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I 卷一、选择题: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武王死后,周公且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妇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A. 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 B. 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 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 D. 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答案】C【解析】从周公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精神品质。从他所做的事上,我们能看到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只体现出他人格的方面,不够全面;B 选项只是
2、针对当时的情况来评价,而是应该从整个中国历史上来看;D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2. 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周亚夫因此而下狱,闭食自尽。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周亚夫的儿子愚昧迷信 B.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C. 西汉严禁民间私藏武器 D.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内容来看,甲盾之类的葬器是在民间被命令禁止的,这体现出的本质性问题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以防止地方武装暴动,故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这在当时遵守的是“礼” ;B 选项错误,被人告发不能体现出是监察体系的作用;C 选项只是表面现象不能体现出实质问题。点睛:
3、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本质问题。所谓的本质问题是这一历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深刻的历史影响与历史内涵。选项中 C 选项就是事件本身,是表面问题;而 D 选项才是本质。3. 表 1 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表 1时期 规定曹魏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6/10 为地租。西晋 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北魏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水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绢布麻。据表可知A. 政
4、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 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C. 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 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答案】A【解析】从材料给出的表格来看,从曹魏到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越发完善,针对具体的时代有着自身的制度,体现出农民在制度的保障下获得自身福利,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经济在此时依旧是主要形式,被保护;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D 选项错误,这样的制度根本上还是对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一种保护。4. 清入关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满族王公共同讨论决定。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 1631 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天聪十年(1636)仿
5、明制度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入关后,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A. 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性 B. 有利于君主专制C. 加速了满族的汉化进程 D. 有利于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八旗制度实际上对君主专制是一种制约,与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有类似之处。而内阁和六部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C 选项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含义;D 选项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点。5. 表 2 为近代中国工人罢工(部分)的状况。表 2时间 地点 企业 原因1868 上海 耶松船厂 反对工头克扣工资1883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 反对延长劳动时间1
6、912 汉口 俄商砖茶厂反对俄国策划外蒙“独立”1915 上海、长沙 码头、日资企业反对日本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1916天津(北京等地工人支援)法资企业(各业工人组织“工团”领导斗争)反对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扩大租界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 工人阶级逐渐成熟 B. 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C. 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D. 马列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答案】A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首先从时间线上我们进行分析材料的主体工人阶级,得出的是工人阶级成熟的结论。而从世界范围内,我们不能够准确得出某一具体信息,由此排除 D 选项。6. 1931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
7、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 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这反映了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B. 中共根据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C. 共和国观念已深入人心 D. 日本侵华改变了共和国的观念【答案】A【解析】我们从名称的演变上可以看出,我们逐步摆脱苏维埃这一称号,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相结合,故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 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D 选项错误,共和国观念一直持续下来。7. 据资料统计,1937 年川陕等西部地区共有工厂 237 家,还包含一些作坊式工厂。到 1940年,西部地区工厂合计达 135
8、4 家,仅重庆就有 429 家。这说明了A. 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有利企业发展 B.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C. 西部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D. 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作准备【答案】D8. 1977 至 1979 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 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C. 营造改革开放良好外部环境 D. 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答案】C【解析】注意材料给出的时间:1977 至 1979 年,这一时期是中国改
9、革开放的孕育之年,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是为了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不是当时的主要目的;B 选项没有注意到“除传统友好国家外” ;D 选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点睛:解答本题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材料给出的时间。从材料内容来看,所有选项都说的过去,都有可能。但是结合具体的时间节点,分析当时背景下的出访最有可能的就是 C 选项。9. 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士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的平民大众。这表明A. 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 B. 殖
10、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C. 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 D.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介绍的自由民的出现,我们能够得出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往往会带来社会规则和秩序的改变,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说法错误,不是对所有的外邦人开放,是有一定条件的;B 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殖民运动的重要意义;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10.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单位是无法再缩小的企业原子。在 19 世纪,世界经济核心部分的基本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由“国家经济”所构成,亦即英、德、美等国的经济。这说明A.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基本形成 B. 保护主义取代了自由主
11、义C. 自由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完善 D. 国际间经济竞争逐渐加剧【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基本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由国家经济所构成”可以看出,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逐渐开始以国家为走向,体现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产生于 20 世纪;B 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C 选项错误,与材料内容无关。11. 图 1 为 1956 年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讽刺“画皮” 。该漫面意在表明A. 西方国家组建军事集团遏制苏联 B. 经济渗透是霸权政策的重要手段C. 美元中心体系便于美国经济扩张 D. 美国推销价值观念试图控制西欧【答案】B【解析】从漫画中的文字
12、可以看出,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行霸权主义,其中经济渗透是其主要手段,也体现出“画皮”的含义,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没有挖掘出材料的本质;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元这一内涵;D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12. 20 世纪 70 年代,因发达国家经济的“滞胀”而使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债务在 1973- 1980年闻年增 24.6%。80 年代初,发达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紧缩通货政策。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A. 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B. 外部经济环境相对宽松C. 债务负担不断增加 D. 与西方的差距逐渐缩小【答案】C【解析】从“发达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紧缩通货政策”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为了
13、挽救自身危机,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逐年增长,负担不断增加,由此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与材料内容相悖;B 选项错误,当时经济危机是世界范围内的;D 选项与实际相悖。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贸易保护的形式多样,除关税保护外,还有外江管制、卫生检疫、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等。1841 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发展民族工业的必要性。从 19 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进入美国,降低竞争,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率和高工资
14、,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1821-1897 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是: 1821-1824 年为 44.62%,1825-1832 年为 50.92%,1833-1857 年为35.1%,1864-1866 年为 48.3%,1897 年为 57.00%。摘编自褚浩19 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材料二 关税自主成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关键。近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遭受损失,入超现象相当严重,民国时期的工商界人士十分重视关税对贸易的保护作用,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梦想。1917 年北洋政府国定进口税则、还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
15、会议、关税特别会议等与列强力争关税自主。南京政府通过多次修约,与列强艰难周旋,最终在形式上和法律上确立了关税自主的地位。一一摘编自罗希红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特殊分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贸易保护与 19 世纪美国的不同,井分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答案】 (1)特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推动;共和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控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潮流的影响;以关税保护为核心;关税税率呈现低高低高的波浪式变化。影响:有利于:限制外国产品倾销;保护美国制造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不利于:企业创新;国际
16、竞争;提高国民生活质量。(2)不同:19 世纪后期美国关税自主不受外国制约,可根据国家利益自行制定税率;近代中国关税不自主,受制于列强,无法自行制定税率。原因:19 世纪后期美国拥有独立完整主权地位;且国家实力日益增强,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关税主权丧失。【解析】 (1)从“1841 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看出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推动;从“从 19 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得出共和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控制;从“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得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17、潮流的影响;从后面一些列数据可以看出以关税保护为核心;关税税率呈现低高低高的波浪式变化。对于影响,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要看到其优势,也要认识到不足。(2)从“1917 年北洋政府国定进口税则、还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关税特别会议等与列强力争关税自主”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关税不自主,受制于列强,无法自行制定税率,这是与美国完全不同的。主要原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即可,从两国的国家实力和国家政治入手。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 世纪 70 年代初,清国向欧美派遣第一批留学幼童,他们习英语,打棒球,甚至剪发辫。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宣布撒销留美幼童团。甲午战后,日本成
18、为留学首选地,截止 1906 年,粗略统计在日留学生接近 2 万人。在日本,这些留学生被讥笑为“清国佬” ,全然没有了儒雅文人的形象,他们甚至避称自己是“清国人” 。来自各地学生结成同乡会,出版如民报 、 浙江潮 、 河南 、 江苏等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 年的十年间,留日学生出版的报刊达六七十种之多。这些刊物基本上都以反帝救为出发点,爱国思想明显。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答案】 (举例: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化;留学生与洋务运动;日本是中国辛亥革命的策源地;近代中国人国际形象的变化)【解
19、析】近代中国与世界这一议题主要限定了时间和主体。时间必须是近代,主体是中国。我们要分析近代中国与世界之前的关系,主要体现西方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留学出发,分析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的影响,通过具体史实来一一说明,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二) 选做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 历史一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程。1958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
20、户籍。1964 年 8 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 出台,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1984 年 10 月, 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1997 年 6 月,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01 年 3 月颁布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21、。2014 年 7 月 30 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户籍改革历程的特点(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 80 年代以来不断推进户籍改革的原因【答案】 (1)特点:1958 年到 1984 年严格管控,严格限制人口城乡流动;1984 年到 2014年户籍控制松动,小城镇入户放松;2014 年以后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城乡户籍区别消失。(亦可答:从严格管控到逐渐放松;从限制人口流动到逐渐开放入户流动;从城乡两元体制到城乡户籍区别消失)(2)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2、(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政府社会管理的进步。【解析】 (1)从材料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户籍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8 年到 1984 年,之后是 1984 年到 2014 年,最后是 2014 年至今。这三个阶段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结合材料来具体分析即可。(2)80 年代以来,户籍控制松动,小城镇入户放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与当时的国家政策有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户籍制度不断放宽。此外,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政府社会管理的进步也是重要原因。16
23、.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东京市判是根据波茨坦公告 、 日本投降书等一系列国际文件进行的对日本战争罪犯的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很多方面是参照纽伦堡审判进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纽伦堡军事法庭是由英、法、美、苏四国法官及检察官共同组成,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采取了美国主导的审判形式。1946 年 1 月 19 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盟国投权,由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宜告成立,中国参加了东京审判。同年 5 月 3 日,由中、美、英等 11 个国家法官和检察官开庭进行审理。法庭公开开庭 800 余次,出庭证人来自 12 个国家的 419 人,庭审英文记录 48412 页。1948
24、 年 11 月 12 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东条英机等 25 名日本甲级战犯有罪并分别判处绞刑或徒刑。摘编自宋志勇东京审判与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远东军事法庭采取了不同于纽伦堡法庭的组成形式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史学角度研究东京审判的意义【答案】 (1)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单独占领,主导对日的战后处理问题;冷战端倪渐起,尽力减少苏联的影响;原子弹加速了战争进程,其他盟国对处理战后问题准备不足;吸取纽伦堡审判的不足。(2)意义:在审判过程中,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日本侵略史料;系统整理研究东京审判的庭审记录和证据资料,不仅会加深对东京审判本身的研究,也为研究
25、日本侵华史、远东国际关系史及日本近代史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解析】 (1)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采取了美国主导的审判形式”可以看出,对于日本问题,主要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这是由于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单独占领,主导对日的战后处理问题。此外,二战之后冷战开始,冷战端倪渐起,尽力减少苏联的影响。此外,原子弹加速了战争进程,其他盟国对处理战后问题准备不足。吸取纽伦堡审判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从“法庭公开开庭 800 余次,出庭证人来自 12 个国家的 419 人,庭审英文记录 48412页”可以看出在审判过程中,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日本侵略史料;这一审判系统整理研究东京审判的庭审记录和证据资料,不仅会加
26、深对东京审判本身的研究,也为研究日本侵华史、远东国际关系史及日本近代史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梦溪笔谈是宋代一本记录科学现象的著作,1086 年至 1093 年由沈括完成。他对知识的追求引发了一场以儒学为基础的宋代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人们去了解包含万物和宇审整体中的理。沈括记载的最有名的科学成就是 11 世纪 40 年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领先于德国古腾堡同样的发明 400 年),以及对地图绘制技术的记载和对化石遗迹的解释。在书中的其他条目里,沈括记述了月亮的盈亏方式,并得出了可以从中看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结论。沈括乐于记录奇异之事,其著作
27、中的条目并不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很多时候记载事件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沈括的记载包含“繁冗的说教、宫庭逸事和转瞬即逝的奇异事物” ,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建立在当时的五行学说宇审理论基础上的。当风吹干了盐池的水,继而盐分结晶时,沈括并没有把这个过程看作蒸发率不断增大的过程,而是解释为五行相生之理,也就是火(风) 生土(盐)。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朝代一一宋的转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梦溪笔谈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括创作梦溪笔谈的时代背景。【答案】 (1)特点:受理学影响;记录了先进科技成果;内容庞杂;现象解释有错误(2)原因:宋代理学的兴起,格物穷理思想推动;重
28、文轻武、科举取士;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地位较高 ;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解析】 (1)从“这场运动促使人们去了解包含万物和宇审整体中的理”可以得出受理学影响;从“梦溪笔谈是宋代一本记录科学现象的著作”得出记录了先进科技成果;从“记载的最有名的科学成就是 11 世纪 40 年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以及对地图绘制技术的记载和对化石遗迹的解释”得出内容庞杂;从“在书中的其他条目里,沈括记述了月亮的盈亏方式,并得出了可以从中看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结论”可以得出现象解释有错误。(2)从受到理学影响得出宋代理学的兴起,格物穷理思想推动;从宋代的文官制度可以得出重文轻武、科举取士;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地位较高;从当时的经济背景可以得出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