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解直角三角形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通过学习,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重点)2.能够根据三角形中的已知量正确地求未知量。(难点)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预习要点来源:学优高考网1.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中的边和角有什么关系?来源:学优高考网三、预习检测1. 在 RtACB 中,C=90 ,AB=10,sinA=3/5,cosA=4/5,tanA=3/4 ,则 BC 的长为( )A. 6 B. 7.5 C. 8 D. 12.52.在ABC 中,C=90,A=72,AB=10,则边 AC 的长约为(精确到 0.1) ( )A. 9.1B. 9.5 C. 3.
2、1D. 3.53.在 Rt ABC 中,C=90 ,B=35 ,AB=7 ,则 BC 的长为( )A. 7sin35B. 7/cos35C. 7cos35D. 7tan354.在 Rt ABC 中,C=90 ,AC=9,sinB=3/5 ,则 AB=( )A. 15B. 12C. 9D. 6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活动 1:小组合作(1)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2)在直角三角形中共有三条边、三个角六个元素。(3)三条边的关系:a 2+b2= 。锐角之间的关系:A+B= 。sinA= ; cosA= ; tanA= 。活动内容 2:典例精析例题 1 已知:如图所示
3、,在 Rt ABC 中, C=90,A=60,a=15,解这个直角三角形。分析:C=90,A=60,B=90-A=30 ,a=15,sinA=a/c,c=a/sinA=15/sin60=15/(/2)=103又tanA=a/b,b=a/tanA=15/tan60=15/=53B=30,c= 103, b= 53例题 2、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 AB=AC, A=120 ,BC=4cm,求 AB 的长。分析:在ABC 中, AB=AC, A=120,可得B=30,要求 AB 的长,需要把 AB 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因而需要做 AD 垂直于 BC 于点 D。作 ADBC 于点 D,那么A
4、DB=90,AB=AC ,BAC=120,B=30 ,BD=1/2BC。 BC=4cm, BD=2cm ,在 RtABC 中, cosB=BD/AB , AB=BD/cosB=2/cos30=2/(3/2)=43/3(cm)二、随堂检测1.已知在 RtABC 中,C=90,sinA=1/2 ,AC=3 ,那么 BC 的值为( )A. 2 B. 4C. 43 D. 6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120,腰长为 2cm,则它的底边长为 ( )A. cm B. cmC. 2cm D. cm 3.在 Rt ABC 中,ACB 为 90,CDAB,cos BCD=2/3, BD=1,则边 AB 的长是( )
5、A. 9/10 B. 10/9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C. 2 D. 9/54. AE、CF 是锐角三角形 ABC 的两条高,如果 AE:CF=3 :2,则 sinA:sinC 等于( )A.3:2 B. 2:3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C. 9:4 D. 4:9来源:学优高考网5.在ABC 中,C=90,AB=15,sinA= 1/3,则 BC 等于( ) A.45 B. 5 C.1/5 D. 1/45 6.在ABC 中,已知C=90,BC=4,sinA=2/3,那么 AC 边的长是 。7.已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为 a,三边上的高之积为 P,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 a,三边上的高之积为 Q,则 P 和 Q 的大小关系是 。8.菱形周长为 20,一条对角线长为 8,则菱形的面积为( )A. 20B. 25C. 24D. 30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 A2. C3. C4. A随堂检测1.A2.D3.D4.B5.B6.27.PQ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