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6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3022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6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6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6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6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6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 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3 年多考。2015 课标,4,3 分;2015 课标,4,3分;2014 课标,5,3 分;2014 课标,5,3分;文言断句其实考测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课标卷 2014 年和2015 年都对这个考点进行了考查。近几年,其他省份试卷也涉及到文言断句这个考点。根据对近 3 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这是课标卷新增的一个考点,2016 年课标卷及其他试卷很有可能对这一考点进行继续考查。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 (2014 课标,5,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韩

2、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核韦州军功,劾宁晋伯刘聚,都御史王越、马文升等滥杀妄报。寻劾越荐李秉、王竑。语颇涉两宫,帝怒,挞之文华殿庭。已,进右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乾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阅七年,转左。弘治改元,王恕以文久淹,用为山东左参政。居二年,用倪岳荐,擢云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移抚河南,召为户部右侍郎。母丧除,起改吏部,进左。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

3、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 ” 帝不欲发内帑,命文以渐经画。文持大体,务为国惜财。真人陈应(衤盾) 、大国师那卜坚参等落职,文请没其资实国帑。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

4、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节选自明史韩文传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5、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答案】 C【答题方法】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断句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一般来说,文言断句要依照以下三项原则:一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二要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三要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全文,

6、加上正确的标点。考点规律揭秘高考文言断句方法探讨碰到断句篇章,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章,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下面简介几种断句方法:1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通观上句,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由此,可确定如下标点:“湖阳公主新寡,帝与

7、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2文言虚词断句法文言虚词断句的一般规律是:“曰”后往往加冒号;“盖” “夫”大多在句首;“于” “而”一般在中间;“耶” “乎”经常表疑问;“矣” “耳”后面加句号;“哉”字后面跟感叹;“也” “者”表停顿,或句号或逗号看情况。3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有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 “云” “言”等。在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例如: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4语序、句

8、式断句法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等。准确地把握这些特殊语序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帮助。例如: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古人写文章非常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把握文言文的这一特点,对断句很有帮助。例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顶真修辞断句法 有的句子,前一句结尾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与后一句开头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相同。例如:光召尚

9、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 年高考真题1.(2015 课标,4,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 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秦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

10、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 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

11、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日: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 可济。 ”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 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 (考点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12、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 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D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答案】 A 【解析】可根据年号、官职名、句意、标志来断句。(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

13、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答案】 D【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脩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

14、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 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謚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答案】 C【解析】“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上皇徽宗,不是太子。 “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 ,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不是杀的宦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1【答案】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解析】 “帝” 、 “苟” 、 “死”各 1 分,句

15、意 2 分。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答案】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解析】 “俱” “面” “庶或”各 1 分,句意 2【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條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條没有采用他的话。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在想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

16、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 ”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

17、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写信请求进过送还皇帝。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 ”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

18、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 ”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2.(2014 课标,5,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

19、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 实录 ,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 ,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 ,帝甚嘉之。宰相 李 揆 矜 能 忌 贤 以 体 烈 修 国 史 与 己 齐 列 嫉 之 奏 为 国 子 祭 酒权 留 史 馆 修 撰

20、 以 下 之休 烈 恬 然 自 持 殊 不 介 意 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节选自 旧唐书于休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

21、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答案】C【解析】C 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 。(2) (考点题)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

22、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答案】 D【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如,句中的“国子祭酒” “休烈”等专有名词、 “之” “以”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

23、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答案】A【解析】A 项“谨遵职业操守”无中生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1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2【解析】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逐字对译。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 中的“罪” (归罪、批评) 、 1“规” (改正) 、 “庆” (庆贺) 。 中的“亲” (亲近)

24、 “接” (接交) 、 “崇” (尊崇)等。 2【参考译文】于休烈,河南人。天性忠诚,机警聪慧。自幼好学,善做文章,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调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任宰相时,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调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时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调任太常少卿,掌管朝会礼仪之事,兼管编修国史。肃宗自凤翔回到京,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一举一动必定记录,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要记录?”于休烈回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此时中原动荡颠覆,典章、制度丧失殆尽,没有历史典籍文献可供检寻。 国史 、

25、实录是圣朝重大典籍,编撰已久,如今并无刻本。祈请下诏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有人从别处收得国史 、实录 ,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购并赏赐。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入贼中,滞留东京,到这时便将其家国所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 ,,皇上甚为称赞。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审察鉴定官员之优者,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授于休烈右散骑常侍,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

26、有些微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以喜怒形于颜色。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七年(772)去世,年八十一。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别降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提供仪仗鼓吹。及至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百匹,布五十段,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儒者所受之恩宠,少有能与之相比的。3.(2015湖南,5,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

27、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禁家人侵渔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28、;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选自三事忠告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斥责 B.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 牧:治理C. 相时度力,弊者葺之 相:观察 D. 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愈:更好【答案】A【解析】A 项“古人常有是训矣”中的“训”是“教导”的意思,根据语境代入检验:古代的人常常有这样教导。试题分析:如果一个文言

29、实词的解释是它最常见的现代汉语的组词,那么它十有八九是错误。“训”不是“斥责” ,是在某方面有经历的总结教导。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A.之 与 而 B.者 与 其 C.之 所 其 D.者 所 而【答案】 B【解析】 “上述两种情况,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深切领悟的人,是不轻易与他讲的。做官的君子,一定要仔细作出选择。 ”根据最后一空应选填副词“其(一定) ”,第一空是属于“者”字结构。选 B 项试题分析:结合题目可知这是作者张养浩的为官忠告, “二

30、者之间”是指列出的两种情况,希望做官的君子仔细作出选择。联系课文“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了解“其”的这一用法,选出此题不难。关键是由翻译学会反推。本题沿袭去年的题型,考查的虚词数量有所减少,本题只考了 6 个文言虚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3) (考点题)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B.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C.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D.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答案】 A【解析】先看四字句, “彼之不修” “何预我事” ,排除 B. D;再看主谓句“此念一萌”和固定句式“则庶务皆堕矣” ,排除 C 项。最后确认 A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