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浣溪沙 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 (1)简要分析“乍晴池馆燕争泥”一句中“争”字的妙处。 (2)下阕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浣溪沙 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诗意: 春日里,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天气初晴,徜徉于池馆外,看见那新燕正争相衔泥筑巢。我却如沈约沈郎一样腰围带减,瘦损不堪,更加弱不禁风。此时连鸿雁都不捎信
2、来,竹林间常常听到鹧鸪啼声。我那重重愁绪唯有落花知晓。,(1)简要分析“乍晴池馆燕争泥”一句中“争”字的妙处。“争”有争斗,争抢之意 ,写出了晴朗的春日,燕子争相衔泥筑巢 的热闹景象 ,采用拟人修辞 ,赋予燕子以人的动作 ,使画面具有动态美 ,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生机活力欣欣向荣) 。 (2)下阕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 鸿雁、鹧鸪、落花。感情:鸿雁表达诗人对朋友亲人的思念,鹧鸪表达诗人久盼亲人友人消息不得的愁绪,落花蕴含诗人被贬他乡没有知己的落寞。,(字义),(句意),(形象),(写法),(解释写法),(效果),(意境特征),(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名词或
3、名词短语表述),1、请简要分析上阕是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情景。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色?通过微风、轻云、碧水、晴空和争泥春燕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通过“压、贴、飞、争” 这些形象化动词描摹各种意象的动作情态表现春天的生机活力。(意对即可) 2.这首词上阕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用意是什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春日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天气初晴,新燕争相衔泥筑巢。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更加突出诗人思亲念友无人理解的哀愁孤独,含蓄蕴藉,意蕴悠长。(意对即可),1. 赏析“此情唯有落花知” 一句的妙处。我的情感只有落花知晓,该句采用拟人
4、(移情入景)手法,赋予落花以人的情感,写出我只能视落花为知己,满腔愁苦无人诉说,表现了作者思念故旧亲人和孤独寂寞的感情。(意对即可) 2. 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此情”是指诗人思念故旧亲人和孤独寂寞的感情;第一重,这种情感无人理解,惟有落花能知,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第二重,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第三重,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无言,无可劝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惘。(意对即可),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5、,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即金明池。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即金明池。鹓(yun)鹭:两种鸟,这里
6、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飞盖:疾行的车辆。 诗意: 早春时的寒气从溪水边城郭旁渐渐地退去了。花儿被微风吹得来回飘动,黄莺轻轻地啼叫。远谪他乡无心饮酒,离别亲人我渐渐变得憔悴。我所等待的人,迟迟未到。回想当年西池盛会,同僚成行,车辆列队。可如今,四方流散,又有谁在?时光在飞快地流逝,镜子里面我的容颜已经憔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回到朝廷,岁月在流逝,那纷纷落红,引出的忧愁就如同大海一样深啊!,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千秋岁:词
7、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即金明池。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答: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同时,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在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词人对往昔的回忆。(意对即可),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 答:“春去也”一声慨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易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
8、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借代、比喻(答“夸张”也可)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易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意对即可),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做,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作出简析。(3分)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
9、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的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 (3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5分)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做,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两句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作出简析。(6分),(1)这两句中“匀”“弄”两字,是“均匀”、“吹弄”之意。写出了雨均匀击打着一丛丛紫菊,微风吹弄着红蕉的叶子,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风”和“雨”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和“叶叶”两词运
10、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解题思路:手法+解词+带入复述+效果+情感,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做,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的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 (6分),全诗承用以乐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2分的方法,前三句写景,明丽欢愉,气象开阔。2分末一句两个“堪”字,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却只堪图画,不能慰藉自己的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
11、但曲尽委婉之情,使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2分,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注释 阮籍: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鉴:照。这句是说月光照于薄帷。 8“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所表现的意境是怎样的?。,诗中用“清风”“明月”“孤鸿”“翔鸟”(1分)描绘了一幅寂静凄清的画面(1分),表现了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2分)。诗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1分),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注释 阮籍: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鉴:照。这句是说月光照于薄帷。 (2)诗中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特立独行,不被世俗所理解,内心充满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诗人形象。(3分)夜不能寐,起而弹琴,可见其愁闷痛苦又无人诉说;(1分)薄帷、明月、清风做营造的的凄美环境,足见其高洁不群。(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