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中唐诗坛中唐诗坛 中唐是唐诗重要转折期,也是继盛唐后诗歌又一繁荣时期;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1.追求新变 盛唐诗歌,盛极难继,中唐诗另辟蹊径,追求新变。 白居易:“诗到元和体变新”( 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2.多元化2.多元化 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台阁诗人群大历十才子钱起、卢纶、韩翃等 以江东吴越为中心的地方官诗人群刘长卿、戴叔伦等 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 韦应物等山水诗人 李益等边塞诗人 元白诗派与新乐府运动 韩孟诗派 柳宗元、刘禹锡一、大历诗坛(一)组成 大历十才子钱起、卢纶、韩翃、李端、耿湋、司空曙、崔峒、苗发、夏
2、侯审、吉中孚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台阁诗人群 地方官诗人群刘长卿、戴叔伦等以江东吴越为中心 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 韦应物等山水诗人 李益等边塞诗人 (二)大历诗歌总体特点 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描写视野从广阔的社会转向个人周围的生活和内心。 主题取向上由偏重理想转向偏重感受,由社会生活转向伦常情感、身边琐事;吟咏迷惘的心态、衰老的感受、孤独的心境、乡愁羁恨以及山水之趣,其中贯穿着对友情的渴望,对隐逸的向往 审美趣味上,由崇尚汉魏风骨转向追慕以谢朓为代表的六朝清丽纤秀之风;由阳刚转向阴柔;由健朗的气骨转向悠远的韵致,由雄浑凝重的格调
3、转向清空闲雅的意趣。 诗歌体式上,重视近体,特别是五言(五律),古体成就不如近体。二、元和诗坛 元白诗派与新乐府运动通俗平易 韩孟诗派奇崛险怪 柳宗元、刘禹锡 诗鬼李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一)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发生在中唐,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强调诗歌的写实倾向,以创作乐府诗和讽喻诗为主的文学潮流。代表诗人: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元白诗派/新乐府诗派)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自命新题;写时事;不一定入乐。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新乐府运动的基本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写作目的具有功利性;写作方法具有真实性和通俗性;理论上具有调和言志
4、 和缘情 的调和性和重思想性不重艺术性的偏颇性。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 新乐府诗的理论主要集中于白居易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二)、白居易1.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1)从兼济走向独善的人生历程人生的分水岭被贬江州司马(2)从儒学走向佛学的思想演变思想的分水岭被贬江州司马2、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白居易存诗近三千首,以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长恨歌琵琶行影响尤大白居易生前曾系统整理过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2、白居易的诗歌创作(1)讽喻诗:美刺比兴,因事立题这类作品充分体现了白居易早期的诗论主张,纵向论及历代帝王成败,横向涉
5、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情风俗等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但伤民病痛,让权贵切齿扼腕。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2)感伤诗:事牵情动,随感而吟咏,100首代表琵琶行长恨歌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3)闲适诗:移病闲居,知足保,吟玩情性,100首。(4)杂律诗:亲朋离散,释恨佐欢,一时一物,一笑一吟,400首。 作品选讲:长恨歌3.白居易诗歌的影响 白诗在当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有其比。风格平易、浅直俗白闲适诗情调投合士大夫口味感伤诗道出中唐社会普遍怀恋盛唐繁荣昌盛的心理 新乐府理论及创作对晚唐诗人影响不小 长庆体影响深远元稹、白居易在继承初唐四子的基础上,创
6、出一种七古新调,全篇都用平仄调协的律句,间用对偶,押韵随时转换,叙事铺陈婉转,少用典隶事,史称长庆体吊白居易 唐宣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诗歌的影响 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於缮写模勒,衔卖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者,有至於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予尝於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 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元稹的悼亡诗 悼妻
7、韦丛所作三十首,以眼前景、口头语、家常事入诗,缠绵哀惋,深挚感人 代表:三遣悲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之三)清.孙洙:“古诗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 离思之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比兴,思妻情感的深广美好,对爱的忠贞、怀念 至情至性之语你是天地间之惟一韩孟诗派 成因共同的命运和个性:个性狷介、仕途坎坷,都与韩有交往。共同的文学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不平则鸣”指得志时“鸣国家之盛”,失意时“自鸣其不幸”,强调诗歌抒发内心不平情感的功能“笔补造化”既指创造性的诗思,又指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共同的创作态
8、度:苦吟,尚奇求怪,力避圆熟平俗 共同的审美趣味:以怪奇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的审美情趣。韩孟诗派 代表诗人:韩愈、孟郊、贾岛等韩愈:雄奇狠重;以丑为美;好奇字险韵;以文为诗;长于七古(孟)郊寒:穷愁失意仕途潦倒;苦涩凄冷幽怨愤激;意象凄冷 、寒峭、衰败;长于五古(贾)岛瘦:奇险瘦硬,想象奇、意境瘦、遣词硬、用韵险、句法新;长于律绝 诗歌特征:奇崛险怪奇:词高出众。崛:语言的晦涩艰深。 险:用险韵、造拗句。怪:意出于常。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诗鬼李贺的诗歌创作 1.天才的短命诗人(皇室、享年二十七) 2.诗歌创作怀才不遇的悲歌凄美缠绵的恋歌奇诡诞幻的仙游 3.奇诡冷艳的诗歌艺术情感的
9、含蓄凄婉意象诞幻怪奇组合不拘常法意境迷离飘渺幽幻风格奇诡冷艳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一、刘禹锡的诗歌创作1、架通文人与民歌桥梁的杨柳枝词和竹枝词 竹枝词二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清新质朴、真率自然、优美流畅 具浓郁生活气息2、充满理性思索的咏史诗和怀古诗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3、乐观旷达诙谐的政治讽刺诗和抒怀诗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清新质朴、真率自然、优美流畅 具浓郁生活气息二、柳宗元的诗歌创作 1.痛苦抗争凄凉的政治抒情诗 2.清峻疏朗的山水诗 3.别 开生面的少数民族风情诗 4.风 格简 淡凄清,刻画工 细深婉,意境孤寂幽峭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峻洁清冷、荒寒寂寞 孤独寂寞,清高脱俗、兀傲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