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字经教案概要.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56861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教案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三字经教案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三字经教案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三字经教案概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三字经教案概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字经 人之初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和正确拼写“苟” “教” “择” “处” “杼” “窦”“惰”等字。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3.了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两个故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孟母三迁图、相关事例录像、图片、重点处文字文稿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孟子的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中孟母三迁 、五子登科等古人教子的事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你们的爸爸妈妈疼爱你吗?他们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呢?(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所以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古代的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第 1 课人之初 。二、初步诵读和感知1要求学生翻开

2、课本,自己试读课文,要求把复杂的拼音、不懂的字词标识出来。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标记生字的情况。2教师范读,或利用音频示范正确的读音,让学生跟读。学生跟读至少 2 遍。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同的字词。三、识字写字1板书,把生字写在黑板上:“苟” “教” “择” “处” “杼” “窦” “惰”步骤:每写一个字,先出示字形结构,然后给拼音,并让学生跟读。2写字:(1)要求学生边读边写,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写字。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写字习惯。(2)点名抽查学生,让他们到黑板上写字,纠正不良的写字习惯。四、诵读感悟1点名一两个孩子试读一下课文。让其他孩子注意他读得对不对,指出读错的音。提醒孩子要注意自

3、己读不好的音。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要求他们校正自己读音。3布置学生自由读,要大声阅读课文,把文句读通顺。4分组分角色朗读,一半读上句,一半读下句。读 2 遍之后,交替读。要求达到读得快、读得准。5教师再一次范读,读出感情色彩。五、内容梗概略讲1、第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初”:开始。 “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性”:与生俱来的东西。“习”:后天环境的影响。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这就是 “习相远” 的意思。先天为性,后天为习。2、第二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苟:如果乃:就迁:变化道:方法、规律贵:可贵以:认为、以为专:

4、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引导学生诵读并理解。六:小结第二课时一、内容梗概略讲1、第三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择邻处: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老师讲故事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断机杼: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布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问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2、第四行: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师: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扬:传播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钧,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

5、是在讲哪三个字的含义?(有义方)3、第五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解释后,老师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导体会:家长的过错:实际上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还要选择好的方法。老师的怠惰: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懒、不可倦怠。小结:这句话讲了为人父母、老师的一种责任。二,拓展:1、讲“弈秋教棋”的故事。(1)这一故事以弈秋的两个学生学棋的不同效果为正反教材,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2)两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本来接近,但是学习的效果却迥乎不同,为什么?(3)这里所提供的弈秋的故事,只是辅助领悟人之初的文章精义,无需在这一典故上做过多引导,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故

6、事大概,形成整体的生动认识即可。2、 “诗歌赏读” ,诵读杜甫的春夜喜雨 。(1)点出:春雨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飘落,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响声。这正是家庭教育的特点。(2)范读一下生字。(3)播放这首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4)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5)让学生齐读,分角色对读,加深印象,达到背诵的程度。六、总结,布置作业。课后多诵读。三字经子不学教案 一、教材内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二、整体把握第 2 课选取的文段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孩子学习须趁早,否

7、则老大徒伤悲,否则不知义。学习的首要内容是做人,即亲师友、习礼仪,做人的基本点是孝和悌(两个典故是为了说明这点) 。小孩子在父教、师严的情况下,应该专心求学。本课旨在让学生树立小发奋读书的观念。三、字句梳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子” ,指小孩子。 “不学” ,即不肯读书。 “非所宜” ,不应如此。“幼” ,年少之时。 “老” ,年老之时。 “何为” ,是反问句,可以解释为“有什么作为呢?”或“有什么用处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琢” ,雕刻玉石。 “器” ,指器物。 “义” ,做人的道理。 “玉不琢 不成器” ,出于礼记?学记 。 “君子比德于玉” ,美玉比喻君子所应

8、该拥有的品德。制玉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方” ,表示时间,相当于“在” 、 “当” 。 “少时” ,小时候。 “亲” ,亲近。 “师友” ,良师益友。 “礼仪” ,礼节、仪式。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学习礼貌,懂规矩。如果懂得礼节,一言一行合乎节度,就是一个彬彬君子的样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香” ,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 “九” ,九岁。 “执” ,坚持始终,身体力行。这是一个讲孝顺的故事。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曾经担任过尚书令。皇帝赞叹:“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

9、,宜先知。“融”,指孔融,东汉鲁国人。 “弟” ,即悌,在这里当动词解,意思是弟弟敬爱哥哥,名词当动词用。 “长” ,兄长。 “知” ,明白。 “宜先知” ,应该早早就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能够传诵千百年,关键就在于“谦让”二字。兄弟之间,要“兄友弟恭” ,而孔融表现的就是弟恭。(3)全文翻译小孩子不努力学习,是不应该的。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哪能有所作为。玉石不经过打磨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人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人子弟,正当年少的时候,应该亲近良师益友,学习为人处世的礼仪。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在冬天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尊敬兄长,是从小就应该明白的道理。2辅助练习神奇汉字“学”字,本作“?” ,像双手构木为屋形。后来下面加“子”字,为义符,表示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是学习。老师通过对“学”字字形与字义关系的讲解,告诉学生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加学生书写的积极性。日积月累“聪明的孔融”的故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是课文“融四岁,能让梨”关于孔融故事的扩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这一模块突出了孔融的思维敏捷,聪明机智。孔融巧妙地运用了“亲戚关系”的概念,将孔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

11、,可谓机巧。孔融面对陈韪的轻视与刁难,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机智。这一模块可以和课文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一句结合起来讲,最好配以形象生动的图画或视频,以直观的形象加以传授。激发学生的才思潜能,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长期坚持下去。诗歌赏读孟郊的这一首古诗劝学比较浅显易懂。它旨在说明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此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学习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性,学习

12、知识如同击石有火一样,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才能获得,人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获得。3思考与练习说明“说一说”模块是围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又列举了庄子、诸葛亮、岳飞等人的劝学格言,鼓励学生反复阅读,体会其中的道理。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增进对原文的理解与回忆。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2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宜” “琢” “义” “方” “执” “融”“弟”等字。3了解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故事,初步理解幼年学习知识和重视孝悌的道理。三、教学建议1在教法上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诵读课文,了解关于孝悌的两个历史典故。教师还可以添

13、加自己熟悉的故事。(2)导入环节,可以从现在入手,引导学生讲讲自己孝顺父母和对人友善的故事,然后导入。(3)课堂实践环节,可以结合“读一读”模块进行。在诵读和讲述内容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做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加深理解。(4)教学准备方面,教师要找到课文那些故事的相关图片,至少要有课文中相关人物的图片,以辅助教学。另外,如果能够备好相关的动画故事或视频,就更理想。2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认读生字本课要特别注意“宜” “琢” “义” “方” “执” “融” “弟”等字。教师要示范读音,要求学生将不懂的字标出来。教师对难懂的生字,要给予讲解。课文中“方” “弟”等字和现代汉语的意思

14、差别很大,教师尤其要注意讲解,避免学生误解。(2)诵读感悟教师要通过增加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感知文义。教师的诵读指导很重要,避免单纯机械的模仿。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教师将较难读的词语点出来,进行范读,让学生跟读.教师在保证识字和诵读的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加以讲解,同时要将“日积月累” “诗歌赏读”模块的内容结合进来。建议以故事的形式重点讲讲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3)课堂实践适当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令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尊敬长辈,善待他人。力图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观,懂得一些基本的礼仪。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孝悌的事例,来讲述

15、课文,使学生更生动地理解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四句。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这四句。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 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子、高粱、豆子、 麦子、黄米、谷子” (成为六谷) 。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诵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可用个别表演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齐读的方法 二、新授感悟 1、出示 三字经中“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

16、、学生自主识字, “菽 黍 稷 ”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 称为六谷,它们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6、教师讲故事:六谷的对话。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六谷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 (2)以后我们该怎样做?教育学生爱护粮食。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 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 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

17、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 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三字经教育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引导学生体会含义,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学生能试着讲述孟母三迁 的故事,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 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 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四、教学准备 孟母三迁故事,古筝音乐,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

18、学的时候语文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 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 、 百家姓 、 千字文等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三字经 。(二)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 、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 、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 3) 、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 、指读,随时正音, (5) 、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 、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 、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

19、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师 范读,音乐伴奏) (2) 、试着自己读一读。 ( 3) 、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 (4) 、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课间休息 (四) 、质疑释义。 (1) 、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 、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 、你们想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 、小结,可见,好的教育环境,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5) 、学生试讲故事。(五)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

20、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 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 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 )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反思: 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爱读,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不懂意 思,但是他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读是没有问题的。对意思的理解却是有一定 难度的。于是,我借助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含义。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出生时都 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 人受到的

21、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 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 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 的话。 三字经教学设计“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八句教学内容:1、理解并熟诵“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小学 、 “四书”的大概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 古代文化的教育。 3、复习已学三字经 。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求知欲望; 2、了解小学 、“

22、四书”的大概内容,熟诵新学语句。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小朋友是怎样读书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和三 字经一起回到古代的学堂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 二、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为(二声) ,至(四声) ” 3、说说你的理解。 师引导学生想像古代学生读书的情景:透过学堂的窗户,你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你对他们读的书有哪些了解? 生根据查找资料交流自己对 小学 、 “四书”的了解。 4、请学生试着说说新学语句所含着的意思 5、学生自由诵读,自创游戏形式。 6、小组齐诵 7、 “四书 ”中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本书

23、论语 ,出示新授语句:论语 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学习方法同前。三、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 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 。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 个字) , 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中误读的情况发现、研讨、纠正、强化。四、知识拓展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许多故事,我们就来讲讲你知道的万圣先师孔子的故事吧!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主要从三字经中学习了什么内容?所学习的语句是什么? 板书 : 三字经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 论语 者,二十篇;群弟子,记

24、善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开始了解中国古代书籍的起始课,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 化的求知欲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创设“想像古代学生读书的情景:透 过学堂的窗户,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你对他们读的书有哪些了解?” 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缩短与古代文化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情景感受,更乐 于了解古代文化。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四句。一、主题与背景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 子,名俱扬”是三字经中的内容。教学本句时,我把“揣摩此句,感悟内涵; 诵读此句,学得心声”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因为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 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

25、知理的。 教师在教学三字经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其韵味,揣摩其道理 的同时,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 深对三字经的理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二、片断描述 师说:以上通过故事我们对三字经的内容有所了解。三字经的诵读,学生们读得 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你们真像是一个个刻苦用功的小古人。 设计意图:适当的表扬能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师说:窦燕山给他的五个儿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你们是否钦佩?我们生活在不同 的家庭,得到的教育不同,能说说你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吗? 生 1:我妈妈会给我买好多书,让我读,有时还会和我一起读课外书。妈妈说“读

26、书能够使我有学问” 。 生2:放学回家,妈妈让我先写作业,写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 生3:周末,爸爸带我去爬山,爸爸说要劳逸结合,放松有利于更好的学习。 师说:说得真好!我们的爸爸、妈妈费尽苦心,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你们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满意吗?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为学生提供表达自 己见解的机会。 生说:满意(大多数学生回答) 。 生说:不满意。 生说:我也不太满意。 设计意图: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了解本班学生家 庭教育情况,间接了解学生在家里接受学习情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帮助。 师说:你能说说为什么不满意吗? 生 1:我

27、在写作业的时候,爸爸经常看电视。生 2: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吃饭很晚才回来,我来不及写完作业就困得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老师批评了我(学生感到很羞愧) 。其实,我是很想认真完成家庭作 业。 生 3:我妈妈经常在晚上打麻将,弄得我睡不着觉,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 听讲。 师说:看来不是每位同学都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本节课你们都说出了自 己的心里话,老师为你们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感到遗憾。我知道每位同学都想学 习好,考第一名,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一现状,为我 们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生说:可以给爸爸、妈妈提建议。 师说:这个提议好(同时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 。那么

28、,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想 对父母说? 生 1:让爸爸、妈妈不要在我们写作业时看电视。 生 2:让爸爸、妈妈按时睡觉。 生 3:我要把“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更好的教育我成 才。 生 4:我也要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多学习知识,好好教育我考好大学, 找到一个好工作。 设计意图: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把“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讲给 爸爸、妈妈听,这说明学生对三字经的内容了解透彻。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三字经内容的理解。 师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给爸爸、妈妈提的建议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不良家 庭教育问题。我们交流了很多,可是在课堂上爸爸、妈妈听不到,

29、建议再多又有 什么用呢?想不想,把建议带回家?(生答想)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就在身边,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生 1:爸爸,你以后不要很晚再带我回家了。 生 2:妈妈,不要打麻将了好吗?这样影响我的学习。 生 3:爸爸,在我写作业的时候,不要看电视好吗?这样会影响我的学习。 生 4:爸爸、妈妈感谢你们对我的教育,我爱你们。 生 5:爸爸、妈妈你们教育我是为我好,我以后一定听你们的话,在家做个好孩 子,在校做个好学生。 (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提高学生语言的完整性。给父母提建议的语气 要平和、有礼貌,锻炼学生的胆识。 师说: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课后我们把“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讲给

30、爸爸、妈妈听,同时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教育,鼓起勇气给爸爸、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好吗?看谁能够成功,一定要把你们的成功的消息告诉我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给爸爸、妈妈提建议的勇气,让学生懂得感恩。课的结束并 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在这里教师留了一个让学生与父母交流的空间,既让学生 与父母一起感受家庭教育,也让父母参与了孩子学习三字经的活动,改正不 良的家庭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三、教学反思 本节小学二年级校本课上讲的是三字经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 俱扬”的内容,使我在教学中获得双赢。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三字经,体 会三字经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懂得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影响,通过交流的 形式,了解

31、他人的家庭教育情况,与自己的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知道父母对自己 的家庭教育如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自己有利,每位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良好 家庭教育的准则。由于这一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自主学 习积极性高。交流时,学生能够有勇气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指出对自己 家庭教育的满意和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抱有期待的目光,倾听同学 们的家庭故事,当听到老师说,“我们对父母不满意的教育方式可以借助这节课 提出建议”时,学生兴趣高涨,愿意给自己和学生的家长提意见,可以说这节课 后全体学生会受益。 论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2 能读会写“愠、

32、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3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能力目标: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全文;2 .理解、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 德育目标: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点评论语十则内容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的意蕴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探究法。在教学中,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质疑释疑并加以评点,调动学习积极性。课时安排:1 课时教

33、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设计 1: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和做人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设计 2:提及“朝圣” ,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长途跋涉、一路跪拜的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向着布达拉宫或者伊斯兰教徒向着麦加前行的壮观情景。而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也叫做“朝圣” 。同学们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吗?人们多称孔子为“圣人” ,曲阜是他的家乡。据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 。 “

34、长九尺有六寸(约合现在 6.4尺) ,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 ,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 ,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去聆听先哲古圣的教诲。设计 3: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她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光辉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 、 孟子 、庄子 、 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然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二、交流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可以投影显示) 孔子(公元前

35、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被尊为圣人。孔子在晚年整理诗 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写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36、:语录体(也叫格言体) ,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对象。清朝时有一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有一天到庙里住宿,听见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一个蠢人,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的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 。 ”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课文第一至第第九则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第十则属于这种体式;叙事体,其中多少有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 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扫清文字障碍。2、听读,听老师示范朗

37、读,把握节奏语气。3、正音释词:论语(ln )说(yu):通“悦” ,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 ,人称代词 “你”。是知也:通“智 ”,聪明。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 。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愠(yn):生气,发怒。三省(xng)吾身:察看,检查。 传(chu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i):有害。弘(hng)毅:强毅。凋(dio):凋谢。 矣(y):语气词。4、分则朗读,疏通文意,并且翻译。四、研习课文,深层体悟1、学生试作批注

38、、概括、归纳每则内容大意。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为每则语录分别批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评语。学习笔记A成语类B格言类3、问题设计:“学而”一则三个反问,尽得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还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温故”一则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在掌握旧知识的同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可以为师。“诲女”一则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岁寒”一则孔子用松柏后凋比喻什么?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五、积累拓展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和格言,并说明理由。2、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格言归纳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板书设计: 论语十则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谈学习态度:三人行 知之为知 见贤思齐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 学、思谈修身做人:有朋远来 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松柏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