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doc

上传人:上善若水 文档编号:416442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找教案 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 (冀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和运算”第一课时的内容。2、教材简析:相遇问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的有关速度、时间 和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例如数学书 58 页-8 题(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 699 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实行 69 千米。这列货车开除后 1 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开往长沙,每小时行 71 千

2、米,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58 页-11 题。同时,由于相遇问题中术语较多,如相向、相背、同时、相距,并且速度和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此类题目的发展变化也比较多,因此也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3、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速度和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3)经历比较、优化等学习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

3、学重难点1、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算理和解答问题。2、正确理解速度和的含义。二、学生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空间感缺乏认知能力,所以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些术语的理解,行程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却很少用专业的词语去表述所以我特意设置了真实场景、电脑演示、文具模拟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物体位置移动的空间想象感。我班的学生都属于农村的孩子,平时的家庭辅导仅仅限于检查作业是否完成。虽然三、四年级就开始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训练,不过一小半的学生仍然感到吃力,对于三步应用题经常会做却不会写数量关系,讲不清楚道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比较差的,比较习惯寻找题目特点,套用相对应的方法。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分析法从具体问

4、题出发,找到解题的方法,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抽象概括出性 速度和 时间= 路程 这个公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从复习、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我的步子都比较小,多让学生讲解算式的含义,帮助学困生记忆、理解方法。基于学生情况,我选择了例 1 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北京和郑州相对开出,经过 4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 92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80 千米问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从分 找教案 布到综合列式,并且练习的设置从基础题到提高题有一定的梯度,尽量照顾每一层次的学生。三、说教法教法: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最佳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科学直观地演示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这

5、样把数学问题转化成动态的数学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逐层推进,分散难点,增强感性认识,建立表象、抽象规律。四、教学流程: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算理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和 ”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五、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景、逐步感知帮助学生理解相遇、相向、同时师请两位学生从教室两头相向走相遇相背走到头,让学生围绕走的方向、走的结果、走的路程几个问题进行观察。两个学生走走停停,学生可以观察不同时间里的运动结果,走了的路程、还有多少路程。这段活动需要一些时间,但对整体认识行程问题有好处。考虑学生的基础、教学目标,我

6、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准备题和例 1 合并,并为以后的工程问题做铺垫,特意设置了拓展练习作业,首先学生通过情境演示(两学生表演相遇) 理解“相遇”、“相向”、“同时”,对相遇问题建立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电脑课件的演示,加深“速度和” 的理解,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位置将发生移动; 最后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学具来模拟相遇过程。通过这 3 个过程在学生脑海中逐步建构物体移动的空间模型。二、 探究问题、加深理解(大屏幕出示: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北京和郑州相对开出,经过 4 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 92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80 千米问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1、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点

7、什么数学问题吗?问题 1 货车 4 小时行多少千米?问题 2:客车 4 小时行多少千米?问题 3:一共行多少千米?2、 这节课重点来研究:理解 相距(两地共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4、 生上来板书:(1)924+804 (2)(92+80) 找教案 5、 反馈:板书算式。同学们对他们的解法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每一步各表示什么?)6、小结: 速度和时间=路程 (师板书数量关系,齐读)7、再实践,同桌合作,用橡皮代替两人,演示相遇的过程。根据条件学生提出几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很好的将学过的知识过渡到要学的新知识;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车每分钟共行多少

8、米 ?”,“ 经过 4 小时,两车相遇” 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三、小数三步混和运算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9.61.22.45 4801601921 812 6404020 162.练一练四作业巩固五拓展练习通过练习和作业的布置掌握小数运算顺序,并达到熟练应用。练习的设置从基础到提高有一定 梯度,尽量照顾每一层次学生。六小结1 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算理和解答问题。2、正确理解速度和的含义。六、说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和小数三步混合运算速度和时间路程七、说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一道,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使学生自然、顺畅地走完了感知、发现、运

9、用知识的过程。不仅反映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体现了知识的发展和应用过程。整个过程将知识的教学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或游戏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明白应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学中不足是细化合作程序。不能以一句“请二人小组合作”的简单指令代替合作学习的程序组织。应该按照“交待清楚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 找教案 果汇报总结提炼”的步骤使合作学习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重视合作指导。要防止教师的权威通过形式的转换变成学习小组长的权威,防止动手能力强、语音速度快或思维速度快的学生独霸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不如集体授课收获大。因此,教师要对合作的技巧、各成员参与合作的程度、合作任务进展等进行适度引导、巧妙点化、向导引领。实现“不同的人在合作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明确合作分工。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合作的始终都有清晰的任务,或记录、或操作、或搜集、或补充、或查阅资料、或中心发言等,并让他们明白,个体任务完成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的质量。要分工合作,共同为小组争取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