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3数量因变题(共36张ppt).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38580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3数量因变题(共36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3数量因变题(共36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3数量因变题(共36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3数量因变题(共36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选择题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3数量因变题(共36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数量因变题不能正确理解曲线图形,凭猜测选择,每年高考阅卷时都会发现数量因变题的得分普遍不高,综合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不明方法缺乏阅读曲线的基本方法,不知道纵横轴分别代表什么,不明白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2)不懂规律把握不准曲线变化的规律,不能准确理解曲线变化背后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化的内涵。,(3)知识欠缺没有必要的学科素养知识积累,缺乏必要的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元素。(4)数学不好缺少必要的数学知识,经济学中的曲线实际上就是数学中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由于不少文科考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好,不能很好地理解函数变化的规律,导致误选。,1.(2014广东文

2、综,25)下图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下图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AX为汽车的价格,Y为汽油的需求量BX为物价总水平,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C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D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解析该题图中数据关系显示为正比例,Y随着X的变大而变大,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D项;A项中汽车价格越高,销量则会越少,汽油的需求量应当减少,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物价总水平上升,购买力下降,B项不符合题意;C项居民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一般情况下会越高,恩格尔系数则会下降,C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2(2014四川文综,1)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

3、4%,改变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解析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我国进口,在此条件下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不利于进口大豆,进而会减少对大豆的需求,由此可知,需求曲线的变动会向左移动,故B项曲线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答案B,正确解答数量因变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基本方法、变化规律、学科素养和试题归纳。(1)基本方法做经济学曲线题关键是读懂曲线,基本方法:观察随着横坐标(自变量)的变化,纵坐标(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但是特别需要

4、注意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例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横坐标为因变量,纵坐标为自变量。(注:如果x取任意一个量,y都有唯一的一个量与x对应,那么相应地x就叫做这个函数的自变量,y则是因变量),(2)变化规律经济学曲线的变化状态就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内在变化规律的外在表现,一般有三种情况:二者呈正向变化;二者呈反向变化;在临界点前呈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呈反向变化,抑或相反。对经济曲线中信息变化的把握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3)学科素养经济学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础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

5、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考生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题的另一个特点是要求考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4)试题归纳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在复习备考中,既要对经典高考题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又要注意收集调研考试中出现的此类试题,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学曲线“文件夹”。这样,有助于加深和拓展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解题技能,有助于加强思维缺陷的防范和训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6、。,1.(2014福建文综,33)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A B C D,解析图像中S1向S2平移,意味着M商品需求量降低。中由于汽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商品汽车的需求量降低,符合题意。中由于面粉的价格下降则会导致其替代品大米的需求量降低,符合题意。中由于房贷利率的下降,会导致商品房需求量的增加,不符合题意。中由于商品供给量不变,若供不应求,说明其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答案A,2(2014安徽文综,3)受

7、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A BC D解析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和供给都会减少,故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都会向左向发生变动。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C,3(2013四川文综,10)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显示

8、,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的有关知识。题目中发送短信价格提高,短信的发送量应该减少,微信免费会大大影响短信的发送量,故是正确的;如果微信收费,微信的发送量也会减少,因此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4(2013课标全国文综,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的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理解。某县农民土豆产量大增,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

9、低价销售,说明土豆供过于求,故供给曲线会出现的变化走势,排除。分别为需求曲线的走势,与题目考查农民“丰产不丰收”的主旨无关。答案B,5(2013广东文综,27)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解析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远高于国产中低档化妆品价格,A项曲线显示D1低于D2,故不能入选。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与需求成反向变动。国产中低档化妆品价格低,会导致需

10、求量增加,B、C两项中D2曲线显示需求减少,故不能选。D项既表明国产中低档化妆品需求增加,又表明进口化妆品价格高于国产中低档化妆品价格,故入选。答案D,6(2013课标全国文综,15)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下图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AP0,Q0 BP1,Q2CP1,Q4 DP2,Q1解析所谓支持价格,是政府通过稳定价格来支持生产者的一种手段。为了

11、稳定生产和保证生产者的收入,政府设立一个由市场供求变动确定的“支持价格”或“保证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保证价格,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卖出高价,自然不用政府操心。如果市场均衡价格下跌到低于这一保证价格时,生产者则从政府手中得到两种价格的差额,产品产量和生产者的收入都不会因为价格的下跌而受到多大影响。因此,图中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应当是高于均衡点的P1价格,对应的供给量为Q4。正确选项为C项。答案C,7(2012福建文综,30)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

12、商品的生产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解析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M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商品N,这说明商品M是高档消费品,商品N是生活日用品。A、B两项不正确。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商品增值额征收的税种,我国增值税实行固定税率,不因商品价格变化而变化,C项错误。生活日用品物价过高,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D项内容正确。答案D,8(2012山东文综,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解析题图中呈现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变化走势,两曲线的相交点为E时,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该商品供给量增加,需求量也增加,故选B图。但D图中的变动,反映了价格上升,故舍去。C图表明供给量减少,排除。A图虽表明需求量变化,但反映了该商品价格上升趋势,故不选。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