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教案教研组 语文组 课程名称 语文 授课教师 周冠祥章节名称 小树林中的泉水本教案课时 4授课班级 14208、14209、14420、14421、14422、14423 授课时间上课时间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第 15 周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教学三维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进一步了解随笔这种文体。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艺术欣赏对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作用与意义,掌握艺术欣赏的一些规律。3、认识作者对祖国对母语的真挚的爱,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养成维护母语纯洁性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叙议结合的写作特色。教学难点 掌握随笔的写
2、作技巧。学情分析 本节课需要引导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养成维护母语纯洁性的习惯。 教材处理与资源整合 多媒体主要学法与教法 讲谈法、讨论法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一、导入新课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个语言是我们祖先在劳动过程中生成,慢慢积累发展形成的,它融入了祖先的思想、精神。是每个民族的精神财富。由一个人对待自己民族语言的态度很多时候也可以看出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态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热情讴歌自己民族语言的文章小树林中的泉水二 、 作 者 简 介帕乌斯托夫斯基,苏联作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
3、第一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他于 1956 年发表的金蔷薇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2欢迎。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 ,反映了 19 世纪末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三 、 释题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
4、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文艺随笔属于杂文的范畴。 四、朗读课文,掌握下列字音执著:zh zhu 即执着。佛教指专心注意人世间事物而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苔藓:ti xin 沼泽:zho z芜蔓:w mn 冗杂散乱。干涸:h草莽: mng 轮廓:ln ku松脂:sng zh 琢磨:zu mo 思考;研究琢磨:zhu m 琢和打磨玉石 通过润色加以修改(指文章等)五、文章结构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14)写作者对俄罗斯语言母语的认识。第二部分:(15-32)写“我”与守林人的一次邂逅。在对话交流中,作者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俄罗
5、斯生动的语言来自民间。六、整体把握本文是对俄罗斯语言文字的赞美,作者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东西,是割不断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七、精读赏析(一)赏析第一部分1.如何理解“许多俄国文字本身就现出诗意,犹如宝石放射出神秘的闪光”?这句话用到了比喻手法,作者用宝石来比喻俄国的文字是非常恰当的。宝石的光对于物理学家是容易理解的,而对普通人来说,是璀璨而神秘的。而祖国语言具有也会给人同样的神秘的美的感受。2.作者如何来阐述宝石“神秘的闪光”?举例论证。3作者详细地阐述了宝石中平凡的海蓝宝的颜色的神秘美。作者用“浅绿” “碧蓝” “纯粹银
6、色” “静静的星星色的海水”来形容海蓝宝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感觉,由此来告诉大家宝石的神秘的闪光的美。3.作者如何阐述俄国文字的美的?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将之比喻为宝石,并以海蓝宝为例先为我们阐述了宝石的神秘美,以此来阐述俄国文字本身表现出的诗意;接着又举例,用“露水闪”对我们想象力的冲击来说明俄国文字的美。4.汉语中有没有让你想象丰富的词语?试举例阐述。例:“淅淅沥沥”看到这个词,能让我们联想到的是春天或者秋天,多雨的季节,轻微的风声夹着雨声、落叶声、流水声,脑海里会出现这样一个安静而动感的场景。5 .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俄罗斯语言的美有着深切的感受
7、,只有那无限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人民的人,对它了解到入骨的人,才会对它的“奇幻性和丰富性”有所感悟。6.在我们研究母语的时候,哪些人的语言值得我们去研究?作者认为有两类人的语言值得研究:一是许多著名的文学大师如普里什文、高尔基、托尔斯泰等的语言,因为他们作为语言大师对语言会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二是来自于普通人,那些“字字金石的饱经风霜的人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语言源泉。第一部分小结:作者开篇就用宝石来比喻俄国的文字,然后围绕这个比喻展开。因为宝石的光彩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而许多俄国字、词的本身也会给人如此的感受,用作者的话说“好像表现着夜间远方雷电缓慢的闪光” 。这个比喻说明了只
8、有对俄罗斯语言无限热爱的人,对它了解到入骨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美。(二)赏析第二部分1. 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表现小树林的美的?演变历史;组成;比喻:像收拾好准备过节的农舍的上房,像著名画家的画自然的魅力2.守林人如何阐述“泉水”一词?“就是泉水这个词儿。我早就注意到这个词儿了。我四面八方绕着圈子琢磨这个词儿。大概因为水是从这儿淌出来的。泉水产生河,而河水流过我们的母亲大地,流遍祖国各地,养育着人民。您看这多有道理(泉水), (祖国),(人民)。而这些词儿好象亲族似的。好象亲戚一样!” 3.你怎样理解守林人这段话?守林人说出了自己对俄罗斯文字的理解。他出于对母语的热爱,喜欢自己分析字眼,他对“泉水
9、”这个词的理解非常独特, “泉水” 、 “祖国”和 “人民”这三个词“好像亲戚一样” ,从字形到读音,它4们都有相近的地方,这是一个普通守林人的发现,他让这些普通的词儿变得不普通。4.如何理解“这些普通的词儿给我掘出了我国语言最深的根蒂”?作者通过一个普通的守林人的发现,强调普通人对俄罗斯语言的理解,一个看似没有文化的守林人却在琢磨自己民族的语言,朴素的表达是对祖国语言最深刻的理解,民间是语言的根,语言的诗意来自民间,表达作者对充满诗意的俄国语言文字的感受,进一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语言文字之美来自民间5.文本后半部分“我”跟守林人在交谈中主要讨论了什么?它与前半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后半部
10、分“我”跟守林人主要讨论了俄罗斯语汇中有“亲戚”关系的一些词。文章的前半部分是议论,后半部分是叙述,但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前面是作者对祖国语言艺术的认识,后面“我”与守林人的交谈佐证了自己的观点,说明了不只是自己对充满诗意的俄罗斯文字有深切的感知,就连普通人也有直观的美的感受。6.文章为什么以“小树林中的泉水”为题?充分体现了俄国语言的文学魅力与活力,作者借用小树林中,偶听守林人对泉水的独到见解表达出母语的伟岸,以及自己对母语的深情厚谊,泉水一词的解释为全文的点睛之笔,是全文中最出彩的地方,使文章主旨更加深刻。八、课文小结作者以宝石引起全文,从与守林人的交流中阐释了俄语的博大精深,也更认识
11、到它的奇幻性和丰富性,最后就“泉水”一词的理解与拓展为全文画上完美的句号,作者对语词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赋予了它一种家园的情感。九、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俄罗斯语言的赞美,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十、写作特色1.结构明晰,叙议结合。前面是阐述作者对母语的认识和理解,以议为主,后面是守林人的邂逅与对话,以叙为主,两部分相互映证,深化了对祖国语言的挚爱这个主题。2.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无论是哲思部分的抒情与赞美,还是叙述部分的描写与呈现,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民族语言的认识。11、作业1.熟读课文 2.完成拓展训练5板书设计 见教案作业布置 书后练习、练习册得教后反思失改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