教师板书)炽热 腼腆 阙 曙光 乃 狱迥然不同和煦 辣 酸 3再读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先承接上节所学内容,都是为儿童所

4、写。但又有区别:上一篇是诗歌,本篇是通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对课文产生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介绍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介绍通讯,让学生了解通讯这种文体。由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点拨补充。4默读课文,说一说你从这篇通讯中读出了什么内容?5全班交流。6引导学生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想起把听到的、看到的、把祖国的变迁、你们 想到的 向你们倾诉 和平、幸福的生活告诉你们7在了解课文大意之后,再读课文,可采用评价的方式赛读课文。先在小组内选出一位读得好的同学读,其他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出正确评价。(三)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搜集有关寄小读者、再寄小

5、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的作品。课文初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更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赛读课文既可以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一)温故导入回忆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教学过程(二)品词析句,体会文章意蕴。1小组内自由读课文,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述说”意识,渗透“作者”和“读者”角色认同意识。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3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

6、引导学生用文本中的具体语句作为支撑来有理有据地说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渡。衔接知识,一举多得。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课文,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也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感悟。通过“读、想、说”,提出值得探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确立探究学习的目标,进一步感悟“爱”。问题提出,由学生通过读书来解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人物的表现,凸显明自己的感受。4可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全部交流。也可学生自己思考,再在全部交流。感悟作者写这篇通讯所要表达的意思。预设:“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起你们来了。”(说明作者非常喜欢儿童,与儿童们的关系近

7、、感情深。)“我似乎看见了你们漆黑发光的大眼睛,笑嘻嘻的通红而略带腼腆的小脸。”(作者喜欢儿童,是因为儿童可爱,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作者给孩子们写信,正是要表达这种心情。)“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这句话充分流露出了作者为儿童写通讯前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爱孩子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急于把这么多年来的见闻和想法,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早一点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从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我鼻子里有点儿发辣、眼睛里有点儿发酸,但我绝不是难过。”(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及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百感交集表达

8、了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5对待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引导学生把它们当成重要的信息去看待,以便加深地作者及文本情感的理解。6总结归纳:冰心奶奶以书信形式的通讯与小朋友们进行交流,介绍了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个性化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拔、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劳动者和平幸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冰心奶奶而爱儿童、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7加强朗读指导,及时地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知道学生要带有“作者”的情感去读,让听的学生以“听众”的心态去倾听。(三

9、)拓展延伸阅读再寄小读者的其它篇目。(四)写字教学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方法记忆生字。(五)板书设计再寄小读者炽热地想起你们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想你们倾吐把祖国的变迁兴奋的生活告诉你们(六)巩固提高1给加点的字注音炽热 腼腆 监狱 乃至 辛辣 酸楚篇幅2课文理解从第一次开始给小朋友写通讯,至今已( )年了。文章以( )的形式,告诉小朋友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人民开始着(和平)的劳动、(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横向可分小组分项进行,纵向可在文本和图片的结合中作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与其他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列,将大语文的学习融入学生的终身学习之中。加强读中感悟,并以“读”作为检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本的手段。设计意图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自由选择阅读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通过习题一的练习达到积累词语,开阔视野,丰富词汇的目的。在思考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深刻领悟道理,升华自己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程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