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451026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那 坡 县 地 方 标 准 DB451026/T 06 2016 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2016 - 08 - 25发布 2016 - 09 - 01实施 那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51026/T 06 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桑园建设 . 1 4 桑树栽植 . 2 5 投产桑园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桑树品种介绍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桑园常用农药简介 .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桑园禁止使用的农药 . 9 DB
2、451026/T 06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那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那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那坡县桑蚕生产管理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潘文杰、覃 骅、马 杰、何昭波、陆威龙、黄志伟。 DB451026/T 06 2016 1 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桑树品 种选择、科学栽植(栽植密度与形式)、栽植时期、栽植后管理(桑园耕翻、除草、树型养成、疏芽、摘心、剪梢、低产桑园的改造)、桑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桑叶收获 与桑叶估产、桑园套种。 本标准适用于那坡县境内 桑树栽培管理。 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有性繁殖 实生桑 将本地桑树上采集紫黑色的桑椹捣烂、漂洗、阴干贮藏后所得到的黄褐色饱满种子进行播种,培育出的苗木。 2.2 无性繁殖 嫁接桑 应用嫁接扦插繁育技术 培 育出的苗木。 2.2.1 嫁接育苗 利用本地品种的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作砧木,利用产量高、叶质好的优良品种枝条作接穗生成的苗木。 2.2.2 扦插育苗 利用春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扦插生成的苗木。 3 桑 园建设 3.1 桑园规划 桑树在海拔高度 400 m 1 200 m、气温 20 30 最为适宜生长。那坡县全县各乡镇均具备种桑养蚕条件。应选取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易积水、
4、不易受洪涝危害的土地。 有青枯病的土地不宜种桑。避免在厂矿、砖窑附近受污染的土地和烟草种植区内建设桑园。桑园应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桑园区的道路、水利渠道应有统一 的规划。 DB451026/T 06 2016 2 3.2 土地的改良和整理 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的水稻田、旱地,经过翻耕、平整即可种桑;低洼积水的田地、粘重田地要开通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翻犁晒田一段时间后再种桑;山坡地要垦翻,或修筑成梯地,大量施入有机肥进行改土;河滩沙土地、土层瘠薄的石山旱地,应拣除石块、大量施入有机肥,或用客土改土、垒土造地,增厚土层。 3.3 桑树品种的选择 应选择优良品种、适合那坡 种植的 桑树品种。如杂交
5、桑:桂桑优系列;嫁接桑:农桑 14 号、 强桑 1 号 等(桑树品种参见附录 A)。 4 桑树栽 植 4.1 栽植时间 以冬期及早春栽植较好,时间为 12 月到次年 2 月。也可以在秋期种植,时间为中秋以后。 4.2 种植前准备 4.2.1 苗木选择 选用 品种优良的合格 桑苗。实生苗要求根颈部直径在 0.3 cm 以上,茎高 40 cm 以上,嫁接苗要求根颈部在 0.5 cm 以上,品种纯度大于 98%。 进行全年枝条育采收方式的桑园,必须选择 生长旺、长叶快、壮枝多、节间密;发芽早、抗旱力较强;再生能力强,一年可多次剪伐的桑树品种,如桂桑优 12。 4.2.2 苗木处理 种植前将过长、干枯
6、、受伤、有病害的苗茎剪除,按大小苗分级,对过长的根系也在近分叉处修剪。修剪根系同时,最好剪留苗长,但种时注意 深浅一致,确保整体高度一致,也可在种后剪留苗高。种前实生苗剪留苗长 20 cm 25 cm,嫁接苗留苗高 35 cm 45 cm,嫁接苗剪留注意在嫁接部位以上。 4.2.3 深耕施肥 应深耕翻松土地,施入足量基肥。 4.3 种植 密度 4.3.1 片育叶的杂交桑苗 4.3.1.1 单行种植:行距 65 cm 80 cm,株距 13 cm 18 cm,667 m2可种 4 500株 5 500株 。 4.3.1.2 双行种植:宽行行距为 90 cm 120 cm,窄行行距 35 cm 5
7、0 cm,株距 13 cm 18 cm,667 m2可种 4 500株 6 500株 。 4.3.2 枝条育的杂交桑苗 行距 60 cm 70 cm,株距 12 cm 15 cm,667 m2可种 7 000株 8 000株 。 4.3.3 嫁接桑 行距为 90 cm 120 cm,株距 40 cm 50 cm。 667 m2可种 1 100株 1 800株。 DB451026/T 06 2016 3 4.4 种植方法 桑苗根部埋入桑行中线土中,盖土,轻提使根伸展,踩实后再雍一层松土,要求雍土超过根茎部 3 cm,桑苗要求直立,不能斜栽,以免影响生长,淋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种后两天内进行植
8、株剪定,留植株高 15 cm 20 cm,剪去梢端,达到统一高度。 4.5 种植后管理 4.5.1 栽植后,土壤干旱要及时灌溉淋水; 桑地有积水,应平整低洼处或开沟排除积水。 4.5.2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 4.5.3 新桑发芽开叶后,淋施粪水或 0.5%的尿素液一次,以后根据新桑生长情况,追施肥 1次 2次。施肥量为每 667 m2施尿素 5 kg 10 kg或复合肥 10 kg 15 kg。 4.5.4 发现有缺株,应及时补种。补种的植株要加强管理。 5 投产桑园管理 5.1 施肥 5.1.1 老桑全年二回施肥。第一次施肥是在冬伐后至春芽萌发前,结合桑园冬耕时
9、开沟施入,施肥量为 667 m2 施有机肥 1 000 kg 2 000 kg、复混肥( 15 15 15) 80 kg 100 kg、尿素 28 kg 35 kg,或尿素 60 kg、过磷酸钙 80 kg、氯化钾 24 kg。第二次施肥是在夏伐后,在桑行间开深沟施入,施肥量为667 m2 施复混肥( 15 15 15) 60 kg 75 kg、尿素 20 kg 27 kg或尿素 45 kg、过磷酸钙 60 kg、氯化钾 18 kg。施肥后覆土压实。粪肥、饼肥应经过腐熟后再施入桑田。 5.1.2 施追芽肥。 桑芽长至 3 5叶片时施入,以腐熟的人粪尿、沼气液、尿素或复混肥等速效性氮肥为主。施肥
10、量为 667 m2 施尿素 15 kg或复混肥( 15 15 15) 25 kg或人粪尿(沼气液) 5 000 kg。 5.1.3 造桑造肥。 每采一次叶后追肥 1次(采叶后 5 d内施完)。施肥量为 667 m2 施粪水 2 500 kg或尿素 15 kg、过磷酸钙 20 kg、氯化钾 6 kg或复混肥( 15 15 15) 20 kg 25 kg、尿素 7 kg 9 kg。施肥时宜肥水兼顾,肥料施下去后如遇干旱,根系也吸收不了。在保证造桑造肥的情况下,夏伐后要增施一次有机肥。 5.2 剪伐 5.2.1 全年采片叶的剪伐方式 5.2.1.1 杂交桑: 每年剪伐两次,分冬伐和夏伐。冬伐在冬至前
11、后,剪留夏伐长出的健壮枝条 30 cm40 cm,夏伐在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进行,在距地面 15 cm 20 cm处剪伐,剪除病枝、枯枝、细小弱枝。 5.2.1.2 嫁接桑:新种桑园 在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进行夏伐, 在离地面 20 cm 30 cm 处定剪,除去病小弱枝,留 2个 3 个健壮技条,养成一级支干 ;在冬至前后进行冬伐, 离地面 40 cm 50 cm 处定剪,除去病小弱枝,留 4个 5个健壮枝条养成二级支干,剪伐应平整。以后都可以在新枝条的根部(即桑拳的位置)进行夏伐和冬伐,时间与上述相同。 5.2.2 条桑育的剪伐方式 冬伐在冬至前后进行,剪留夏伐长出的健壮枝条 40 c
12、m 60 cm,次年头造、二造留当 造新枝基部 5 cm10 cm(约 3个芽)剪收枝叶喂蚕,第三造条桑收获后夏伐降枝,在距地面 25 cm 30 cm处剪伐。下半年如水肥条件好,可继续进行条桑收获,头造剪留当造新枝 5 cm 10 cm、下半年第二造(末造)采部分片DB451026/T 06 2016 4 叶,剪留当造新枝 30 cm,尽量留较长段枝条过冬。秋季干旱、桑园没有灌溉条件的,不宜进行条桑收获。 5.3 抗旱灌溉与排除积水 连续干旱、土壤干燥要及时灌溉;桑园有积水,要设法排除积水;地下水位高的桑园应设法开通四周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 5.4 桑园耕翻、除草、清园 桑园冬伐后冬翻一次
13、,全面除草清园 。夏伐后除草、清园,结合除草中耕。桑园冬伐、夏伐后桑树发芽前可用低毒、低残留除草剂除草。清园:冬、夏伐后的桑枝要及时搬离桑园焚烧。消毒:清园后要对土壤进行全面消毒,可配置石硫合剂杀灭桑园的虫害的越年卵和不越年卵,配方是 1 1 100(石灰硫磺水)。 5.5 桑叶收获 5.5.1 桑叶收获形式 5.5.1.1 摘片叶 根据小蚕 1龄期 3龄期的生长发育要求,采摘不同叶位的适熟叶片 ;大蚕期采摘顶端往下第 7叶位以下的成熟叶。 5.5.1.2 条桑收获(割枝桑) 整枝(包括其上着生的叶片、芽)剪下(或割下)收获。 5.5.2 桑叶采收与装运要求 采叶时间上午在早上露水干后、 下午
14、在 16: 00后及阴天采叶较好,避免烈日下采叶;施化肥后需要间隔 15 d以上才能采叶喂蚕,避免桑叶含过多的化肥元素;装叶必须使用专用的采叶箩,且经过清洗消毒;采叶时应松装、快运、快卸,保持桑叶新鲜;摘叶时要求不伤枝皮,摘嫩叶应留叶柄;条桑收获要求剪口平滑;桑叶装卸和运输过程要避免桑叶受污染。 5.6 桑树病害防治 5.6.1 主要病害的防治 5.6.1.1 桑花叶病 采取冬留长枝的剪伐方式:冬伐剪留下半年生长的枝条长 30 cm 60 cm,可有效防治花叶病的发生。 5.6.1.2 桑细菌性黑枯病 冬伐、夏伐剪除枯枝和有病斑枝条; 发病期间及时清除病芽、病叶、病枝;发病初期用 500 mg
15、/kg土霉素液或 100 mg/kg农用链霉素液喷嫩芽、嫩梢,隔 7 d喷一次,连续几次控制病情扩展。以上药物对蚕的残毒期为 1 d。 5.6.1.3 桑青枯病 DB451026/T 06 2016 5 实行桑苗检疫,严禁用有病的土地育苗并向外输出;严禁用有病桑园枝条作接穗育苗;发病严重地块应轮作禾本科植物几年后再种桑;少量发病时应清除病株,开沟隔离;有病桑园不夏伐或夏伐提早到6月中旬前,可减少发病和蔓延。 5.6.1.4 桑赤锈病 桑园应连片统一防治;桑园冬伐、夏伐全面清园,清除桑枝、地面落叶,发芽前用 0.1% 0.2%的强氯精 液均匀喷洒桑树体及地面,消灭病原;发病初期,发现有病芽叶及时
16、摘除,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喷洒新梢芽叶,隔 7 d喷一次。喷药后 7 d可采叶养蚕。 5.6.1.5 桑里白粉病 桑园应连片统一防治;成片桑园应在发芽前 10 d前完成冬伐,并全面清园,园区内及周围的桑树上不能有残留桑叶过冬;增加养蚕批次,及时采叶,防止桑叶老化;发现桑园有本病,应提早采叶,成片桑园统一摘光病叶及老叶,用 50托布津 1 0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1 500倍液全面喷洒,隔 10 d喷一次。喷药后 3 d可采叶喂蚕。 5.6.1.6 桑紫纹羽病, 选无紫纹 羽病土地建桑园,种植无紫纹羽病的苗木;土地有积水要及时排除,防止土壤过湿。发现病株挖掉烧毁,病穴
17、用 0.4%的甲醛液消毒,病株周围挖沟隔离,发病严重地块应轮作种甘蔗几年后再种桑。 5.6.1.7 桑根结线虫病 选无根结线虫病的土地建桑园;种植没有根结线虫的苗木;桑园少量发病时,可用 80%的二溴氯丙烷 100倍液淋桑根,每 667 m2用药 3 kg 4 kg。也可用 20%益舒宝颗粒剂开沟撒施桑根,每 667 m2用药 4 kg7 kg,施后灌水。对蚕的残毒期为 7 d。 5.6.2 主要害虫的防治 5.6.2.1 桑蓟马 冬伐后全面清园,消灭越冬虫源;桑园达到一 定虫口密度时,及时用 40%乐果乳剂 700倍 1 000倍液、或用 80%敌敌畏乳剂 1 000倍液,或 40%乐果乳剂
18、加 80%敌敌畏乳剂 1 000倍 2 000倍液喷杀叶背,隔 5 d再喷药一次。喷药后 5 d可采叶喂蚕。 5.6.2.2 桑叶螨(红蜘蛛) 铲除杂草,耕翻土地,消灭虫源;发现虫害,及早防治。可用 73%的克螨特 1 200倍液喷洒叶背。喷药后 10 d可采叶喂蚕。 5.6.2.3 桑螟 在桑螟孵化至 2龄末即将卷叶前及时用 80%敌敌畏乳剂 1 000倍 2 000倍液喷杀。喷药后 5 d可采叶喂蚕。 5.6.2.4 桑毛虫和桑尺蠖 用 80%敌敌畏乳剂 1 000倍 2 000倍液喷杀,喷药后 5 d可采叶喂蚕。 5.6.2.5 其他害虫 DB451026/T 06 2016 6 其他害
19、虫如桑叶蝉、夜蛾、桑粉虱等均可用 40乐果乳剂 1 000倍液加 80%敌敌畏乳剂 1 000倍 2000倍液混合喷杀,喷药后 5 d可采叶喂蚕。 5.7 发展生态型桑园 应重视农业防治工作,结合冬伐夏伐,清理园中杂草及枯枝落叶,翻耕土壤,破坏病虫的越冬越夏环境。在桑园中安装诱虫灯等诱捕害虫的器具诱杀害虫。 5.8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除注意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用药量与用药浓度要正确外,还要注意做到农药的交替和混合使用,避免在同一桑园内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 虫害(参见附录 B)。 5.9 桑园专用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5.9.1 喷药时间选在晴天的早上、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在雨天、烈日高
20、温下或风速过大的情况下进行。 5.9.2 使用喷雾器喷施,施药要做到均匀、周到、适量以保证防治效果和养蚕安全。 5.9.3 在施药时要根据各种害虫的为害特点,进行重点喷施;如防治桑螟要重点喷顶梢;防治桑蓟马要重点喷叶背。 5.9.4 要根据各种害虫发生、发育的特点进行喷药;一些个体较大的害虫(如桑尺蠖、桑毛虫、桑螟等)在幼龄阶段喷药,防治效果更佳。 5.9.5 掌握好用药量,每 667 m2桑园喷施稀释药液 60 kg 75 kg,将所有桑叶全部喷湿。 DB451026/T 06 2016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桑树品种介绍 A.1 桂桑优 12简介 桂桑优 12 是广西蚕业
21、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桑树品种(杂交组合)。该品种(组合)群体整齐、生长旺、长叶快;壮枝多、节间密;发芽早、落叶晚;抗旱力较强;再生能力强,一年可多次剪伐;叶片较大、叶肉较厚,叶色浓绿;适合采片叶,也适合割枝叶省力化养蚕。是目前两广省区产量最高的品种。全年片叶,每 667 m2 产桑叶达 3 927 kg;全年条桑收获一年可割 5造 6 造枝叶。其适应性较强,最适宜区域为广西、广东等亚热带地区。 A.2 桂桑优 62简介 桂桑优 62(原名:桂杂 优 6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自治区“九五”攻关项目选育成的桑树新杂交组合(杂交桑), 2000 年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近几年
22、正在广西等地大面积推广。该品种(组合)群体整齐、有效枝条数较多、生长势旺、节间较密;春发芽较早、落叶休眠较晚;较耐高温、较抗花叶病;耐剪伐、再生能力强;叶片大、叶肉厚,采片叶较省工,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合采片叶,也适合条桑收获(即割枝叶)养蚕。其产量高,桑叶产量达到超高产品种指标,667 m2 产量达 4 000 kg。 A.3 桑树品种 “特优 2号”简介 特优 2 号 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新育成的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品种),具有发芽早,发芽能力较强,群体整齐,生长旺盛,节间密,叶片大,叶肉厚,产叶量高,叶质较好等优良特性。热带、亚热带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均可推广种植。 A.4 农桑 14号
23、简介 树形直立,树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粗直而长,无侧枝,皮色灰褐色,节距 3.7 cm,皮孔小而多,冬芽正三角形,紧贴枝条,棕褐色,副芽大而多,叶心脏形,墨绿色,叶肉厚。该品种属早生中熟品种,发芽期 2 月中旬末,成熟期 4 月下旬末,秋叶封顶迟、硬化迟。每米条长产叶量为春 159 g、秋 178 g,每千克叶片数为春 263 片、秋 135 片。每 667 m2 年产叶量 3 200 kg。抗黄化型萎缩病和黑枯型细菌病力强,抗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力也强。 A.5 强桑 1号简介 树形高大紧凑,枝条粗长;发条数中等,长势旺盛,皮色青绿;冬芽长三角形,深褐色,贴生或稍离;成熟叶深绿色、长心形
24、,叶形大而叶肉厚,叶面光滑,光泽强,成年树偶有雌花。中生中熟,春期发芽比对照早 7 d 左右,下部 黄落 叶少,秋叶硬化明显比对照迟,适应性较强。田间种植未见 桑黄化型萎缩病 发生, 桑瘿 蚊等微型害虫为害明显轻于对照,易感桑黑枯型细菌病。 DB451026/T 06 2016 8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桑园常用农药简介 桑园常用农药参见表 B.1。 表 B.1 桑园常用农药简介 农药名称 防治对象 使用浓度 残毒期 33% 辛乙酰甲乳油 蓟马、桑粉虱、红蜘蛛、桑瘿蚊、叶蝉等 1 000倍 10 d 15 d 40% 灭多威 乳油 桑尺蠖、桑螟、桑尾虫、桑蓟马、桑粉虱、叶虫类、象
25、虫类等 1 000倍 7 d 50% 二溴磷乳油 桑尺蠖、桑螟、桑尾虫、桑蓟马、桑粉虱、叶虫类、象虫类等 1 000倍 3 d 5 d 40% 乐果乳油 桑蓟马、桑粉虱、红蜘蛛、桑瘿蚊、叶蝉等 1 000倍 3 d 5 d 50% 辛硫磷乳油 桑尺蠖、桑螟、桑尾虫、桑蓟马、桑粉虱、叶虫类、象虫类等 1 000倍 3 d 5 d 80% 敌敌畏乳油 桑尺蠖、桑螟、桑尾虫、桑蓟马、桑粉虱、叶虫类、象虫类等 1 000倍 7 d 25% 粉锈宁 可湿性粉剂 桑赤锈病 1 000倍 6 d 5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桑里白粉病、桑炭疽病、桑枝菌核病等 1 000倍 0 d DB451026/T 06
26、 2016 9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桑园禁止使用的农药 使用农药防治桑树病虫害是一种效果高,速度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地域限制较少,适宜大面积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桑叶是家蚕的饲料,使用农药不当也会对家蚕产生影响,轻者影响家蚕的生理、茧质、茧量,重者会造成中毒、死亡。所以在桑园中选用农药必须特别慎重,有不少农药不能使用或禁止使用的。如: 有机氮杀虫剂:西维因、呋喃丹、杀虫脒、杀虫双、易卫杀、杀螟丹、巴丹等 ; 拟除虫菊酯类:二氯笨醚菊酯、杀灭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速灭虫净等 ; 有机氯杀虫剂:六 六六、滴滴涕、氯丹等 ; 植物性杀虫剂:烟草、鱼藤、除虫菊等。 以上四类农药
27、即使在冬季或桑芽萌发前用作防治越冬害虫,亦要谨慎施用。 在生产上往往需要同时防治桑树上发生多种病虫害,可以考虑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选用得好不但可以起到兼治多种病虫害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增效作用,并可防止或延缓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同时又减少施药次数,省工省力。但并非所有农药都可以混合使用,否则可能造成减效、药害等。所以必须注意: 不能与 碱性物质混用,碱性农药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松脂合剂、石灰等, 一般不能与其它农药混用 ; 混 合后产生化学反应, 如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混合后起化学反应产生可溶性铜,使桑树很容易发生药害 ; 混合后出现沉淀、絮结、发热、气泡等现象, 如可湿性粉剂或乳油剂农药与其他剂型混合后会使湿润剂或乳化剂受到破坏。 即使不少农药可以混用,但也要即混即用为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