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39130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姓名: 李艳丽 职称:中学语文二级学历:本科 单位:平定县东回中学 电话:13994539148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 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 得道” 。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 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3)用预读、译读、品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

2、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意蕴。(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 的现实意义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3)了解逐层论证的写法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教学方法:诵读法 品读法,解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带教 学 过 程:教学角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估

3、计时间导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一、 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生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 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听歌曲,感受歌曲主题学习方法指导多媒体演示:文言文五步阅读法第一板块就早已论证了这一思想。文言文五步阅读法 A预读 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

4、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B、抄读 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是:(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3) 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 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5)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C、解读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

5、思想倾向。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4)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D、品读 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具体做法是:(1)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2)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3)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

6、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E、诵读 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具体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2)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3)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4)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5)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以求陶冶情操。 多媒体演示:走进名人(作家,作品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先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 生齐读笔记本有重点摘抄阅读法预读A走

7、进名人步入文章B听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亚圣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 、“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 “仁心”上。作品简介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 、 大学 、 中庸合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

8、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例:郭(gu) 粟(s) 亲戚(qng qi)2、听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3、赛读课文(教师评点)参看大屏幕,了解并记忆作家,作品常识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齐读句子,注意节奏。学生赛读。读得好的,加以鼓励。第二板块译读译读课文,掌握文意1

9、、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对抗赛。规则: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两人(同桌)为一组,低分为 100 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 5 分,直到扣完为止。(1)第一轮: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两人分别翻译课文,相互质疑、解疑、扣分。(2)第二轮:文言知识大比拼。 (多媒体展示)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而去之亲戚畔之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学生留心听规则。学生参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再加上平时知识的积累,翻译全文。两人独自完成文言知识练习。并相互对照看,进行讨论池非不深也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10、革之利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第一轮略第二轮:畔:畔通“ 叛” ,背叛 城:内城;郭:外城 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护城河。今指水塘。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分析。找出错误之处,评分。学生根据教师所点拨的内容,作出最后的判定,得出分数,并把错误的地方订正。第三板块思读解读四、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

11、多媒体演示:学法指导:根据文体学习文章。文章属于什么样的文体?(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论证?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b、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c、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d.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_。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学生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学生边读边思考,并作出发言。四人一组,学生实行分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各组意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

12、解决问题。攻城一方攻势很大, “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 “环而攻之而不胜 ”。 (板书)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3、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结果是守城一方“ 委而去之 ”。(板书)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 由战争引申到治国,得出人和的实质:施行仁政。教师小结:论证过程: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 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理清结构:本

13、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第四板块品读参看大屏幕,品味政论文的语言特色“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方法;如何品味语句,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品读?师生总结:词、句意、修辞、句式、语言结构、语气、语势大屏幕演示(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第五板块(作业)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

14、在于_曹刿认为是_。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_。请把“情、利、权”填入下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为民所用, 为民所谋,为民所系的共产党人,一定能得到民众的拥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学生练习教师总结(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 (下节课进行)教师作结: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 21 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板书设计举例施行仁政战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道理攻方失利域民固国守方失利利威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治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