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要求1.认识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词语。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2.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学习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刻画, 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感受不同方式表达的爱。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 深入品读感悟。2. 理解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不同方式表达的爱。教学课时 两课时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 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d),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这句话怎样理解? 2她搂住
2、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min tin)又得意扬扬, 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我”面对母亲的赞扬既有些不好意思又十分得意的心理。3段导读:第 1 自然段讲“我”把写的第一首诗拿给母亲看, 得到了她的赞扬。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 笑着说。段导读:第 2 自然段写“我”迫切地想让父亲看“我”的诗。4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tn)写 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
3、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 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句导读: 这些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说明“我”非常想引起父亲对自己诗的注意,盼望得到父亲的赞扬。段导读:第 3 自然段讲“我”对自己的诗很自信。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5为什么这里连续出现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 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1 知识点详解 2 这是母亲对“我”的评价,说明母亲主要赞赏的是写诗的行为, 而不是诗本身。3 4 誊写:照着底稿抄写。 5 对时间的连续描写,说明在 “我”看来时间过得很慢, 充分地体
4、现了 “我”等待父亲回家的心情很段导读:第 4 自然段写“我”急切地等待父亲回家,并自信地认为一定能得到他的赞扬。6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 住了。我紧张极了。段导读:第 5 自然段写八点钟时父亲才回来,“我”很紧张。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7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8为什么“我”把头埋得很低?为什么这首短诗“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糟
5、糕透了”一词说明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 9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 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母亲的话中包含着怎样的意思?“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10父亲为什么不退让?段导读:第 1013 自然段是父母间的对话,说明他们对“我”的诗持有不同的观点。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段导读:第 14 自然段讲“我”很伤心,父母却在争吵。第一部分(第 114 自然段):讲“我”童年时写了一首诗 ,母亲认为“精
6、彩极了”,不断赞扬“我”,鼓励“我”;而父亲却认为诗“糟糕透了”,这令 “我”十分伤心。急切。6 吸引:把别的物体、力量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这方面来。 7 说明“我”心里十分紧张,也说明“我”十分重视父亲对这首诗的评价。8 这是父亲对作者第一首诗的批评,说明巴迪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 他对巴迪的要求十分严格。9 说明母亲对巴迪的诗的评价掺杂进了感情因素,因为母亲对待子女总是无限包容, 为了鼓励他们,常会说些与事实不相符的话。10 因为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歌本身的质量,所以他对“我”的评价只强调事实而忽略了感情,没有考虑到“我” 的承受能力。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
7、父亲是对的,“不得不”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11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句导读:这句话表明父亲对“我”写的小说否定中有肯定,批评中有鼓励,他给“我”的小说提出了意见,作了指点, 而“我”也鞭策自己写得更好。第二部分(第 15 自然段):讲几年后,“我”渐渐地明白了父亲对“我”的看法。12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bn) 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
8、常常对我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 ,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13。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 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段导读:第 16 自然段写“我”出版了许多作品后对于父母做法的深刻感受。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jn shn) 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
9、风刮倒。 14这两句话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11 这个双重否定词表示肯定的意思,“ 不得不承认”说明“我”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 但在感情上暂时还不能接受。12 出版:把书刊、图画、音像制品等编印或制作出来,向公众发行。13 比喻,其中“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 ;“生活的小船 ”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作者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自己的成功既来自母亲的赞赏,因为它不断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也来自父亲的批评,因为它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方向。14 重点句解析:“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是对同一作品作出的截然相反的“极端的断言”。“精彩极了”的夸奖,是慈祥的母
10、亲期望儿子成功的热情鼓励 ;“糟糕透了 ”的批评,是严厉的父亲防止儿子骄傲自满甚至“误入歧途”的警告、提醒和鞭策,是严格要求。“两种声音”虽然截然相反, 出发点却都是希望儿子努力上进、不断进取,都是爱的表现形式。什么好处?我从心底里知道 ,“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 怎样理解这句话?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段导读:第 17 自然段讲父母的两种评价是两种不同的爱,它们共同鼓励“我”前进。第三部分(第 16、17 自然段):写成年后,“我”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学习生
11、字的方法,提高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生字、新词卡片。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同学们,当你们拿着一件自己认为完成得不错的作品让爸爸妈妈欣赏时,他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主人公能否正确对待这两种评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找出答案吧 !2.板书课文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2、,把课文读通顺。(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注意字的书写。(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画出来 ,与大家讨论。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读准字音。( 投影生字、新词卡片)(2)认清字形。找出结构相同的生字。上下结构:誊 餐左右结构:嚷 腼 腆 描 版 谨 慎半包围结构:迪(3)理解词语。腼腆: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敬仰:敬重仰慕。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得意扬扬: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4.总结自学生字、新词的方法。三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
1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小诗,父亲和母亲对这首小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他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爱的故事。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划分文章层次, 说说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有明显的依据:七八岁、几年后、这些年来。3.讨论,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 114 自然段):“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后 ,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应是“得意扬扬”,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应是“ 痛哭起来”。第二部分(第 15 自然段):几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当初
14、父亲对“我”的看法。第三部分(第 16、17 自然段):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我”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4.根据划分的层次朗读课文。四 总结全文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影响了巴迪的一生,巴迪开始理解这两种评价吗?后来理解了吗? 巴迪是怎样逐渐理解的呢?下节课让我们共同研究吧!1.整体感知课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感悟,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疑能力。2.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且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整体把握。1.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并
15、积累自己感受深的语句。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所饱含的爱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重点语句字幕投影。一 质疑导入,引发深思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谁能说说父母对你的爱体现在哪儿?2.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了父母对你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支持。但你们是否感受到另外一种爱的方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3.大家说说课文题目有什么特点。前引号和后引号中的内容是小主人公的父母对他所作诗的评价。过渡:父母的不同评价给了巴迪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打开课本继续学习。二 精读“童年
16、故事”,体会“我”的情感变化1.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第 114 自然段,想一想当 “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 我”的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又有什么反应。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2.学生静心学习。3.集体交流、汇报母亲的评价及“我”的表现。(1)母亲的评价:“多美的诗啊 !精彩极了!”“多美”和“精彩极了”是母亲对“我”这首诗的赞扬。(2)“我”的表现。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腼腆”是由于“我”第一次写诗,不知好与坏,有些不好意思;“
17、 得意扬扬”是“我”听到母亲对自己的夸奖和肯定时所表现出的骄傲。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作者的得意之情。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读句子,谈谈体会。“我”迫不及待是因为听到母亲的赞扬后,认为自己真的写得很好, 所以想“立刻”让爸爸欣赏,也想再次听到赞扬的话语。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联系上下文,读句子谈体会。妈妈告诉“我”爸爸晚上七点钟回来,“我”怀着急切的心情等待爸爸回家。从这几个时间词能体会出“我”盼望爸爸回来的急切心情。指导朗读:由于时间的变换,语气也逐渐加重。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之前妈妈给“我”的赞扬声,是称赞、表扬,让“我”兴
18、奋不已,因此“我”相信父亲一定也会赞扬“我”的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我”坚定的信心。4.集体交流、汇报父亲的评价及“我”的反应。(1)父亲的评价:“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扔”字可以看出父亲的表态与巴迪的期望正好相反。)(2)“我”的反应。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联系上下文,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这里把“诗只有十行”与感觉“他读了几个小时”作了对比。一方面体现出父亲对“我”的严格要求,他认真读后再发表见解;另一方面体现出“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既想听到父亲的赞扬,又害怕听到父亲的评价。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的复杂心理。我的眼睛湿润了
19、,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 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感受。父亲的批评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父亲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的作品, 一点儿也不留情面。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的悲伤之情。过渡: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对巴迪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三 研读“成长后的认识”,领悟父母的爱1.指名读课文第 15、16 自然段。几年过去了,巴迪仍在写作, 父母的评价仍在进行,此时他们又是怎样评价巴迪的呢?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一如既往”就是完全跟过去一样。因此“我”一直写作。父亲仍然严格要求“我”。(1)父亲的评价与童年时有什么变化?
20、“我”又有什么变化 ?父亲虽然严格要求巴迪,但也给了他一些自信,从“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中可以体会出来。从“我”不再痛哭而是学着进行修改中, 能看出未满十二岁的“我”已经变得谦虚了。(2)“我”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联系上下文 ,谈谈自己的体会。因为作者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它是作家的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时常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所以他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2.个人朗读第 17 自然段,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大声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
21、一股风刮倒。(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体会。“哪一股风”主要指两股风,“一股风”指赞扬声,“一股风”指批评声。“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赞扬、批评而迷失方向,即没有因取得成绩而骄傲、自满, 沉浸于赞扬声中不再努力;也没有被批评声吓倒,丧失信心而一蹶不振。(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悟作者的认识。“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感受。“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 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2)有感情地朗读,领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表达的爱。
22、3.背诵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四 回归课文,总结拓展1.默读全文,想一想并说一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母亲对待子女比较侧重感情,所以为了鼓励子女,常会说些感情色彩强烈却与事实并不十分相符的话。父亲一般比较侧重理性,所以他对“我”的评价强调事实而忽略了感情, 没有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点拨:这位父亲也可能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儿过分,以致使“我得意扬扬”, 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可能更有助于“我”的健康成长。2.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生活中我们会评价他人,也会被人评价。当你评价他人时,你认为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之类的话呢?当他人没有自信时,我们要用“精
23、彩极了”之类的话鼓励他; 当他人沾沾自喜时,我们要用“糟糕透了”之类的话促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使他能更上一层楼。3.总结。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与领悟,我们知道了作者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完全了解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是父母不同的爱促使他最终走向了成功。1.根据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抗挫能力差的现状,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评价无疑是教学的重点。2.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本剧,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通过演一演的形式让他们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还可以开展一次小辩论,辩论主题定为“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好”, 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联系课文内容,畅所欲言。这不仅对课文内容
24、进行了横向拓展,同时使学生对爱的不同方式有了深刻的思考。1.比一比,再组词。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虽然但 既又(1)我(既)腼腆(又) 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2)写得(虽然)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3.根据意思写成语。(1)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得意扬扬)(2)急迫得不能等待。( 迫不及待)(3)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和从前一样。 (一如既往)4.你喜欢鼓励还是批评呢?在生活中,父母哪些话激励了你?请给大家详细叙述一下。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吕近溪)家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马卡连柯)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自己学去走路。(爱默生)使孩子从善的最好方法,是使他们快乐。(王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