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2)特点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无序体系更加稳定)。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 HS(l)S(s)。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 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把焓变和熵变判据结合起来组成的复合判据即自由能变化 G,更适合于所
2、有过程的判断。 G= HT S( T 为开尔文温度), G 的正、负决定着反应的自发与否。 H T 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考向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典例 1 已知 298 K 下反应 2Al2O3(s)3C(s)=4Al(s)3CO 2(g) H2 171 kJmol1 , S635.5 Jmol 1 K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题给 H 值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B S0 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D不能确定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1 已 知 反 应 2CO(g) 2C(s)+O2(g)的 H 为 正 值 , S 为 负 值 , 设 H 和 S 不 随 温 度 的 改 变
3、而 改 变 。则 下 列 说 法 中 , 正 确 的 是A 低 温 下 是 自 发 变 化B 高 温 下 是 自 发 变 化C 低 温 下 是 非 自 发 变 化 , 高 温 下 是 自 发 变 化D 任 何 温 度 下 是 非 自 发 变 化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H S HT S 反应情况 + 始终是负值 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自发进行+ 始终是正值 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非自发进行+ + 低温为正高温为负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低温为负高温为正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
4、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2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后,扑克牌无序排列的几率增大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就是不可能发生的反应,自发反应就是能较快进行的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反应 NH3(g)HCl(g)=NH 4Cl(s)在
5、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04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A.2N2(g)+O2(g) 2N2O(g) H=+163 kJmol-1B.H2O2(l)1O2(g)+H2O(l) H=-98 kJmol-1C.HgO(s) Hg(l)+ O2(g) H=+91 kJmol-1D.Ag(s)+12Cl2(g) AgCl(s) H=-127 kJmol-15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KClO 3(s)=2KCl(s)3O 2(g) H78.03 kJmol 1 S1 110 Jmol 1 K1BCO(g)=C(石墨)1O2(g) H110.5 kJmol 1 S89.3
6、6 Jmol 1 K1C4Fe(OH) 2(s)2H 2O(l)O 2(g)=4Fe(OH)3(s) H444.3 kJmol1 S280.1 Jmol1 K1DNH 4HCO3(s)CH 3COOH(aq)=CO2(g)CH 3COONH4(aq)H 2O(l) H37.30 kJmol1 S184.05 Jmol 1 K16已知:(NH 4)2CO3(s) NH4HCO3(s)+NH3(g) H=+74.9 kJ mol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 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
7、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7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A M(s) X(g)+Y(s) H0 它是非自发反应B W(s)+xG(g) 2Q(g) H08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是一种成熟的 NOx控制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在有氧条件下且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用还原剂 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 NOx有选择性地还原为氮气和水,主要反应式如下:反应: NH3(g)4NO(g)O 2(g) N2(g) H2O(g) H1 a kJmol1反应:4NH 3(g)2NO 2(g)O 2(g) 3N2(g)6H 2O(g) H2 b
8、 kJmol1当反应温度过高时,会发生以下副反应:反应:2NH 3(g)2O 2(g) N2O(g)3H 2O(g) H3 c kJmol1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 H4 d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g)4NO(g)O 2(g) N2(g) H2O(g)(2)研究反应的平衡常数( K)与温度( T)的关系,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 。(3)反应 2NO(g)O 2(g) 2NO2(g)的 H kJmol 1 (用含 a、 b、 d 的式子表示)。(4)为研究 N
9、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反应条件,某科研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得出脱硝率与温度、氨氮比的关系其中 表示氨氮比,O 2%表示氧气含量。NH3NOx图乙中,当温度高于 405 后,NO x的脱除率会逐渐减小,原因是 。图丙中,最佳氨氮比为 2.0,理由是 。(5)请在图丁中,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图示。12015 江苏双选在体积均为 1.0 L 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炭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 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 CO2的物质的量浓度 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0、(图中、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CO2(g)+C(s) 2CO(g)的 S0、 H2 p 总 (状态)C体系中 c(CO): c(CO,状态) v 逆 (状态)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3江苏高考)反应 NH3(g)HCl(g)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B(2012江苏高考)CaCO 3(s) CaO(s)CO 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0C(2011江苏高考)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l) Mg(l)Cl 2(g)的 H0、 S0D(2015天津高考) Na 与 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1 【
11、 答 案 】 D【 解 析 】 题 中 反 应 的 H 为 正 值 , S 为 负 值 , 则 G= HT S0 恒 成 立 , 所 以 任 何 温 度 下 反 应 都 不 能自 发 进 行 。1【答案】C【解析】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由该反应的熵变和焓变共同判断,C 项错误。2【答案】A【解析】体系存在着使自身能量最低,即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的倾向能量判据。A 中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B 中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 298 K 和1.01105 Pa 时:2N 2O5(g)=4NO2(g)O 2(g) H56.7 kJ/mol,不难看出,该反应为吸热反
12、应,又是熵增加的反应。C 中火柴散落时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属于熵判据。D 中扑克牌的无序排列也属于熵判据。4【答案】B【解析】A 项,反应是熵减的吸热反应, H0, S0, 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正确;C 项,反应是熵增的吸热反应, H0, S0,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错误;D 项,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 H0,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A 错误;W(s)+ xG(g) 2Q(g) H0 时,在高温下可能自发进行,C 错误;4M(s)+N(g)+2W(l) 4Q(s)为熵减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错误。8【答案】(1)4 4 6(2) K36224(N)HO)
13、(cc高温(3)abd(4)温度过高时,NH 3会与 O2发生副反应生成 N2O、NO氨氮比从 2.0 到 2.2,脱硝率变化不大,但氨的浓度增加较大,成本提高(5)(3)已知反应4NH 3(g)4NO(g)O 2(g) 4N2(g)6H 2O(g) H1 a kJmol1 ,4NH 3(g)2NO 2(g)O 2(g) 3N2(g)6H 2O(g) H2 b kJmol1 ,4NH 3(g)5O 2(g) 4NO(g)6H 2O(g) H4 d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4 即可得到反应 2NO(g)O 2(g) 2NO2(g),则 H3abdkJmol1 。(4)由于当温度过高
14、时,NH 3会与 O2发生副反应生成 N2O、NO,从而使 NOx的脱除率逐渐减小。根据图像可知氨氮比从 2.0 到 2.2,脱硝率变化不大,但氨的浓度增加较大,成本提高。因此,最佳氨氮比为 2.0。(5)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从而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对平衡状态无影响,由于横坐标是氧气含量,纵坐标是脱硝率,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是否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点无影响,所以作出的图应与原图一致。1【答案】BC【解析】由图可知,升高温度, c(CO2)降低,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H0,A 项错误;相同温度下,图中点所在曲线对应的 c(CO2)高,表示通入 0.2 mol CO2,则点所在曲线表示通入 0.1 mol CO2,点和点的 c(CO2)相等,由图知参加反应的 CO2的物质的量:点大于点的 2 倍,且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同时点的温度比点高,所以体系的总压强 p 总 : p 总 (状态)2p 总 (状态),B 项正确;状态中 CO2的投入量为状态的 2 倍,因状态压强比状态大,而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则状态中的 c(CO)小于状态中 c(CO)的 2 倍,C 项正确;状态比状态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状态的反应速率快,D 项错误。直通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