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教学建议”到“教学规范”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归宿,浙江省教研室 喻伯军 邮箱:jysybjzjedu.org 手机:13588189774 浙江小学科学网: 论坛:http:/ 科学素养9人,占23% 科学知识22人,占51% 过程与方法32人,占80% 兴趣、习惯23人,54%教师普遍关注在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兴趣,“探究”一词出现26人次,说明比较关注科学的过程和方法,这是令人欣慰的。把兴趣等和知识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个县的调查结果(样本40人): 1、缺乏课堂教学所需的器材。37人占90% 2、缺乏专职科学教师。17人占40% 3、教师本身素质欠缺。
2、11人占25% 4、学校、家长不重视科学课。11人占25% 5、其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自主探究变成放任自由。 例:太阳系。 理念到位,操作不到位。 例:怎样放得稳。 对新教材的不适应。 例:说实验听实验,两手空空进教室。 不知道基本规范。 例:不备课、抄教案不改动、不做实验。,没有达到教学的高境界,什么是教学的高境界? 无规范 规范 超越规范,各式各样的高境界,理发的高境界,睡觉的高境界,抽烟的高境界,取名的高境界,批判与继承,新课程不是推倒重来,应该继承优秀的传统。 教学方法也是如此。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的教学规范,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从“建议”到“规范”,是新课程实施到一
3、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 是稳定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建议的提出,规范的建立过程,又是提炼经验、固化经验的过程。,规范的定位,规范的研制是一项保底工程,既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并能成为教学管理的抓手。 成为全体科学教师的良师益友,帮助教师规范教学行为,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规范还有利于教学评估和教学检测。,按教学流程研制教学规范,教学准备 课堂教学 作业批改 学习评价 其他 d:My Documents2008年教学规范小学科学初稿及修改意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规范(第2稿).doc,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规范 (征求意见稿),总 则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
4、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课程,学好科学课程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通过建立一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规范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小学科学课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和创造性的过程。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材料和足够的时间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科学学习还应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第一章 教学准备,第一节
5、 制定教学计划 第一条 熟悉课标。 第二条 阅读教材和教参。 1、浏览本册教材,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 2、阅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补充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3、通读单元概述,明确本学期总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4、了解各单元之间的联系。特别要注意与季性相关的内容,可按季节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程。 第三条 研究学生。 第四条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为什么要阅读教参?,新的教材、新的内容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解读教科书单元之间、各课之间的关系 对教科书中课文编写意图的解释 补充与教学有关的知识 提供相关的教学方法,第二节 备课,第五条 分析单元内容与结构。 1、了解单元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分析本册教材
6、中各单元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 2、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 3、调查分析学生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认识、情感、态度、能力水平,了解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起点。 4、准备与单元教学有关的教学器材。 5、选择与单元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第六条 设计分课时教学方案。 1、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 2、逐字逐句研读本册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结构、前后联系,了解教材中活动设计安排的意图,并与教师用书结合起来研读。 3、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4、在
7、教学开始前,通过抽测、访谈、作业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 5、编写教案。教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课后反思等。 6、有些课文的教学,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材料,阅读资料,提前进行观察记录。,第七条 精心准备学习器材。 1、器材包括仪器和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套好的材料,可以成就一节好课。 2、器材准备必须要充足和典型,避免两手空空进入教室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观察、实验活动顺利进行。 3、器材应该突出探究活动的重点和本质,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可以对教材中的设计做适当的改进。,备
8、课研读教材,怎样研究教材? 理解教材的结构性和逻辑性,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 研究教材,不但要读,而且要研究。,研究教材举例1:逐字逐句研读,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细细研读,读懂意思。 参照教参,分析结构,理清逻辑。 确定核心探究内容。 分配各环节的时间。 亲自做观察、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 照着课本的顺序进行教学!,研究教材举例2:前后对照,我看到了什么 改了哪些地方? 为什么要这样改? 改动之后有什么好处?,研究教材举例2:前后对照,蜗牛原版和修订版的区别: 课时划分 内容选择 表述调整 目标指向,研究教材举例2:前后对照,把握学生以后学习的方向和宽度 小学教材的要求是什么? 初中教材的要求
9、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不妨读读小学和初中的教材。,教材的前后联系,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与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为例 温度测量、月相变化,研究教材举例3:历史研究,对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的比较 自然常识教材 自然教材 修订版自然教材 浙江常识教材 科学教材,自然常识教材,自然常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自然常识导体和绝缘体,当时的教材是怎样教的?,我的亲身感受:讲授自然常识。,1982年版自然教材,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自然导体和绝缘体,那时的自然课是怎样的?,我是那时候的自然老师。 观察、实验是最提倡的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已经传入我国。,修订后自然教材(1992),浙江省常识教材,
10、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材与教法,教材改革的步伐是明显的、是反复的;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很明显的、也是反复的;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思考探究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探究? 探究是为了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研究教材举例4:中外比较,美国STC教材,美国小学科学的三种主要教材之一 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材 大单元的编写形式 完整的教材配套模式,研究教材举例5:研究单元,单元内容安排 单元逻辑结构 单元探究水平 单元材料安排 单元学习评估,备课研究学生,1、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探究水平。 例:蚂蚁的身体特点;昼夜的成因;热的
11、传递。,了解已有认知的方法,阅读教材:已经学过哪些内容 课前调查:已经具备哪些认识 个别询问:个体经验的调查 图画展示 课堂提问,2、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例:喜欢动手实验;好奇心,注意力分配;注意力持久;占有欲等。 一个极端的例子:嘉兴一位学生来信。 利用好奇心,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第二章 课堂教学,第一节 教学理念 第二节 组织教学 第十三条 合理分配课堂教学中师生占用的时间。理想的科学课堂师生占用时间分配大概在1:1,即学生自主的活动时间在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少讲精讲,指导有效,把时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十四条 重视课堂纪律与课堂效率的关系。由于科学课堂中,观察、实验等活动的进
12、行,学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地下,因此教师要及时掌控学习纪律,让学生在有组织的环境下有序活动。 第十五条 利用材料控制教学节奏。课堂中材料的出示和回收,应该精心安排。一般不需要把一节课的全部材料都放在桌上,应该按照教学环节的展开,先后出现,达到以材料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以材料引领教学活动的进行。 第十六条 观察、实验的教学内容,一般应安排在实验室或实地进行教学。,第三节 科学探究 第十七条 倡导探究式教学。 第十八条 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 第十九条 教学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 第二十条 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之间的关系。 第二十一条 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指
13、导。 第二十二条 博学多识,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 第二十三条 重视探究过程的科学性。,课堂教学,规范中有比较详细的建议。 每一条建议都可以用案例来说明。 每一条建议都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提炼总结。 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怎样才能保证真正的探究,足够的材料 充足的时间 宽松的环境 研讨的氛围 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 安安静静搞探究 随时记录 多合作少竞争,教学策略,提问策略 材料策略 指导策略 评价策略,提问策略,提问的目标性和针对性、探究性 用问题情境引出问题 对问题的转化 抓住关键问题 适时地追问,材料策略,材料是教材最重要的部分 材料的适合性 材料的结
14、构性 用材料串联教学环节 用材料指导学生学习 用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指导策略,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指导作用体现教师的权威和艺术。 谈话指导、重要的导语 材料指导。 记录表指导。分离盐与水的混合物。 媒体指导。温馨提示。 任务指导。设计不同的任务小纸条。,探究不是唯一的选择,其它学习科学的形式也应该得到重视。 阅读 视频、课件 游戏 讲解 使用第二手资料等,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分组的好处在哪里? 演示有什么优点? 分组与演示如何选择?,评价策略,倾听发言,即时评价。 评价语言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奖励实物要慎重 评价措施要配套 利用好记录表 照顾个别差异 期末评价要全面,关于配套作业本,根据修订的教
15、科书编写的,结合得比较紧密。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科学知识; 帮助教师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 题量控制,目标是认真教学的老师,学生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课后作业; 作业的设计考虑了学生方便做、教师方便批改; 建议上课前看一看作业本,学生边观察实验,边记录完成一部分作业; 一些加星号的作业,是选做的。 提供参考答案,发给教研员或者提供电子稿。,科学课的复习,复习需要吗? 复习什么? 怎样复习?,第六章 其他,第四十七条 提倡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 第四十八条 加强实验室、仪器室的建设和管理。 第四十九条 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十条 注重教学实践反思。 第五十一条 提倡开展网络学习。
16、,我的建议1-网络学习,浙江小学科学网 首页:http:/ 论坛:http:/ QQ群:514698,11508129,2684830,网络学习和教研,科学网站浏览,网络学习和教研,小学科学论坛,网络学习和教研,QQ群即时交流,我的建议2阅读书籍,教学参考书、初高中科学教材 科学究竟是什么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 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读透其中一本书!,我的建议3-上好一节课,学习优秀的课例,分析课例的优点 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 根据自己的学生改进教学 模仿是一条提高教学水平的捷径,让我们共同上好科学课,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好 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成一项事业与大家共勉,灿烂的境界,经典的境界,和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