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制度经济学,第五讲 企业理论,主讲:陈立兵 2007-5-18,2,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 近代组织(企业)理论 企业家理论 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讲义结构,3,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传统企业理论与科斯企业理论的关系 了解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 了解有关企业来源几个理论基本内容 了解近代组织理论的有关内容 了解文化视角的企业理论 熟悉企业家理论 能够运用企业理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4,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 近代组织(企业)理论 企业家理论 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讲义结构,5,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西方企业理论的社会背景
2、传统经济学的企业假设 科斯理论 科斯理论的发展和八十年代的几种观点 企业来源理论的几种有价值的观点,6,西方企业理论的社会背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一些与东方完全不同的基本观念基础上。其中主要的有: 人人生来具有同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权以任何理由剥夺个人的权利(人权)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制是经济最根本的基础(产权) 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契约关系是维系经济活动秩序的唯一纽带(法律),7,传统经济学的企业假设,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均衡理论基础上,集中说明市场交易中价格在平衡市场供求中的作用。 企业被简化为一个假定,即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能够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理性
3、决策的企业家。 支配企业行为的,是冥冥之中的“看不见的手”。 理论上的例外观点。如:马歇尔把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学理论;熊彼特高度评价企业家的创新行为;JB克拉克赋予企业家以统筹职能;奈特强调经理的协调作用;DH罗宾逊指出:“我们发现了在不自觉的统筹协调的大海中的自觉力量的小岛”。 但这些并未改变经济学关于企业认识的根本即作为“黑箱”的企业,8,科斯的企业理论,1937年,科斯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企业的性质。 科斯的问题 既然市场价格机制可以自动协调个人之间的生产和需求,为什么存在企业这样内部不运用价格机制的组织? 为什么企业家协调与价格机制的协调总是并存的? 如果企业是“一种
4、将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组织”,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企业购买什么投入品和生产什么产出品? 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究竟在哪里?,9,科斯的企业理论(续1),Coase(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 system works itself? The price of factor A becomes higher in X than in Y. As a result, A moves from Y to X Yet in the real world we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areas where this does not a
5、pply. If a workman moves from department Y to department X,he does not go because of a change in relative prices, but because he is ordered to do so.,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0,科斯的企业理论(续2),Of course, this fact has not been ignored by economists. Marshall: organization as a fourth factor of production; Clark: coor
6、dinating function to the entrepreneur; Knight: managers who co-ordinate Robertson: islands in ocean like butter in buttermilk. Bu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it is usually argued that co-ordination will be done by the price mechanism,why is such organization necessary?,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1,科斯的企业理论(续3),科斯企业的性质
7、产生背景 传统企业被作为“黑箱” 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凯撒奖学金美国访问 参观了福特公司,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2,科斯的企业理论(续4),科斯在福特公司看到了什么? 我今天去了福特汽车公司,。你首先必须知道我没有致福特公司的介绍信。 由于只能通过会晤多少负有责任的高级职员来获得我需要的资料样本,所以对接近公司心存疑虑。 用下述方式去干这件事:我抵达福特公司的办公大楼时,进去询问是否可以会晤埃德赛尔福特先生亨利.福特的儿子,现任福特总经理我被告知他已经出城,当然我并不指望他在城里。 于是我问是否可以会晤他的秘书,然后。填表说我从英国来,有些事情远道而来会晤埃德赛尔,几分钟后一个人出来会见我,于是
8、我说明我究竟是谁。然后我向这个人简单谈起一体化问题。我很像个律师诡计多端地提出问题,我能从他们那里套出成本情况当又不让他们知道已经说出去了,当然统计数字也帮了我的忙。,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3,科斯的企业理论(续5),我所需要的就是对符合一体化理论的观点有启发的陈述。此后,我在福特公司的顾客自助餐厅里吃了午饭,饭后公司配备了一个专人领我在工厂里参观我想看的任何东西。环绕工厂一圈后,我说想见见采购部门的人,。后来我与他讨论了供应合同,采购计划(日程表)等有关问题。 第二天我又去了解问题的另一面我去参观了一个福特公司的供应商,当然,福特公司并不知道。1932年3月24日在底特律写给同学的信,转述于
9、“企业的性质的由来”, 美国法律、经济和组织学报第4卷第1期(1988年春季号),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4,科斯的企业理论(续6),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5,科斯的企业理论(续7),科斯答案 在市场里存在企业的原因是: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免费,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企业出现在市场经济之中。 但是,为了节约更多的交易费用,企业要支付更多的组织成本。 The limit to the size of the firm is set where its costs of organizing a transaction become equal to the cost of carry it out
10、through the market.,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6,科斯的企业理论(续8),如何理解科斯答案? 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不为零 Search and information costs, bargaining and decision costs, policing and enforcement costs. 为了节约这些费用,“一系列合约被一个合约替代”生产的组织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一系列合约”?什么是“一个合约”? 为什么一个合约替代一系列合约可以节约市场的价格机制费用? 在签定了“一个合约”之后,生产如何进行? 管理、命令和权威本身也由合约来限定。,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7,
11、科斯的企业理论(续9),如何理解科斯答案?(续) 是“企业替代了市场”?或者是“企业家的协调替代了价格机制的协调”?还是“企业内的中心、权威、命令和计划替代了分权的市场机制”? 科斯答案引发进一步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企业家协调机制?它与价格机制究竟有什么不同?它究竟是怎样工作的? 企业的性质就是要探究上述“替代”的性质。,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18,公司甲 (组织费用),公 司 乙,市场买家,要素所有者,市场交易费用,市场里的公司与要素所有者的选择,19,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及有关理论,科斯论文发表后近三十多年非常出名,被一再引用却缺少运用。七十年代,由于威廉姆森的研究,才进一步兴盛起来。八十年代,
12、达到滥用的程度。 威廉姆森的贡献 “财产控制权”观点 “议价费用”和“影响费用”观点 “声誉”观点,20,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续1),威廉姆森的观点 威廉森认为,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市场作为一种交易管理机制在四种基本条件综合相互作用时就会失灵: 第一、理性有限性 第二、机会主义行为(人的损人利己特点) 第三、未来不确定性 第四、小数目条件(市场上角色数目越小,市场机制越不灵)。市场作为交易管理机制失灵情况下,企业制度应运而生。 威廉森认为,市场交易的特点是人人为己,企业内部交换的特点是交换双方的利益基本一致。 威廉森理论的贡献:纵向联合理论、技术转让理论、
13、跨国公司理论。,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21,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续2),“财产控制权”观点 威廉姆森指出,假如买卖双方事前处于完全竞争环境,交易会导致契约不完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环境也变成不完全竞争环境,造成交易费用上升,买卖双方应合并为一个企业。 格罗斯曼(GROSSMAN)和哈特(HART)发展了上述观点。 他们首先区分特定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前者指契约中明确指定的那部分对财产的控制权利。契约是不完全的,凡是契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都是剩余控制权。他们把这部分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会引起事前投资的扭曲,这是企业分离的费用。契约双方合并为一个企业,节约了分离
14、的费用,但同一管理降低了积极性,产生了合并的费用。根据费用大小来决定企业合并与否,即所谓企业合并理论。,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22,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续3),“议价费用”和“影响费用”观点 罗伯茨(ROBERTS)和米尔格罗姆(MILGROM)着重分析市场失灵问题。所谓“议价费用”,由三方面构成: 如果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可能出现多个均衡点,那么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选择最优的点作为结果; 信息度量费用; 不完全信息,双方都尽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价值判断。,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23,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续4),“议价费用”和“影响费用”观点 企业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组织的费用。他们把企业定义为(1)
15、具有中央机构,中央机构具有任意权力,(2)它独立于任何其它具有任意权力的组织。 这种中央机构会带来至少三方面的费用: 当人的权力增大后,他无法克制自己,不干涉那些不应干涉的事情; 下级会自觉不自觉地努力使他们向上传递的信息对自己有利,影响上级的决策,产生影响费用; 腐败造成的费用。 罗伯茨和米尔格罗姆特别强调第二种费用。,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24,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续5),“声誉”观点 强调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买卖双方的调整过程。在重复交易条件下,声誉有减少交易费用的作用。 克雷普斯(KREPS)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声誉的建立并不需要双方保持长久的交易关系。只要一方是长久的,而其他人
16、又可观察到他的商业行为,就足以使声誉发挥作用。有声誉的企业便可节省交易费用。 如哈佛大学。克雷普斯(KREPS)把声誉称作公司文化。,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25,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续6),小结 契约是不可能完全的; 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方式影响交易费用; 企业不同于市场是因为权威的存在; 在权威下,市场式的议价消失,代之以上下级的代理人关系; 这种代理人关系不可避免产生费用。最后,企业的形态是使这些费用最小化的结果。,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26,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 近代组织(企业)理论 企业家理论 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讲义结构,27,几个
17、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监督人观点 市场失灵论 集体协作的特殊意义 交易费用理论,28,监督人的观点(团队生产),阿尔钦(ALCHIAN)和德姆塞茨(DEMSETZ)1972年发表论文认为,企业内部的交易与市场上的交易并无区别。 企业生产需要多人联合完成。联合生产条件下,必须有人监督。 但监督人也会偷懒,所以必须把企业的剩余收入给他。这个获取剩余收入的人就是企业家。 其中包含管理、协调、组织生产要素结合的意思在内。,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29,市场失灵论,阿罗(ARROW)认为:是市场失灵使得企业有存在的必要。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优于市场信息系统。 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市场,都存在一个由信息到决策的
18、问题。 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与信息有关。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也与信息有关。关于市场不确定性的研究,或许更具根本意义。,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30,集体协作的特殊意义,从纯粹劳动生产意义上分析,有许多经济活动必须采取集体协作形式才有可能。马克思、巴纳德,从不同角度均有论述。 企业不同于市场的根本是它具有生产功能,企业的生产功能是市场无法取代的。,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31,协作的产生,协作即协同动作或协同劳动。 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来看,协作是作为克服个体生物能力局限的手段而产生的。 通过社会交往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协作与同时是个体间心理交往,感情交流,发生社会接触的基本途径。,几个关于
19、企业来源的理论,32,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与上述几种观点结合起来,似乎更有助于说明企业的存在。 交易费用理论对经济学体系的贡献无可置疑。但作为说明企业存在原因的唯一理论,显然有严重缺陷。 市场失灵、交易费用、集体协作、监督人等几种思想结合起来,接近企业存在的实际。,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33,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 近代组织(企业)理论 企业家理论 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讲义结构,34,近代组织(企业)理论,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 巴纳德组织协作理论 近代组织理论对企业的解释,35,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20、) 人类组织管理历史上,由于管理依托的基本手段不同,曾有不同类型的权威关系和管理方式。 早期组织管理中多依靠个人的权威,以传统的权威和“神授”的权威为基本的控制手段。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权威为基本约束机制,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权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实施管理。,近代组织(企业)理论,36,管僚制的优越性,个人与权力相分离。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体现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职权
21、和责任,从而使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 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传统组织过分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大型企业组织管理的要求。 工业化以来大型企业组织规模大,分工细,层次多,需要高度统一,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近代组织(企业)理论,37,官僚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企业发展史 事业单位趋势 政府部门 理性化、合理化精神 马克斯韦伯对近代企业的一个根本特征给出理论解释,近代组织(企业)理论,38,巴纳德组织协作理论,巴纳德理论的出发点和目标 巴纳德关于组织形成的解释 协作的形成;专业化理论; 巴纳德的贡献 组织是
22、人类为了实现单独个人难以实现的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组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形式;企业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近代组织(企业)理论,39,协作的产生,协作即协同动作或协同劳动。 从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来看,协作是作为克服个体生物能力局限的手段而产生的。 目标,个体生物能力,环境物质因素三者的基本关系。 通过社会交往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协作与同时是个体间心理交往,感情交流,发生社会接触的基本途径。,40,协作的形成与管理产生,专业化即使个体行为集中,固定于某一侧面空间或工作场所专业化时间的专业化社会结合的专业化目标或工作对象专业化过程或方法的专业化 专业化与综合是协作系统运转的必要条件
23、 协作的产生与管理的出现,41,近代组织理论对企业的解释,组织的社会侧面是第一性的,任何具体形态的组织首先是一个社会组织,其次才是企业、学校、医院或其它(巴纳德)。 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集体协作具有超越个人能力的品格。从事这些类型的活动必须结成组织,结成组织比单独个人能够扩大人类活动的范围和深度,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 组织形成的基本前提是平等的、同样具有合理选择能力的个人。 组织是一种合理化的结构。,42,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 近代组织(企业)理论 企业家理论 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讲义结构,43,企业家理论,公司的“危险性” 企业家概念及其变化 企业家
24、特质 企业家的故事 企业家的选择,44,企业的“危险性”,市场经济里的公司存活率 市场的性质:“风险(risk)”与“不确定(uncertainty)” 买家 技术 对手 制度性 “不确定性”与“交易费用”是一回事 “企业家协调”与“价格机制协调” 公司因为“企业家协调”而集中了风险,企业家理论,45,企业家概念及其变化,市场规模扩大、分工深化和企业组织 企业变化和企业家含义的演变: 资本家才是企业家 (经典资本主义) 小股东/大经理 (从“两权分离”到“看得见的手”) 职业经理成为企业家 (GE),并分享股权 各类专业“企业家”:银行家/投资银行家/基金经理/风险投资人 “中心签约人”:描述
25、性定义,企业家理论,2018/12/13,46,企业家:中心签约人,人力,技术,股权 资本,债权 资本,土地,管理,中心签约人 Central Employers,产品 或 服务,47,企业家特质,创新(Schumpeter,1936) 对市场潜在盈利机会敏感,是“市场过程”的关键因素 (Hayek,1937; Kirzner, 1973) 团队生产的协调、监督与管理 (Alchian & Demsetz, 1972) 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就稀缺性资源的配置作出判断性决策 (Casson,1982)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理论,48,企业家的故事,沃尔顿 福特 洛克菲勒 中国企业家 柳传志 王石 任
26、正非 李书福,企业家理论,49,企业家的选择,企业家潜能的分布 挑选企业家: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关于“出资人挑选企业家” 用企业合约的集合或合约网的观点来看,是投资人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竞争中选择企业家 市场竞争校正企业家出错 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企业家理论,50,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几个关于企业来源的理论 近代组织(企业)理论 企业家理论 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讲义结构,51,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世纪挑战 国企的由来与性质 中国路径:把国企推入市场 国企分化与重组 从“国企”到“国资” 改革案例 国企改制的逻辑,52,国有企业改革:世纪挑战,从市场里的企业到中央
27、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可行性”的辩论与实践 二十世纪的结论 国有企业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环境 进入市场的国企究竟经历了哪些制度性改变?变迁的难度何在?,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53,国有企业的由来,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消灭私有制”(1848)和“重建个人所有制”(1867) 解释:保护私人拥有消费资料的所有权,消灭私人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列宁:“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提加的职员和工人。全部问题在于要他们在正确遵守工作标准的条件下同等地工作,并同等地领取报酬。”“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 国家与革命 实践模式:在中央计划下实现国家工业化
28、(苏联)从新经济政策到全盘国有化、集体化 (中国)从巩固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54,国企性质和运行特征,国有“企业”的性质 消灭私产的公产(国有、集体制)与以私产为基础的公产(合伙、合作、股份) 私人(自然人)不能合法拥有生产资料,也无权合法缔约、再缔约 “没有委托人的代理人经济” 运行特征 靠行政命令组织经济 资源动员能力强,“利用效率”低,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55,私产真的被消灭了吗?,国企同样要利用人力资源:人的天赋、努力、责任心、创造力与学习能力 人力资源的产权特性在国企制度下也没有被改变 国企: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事实上的产权不完全一致 “公共过道”
29、制度替代品:国企为什么实施“行政等级制”和“物质刺激”?为什么在削弱了等级制和物质刺激后必定大搞政治运动?,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56,中国的路径:把国企推向市场,首先开放市场(1977年的深圳和特区) 产品市场:允许个体户、私企、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乡镇企业与国企的在一个产品市场上竞争 要素市场:国企与其他企业竞争劳动力、技术、资金、土地和管理人才 企业控制权的变化与“控制权回报”机制 承包制为什么农村改革的经验很难用于城市和工业? 工商业资产不能平分 工商业资产容易贬值 股份制改革的提出,怎样看待私人的产权地位?,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57,竞争压迫下的国企分化,国企进入市场后,发生了
30、分化 三分天下 政府垄断行业里的巨型国企 基础设施与公益性产业 从政府补贴到市场取费 依然维持行政垄断、市场禁入和限入 “新兴国企” 靠政策和市场机会发展起来的国企 企业家人力资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国企:丧失竞争力、资不抵债 历史包袱与现实因素 终于无法支撑、大规模下岗和破产,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58,中国国企的重组历程,1997年-2002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由3家上升到11家。 到2002年,15.9万户国有控股企业中的50%以上实行了公司制改革。从1998年到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组上市的有442家,累计筹集资金7436亿元,其中境外筹资352亿美
31、元。 1997年以来,国有中小企业户数从24.5万户减少到14.9万户,下降了39.2%。各地国有小企业改制面达85%左右, 其中县一级国有小企业的80%、市(地)一级国有小企业的60%通过出售转为非国有企业。 1994年到2002年,全国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080个,涉及核销银行呆坏账1995.4亿元,安置职工约530万人。,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59,从“国企”到“国资”,“国企”与“国资”是两个概念 政企分开的方针政策 国资数量: 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9.7万亿元,净资产8.36万亿元(2004年国资委) 国企与国资管理体制改变:从企业控制人转变为“行使出资人职责” 为什么国资的转让
32、和定价是天大的难题? 股市上“不流通股”的由来 “国资流失”的含义 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贱卖银行”的争议,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0,科斯定理与国企改制,科斯定理 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 不变定律:交易费用为零,清楚界定的产权谁属都不影响资源的使用 国企改制中的制度改变费用 “公正性”与“程序合理性”:为什么争议四起? 存量处理的困难 工人问题 债务问题 资产重组涉及资产定价,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1,国企产权改革:艰难的实践,“产权改革”的含义 困难所在 资产存量(事先合约与事后追索) 公有制企业内人力资产的定价: 有市场竞争力的薪水 年薪制 分享利润以及使分享利润成为一种“
33、权利” 资本化的利润分享权 高管(经理)持股 经理层收购企业 (MBO) 困难在于,没有事先的合约;资产已经形成,要倒转回去决定各人的贡献份额 实践理性,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2,国企产权改革案例:联想集团,联想成立时科学院的投入 20万人民币开办费(来源于计算所出租大型计算机的收入,属可发奖金和福利的“小金库”) 继续使用计算所的资源 使用名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20平方米传达室 可不受限制地招募计算所人员,不用了可退回计算所;保留被公司招用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以及晋升机会等 1984/10:11人(人均月薪97-115元) 公司员工可使用原来的办公室、电话、传真等设
34、施 可无偿使用计算所的科研成果 汉字系统 LX-80, 拥有联想功能的计算机汉卡,该系统已经研究了10年,共耗资60万元人民币,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3,产权改革案例:联想集团(续1),联想成立时科学院投入(续) 信用: 以计算所名义向银行借款,由科学院开发局提供担保 作为客户给联想下达最早一批定单(购入进口计算机的检测和培训服务) 1985年科学院批了20万美元的外汇额度,用于进口关键配件 给予三项授权:使联想成为“无上级企业” 掌握财产 人事任免 经营决策,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4,产权改革案例:联想集团(续2),企业家对联想的贡献 寻找市场机会 尝试性的市场活动和资金积累 倒卖电
35、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和电冰箱 倒卖彩电(被骗14万) KT8920大型计算机的部分配套,获利60万元 中科院500台IBM微机的验收、维修、培训,70万元 为IBM北京中心做代理项目,毛利7万元 把科技成果转变为市场需要的产品 LX80汉卡的批量生产和升级研发 直接进口PC加装联想汉卡 市场营销 1985年计算机展销会,卖出第一块联想汉卡(3500元)和55万元订单,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5,产权改革案例:联想集团(续3),企业家对联想的贡献 承担风险 市场风险 体制风险(歧视性对待:许可证、关税、“走私”风波) 定战略、选领军人物、带队伍 贸工技 海外进军三部曲:贸易公司进入生产香港上
36、市,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6,产权改革案例:联想集团(续4),联想改制(一) “国有民营”的企业控制权 从规范利润分配入手(1992) 投资基金(70) 分配基金(30) 科学院65; 联想35 从“分红”到“分红权” 充分利用有关政策 中央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文件: “从近年国有资产帐面净资产的增加额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股权奖励给经营者和技术人员” 。,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联想利润分配,投资基金70%,分配基金30%,联想35%,科学院65%,67,产权改革案例:联想集团(续5),联想改制(二) 基于控制权和分红权的股权改革(19972000) 公众43 联想集团57; 科学院65;
37、 联想员工持股会35 35特殊贡献者(15人) 20一般历史贡献(100多人) 45后来人 员工股权用1.6亿累积得联想分配基金购得,,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8,某些遗憾的结局,云南红塔山储时键案 科龙的遗憾 健力宝变局 中航油(新加坡)案 小结: 基本问题是怎样制约公司控制权 国企是否可以回避“剩余索取权”问题? 企业改制的适时性 可以回避产权改革,但必须面对后果,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69,国有企业改革逻辑,引入市场竞争:出发点 从产品市场到要素市场 “剩余控制权”从行政机构逐步向企业家转移 过渡性激励机制:“控制权回报” “没有剩余索取权的控制权” 新问题:怎样建立拥有控制权的企业管理者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联系,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70,国有企业改革简单小结,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重建有效的产权和合约关系 根本问题是企业价值的源泉 公正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实践理性:相关各方在竞争的市场环境里谈判求解 把复杂问题分开来处理 区分市场开放与国家垄断的行业 承认新型国企中的人力资本贡献 妥当处理丧失竞争能力国企的善后问题,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71,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