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试选择题小卷( 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所有核反应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的规律B.原子核的结合能是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的能量总和C.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 射线就是电子流,该电子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后辐射出来的D.Ra226 衰变为 Rn222 的半衰期为 1620 年,也就是说,100 个 Ra 226 核经过 1620 年后一定还 剩下50 个 Ra226 没有发生衰变2.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 。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 意图,其中 a、b
2、 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来源:学科网 ZXXK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b 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 b 光能引起光电效应 ,a 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 ,在空气中只 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b 光3.图甲是一台小型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 e 随时间 t 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的内电阻不计,外接灯泡的电阻为 12 。则( )A.在 t=0.01 s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电压表的示数为 6 V2C.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 3 W
3、D.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线圈的转速提高一倍 ,则线圈电动势的表达式 e=12 sin100t V24.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 ,是发生全反射的缘故B.高压输电线上方另加两条与大地相连的导线,是利用静电屏蔽以防输电线遭受雷击C.透过平行灯管的窄 缝看正常发光的日光灯 ,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来源:Z 原子核的结合能是核反应前后有质量亏损,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B 错误; 衰变中生成的电子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C 错误; 半衰期是统计规律 ,对少量原子核来讲是没有意义的,D 错误。2.CD 解析 来源:学科网由题图可知,在同一介质中
4、 a 光的折射率大,知其频率大,根据 n= ,知 a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选项 A 错误;当 a、b 光以相同的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上后,其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光的侧移量大,选项 B 错误;由于 a 光的频率大,且频率越大 ,越容易引起光电效应 ,选项 C 正确;由 sin C= ,可知1a 光的临界角小,即 a 光比 b 光容易发生全反射,因此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b 光,选项 D正确。3.C 解析 在 t=0.01 s 时刻,电动势为 0,则线圈位于中性面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选项 A 错误。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6 V,电压表测量的为有效值,故示数为 V=
5、6 V,选 项 B 错误。灯泡消耗2622的电功率 P= W=3 W,选项 C 正确。 周期为 0.02 s,则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2=6212e=Emsin t=6 sin100t V;转速提高一倍后 ,最大值变成 12 V,=2n,故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2 倍,表2 2 2达式应为 e=12 sin200t V,选项 D 错误。24.ABD 解析 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发生了光的全反射缘故,故 A 正确;高压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这两条导线的作用是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故 B 正确;当光通过狭缝时,若缝的尺寸与光的波长 相当,则会发生明显
6、的衍射现象,当透过平行灯管的窄缝看正常发光的日光灯,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故 C 错误; 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 衰变和 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往往处于高能级 ,这时 它要向低能级跃迁,辐射 光子,即射线,故 D 正确。5.BD 解析 当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才能发生跃迁,n=1 和 n=4 间的能级差为 12.75 eV,吸收 13 eV 的光子能量,不能从 n=1 跃迁到 n=4 能级;n=1 和 n=5 间的能级差为 13.06 eV,不能吸收 13 eV 的光子能量,也不能从 n=1 跃迁到 n=5 能级,故 A 错误;n=1 和 n=2 间的能级差为 10.2 e
7、V,n=1 和 n=3 间的能级差为 12.09 eV,n= 1 和 n=4 间的能级差为 12.75 eV,由于用电子撞击基态的氢原子,部分电子动能被吸收,则用能量为 13 eV 的电子撞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可以使氢原子跃迁到n=2 或 n=3 或 n=4 的能级,故 B 正确;氢原子从 n=4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可见光,故 C 错误;根据数学知识知,大量处于量子数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 ,最多辐射 6 种不同频率的光,故 D 正确。6.AC 解析 由图看出,降噪声波与环境声波波长相等,波速相等,则频率相同,叠加时产生干涉,由于两列声波等幅反相,所以振动减弱,起到降噪作用,故 A 正确 ;降噪过程不能消除通话时的所有背景杂音,只能消除与降噪声波频率相同的杂音,故 B 错误; 机械波传播的速度由介质决定 ,则知降噪声波与环境噪声的传播速度相等,故 C 正确; P 点并不随波移动 ,故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