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习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09730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 选择题8.1 使 CaCO3 具有最大溶解度的溶液是( ) 。(A)H 2O (B)Na 2CO3(固) (C)KNO 3 (D)C 2H5OH8.2 难溶电解质 AB2 的平衡反应式为 AB2(S) A2+(aq)+2B(aq),当达到平衡时,难溶物 AB2 的溶解度 S 与溶度积 的关系为( ) 。spK(A)S=(2 )2 (B)S =( /4)1/3sp sp(C)S =( /2)1/2 (D)S =( /27)1/4s s8.3 在 Ag2CrO4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HNO3 溶液,则( ) 。(A)沉淀增加 (B)沉淀溶解 (C)无现象发生

2、(D)无法判断8.4 已知 (AB)=4.010-10; (A2B)=3.210-11,则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关系为spKspK( ) 。(A)S(AB) S(A 2B) (B )S(AB )AgClAgI (B)AgIAgCl AgBr(C)AgI AgBrAgCl (D)AgCl AgBr AgI8.8 (AgCl)=1.810-10,AgCl 在 0.01molL-1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molL -1)spK为( ) 。(A)1.810 -10 (B)1.34 10-5 (C)0.001 (D)1.810 -88.9 某溶液中加入一种沉淀剂时,发现有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 。(A

3、)离子积溶度积常数 (B )离子积后者 (B )前者KClSiBr4KBr (B)KClKBrSiBr 4SiCl4(C)SiBr 4SiCl4KBrKCl (D)KClKBrSiCl 4SiBr44.39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A)NaCl (B)AgCl (C )CaS (D )Ag 2S4.40 在下列各种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A)SiCl 4 (B)HF (C)Ag (D)NaCl (E)SiC74.41 下列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为( ) 。(A)SiO 2HClHF (B)HClHFSiO 2(C)SiO 2HFHC

4、l (D)HFSiO 2HCl4.42 乙醇的沸点(78)比乙醚的沸点(35)高得多,主要原因是( ) 。(A)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由于分子极性不同(C)由于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D)由于乙醇分子间取向力强4.43 下列微粒关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l -、K 、Ca 2+、Na + (B)Cl -、Ca 2+、K 、Na +(C)Na +、K 、Ca 2+、Cl - (D)K 、Ca 2+、Cl -、Na +4.44 下列固态物质由独立小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铜 (C)干冰 (D)食盐4.45 在下列化合物中( )不具有孤对电子。(A)H 2O (B)

5、NH 3 (C)NH 4+ (D )H 2S4.46 具有 917 电子构型的是( ) 。(A)Ga( ) 、Sn()、As() (B)Cr 3+、V 2+、Au()(C)Be 2+、Li +、B() (D)Pb 2+、Bi 3+、 Se()4.47 形成 HCl 分子时原子轨道重叠是( ) 。(A)ss 重叠 (B )p ypy(或 pzpz)重叠(C)sp x 重叠 (D) pxpx 重叠4.48 中心原子仅以 sp 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A)BeCl 2 和 HgCl2 (B)CO 2 和 CS2(C)H 2S 和 H2O ( D)BBr 3 和 CCl44.49 BCl3 分子几

6、何构型是平面三角形,B 与 Cl 所成键是( ) 。(A)(sp 2p) 键 (B)(sp 2s) 键(C)(sp 2s) 键 (D )(sp p) 键4.50 在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 ) 。(A)HCl (B)H 3BO3 (C)CH 3F (D ) C2H4 (E)PH 34.51 下列哪种化合物具有 spsp3 杂化轨道重叠所形成的键( ) ,以 sp2sp3 杂化轨道重叠所形成的键( ) 。(A)CH 3CCH (B)CH 3CH=CHCH3(C)HC CH (D)CH 3CH2CH2CH34.52 通过测定 AB2 型分子的偶极矩,总能判断( ) 。(A)分子的几何形状 (B)

7、元素的电负性差(C)AB 键的极性 (D)三种都可以4.53 现有下列物质(A)N H3 ( B) C6H6 ( C) C2H4 ( D) C2H5OH ( E) H3BO3 ( F)HNO3 OH(G) COOH,其中属于分子间氢键的是( ) ,属于分子内氢键的是( ) 。4.54 关于 Si 和 P 两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作用于最外层电子的有效核电荷: PSi(B)原子半径:SiP(C)第一电子亲和能:PSi(D)第一电离能:PSi84.55 离子晶体 AB 的晶格能等于( ) 。(A)AB 间离子键的键能(B)A 离子与一个 B 离子间的势能(C)1mol 气态 A

8、离子与 1mol 气态 B 离子反应形成 1molAB 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D)1mol 气态 A 离子与 1mol 气态 B 离子反应形成 1molAB 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4.56 N2 很稳定是因为氮分子( ) 。(A)是非极性分子 (B)形成叁键(C)满足八隅体结构 (D)分子比较小4.57* 已知氢原子 1s 电子的能量 E1= -2.1810-18J,则其 7s 电子能量为( ) 。(A)7E 1 (B)49 E 1 (C)E 1/49 (D)E 1/74.58 下列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 ) 。(A)H 2O (B)H 2S (C )NH 3 (D)PH 34.59 描述铝原子最

9、外层 p 电子的一组量子数是( ) 。(A)3, 0, 0, + (B)3, 0,1, _(C)3, 1, -1, _ (D )3, 0,1, +21214.60 乙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的化学键为( ) 。(A)一条 sp2sp2 键,一条 pp 键(B)一条 sp3sp3 键,一条 pp 键(C)一条 spsp 键,一条 pp 键(D)三条 pp 键4.61 对于基态 35Rb(铷)原子来说,其中某电子的可能的量子数组为( ) 。(A) ( B)21,0621 ,05(C) ( D) 54.62 原子中 3d 和 4s 电子的能量相比时( ) 。(A)3d 一定大于 4s (B )4s 一定

10、大于 3d(C)3d 与 4s 一定相等 (D)不同原子中情况可能不同4.63 下列物质熔点变化,不正确的是( ) 。(A)NaFNaClNaBrNaClKBrMgOCaOBaO4.64 下列原子轨道中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不成对的电子,则沿 x 轴方向可形成 键的是( ) 。(A)2s4d z2 (B )2p x2px (C)2p y2py (D)3d xy3dxy 4.65 所谓的原子轨道是指( ) 。(A)一定的电子云 (B)某个径向分布函数(C)一定的波函数 ( D)核外电子的概率2. 填空题4.66 某元素基态原子,有量子数 n=4、l =0、m=0 的一个电子,有 n=3、l=2

11、的 10 个电子,该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 ,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 族。94.67 NF3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N 原子采用 杂化轨道成键。4.68 分子晶体的晶格粒子是 ,它们之间靠 结合在一起,熔点 ,如 和 即为分子晶体。4.69 第五周期和第六周期过渡元素 Zr 与 Hf,Nb 与 Ta,Mo 与 W 的化学性质相似,这是由于 引起的。4.70 某元素激发态的电子组态为Ar3d 54s24p1,它位于元素周期表 周期 族。4.71 Pb2+和 Pb()离子价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和 ,Pb 2+和 Pb()中化学性质较稳定的为 。4.72 H2O、H 2S、H 2Se 三物质,分子间取向按 顺

12、序递增,色散力按 顺序递增,沸点按 顺序递增。4.73 确定一个波函数 的量子数为 ,确定氮原子中各轨道能量的量子数为 ,其 2p 轨道的能量 于硫原子中 2p 轨道的能量。4.74 乙炔是直线型分子,分子中有 个 键和 个 键,两个碳原子采用杂化轨道以 的方式形成 键,而 键是两个碳原子的 轨道以 的方式形成的。4.75 电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运动特点与宏观物体的重要区别,有:(1) ,其实验佐证是 ;(2) ,其实验佐证是 。4.76 He 离子中, 3s、3p、3d 轨道 同,处于 个能级,氯原子中3s、3p、 3d 轨道能量 同,处于 个能级,氯原子和溴原子中 3s 轨道能量 。4.7

13、7 某元素原子序数为 33, (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 ,有未成对电子 个,外层电子构型 ;(2)它有 个电子层 个能级;(3)它属于第 周期 族区 金属。4.78 下列各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分别是:(1)CH 3Cl 和 CCl4 分子间存在 ;(2)CH 3Cl 和 CH3Cl 分子间存在 ;(3)CCl 4 和 CCl4 分子间存在 ;(4)CH 3OH 和 CH3OH 分子间存在 ;4.79 元素的性质随着 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是原子的 变化的反映。用原子轨道的光谱符号来表示第四、六周期分别相应于 能级组和 能级组。4.80 一般来说,分子间力越大,物质熔点、沸点就越 。

14、4.81 氧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的氢化物都高,这是因为该物质的分子间除具有 外,还具有 。4.82* NaBr 易溶于水,而 AgBr 几乎不溶于水,其原因是 。4.83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中,4sBC,已知 C 有 3 个电子层;(2)D、E 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 HD 和 HE。室温下 D 的单质为液体,E 的单质为固体;(3)F 为金属元素,它有 4 个电子层并有 6 个单电子。4.90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并解释原因。(1)非极性分子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2)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有极性;(3)全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只能形成分子晶体;(4)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

15、力越大。4.91 在 BCl3 和 NCl3 中,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和配体数都相同,为什么二者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分子构型却不同?4. 计算题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 P304.307. 15. 16. 19. 25. 28. 36. 38. 40.习题答案1. 选择题4.1 C 4.2 C 4.3 D 4.4 C 4.5 D 4.6 D 4.7 A 4.8 A、C 4.9 B、C 、E4.10 C、 E 4.11 C 4.12 B 4.13 B 4.14 D 4.15 A 4.16 A 4.17 D 4.18 A4.19 C 4.20 D 4.21 D 4.22 A 4.23 D 4.

16、24 D 4.25 B、E、D 4.26 D4.27 D 4.28 D、E 4.29 C 4.30 B 4.31 B 4.32 C 4.33 D 4.34 D4.35 C 4.36 C 4.37 A 4.38 B 4.39 D 4.40 E、A 4.41 C 4.42 C4.43 A 4.44 C 4.45 C 4.46 B 4.47 C 4.48 A 4.49 A 4.50 B 4.51 A、B4.52 A 4.53 A、D、E、F、G 4.54 C 4.55 C 4.56 B 4.57 C 4.58 A 4.59 C 4.60 A 4.61 D 4.62 D 4.63 B 4.64 B 4

17、.65 C 2. 填空题4.66 3d104s1;四;B4.67 三角锥;sp 3 不等性4.68 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 ;低;NH 3,CO 24.69 镧系收缩114.70 四;B4.71 5d106s2;5s 25p65d10;Pb 2+4.72 H2Se、H 2S、H 2O;H 2O、H 2S、H 2Se;H 2S、H 2Se、H 2O4.73 n、l、m;n、l;大4.74 三;二;sp;头碰头;p;肩并肩4.75 (1)能量的量子化;氢原子光谱(2)波粒二象性;电子衍射、阴极射线4.76 相;同一;来;三;不等4.77 (1)33;3;4s 24p3;(

18、2)四;8;(3)四;V A;p;非4.78 (1)诱导力、色散力(2)诱导力、色散力、取向力(3)色散力(4)诱导力、色散力、氢键4.79 核电荷(原子序数) ;电子层结构周期性(电子排布周期性) ;4s、3d、4p、6s、4f、5d、6p。4.80 高4.81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氢键4.82 离子间相互极化使 AgBr 键型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4.83 钻穿效应不同4.84 2.1810-18J4.85 (n-1)d19n s12;单质相似性,多变价,易形成配合物,水合离子有颜色4.86 概率;概率密度;概率;概率密度;概率4.87 2.17910-18J; ;电离3. 简答题4.

19、88 答:K 和 Cu 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次外层不同,K 的次外层为 3s23p6,Cu 为3s23p63d10,虽然 Cu 的最外层 4s 电子受到内层电子对它的屏蔽效应比 K 大,但是 Cu 的核电荷 K 大 10 个单位,其 4s 电子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却比 K 的外层 4s 电子大,因而 Cu 的电离能比 K 大,失电子比 K 难,其化学活泼性:KCu。4.89 答4.90 答: (1)不正确。 分子是否有 极性不仅由 化学键的极 性决定,如分子的空间构型对称,极性共价键的偶极矩相互抵消,则分子是非极性的,如CCl4、BCl 3 等。(2)不正确。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 是

20、极性分子,但分子中的H2O过氧链OO的两个氧原子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3)不正确。金刚石(C)和石英( SiO2)是典型的原子晶体,原子间靠共价键结合,形成无限庞大的分子。在金刚石晶体中不存在“分子”的概念,整个晶体为一个巨型分子,周期 族 元素符号 价电子构型A 三 A Na 3s1B 三 A Mg 3s2C 三 A Al 3s23p1D 四 A Br 4s24p5E 五 A I 5s25p5F 四 B Cr 3d54s112在有限原子范围内不存在端原子,因此金刚石不是分子晶体。石英的化学式可写为 SiO2,但其中 Si 采取 sp3 杂化,SiO Si,无限连接下去,形成原子晶体,没有

21、端氧原子存在,不能形成分子晶体。(4)不正确。分子间力即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一般色散力最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化合物的熔点、沸点越高。对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只有色散力,分子的半径越大,色散力越大,而不是仅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决定色散力的大小。如 H2相对分子量比 He 小,但 H2 的熔点为 -259.2,而 He 的熔点为 -272.2,原因是 H2 为双原子分子,He 为单原子分子,H 2 的半径比 He 大;同理 H2S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HI,而分子间力比 H 源码,主要原因也是分子半径的原因。4.91 答: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由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价层电

22、子数、价层轨道数和配体数共同决定的。只从中心原子的化合价和配体数不能决定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和分子的几何构型。在 NCl3 分子中,N 原子电子构型为 2s22p3,4 条轨道中有5 个电子,因孤对电子占有杂化轨道,每个 NCl 键占一条杂化轨道,N 只能采取 sp3 杂化方式,因有一对孤对电子,分子构型为三锥形。在 BCl3 分子中,B 原子电子构型为2s22p1, 3 个价电子占有 4 条价电子轨道中的两个,因配位数为 3,应形成 3 个 键,用去 3 条杂化轨道,为保证 3 条杂化轨道中都有一个可供配对的电子,2s 轨道的 2 个电子先激发一个到 p 轨道中。价电子数和配体数(成键轨道

23、数)决定了 B 原子只能采取 sp2 杂化方式。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1. 选择题9.1 下列物质,在氨水中最容易溶解的是( ) 。(A)Ag 2S (B )AgI (C)AgBr (D )AgCl9.2 下列配位体中能作螯合剂的是( ) 。(A)SCN (B)H 2NNH2 (C )SO (D)H 2NCH2CH2NH2249.3 下列配合物能在强酸介质中稳定存在的为( ) 。(A)Ag(NH 3)2+ ( B)FeCl4 -(C)Fe(C 2O4)33- ( D)Ag(S 2O3)23-9.4 电对 Zn2+/Zn 加入氨水后,其电极电势将(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

24、无法确定9.5 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离子可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 。(A)Cu + (B )Fe 2+ (C)Ag + (D )Zn 2+9.6 配位数是指( ) 。(A)配位体的数目 (B)中心离子的电荷数(C)配位体中配位原子的数目 (D)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的电子数目9.7 在 pH 为 4.5 的水溶液中, EDTA 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H 4Y (B)H 3Y- (C)H 2Y2- (D)Y 4-9.8 HF 与 Fe3+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 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相对其标准电极电位( ) 。13(A)增高 (B)降低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9.9 下列

25、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 。(A)EDTA 是六齿配位体(B)除 IA 族外,EDTA 与金属离子一般可形成稳定配合物(C)EDTA 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一般带电荷,故在水中易溶(D)若不考虑水解效应,EDTA 与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不受介质酸度影响9.10 下列配离子中属于逆磁性的是( ) 。(A)Mn(CN) (B)Cu(NH 3) (C)Co(CN) (D)Fe(CN)46 2436369.11 下列各对配合物稳定性不正确的是( ) 。(A)Fe(CN) Fe(SCN) (B )HgCl HgI3636 2424(C)Ni(NH 3) Ag(S2O3)2424 9.12 已 知 , 则 为 (

26、 ),80./AgV13208.)g(SfK/Ag32)Og(SV。(A)1.60 (B)0.80 (C)0.40 (D)0.003 29.13 某金属离子生成的两种配合物的磁矩分别为 和 则该金BM9.40属可能是( ) 。(A)Cr 3+ (B)Fe 2+ (C)Mn 2+ (D)Mn 3+9.14 配合物 K3Fe(CN)5CO的中心离子杂化类型为( ) 。(A)sp 3d2 (B)dsp 3 (C)d 2sp3 (D)sp 3d9.15 在 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B)反应的 pH 值越大,EDTA 的酸效应

27、系数越大(C)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D)EDTA 的酸效应系统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9.16 在 EDTA 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EDTA 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D)上述 A 项与 B 项的混合色9.17 在 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陈述错误的是( ) 。(A)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B)沉淀掩蔽剂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小(C)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氧化数(D)掩蔽剂的用量愈多愈好9.18 在 Ca2+、Mg 2+的混合液中,用 EDT

28、A 法测定 Ca2+,要消除 Mg2+的干扰,宜采用( ) 。(A)控制酸度法 ( B)配位掩蔽法(C)沉淀掩蔽法 (D)氧化还原掩蔽法9.19 用 EDTA 滴定 Ca2+、 Mg2+,采用铬黑 T 为指示剂,少量 Fe3+的存在将导致( ) 。(A)指示剂被封闭(B)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开始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C)使 EDTA 与指示剂作用缓慢,使终点提前(D)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149.20 用 EDTA 滴定 Pb2+时,要求溶液的 pH5,用以调节试液酸度的缓冲溶液应选( ) 。(A)HAcNaAc 缓冲溶液 (B )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C)NH 3NH4Cl 缓冲溶

29、液 (D )一氯乙酸缓冲溶液9.21 取 200.0mL 水样测定水的硬度,耗去 0.010 00molL-1EDTA 标准溶液22.00mL,如以 CaCO3 的质量浓度(molL -1)表示水的硬度 M(CaCO3)=100.0gmol-1应为( ) 。(A)11.00 (B)1.100 (C)110.0 (D)1 1009.22 用 EDTA 滴定 Ca2+、Mg 2+,若溶液中存在少量 Fe3+和 Al3+对测定有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是( ) 。(A)加入 NaOH 沉淀 Al3+和 Fe3+(B)加 NaF 掩蔽 Al3+,加 KCN 掩蔽 Fe3+(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

30、再调到碱性掩蔽 Al3+、Fe 3+(D)加抗坏血酸将 Fe3+还原为 Fe2+,加 NaF 掩蔽 Al3+9.23 某溶液中含 Ca2+、Mg 2+及少量 Al3+、Fe 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10,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EDTA 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 。(A)Ca 2+的含量 (B )Ca 2+、Mg 2+的总量(C)Mg 2+的含量 (D)Ca 2+、Mg 2+、Al 3+、Fe 3+的总量2. 填空题9.24 在配合物 K3Fe(CN)6中,中心离子是 ,配位体是 ,配位数是 ,K +与Fe(CN) 63-以 相结合,Fe 3+与 CN-以 相结合,该配合物的名

31、称为 。9.25 Ni(NH3)42+的稳定常数 Ni(en)22+的稳定常数,原因是 。9.26 在Ag(NH 3)2Cl 中,存在配合平衡:Ag(NH 3)2+ Ag+2NH3,分别加入:(1)盐酸,由于 ,平衡向 移动;(2)氨水,由于 ,平衡向 移动;(3)Na 2S 溶液,由于 ,平衡向 移动;9.27 在FeF 63-配离子中,中心离子 Fe3+采取 杂化,形成 型配合物,属 自旋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在Fe(CN) 63-配离子中,中心离子 Fe3+采取 杂化,形成 型配合物,属 自旋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FeF 63-的稳定性 Fe(CN)63-的稳定性。9.28 实验中常用

32、SCN-来鉴定 Co 2+,但若有 Fe3+存在,会生成 色的 ,因而会干扰 Co 2+的检出,可加入 使 Fe3+生成 ,即将 Fe3+ 。9.29 EDTA 的化学名称为 ,每个 EDTA 分子中含有 个和 个 配位原子;EDTA 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型体有 种,它们分别是 。9.30 已知 Ag(NH3)2+=1.1107, Cu(NH3)42+=2.11013, Co(NH3)63+= fKfKfK1.61035,这三种配离子的稳定性依次为 。9.31 生物体内的血红素是 的螯合物,维生素 B12 是 的螯合物,胰岛素是 的螯合物,植物体内的叶绿素是 的螯合物。159.32 EDTA 配合

33、物的稳定性与溶液的酸度有关。酸度愈 ,稳定性愈 。9.33 在 pH=5.0 时,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含有 Al3+、Zn 2+、Mg 2+(均为0.02molL-1)和大量 F-等离子的溶液,已知 lgKf(AlY)=16.3, lgKf(ZnY)=16.5,lgK f(MgY)=8.7,lg =6.5,能被定量测定的离子是 ,依据是 )(HY。9.34 若配制 EDTA 溶液的水中含有 Ca2+、Mg 2+,此 EDTA 用二甲酚橙指示剂,在pH56 用 Zn2+标定。若用此 EDTA 标准溶液测定 Ca2+、Mg 2+,所得结果 实际值。9.35 以铬黑 T 为指示剂,溶液 pH

34、必须维持在 ,直接滴定法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到 色。9.36 若金属指示剂的 lg lg ,则用 EDTA 滴 定时 MIn KY ,这种现象称 。9.37 配合滴定必须控制溶液的酸度,若酸度过大, 。酸度过小, ;常用 来控制控制酸度。3. 简答题9.38 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明中心离子及配位数、配位体:Co(en)2Cl2Cl (NH4)2Fe(H2O)Cl5 Co(ONO)(NH3)5SO4Cr(NCS)2(NH3)4Cl Pt(C2O4)(H2O)4Br2 Pt(NH3)4PtCl4Na2HgCl4 Fe(CO)59.39 配合物 A 和 B 具有相同的实验式:Co(NH 3)3

35、(H2O)2ClBr2。在一个干燥器中 A很快失去 1mol 水,而同样条件下 B 不失水。当将 AgNO3 加入 A 的溶液时,1mol A 可沉淀出 1mol AgBr,而将 AgNO3 加入 B 的溶液时,1mol B 可沉淀出 2mol AgBr。根据上述现象写出 A 和 B 的化学式。4. 计算题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 P349.351. 9. 12. 15. 16. 17. 18. 习题答案1. 选择题9.1 D 9.2 D 9.3 B 9.4 A 9.5 B 9.6 C 9.7 C 9.8 B 9.9 D 9.10 C 9.11 B 9.12 D 9.13 B 9.14 C

36、9.15 C 9.16 B9.17 D 9.18 C 9.19 A 9.20 B 9.21 C 9.22 C 9.23 B2. 填空题9.24 Fe3+;CN -;6;离子键;配位键;六氰合铁( )酸钾9.25 小于;Ni(en) 22+具有螯合效应9.26 酸效应;右;同离子效应;左;沉淀效应;右9.27 sp3d2;外轨;高;正八面体;d 2sp3;内轨;低;正八面体;低于9.28 血红色;Fe(SCN) 3;NaF;FeF 63-;掩蔽9.29 乙二胺四乙酸;2;N; 4;O ;七;H 6Y2+,H 5Y+, H4Y, H3Y-, H2Y2-, HY3-, Y4-9.30 Cu(NH3)

37、42+ 10 的 溶 液的 pH 时,会有一种系统误差存在,可称之为 ,即测得的 pH 比实际值要 ,这是因为 ,这时可用 代替 Na2O 来制造玻璃电极。11.17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以“标准加入法(一次) ”进行定理分析时,应要求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要 ,浓度要 ,这样做的目的是 。11.18 pH 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LaF 3 单晶膜 F-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 。11.19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极电位的产生是由 ,而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11.20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的是离子的 ,而不是离子的 。3. 简答题11.21 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过程中,通常要用磁力搅拌

38、器搅拌溶液。有人说是为了使溶液中离子分布均匀,也有人说是为了减少浓差极化。你认为呢?为什么?1911.22 用 Na2O 制作玻璃膜的 pH 电极,当试液的 pH10 时,测得的 pH 比实际数值要低,这是为什么?11.23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离子时,常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并且控制 pH 在5.06.0 之间,为什么?11.24 电导分析的选择性为什么比较差?11.25 利用配位反应进行电导滴定时,为什么不能加入酸碱缓冲溶液?4. 计算题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 P413.414. 2. 3. 4.习题答案1. 选择题11.1 B 11.2 A 11.3 D 11.4 D 11.5 C

39、 11.6 D 11.7 B 11.8 D 11.9 B 11.10 D 11.11 A 11.12 C 11.13 C 2. 填空题11.14 ; ; ; ;电导池常数;mcG0icm,10icm,1GBmcAl11.15 下降11.16 碱差或钠差;低;钠离子在电极上响应;Li 2O11.17 小;高;保持溶液的离子强度不变11.18 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11.19 电子的得失;溶液和膜界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11.20 活度;浓度3. 简答题11.21 答:搅拌溶液是为了加快电极的响应速度。因为膜电位是由响应离子在

40、传感膜表面扩散及建立离子交换平衡而产生的。而电极达到动态平衡的速度,不仅取决于各类电极的特性,而且取决于响应离子的浓度。浓度高时,响应速度快;浓度低时,响应速度慢。因此,可用搅拌溶液来加快响应速度,迅速达到平衡。11.22 答:因为强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很低,而大量钠离子的存在,会使钠离子重新进入玻璃膜的硅氧网络,并与氢离子交换而占有少数点位。这样,玻璃电极的膜电位除了决定于水化层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外,而增加了因钠离子在两相中扩散而产生相间电位,引起测量误差。11.23 答:一方面,在测定氟离子时,Al 3+离子的存在会发生下列配位反应:Al3+ +6 F- AlF 36而干扰 F-的测定。

41、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可使 Al3+与柠檬酸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消除Al3+的干扰。另一方面,在 pH 高时,OH -离子的干扰非常严重,因为在晶体膜电极表面存在下列化学反应:LaF3(s)+3OH- La(OH)3(s)+3F-使膜的性质发生改变,同时反应释放出的 F-离子将增大试液中 F-离子的含量。若 pH 过低,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F- + H+ HF , F- + HF = HF2-20影响了试液中 F-的活度,同时膜对 HF、HF 2-等离子无响应。故需控制试液 pH 在 5.06.0之间。11.24 答: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溶液的电导是所有存在于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的电导总和,而不是某个离子的特定性质,因此,电导分析法的选择性比较差。11.25 答:电导滴定是根据滴定过程中,在计量点前后溶液的电导值会发生明显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若加入酸碱缓冲溶液,则会因为酸碱缓冲溶液使滴定计量点前溶液的H+离子浓度保持稳定不变,从而导致电导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滴定终点。元素化学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 P437. 1. 2 3. 4. 5. 6. 7. 8. 9. 分离与富集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 P461. 1. 3.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