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第一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目录:,一、农业区位因素,热量、,地形、,交通运,输,生产技,术,二、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粗放农业,密集农业,自己农业,商品农业,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农业地域类型概述,商品交换,农业经营单位,优势,混合型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化,2.代表类型水稻种植业,劳动力,机械,化,个体农户,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密西,西比河下游,土壤,埃,及,1.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 ) 【分析】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很多,自然因素在农 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条件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
2、因 素,相对较为稳定,变化不大。但技术经济因素和社会经济因 素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发展,如政府政策,科技进步带动 良种的研发等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2.技术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 ) 【分析】在现代农业中,人类可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的 改造而突破自然因素限制,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 定性因素。,3.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一定是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 有利条件。( ) 【分析】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一定就是该地发展农 业生产的最有利条件,如新疆长绒棉生长的优越条件是光热丰 富,但其主导区位因素却是水源。,4.随着技术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对自
3、然因素进行随意改 造。( )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对一些自然 条件施加影响,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用。但这种改变是在 一定条件下的,不是所有的自然条件都可以被改变,从而发展 农业生产,改变的前提条件是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并通过 改变自然条件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要注意保护环 境。,5.农业类型就是农业地域类型。( ) 【分析】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 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 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 业等。,6.混合农业是种植业中的不同作物混合种植。( ) 【分析】混合农业是农
4、业不同部门的结合,农业部门主要有种 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因而种植业中的不同作物混合 (如小麦、玉米等),不能称为混合农业。 7.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 ) 【分析】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水 稻生长的水热需求。,8亚洲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适合于个体农户经 营。( ) 【分析】水稻生产是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性 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 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水稻单产量较高,是人类喜 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均有分布。,考点 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区位因
5、素有很多,对其区位因素分析,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典例1】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1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 .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BC,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是 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AD,小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
6、因素是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典例2】(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12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CD,技术装备与科技,【典例3】2012年高考海南卷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34题。 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品种退化 产量过大 品质较差 销售渠道不畅 A. B. C. D. 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
7、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市场因素,科技因素,【典例4】(2013高考题海南卷)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45题。,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劳动力,【典例5】(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交通运输,2.社会经济因素 在现
8、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技术经济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小结:,(技术装备),考点 二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对比分析,【典例6】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34题。,3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为商品谷物农业 B为水稻种植业 C为混合农业 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4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适应性差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低 D生产规模小,【典例7】(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模拟)今年60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
9、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来这种盛况少见多了。”根据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和所提供的材料回答45题。,4.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A地 BD地 CE地 DF地,5下图中甲己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 A甲 B乙 C己 D戊,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小结:,【典例8】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读图4,完成1011题。,11.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 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小结:,【典例9】(2011浙江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
10、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 是( ),A. B. C. D.,(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B. C. D.,3.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1)特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
11、应性 (2)区位优势: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小结:,4、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大力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如在南方建立林业-农田农业生态 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发展多样性经济,如南方丘陵山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 展林-草-田-塘多种经济;发展多种经营,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典例10】(2012四川文综)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理部分) 材料二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
12、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8分),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分);,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2分);,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2分)。,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2分);,农业区位与地域类型图的判读,1.读图分析 本图是“珠三角”地区的基塘生产模式图,属于混合农业地域类型。该地区水热条件组合好,发展了水稻种植业,由于当地地势低洼易涝,人们因地制宜挖地成塘,植
13、桑养蚕,形成基塘生产。,2.信息提取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图分析,该区域农业将甘蔗、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颖的农业模式。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2)该模式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栽植甘蔗、桑树,以塘泥作甘蔗、桑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蔗叶可作鱼饲料,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生态系统。,(3)通过甘蔗的种植可推出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水热条件组合好,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 (4)发展鱼塘生产,说明该地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判读关键】通过甘蔗、桑树的种植判断出该地地势平坦,水热条件组合好
14、;再加上鱼塘生产可推出该地发展的是一种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即基塘生产模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3.迁移应用 (1)考查地形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地势低洼的地形经过人们改造低洼处挖成鱼塘,塘泥堆积在较高处形成基。 (2)考查农业地域形成的条件、特点。降水丰富、地形平坦、河网密集、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混合农业。 (3)考查市场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地广人稀,农业经营多样,生产对象组合形式多样,对市场变化具有一定调节性的地区,适宜混合农业的布局。 (4)考查农业活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即农业可持续发展。,【读图专练】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
15、回答问题。,(1)区别1975年和2007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决定性的区位因素。 (2)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3)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越区位条件。,【解析】第(1)、(2)题,读1975年图可知农场全部种植水稻,应是水稻种植业。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靠天收成”为主,气候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由2007年图可知,农场的种植作物多元化发展,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种植作物,提高农民收入。第(3)题,花卉和蔬菜的优势区位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和交通等方面回答。,答案:(1)1975年水稻种植业;气候。 2007年:混合农业;市场。
16、 (2)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3)邻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流过,水源充足;位于东南沿海,邻近广州、深圳、香港,市场需求量大;光热条件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花卉和蔬菜的种植。,(2014重庆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3-4题。 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标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4.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17、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2013高考题北京卷)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回答第4题。 4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A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下列地区
18、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 东南沿海地区 B 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