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业特色赛“岩矿鉴定与综合地质编录技术”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T-2017004赛项名称:岩矿鉴定与综合地质编录技术英语翻译:The technology of miner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使高职院校地质勘查类专业与地质类行业、企业紧贴对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引导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倡导将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环境引进校内全真模拟的实训改革,最终为企业培养可持续发展、满足需求的具有“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适应
2、能力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竞赛内容(一)岩矿标本鉴定(1 小时):利用小刀、钥匙、稀盐酸等鉴定设备对岩矿手标本进行鉴定并写出鉴定报告。 (二)钻孔地质编录(2 小时):由赛项执委会统一提供钻孔岩心和钻孔岩心编录原始记录表、岩心柱状图格式、电脑、绘图工具等。各参赛队根据赛项执委会提供的资料,也可查阅网络文献数据资料,按试题要求,内部协作,独立完成竞赛。(三)手工及计算机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3 小时):由赛项执委会统一提供野外实测剖面数据表和绘图工具、计算机(软件mapgis6.7、AUTOCAD2008)等,各参赛队根据赛项执委会提供的资料,综合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也可查阅网络文献数据资料
3、,按试题要求,内部协作,独立完成竞赛。其中:岩矿标本鉴定成绩换算百分制后*20%计入团队总成绩;钻孔地质编录按照换算百分制后*30%计入团队总成绩;手工及计算机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按照换算百分制后*50%计入团队总成绩。四、竞赛方式本赛项为高职组团体赛,每个参赛队由 3 名学生组成,性别不限,其中包括队长 1 名。每校限报两支参赛队,不得跨校组队,每个参赛队可配备指导教师 2 名。参赛学生须符合大赛制度规定的要求。本赛项不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五、竞赛流程(一)比赛时间安排3 个项目考核时间分别为:岩矿标本鉴定(1 小时)、钻孔地质编录(2 小时)、手工及计算机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3 小时)。具体
4、的竞赛日期,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赛区执委会统一规定,以下所列为竞赛期间的日程安排。表 1 竞赛日程与内容竞 赛 日 程 内 容7:30-8:30 早 餐8:30-11:30 各 参 赛 队 报 到第 一 天11:30-12:30 午 餐14:30-16:30 领 队 会 ( 抽 签 确 定 竞 赛 场 次 和 检录 顺 序 号 、 赛 前 说 明 )16:30-18:00 选 手 熟 悉 竞 赛 场 地18:00-19:00 晚 餐7:00-8:30 早 餐8:30-9:30 开 幕 式09:30-10:00 检 录 抽 取 赛 位10:00-11:00 岩 石 矿 物 鉴 定11:
5、00-17:30 裁 判 评 分14:00-14:30 检 录 抽 取 赛 位14:30-16:30 钻 孔 地 质 编 录第 二 天17:30-19:00 裁 判 评 分7:00-8:00 早 餐8:00-8:30 检 录 抽 取 赛 位8:30-11:30 手 工 及 计 算 机 绘 制 实 测 地 质 剖 面图第 三 天11:30-15:30 裁 判 评 分第 四 天 8:30-9:30 闭 幕 式 , 公 布 成 绩9:30-10:30 赛 项 点 评(二)比赛流程:参赛队报到组织参赛选手赛前熟悉场地、介绍比赛规程举办开幕式正式比赛(期间组织观摩、交流活动)比赛结束(参赛队上交比赛成果
6、)检测裁判进行评定举办颁奖仪式、闭幕式召开竞赛执行委员会总结会议。六、竞赛试题本赛项不设理论考试,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形式组织竞赛,实际操作考核竞赛题为公开试题。(一)岩石矿物手标本鉴定1竞赛内容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对应的手标本及鉴定过程所需的各类必备设施和工具。每个参赛队在规定时间(60 分钟)内完成对 20 块(其中矿物手标本 8 块、岩石手标本 12 块)岩石矿物手标本的鉴定,按规定的格式(附件 1、2)分别提交完整、准确和规范的鉴定报告。2手标本选取范围为了保证大赛公平、公正,20 块手标本选取的大类相同,其中:岩浆岩手标本范围(4 块):橄榄岩类;辉长岩类
7、;玄武岩类;闪长岩类;安山岩类;花岗岩类;流纹岩类。沉积岩手标本范围(4 块):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变质岩手标本范围(4 块):片岩类;(混合)片麻岩类;角闪岩类;矽卡岩类;糜棱岩、碎裂岩。矿物手标本范围:自然元素类(1 块) 、硫化物(2 块)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2 块) 、含氧盐类(2 块) 、卤化物(1 块) 。3评分标准(占团队总成绩 20%)各参赛队选手利用小刀、放大镜、条痕板等竞赛工具,在规定时间内对未知矿物、岩石手标进行鉴定,给出正确的岩石、矿物手标本特征和命名,编写出完整、准确和规范的鉴定报告。其中:(1)岩石手标本重点必答项目: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岩石初步定名
8、。对岩石手标本中含量较少的次要矿物、副矿物或较为特殊的矿物成分,以及对岩石结构、构造、组分、组分含量、成因、环境进行详细描述可酌情加分;但如果岩石大类名称定错不给分,定不准确酌情给分。具体评分标准见下表 2:表 2 岩石手标本鉴定考核标准序号 项 目分值(单块标本) 评分标准1 标本编号 2 正确写出标本编号给 2 分2 岩石颜色 4 正确写出岩石颜色给 4 分3 岩石结构 4 正确描述岩石结构给 4 分4 岩石构造 4 正确描述岩石构造给 4 分5 岩石组分、 特征 12 正确写出岩石组分、特征给 12 分,描述不全面酌情扣分6 详细描述 14 正确对岩石结构、构造、组分、组分含量、 成因、
9、环境进行详细描述可酌情给分7 定名 10 正确定名给 10 分小 计 50注:岩石手标本鉴定过程中,岩石鉴定大类名称定到二级名称。(2)矿物手标本重点必答项目:颜色、形态(单体、集合体) 、硬度、光泽、条痕、解理、断口、比重、透明度。对矿物其他性质:如化学式、化学成分、感官性质、化学性质、其他物理性质不做硬性要求,即鉴定不出不扣分;但参赛者如能鉴定出来,可酌情加分(每块手标本不超过 5 分) 。具体评分标准见下表 3:表 3 矿物手标本鉴定考核标准序号 项 目分值(单块标本) 评分标准1 编号 2 写出编号给 2 分2 矿物颜色 4 写出正确鉴定颜色给 4 分3 矿物形态 6 正确描述形态(单
10、体、集合体)给 6 分,描述不全面酌情扣分4 矿物硬度 4 正确写出矿物硬度区间给 4 分5 光泽 4 正确完整(单体、集合体、断口)写出光泽 给 4 分6 条痕 4 正确写出条痕色给 4 分7 解理和断口 6 正确写出解理(组数、发育等级)裂开、断 口(断面形态)给 6 分8 比重 2 正确判断比重给 2 分9 透明度 2 正确描述透明度给 2 分10 定名 8 正确定名给 8 分,定名不准确酌情扣分11 其他性质 8 正确写出矿物化学式、化学性质、感官性质、 其他物理性质酌情给分合 计 50注:矿物手标本鉴定过程中,标本不具备上述某个考核要点所列性质的要写无此性质。4评分方式本赛项有 4
11、名裁判员,分为两组,2 名裁判员为一组。分别评判矿物、岩石鉴定结果。各裁判员依据参考答案,按照评分标准分别对各参赛队的矿物、岩石鉴定报告进行评分,取每组裁判评分的平均分作为参赛队员鉴定成绩。20 块岩矿标本总分换算百分制后*20%计入团队总成绩。(二)钻孔地质编录1试题内容由赛项执委会统一提供 20 米左右的钻孔岩心(已标明孔号、取心次数、块数块号、孔深数据等)和钻孔岩心编录原始记录表(附件 3) 、岩心柱状图格式(手绘岩心柱状图框架已给定) (附件 4) 、计算机绘制岩心柱状图(框架已给定) 、电脑(安装有 MAPGIS6.7和 CAD2008 软件) 、铅笔、计算器、橡皮、钢卷尺、放大镜、
12、小刀、三角板、量角器、桌椅、稀盐酸等。2试题选择范围岩心的岩石类型涉及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中、酸性岩浆岩类、接触交代变质岩类、火山碎屑岩类。3答题要求(1)各参赛队对提供的岩心按岩性、含矿性等进行分段(层)描述;岩心编录具体内容包括:岩石特征:岩性定名、岩石颜色(原生及风化颜色) 、构造(层状、片状、板状、流纹状、流状、条带状) 、结构、矿物成分、岩石风化特征(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及所含矿物成分等。矿化特征:矿化的种类、矿石特征、矿层、产状(测量矿石原生构造的轴夹角等)等。钻孔数据:记录岩心回次、计算进尺、岩矿心计算、分层数据计算、取样描述、岩心分层标签、岩心取样标签粘贴。(2)手工编制
13、钻孔柱状图,内容包括:井号、坐标;回次(回次号、回次起、止深度、回次进尺、回次岩心长度、回次岩心采取率) ;换层深度;岩心地质描述(岩石特征、矿化蚀变特征、裂缝及脉体特征、接触关系、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等) 。根据上述岩心观察描述记录,按提供的钻孔柱状图格式,作 1:100 比例尺的钻孔柱状图。(3)计算机绘制钻孔柱状图,内容包括:孔号、坐标;回次(回次号、回次起止深度、回次进尺、回次岩心长度、回次岩心采取率) ;换层深度;岩心地质描述(岩石特征、矿化蚀变特征、裂缝及脉体特征、接触关系、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等) 。根据上述岩心观察描述记录,按提供的钻孔柱状图格式,作 1:100 比例尺的钻孔柱状图
14、。(4)计算机绘制钻孔柱状图保存时,为了方便裁判评定成绩,要求参赛队伍在各自绘图电脑的 Windows 桌面上新建一个以自己参赛队编号命名的文件夹,保存绘制钻孔柱状图。绘制钻孔柱状图时,岩性花纹的填充各参赛队根据绘制钻孔柱状图参考图例(见附件 5)自行绘制并填充。利用 CAD2008 软件绘图的参赛队分别提交*.dwg格式图件 1 份、*.jpg 格式图件 1 份;利用 mapgis6.7 软件绘图的参赛队提交柱状图工程文件*.mpj、*.wl、*.wt、*.wp 格式图件 1份、分辨率为 300RGB 的 *.jpg 格式图件 1 份。(5)赛场要求:各参赛队伍在进行岩心地质编录过程中,岩心
15、标本中的岩心标签,参赛队伍在编录中不得将标签回次顺序打乱、带走,以免影响裁判员评分。如有上述情况发生,裁判员可根据具体情况扣除参赛队分数,甚至取消其参赛成绩。4评分标准(占团体赛成绩 30%)钻孔地质编录包括岩心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表(50 分) 、手工绘制钻孔柱状图(25 分) 、计算机软件绘制钻孔柱状图(25 分) ,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4。表 4 岩心地质编录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序号 项目 测评要点 分值 评分标准钻孔号及回次号填写 3 正确描述钻孔号及回次号填给 3 分钻孔进尺计算 3 正确计算钻孔进尺(自-至-长度)给 3 分岩矿心计算 3 正确计算岩矿心(长度、采取率)错误不得分分层六项填
16、写 9正确计算并进行分层六项填写(回次分层岩长、分层孔深、假厚度、真厚度、岩心长、采取率)给 9 分,描述不全面按各项 1.5 分扣分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 4 正确计算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给 4 分地质描述具体内容 15 正确描述地质基本内容(定名、颜色、结构、构 造、组分)给 15 分,描述不全面酌情扣分基本取样 3 正确描述样品取样给 3 分取样化学取样 3 正确描述化学取样(劈心法取样)给 3 分岩心编录中岩心分层标签粘贴 4 对岩心编录中岩心分层标签进行粘贴给 4 分1钻孔地质记录表填写编录中取样标签粘贴 3 对编录中取样标签进行粘贴给 3 分钻孔号 1 正确画出钻孔号给 1 分钻孔深度
17、1 正确描述钻孔深度给 1 分换层深度 1 正确描述换层深度给 1 分岩矿层厚度 2 正确描述岩矿层厚度给 2 分岩矿心长度 2 正确描述岩矿心长度给 2 分岩矿心采取率 2 正确描述岩矿心采取率给 2 分柱状素描图 4 正确绘制柱状花纹给 4 分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 2 正确描述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给 2 分(无轴夹角不扣分)地层真厚度 2 正确计算地层真厚度给 2 分岩性描述 3 正确进行岩性描述给 3 分取样及素描情况 3 正确描述取样及素描给 3 分,不完整酌情扣分2手工绘制钻孔柱状图责任栏 2 正确绘制并填写责任栏给 2 分钻孔号 1 正确画出钻孔号给 1 分钻孔深度 1 正确描述钻孔深
18、度给 1 分换层深度 1 正确描述换层深度给 1 分岩矿层厚度 2 正确描述岩矿层厚度给 2 分岩矿心长度 2 正确描述岩矿心长度给 2 分岩矿心采取率 2 正确描述岩矿心采取率给 2 分柱状素描图 4 正确绘制柱状花纹给 4 分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 2 正确描述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给 2 分(无轴夹角不扣分)地层真厚度 2 正确计算地层真厚度给 2 分岩性描述 3 正确进行岩性描述给 3 分取样及素描情况 3 正确描述取样及素描情况给 3 分,不完整酌情扣分3计算机软件绘制柱状图责任栏 2 正确绘制并填写责任栏给 2 分合 计 1005评分方式本赛项有 4 名裁判员,集中评判岩心地质编录登记表、
19、手工和计算机绘制钻孔柱状图。各裁判员依据参考答案,按照评分标准分别对各参赛队的岩心地质编录登记表、手工和计算机绘制钻孔柱状图质量进行分别打分,取裁判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该赛项的成绩。 (三)手工及计算机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1.试题内容: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野外实测剖面数据表(给定数据有:比例尺 1:1000、导线号、分层号、地层代号、测向方位角、斜距、坡度、产状、导线与走向夹角、岩性描述等数据)和厘米方格纸、铅笔、计算器、橡皮、小刀、三角板、尺子、量角器、桌椅等。2试题选择范围给定直线法实测剖面数据(数据内容包括:剖面总体长度3Km、高差不超过 50m、10 段导线、4 个地形起伏拐点、13 个岩层分层、褶皱一个、断层一个) ,地层岩性主体为沉积岩地层,涉及少量岩浆岩类、变质岩类以及矿体。3答题要求(1)各参赛队根据提供实测地质剖面资料进行数据计算(数据处理内容:平距、累计平距、高差、累计高差、视倾角、厚度等) ,并将计算数据填写在野外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里。(2)绘制导线平面图:根据剖面资料合理确定起点和基线(综合布局) ;确定合适的比例尺;确定导线平距和方位角,以基线为相对角度绘制导线平面图(正下负上) ;将岩层产状、分层界线和分层号、地层界线及地层代号、岩石标本及化石采集点标绘到导线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