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 光合作用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应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学习的方法。2.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渗透“线条学习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来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引起学生对世界未来的关注。2.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辛、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进而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3.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渗透物质与能量,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辩证关
2、系,树立辩证观点。重点落实方案重点1.光合作用的意义。2.叶绿体中的色素。3.光合作用的过程。落实方案1.将重点分解到三个课时中。2.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1)联系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危机,引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兴趣。(2)将光合作用的意义条理为三个方面。(3)进化方面,依据氧的线索进行。3.关于叶绿体中的色素(1)预习,要求学生用语言能叙述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2)学生动手,亲自实验提取和分离色素,获得直观认识。(3)示范效果比较好的色素带,让学生观察,与自己的实验结果对比。4.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1)预习,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2)分别对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进行物质变化、能
3、量变化分解讲解。(3)利用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总结,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难点突破策略难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突破策略1.安排学生预习、教师讲解时,先从物质、能量两方面进行分析、讲解。2.播放多媒体课件: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具准备http:/ 。 “线条学习法”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使知识形成网络,成为体系。比如,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的实验中,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虽简练,但不直观,若我们指导学生,将其转换成:绿色叶片 黑暗处理 碘蒸气 学生的思路就会明确。再如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了光合作用过程的线条图解,便掌握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此学习方法,可促进对知
4、识的掌握。学生也将终身受益。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复习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根据概念,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 (CH 2O) +O2引导学生,依据概念,指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为主的有机物和氧气;条件光照;场所叶绿体。那么,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呢?一、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据报道,19571987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累计净减少了 16.7105hm2。我国有三个城市被联合国列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中。在我们人类面临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能
5、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危机的今天,我们应重视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师生共同讨论,在植物、动物的生命活动中所需能量的来源,释放能量的有机物的来源,得出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物质最终来源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获取有机物及其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进入各种生物体中。2.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地球上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各种物质的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长此以往,地球上氧气含
6、量愈来愈少,二氧化碳含量愈来愈多。而绿色植物好比是一台“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3.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有氧呼吸的生物不能发生和发展。在原始大气中没有单质氧存在,距今 2030 亿年以前,植物中的蓝藻出现之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了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同时,大气中的一部分氧可以转化为曝光遮光变蓝不变光能叶绿体http:/ 3) ,在大气上层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好像是一把保护伞,能够有效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这样,水生生物才开始逐渐在陆
7、地上生活。可见,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光合作用的发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要求学生运用线条将实验步骤画出来,并思考科学家做实验时的思路是什么?1.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1 年,美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看到蜡烛不久熄灭了,小白鼠也很快死去。再将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小白鼠与绿色植物一起分别放入同样密封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小白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说明绿色植物在实验的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放出了氧气。教师讲授时,运用光合作用过程的线条式挂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说明,同样的环境,出现不同结
8、果的原因是由于绿色植物的作用。通过对照分析,绿色植物是使蜡烛延长燃烧时间,使小白鼠不易死亡之原因所在。2.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让一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部分无颜色变化,曝光部分则呈深蓝色。思考:(1)为什么对于天竺葵先进行暗处理?(2)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3)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师生总结。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是为了进行对照;碘遇淀粉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首先向学生介绍水绵。水绵是常
9、见的淡水藻类,每条水绵由许多个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细胞连接而成。水绵的叶绿体呈带状,螺旋排列在细胞里。利用线条式挂图讲解 1880 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实验。说明:(1)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是为排除实验前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先选极细光束,用好氧细菌检测,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而后用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做对照,从而证明了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氧点燃的蜡烛 密闭的玻璃罩内 不久熄灭点燃的蜡烛绿色植物 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不易熄灭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小白鼠 密闭的玻璃罩内 很快窒息死亡小白鼠绿色植物 密闭的玻璃罩内 小白鼠不易死亡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0、水绵好氧细菌 黑暗、无空气的环境里 极细光束照射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的受光部位 水绵好氧细菌 黑暗、无空气的环境里 光 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http:/ 18O 分别标记 H2O 和 CO2,使它们分别成为 H218O 和 C18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的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 H218O 和 CO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 H2O 和 C18O2。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 18O2,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 O2。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由此可以看到,几代科学家历经二百多年,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
11、清楚的认识。可见,科学的发展道理是很艰难的。教学目标巩固1.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 )A.新陈代谢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分析: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是将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能量释放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这三种生理活动都涉及到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但都不是最基本的。只有光合作用,可以利用光能,将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能量代谢提供基础,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物质代谢提供基础。因此,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光合
12、作用意义的是( )A.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B.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吸收 CO2 放出 O2 D.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概念可知,A 、B、C 都属于光合作用的意义。只有 D 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应是新陈代谢。3.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如果所有的水中有 0.20%的水分子含有 18O,所有的二氧化碳中0.68%的分子中含有 18O,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有 18O 的比例为( )A.0.20% B.0.48% C.68% D.0.88%分析:依据同位素示踪我们知道: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因此,供给光合作用原料水中有 0.20%的含有 18O,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这个比值不变。故选A。布置作业预习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结课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分析了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并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意义。那么,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究竟有几种色素?怎样才能把它们提取和分离出来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板书设计第三节 光合作用概念:CO 2+H2O (CH 2O)+O 2光能叶绿体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