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乳山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油腻的大海中地狱般的 45 分钟拉里艾伦(美联社)【埃及亚历山大电】1942 年 12 月 15 日午夜刚过,英国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连中 3 枚轴心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乌龟,肚皮朝上翻转过来,不到 3 分钟,便在漆黑的夜幕中沉没在埃及地中海海岸附近的波涛下。鱼雷是近距离快速连续发射的,击中了“加拉提亚”号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她的腑脏,炸声如雷,火光冲天。我在浑浊的油污中挣扎了 45 分钟后获救。12 月 14 日,当我们随同一个巡洋舰、驱逐舰中队巡航在利比亚海岸外时,遭到俯冲轰炸机 7 个多小时的攻击,但是“加拉
2、提亚”号成功地挫败了空袭,向东航行。12 月 15 日午夜, “加拉提亚”号播音器发出警报:“一级战备,各就各位!”炮手们依令严阵以待。我当时正在舰长室小睡,是被一名海军陆战队哨兵叫醒的,慌乱起身,我一面调整救生衣,一面踏上漆黑的后甲板,奔向舰桥。没跑几步,第一枚鱼雷就撞上了左后舷,此刻是 0 时 2 分。鱼雷似乎是在沿甲板追逐我们。随着一道炫目的闪光,第二枚穿透了战舰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点就在一座 6 英寸炮塔下面,战舰浑身颤抖。当战舰左舷迅速倾侧并向大海深处下沉时,我抓住甲板栏杆,扔掉了钢盔、防弹衣和雨衣,使出吃奶的力气给救生衣吹气,在这艘巡洋舰完全倾覆时刚好把气吹足。随着舰身的剧
3、烈翻转,我从右舷滑入大海中。数百名军官和水兵也随我一起落水。我不会游泳。我害怕我从高处栽到海里会撞破身上这件旧救生衣。我栽入海里时,这艘巡洋舰带着极大的吸力消失了,留下一大块油污的海面。当它殒命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爆炸。油污和海水把我灌了个饱以后,我才冒出水面。四周的海面上数百名水兵人头攒动。几名水兵成功地发动了一只摩托救生艇。我试图游向它,却再次沉入水中。我感到肺部像是炸裂似的,可是我浮上来了。一名水兵把我拉到艇上。但是,有几十人也想上艇。越来越多的人爬上来,把艇尾部压了下去,很快灌满了海水。最后艇翻了,把我们大家猛抛入海里。结果又喝了一肚子油水。我使出浑身力气才让头部浮在水面上,我撞上了一
4、根漂浮的小圆木。我绝望地挣扎着,竟然把它夹在了左臂之下,同时用右臂小心护着救生衣。就在这时,我看见前方大约 75 码处一艘驱逐舰的巨大黑色轮廓。我试图游过去,但是一点儿进展也没有。一个浪头将我推向前方,几乎推到驱逐舰螺旋桨下。我喊着救命,直喊得声嘶力竭。突然,有人向我身边扔过来一根油腻的大绳。我抓住了它,但手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绳索从手指中滑走了。这时,一只救生筏飘向驱逐舰。驱逐舰放下绳梯,我好不容易抓住了绳梯,但已筋疲力尽,没人帮助,我连一级绳梯也爬不上。救生筏上的水兵抓住绳梯,爬上安全的地方,而我在全力搏斗,以免被淹死。好几个人踩在我头上,把我踏到深水中。半知半觉中,我用右臂勾住绳梯,头部
5、才得以不时高出水面。我又喊起救命来,救生筏上的一名年轻的英国水兵救了我的命。“这家伙是美国人。 ”我模模糊糊地听到有人说话。他们在为我挤出肚中的海水时,看到了我那件满是油污的外衣袖子上“美国海军记者”字样。他们割开了我的衣服,把我抬到下层的住舱甲板上。在那里,大约100 名幸存者正在接受治疗。(选自普利策国际电讯报道奖作品选 ,有删改)1.(对点演练) 这篇新闻报道获得了 1942 年普利策国际电讯报道奖,请你从新闻标题、结构安排、叙述方式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探究其获奖的理由。答:_解析 这道题考查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题干给出了探究角度,只须结合文本对照角度探
6、究即可。答案 新闻报道的标题很吸引人, “地狱般的”给人以无限联想,使读者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45 分钟”以分钟计而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突出了整个过程的紧张感。这篇报道的主体部分是以时间顺序展开,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重点叙述了海水中 45 分钟一波三折的经历,将所遭遇的重重困难和当时的气氛再现出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45 分钟之前之后的事简单带过,使整篇文章张弛有度。开头采用倒叙的方式,运用描述性的导语再现“加拉提亚”号中弹后的惨状,给读者留下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新闻主体则采用顺叙的方式,客观真实地叙述了 45 分钟惊险历程,突出动作、心理等细节,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2(思
7、维拓展)(对应学生第 2 题) 文中作者多次提到救生衣,这样写有何作用?答:_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先要从文本中找出有关“救生衣”的细节描写,然后再分析作用。答案 作者写救生衣的细节,不仅与交代“我不会游泳”相呼应,而且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处在生与死的边缘(或:渲染了作者处境的危险),表现了人在危急状况下一种求生的本能,暗示了战争的残酷。3(思维拓展)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这篇新闻报道的导语部分。答:_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表达技巧的能力。先要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一般是一则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然后分析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答案 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把巡洋舰中
8、鱼雷比作被刺中的乌龟, “炸声如雷” “撕碎了她的腑脏”等,生动描述了巡洋舰被击中的惨烈情形;用“连中” 、 “翻转” 、 “沉没”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巡洋舰遭鱼雷攻击下沉的情景,不乏幽默,使新闻富有情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运用具体的数字“12 月 15 日午夜” “不到 3 分钟” “45 分钟” ,突出了整个过程的紧张感,时间以分钟计而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制造悬念,渲染了局势的紧张。4(思维拓展) 有人认为第段内容多余,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为什么?答:_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文本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结构上属于新闻背景,内容上突出了鱼雷袭击的破坏。答案 不能删去。这属于新闻中的背景交代,作者加入了 12 月 14 日巡洋舰成功挫败俯冲轰炸机 7 个多小时的攻击的背景,让读者了解“加拉提亚”号战舰强硬的作战能力;与一天后,巡洋舰没能逃过鱼雷袭击形成对比,突出了鱼雷袭击的破坏性,增加了文章的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