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1热量的计算(1)升温吸热:Q吸=cmt= 。(2)降温放热:Q放=cmt= 。其中m表示物体的 ;c为物质的 ;t表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即温度的 。,cm(t-t0),cm(t0-t),质量,比热容,变化量,2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量损失,则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和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吸=Q放,c1m1(t-t1)=c2m2(t2-t)。注:在热传递过程中,若存在物态变化,则Q放不等于Q吸。如存在熔化过程,则吸收的热量大于cm(t-t0);如存在凝固过程,则放出的热量大于cm(t0-t)。,1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装水50kg,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
2、30,那么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A2.1106JB6.3106JC8.4106JD1.05107J,B,2一杯水由8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为Q1,它由3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Q2,则( )AQ1Q2BQ1Q2CQ1=Q2D无法比较,C,3两暖室装置,分别有散热器甲和乙,甲通过100水蒸气,乙通过100的水,若流出的都是90的水,若两暖室及散热器完全相同,则它们放出热量( )A甲比乙多B乙比甲多C甲、乙一样多D不能确定,D,4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水平的长方体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最终观察到如图13-2-8所示的
3、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C,5(2016广安)水与酒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下表列出了它们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部分物理特征数据,请你参照这些特征分析:让质量及初温都相等的水和酒精冷却,待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倒在一起混合。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 ),A,A在混合过程中,热将从酒精传递给水 B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凝固点将比水的凝固点低些 C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密度将比水的密度小些 D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将比水的比热容小些,6(2016河南)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则这瓶纯净
4、水的内能减少了 J,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4.2104,热传递,7(2016重庆)小彬同学取0.5kg的碎冰,用温度计测出其初温如图13-2-9所示,为 ,冰在空气中吸热至刚好达到熔点0的过程吸收热量 J。c冰=2.1103J/(kg),-10,1.05104,8(2016南平)用电热水壶把1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消耗的电能为3.6105J。求: (1)这壶水加热到100需吸收的热量Q;,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 t=4.2103J/(kg)1kg(100-25)=3.15105J。 答:这壶水加热到100需吸收的热量为3.15105J;,(2)该电热水壶的效率。,解:
5、电热水壶的效率:,答: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87.5%。,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如图13-2-10所示是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A5.04105JB4.2105J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C,10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49,11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
6、密,重庆一中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13-2-11所示的模型。设此模型杯内胆中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热平衡后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 ;然后将杯内水倒掉,迅速将200g室温某液态物质倒入该杯,摇一摇,这种液态物质的温度可升至44,则这种液态物质的比热容为 J/(kg)。,52,2.1103,c水=4.2103J/(kg),忽略整个过程中内胆及空间的热损失,12由于天气寒冷,吃早饭时妈妈要用热水给小明加热250g瓶装牛奶,如图13-2-12所示。要使这瓶牛奶的温度由10最终升高到5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牛奶的比热容为2.1103J/(kg),不计热量损失,请回答:,(1)牛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解:牛奶吸收的热量: Q吸=c1m1(t-t1)=2.1103J/(kg)0.25kg(50-10)=2.1104J; 答:牛奶需要吸收2.1104J的热量。,(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多少?,解:Q吸=Q放=2.1104J,即c水m水(t2-t)=Q放,,答: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0.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