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06 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 文 试 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 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核分人得 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7 题,共 25 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 20 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2 分)坐落在松花江畔( )的佳木斯风景秀丽,历史悠久。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使她焕发了青春,三江平原上这颗明珠定会更加璀璨( )夺目2用横线画出每个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改正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2 分)相形见拙 融汇贯通 不可明状 不纶不类3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1 分)小溪流永不止息奔向
2、大海是一种坚持;野草冲破乱石钻土而出是一种坚持;_;_.4读表格,找规律,分别表述三个人的语文学习状况。 (3 分)2005 年语文考试成绩表(抽样) 分数 月份姓名 一月 六月 十二月小敏 82 79 80小祥 56 77 90小雁 96 81 76小敏:_小祥:_小雁:_5美好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就要与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分别了,假如你想通过电台点歌,借电波捎去你深深的祝福,你会说些什么呢?(40 字左右)(2 分)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得分 评卷人6古诗文默写(8 分)(1)八百里分麾下炙,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_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
3、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_ , _。”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4) 三峡中与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其间千二百里。(5)调动你的学习积累,写出一首古诗词中含“雨”字的上下句:_,_。7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揭石有遗篇。”中所写的魏武帝指的是三国演义里的_;三国演义中有一位以“过五关斩六将”而著称的名将是_ 。(2 分)二、综合学习及探究(共 4 分)佳木斯市某中学初三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第
4、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超女 “粉丝”成东北 千十万“玉米”不减当年8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2 分)9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2 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 36 分)(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 1013 题。(共 9 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夹。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5、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晖: 备:得分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11翻译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 分)12请将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1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理解。(3 分)(二)阅读漫谈地震选段,完成 1415 题。(共 5 分)前些天,印尼发生了里氏 5.6 级地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那么,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要说明这个应先谈一下地球的结构。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
6、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好像鸭蛋的蛋黄。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里面,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被挤压而变曲,倘若这个力很大,大于岩石的强度,岩石就会断裂或破裂,这就发生了地震。这个震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倘如传到地面,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小的得用灵敏的仪器才能监测到。地震是非常多的,全球一年约有 500 万次,但多数是很小的,仅有约百分之一的地震能感觉到。14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3 分)15说一说文中加点字“约”、“仅”不能删去的原因。(2 分)(三)阅读手帕,完成 1619 题。(共 10 分)手帕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
7、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 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桅子花发出浓郁的香味。“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 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交织着隋生的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儿蓝色的,你三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期地地,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嫌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咬声,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
8、得了。“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 10 岁那年特意定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 爱女玲珑 10 岁生日快乐。咦,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 8 年了,一眨眼的工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看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我还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棋栩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毋亲如此细心地收藏著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儿时生活的点滴。她不是常常艳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把它抛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妙,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枉一擦,质感很好,
9、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稼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机念已在我的记忆中变淡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想象这些手帕曾属于我。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母亲沉肤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因为爱着,所以记得。(文甘玲珑)16母
10、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2 分)17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2 分)18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3 分)19你对 “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 分)(四)阅读跨越苦难,完成 20-24 题。(共 12 分)跨越苦难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礴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得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架,就会显寡出金子般的成色四季轮
11、回。既然有春天的葱笼,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世上没有不宵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咚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荃拱香的书页,容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队都是通向人生释站的铺路石;也许
12、,每一阵雷电霹雳都是响彻于青春岁月的踌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讲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则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饭世井的一声巨响。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厚迷人的川富。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欺的崎呕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排徊,永沟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草的无限风光。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排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
13、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2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2 分)21语段 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1 分)22文中引用曹雪芹、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3 分)23理解语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 分)24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3 分)四、写作(共 60 分)25请在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财富是什么?商人摆弄着手机说,对富就是赚来的金钱;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积家的知识;哲人望着河流说,对富就是拥有的智慈你是如何理解财富的呢?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题二: 坦然看_ 请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成功、挫折、生活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 600 字左右。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