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第三章,第一节 概述,一、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概念,角色人格: 指人们在某种特定、重复 的社会经历中,形成比较固定、共性的人格特征,因扮演同一角色而具有 相似的行为模式,护士角色人格:,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以护士角色为重要的社会角色,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角色任务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例:情绪,二、护士角色人格概念的主要特征,1、与护士职业心理品质有本质区别:,2、具有职业特异性: 个体能否胜任职业角色,取决于个体人格与职业角色的匹配,3、以职业经历为前提:,职业经历的潜移默化不断优化自身人格特
2、质,随职业经历的丰富逐渐走向成熟,4、与个体人格相辅相成:,职业角色人格 是个体人格的 拓展和完善,个体人格是职业 角色人格的基础,敏捷 果断力量,温柔细腻 善解人意,三、护士角色人格的要素特质,(一)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概念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护士角色人格:核心部分具有鲜明职业特点非核心部分体现独特个性,2、要素特质是护士角色人格的基础,(二)要素特质的特征,2、要素特质具有相对的职业特异性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有别于其他职业要素特质与个体的一般特质相辅相成,1、是护士人格的基本单位,决定护士个体的职业行为,1、忠于职
3、守与爱心慎独、恪尽职守、合乎理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情感活动,(三)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特征的主要内容,2、高度责任心与同情心保持“高敏状态”,3、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良好的情绪状态、沉着冷静、,4、较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最主要因素,5、健全的社会适应性适应各种角色的要求,6、较适宜的气质与性格类型多血质、粘液质、各种混合型、一般型,第三节,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理论及其模式,一、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理论,(一)个体人格与角色人格的匹配理论个体的稳定性人格特质与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匹配(个体人格中比较稳定的特质,影响角色人格的转换:如情绪的稳定性),(二)教育层次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理论紧密结合受教育者
4、的层次特点,提出明确、具体、针对性的职业角色人格标准,(三)成就动机与择业动机的匹配理论大多数护士成就动机的水平不宜要求过高积极引导鼓励少数高成就动机的护士评估不同层次护生的成就动机,制定相应的培养标准,(四)社会智能与职业智能的匹配理论 社会智能:个体的社交或处世能力 职业智能:个体对职业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社会智能低下者入围护士职业对社会智能偏低者实施强化性职业行为训练依据个体社会智能的差异,实施“人-岗匹配”,二、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模式,表3-1 护士个体人格-角色人格匹配基本特点,重合匹配,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模式示意图,基本匹配,少许匹配,完全不匹配,第三节,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教
5、育,护士的角色形成:个体逐步认识到护士职业的角色及相应要求后,通过实践将社会对护士的角色期待予以内化,形成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过程,一、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1、具有以积极情感为核心的心理品质,2、具有以良好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境界,爱心 善良 人道,观察力 注意力 记忆力 意志,救死扶伤、无私奉献,3、具有适应护士角色的职业心理特质,4、应具有的人格类型与行为特点,高度负责与同情、情绪调节与自控 人际交往能力、良好心理品质、爱心,个体人格应该与护士的角色人格相匹配,行为特点应与护士的职业要求相一致,第四节,护士的心身健康维护,一、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现状,“心身耗竭综合征”: 是一种因心
6、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表现: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护士现存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 劳动,是构成护士工作的压力因素 医院护士严重缺编,致使护士处于超负 荷工作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病人出 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护士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 很好地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境地 表现:护士之间、医护之间 、护患冲突 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 又无法表达自己时,会感到地位低,人身安全 不佳,对工作满意度下降。长时间的情感投入,会使护士“精神耗竭”。
7、,护理中众多的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压力,不公平的社会评价,让许多护士心灰意冷, 护士在医院中地位较低,独尊医疗,不承认护 士的价值,护士的付出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 偿,自身发展机会少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 望、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这种职业形象紊乱的心理压抑,直接影响护 士的身心健康。,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造成压力,人格特征,型性格: 积极、能干、攻击性、承担过多责任, 雄心勃勃、职业理想主义者, 对成功过高期待, 过于骄傲自尊,不愿寻求帮助。,职业本身巨大的责任性与风险性知识不断更新继续学习与晋升,其他原因,二、优化护士的职业心态与身心健康,(一)优化护士的职业心态
8、1、认同个体差异:2、优先职业需求:,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 工作时间 工作地点 职务职称 工作待遇,内职业生涯 知识 观念 能力 心理素质 内心感受,职业生涯发展,(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1、确定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职业心态的优劣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2、营造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的环境氛围,健身、健美的氛围,管理者:职业化模拟训练的氛围,消除身心紧张的氛围,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氛围,护士个体:提高自身调节能力,护士如何提高身心的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学习和实践自我管理技能 提高压力应对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人估计: 每个人每天除8小时
9、睡眠以外,其余16个小时候中有70%的时间是在进行人际交往,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二、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斯多德,“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学习和实践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管理,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四“A”法则:,觉察、接纳、了解、行动,轻度适应不良: 情绪:焦虑、紧张、烦燥不安、易激惹、心神不宁 行为:回避、畏难、消极、抱怨多、行动少 认知:负性思维、自责,觉察:不良信号的识别,接纳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同时展望未来 接纳自己的失误和过错,同时
10、更新行为 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遗憾,同时关注优点 接纳自己的焦虑和抑郁,同时看到意义,接纳:,压力来源 自己态度 自己信念 自己习惯 自己的应对资源,了解:,一个中心:自我和谐 两个基本点:改革观念、开放胸襟 三种心理调整的基本技术:ABC技术、放松想象、沟通,行动:,埃利斯的ABC理论 (理性情绪疗法),事件(A)情绪(C)还是?事件(A)信念(B)情绪(C),事件 A,信念 B,情绪行 为后果 C,认知和评价,剔除 不合理 信念,藉着冥想来松驰身体,或深呼吸 活动筋骨等以抒解紧绷的神经 安静的环境 闭上眼睛 舒适的姿势 重复性的脑力活动,建立积极的内在对话:,放松想象,学习松弛技巧,沟 通,培
11、根: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忧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并妥善运用支持系统,想能有效地应付压力,使自己成功地生活,便需将自己纳入社会支援网络系统,一位年轻的心肌炎女患者,即将病愈出院的一次服药中,骤听护士惊呼其所属床号的药发错了,随即倒地抽搐,继而发生室颤,终因救治无效而死亡.事后院方认为该患者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心因性恐惧”。 问题: 你认为该护士在角色要素特质的哪一方面存在缺陷?,作业:,案例1:,某护士数十年如一日,连年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担任护士长后却陷入窘境,终因无法胜任而卸职。 问题: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作业:,案例2:,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