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 第五讲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546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 第五讲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 第五讲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 第五讲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 第五讲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 第五讲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阅读是由各方面因素和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一、高考要求高考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二、考点解说1.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之上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方法:分析是从一般到个别,从微观上认识具体事物的个性特点;综合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上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

2、的特点。(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一步“找要找得准”就是一下子抓到重要的有效的信息,不要遗漏。弄清所找词语是时间概念还是空间概念;是点,还是域;是以前以后,还是以上以下。指代向前找, “这、此、它” ,一般在指示代词的前边,紧贴着这个代词的就是。第二步“比要比得狠”就是分析比较必须彻底。不管是采用求同的思维形式,还是求异的思维形式,都要能从量的方面,即从形式上比较出程度的轻重和范围的大小;从质的方面,即从内容上比较出正确与错误或肯定与否定。第三步“答要答得对”所谓“整合”即“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 。 “整合”除了对已有信息的把握,还有将已经获得的信息经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以命题者要求的

3、形式表达出来。这其中应该包括“采点” “分类” “组合” “排队”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要求能够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与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这里极有可能设置考查积极修辞的题目,例如可以问你文中使用了某一种或某几种修辞的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 。比喻就是“打比方” (说明文中常用打比方) ,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 ,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 ,把抽象的事物

4、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就是比拟。比拟能启发读者想象,令文章更生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被替代的叫“本体” ,替代的叫“借体” 。使用借代, “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还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夸张能引起

5、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对偶能使语意的表达内涵丰富且具有整齐的美感。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论辩气势和说服力。把握文章结构是

6、从空间上分析文章的构成形式。常见句间结构有以下 4 种:并列式:句与句之间处于对等的地位,前后可互换位置,用公式表示为“AB”(“BA” ) 。承接式:句与句之间处于对等的地位,但前后不可互换位置,用公式表示为“AB” 。递进式:句与句之间的地位不对等,且不处于同一层面。后面的句子或处于高一层次的地位(递进式) ,或处于低一层次的地位(递退式) 。转折式:句与句之间处的地位决不对等,且后一句的意义较前一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角度但这个角度不能是 180,也不能是 360。从宏观上看,实用类文本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总分” “分总” “总分总” “并列式(包括对照式,是特殊的并列) ”“层进式”5 种。

7、在考查阅读时可以问你某一个句子在文中的结构作用,那你必须通读全文并且具体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说来此句如果在文章的开头,那么它的结构作用是引领全文,开启下文。如果此句在文章的中间,那么它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果此句在文章的结尾,那么它的结构作用是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在准确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首先抓关键词,一般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表达较抽象概念的实词(名词) 。其次抓关键语句,一般为首括句、尾结句或行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是以陈述形式或肯定形式出现的表明一般意义的句子。同时要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文章的褒贬意义,体会作者感情的倾向性。然后就事论“理”

8、抽象出事物的普遍意义即事物的一般意义。(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所谓实用类文本指的是有别于文学类作品的,用直观的方法(有别于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抽象的方法,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文本。考试说明中将其外延确定为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四种文体的文章。传记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以叙事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结构上常常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物的事迹为纬线,编织成“网” 。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以叙事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结构上常常分为标题、导语、新闻主体等几个部分。新闻最主要的特点是真实性与时效性。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

9、关的询问。报告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文件的报告等。这里的报告主要指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写实性、针对性和逻辑性。科普文章又称科学小品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普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的科学性、文笔的生动性、内容的通俗性。2.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评价”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之上的,站在更高层面上的对阅读文本的俯视,对文本的“评头品足” 。(1)评价

10、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一篇实用类文章往往包容着几种信息和观点,引用不少例子,列举条条依据,有时观点和例子在行文中有较远的距离。这要求我们阅读时把例子和观点一一对应起来,由例子去寻找观点,由观点寻找依据。字数最多的例子,说明的往往是最主要的观点。高考命题者也常常在观点和证据之间设题,用观点例子相互交叉、张冠李戴来设置干扰。理清观点和例子、总观点和分观点,便于把握全文,为理解鉴赏作好准备,减少做题的阻力。(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联系社会,联系现实,看看此篇文章的实际意义何在,看它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或者在反对什么,抨击什么。评价它对社会的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11、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甚至是非逻辑的直感,向纵深探讨“为什么” ,常常能发现问题,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3.探究能力“探究”与鉴赏评价处于同一层级,它是对于考生个性化的发明、发现、创新的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既要有对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最基本的观点,又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运用基本观点进行分析。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制约。人生的价值是由社会关系衡量的,探究和发掘人生价值可以从以下四个“统一”来考虑:人的能力和贡献有大小,二者是否尽力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否统一;完善自身和贡献社会是否统一;动机和效果是否统一。时代精神是每一

12、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代表时代发展潮流的,集体的意识。探究和发掘时代精神,就要看这种精神是否处于该时代的中心,是否决定该时代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向和主要特点。(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了解各个时代的特点,如解放前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包括文后注释) ,分析推断写作的背景,从而揣摩作者写作的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发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它的原则是“言之成理”和“言之有据” ,即这种见解必须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能够获得实践的支持和经受实践的检验。三、阅读方法指导1.语法规则审读法 (1)

13、词法名词:表示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名称的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的词。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句: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记念刘和珍君 )主语:名词“事实”谓语:动词“为”宾语:名词“明证”定语:动词短语, “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定语:动词短语, “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文中是怎样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她,刘和珍君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

14、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2)句法例句一:“这些体育场馆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新时期我国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的智慧和才能。 ”表述对象是“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而不是“体育场馆” 。例句二: “直觉的功能在于直接的领悟,灵感却有更进一步的目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直觉是瞬间的,灵感在形式上也是瞬间的,却有长期的准备;直觉经常是在直面对象时快速产生的,灵感却受一定条件的触发,而触发条件通常不是直接研究的对象。 ” 两个分号将这段文字分割为三个并列关系的分句: 直觉的功能在于直接的领悟,灵感却有更进一步的目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直觉是瞬间的,

15、灵感在形式上也是瞬间的,却有长期的准备;直觉经常是在直面对象时快速产生的,灵感却受一定条件的触发,而触发条件通常不是直接研究的对象。这样就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灵感与直觉的区别。例句三:“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A.刘和珍等人的牺牲正如煤的形成,付出的代价很大,结果却很微小。B.刘和珍等人的牺牲是无谓的,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不值得提倡。C.刘和珍等人的牺牲书写了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鼓舞后人继续前行。D.刘和珍等人的牺牲,代价太大结果极其微小,不应提倡徒手请愿。(3)句间结构常见的句间结构形式:并列式:句与句

16、之间处于对等的地位。 “AB” (“BA” ) 。承接式:句与句之间处于对等的地位。 “AB” 。递进式:句与句之间的地位不对等,且不处于同一层面。后面的句子或处于高一层次的地位(递进式) ,或处于低一层次的地位(递退式) 。转折式:句与句之间处的地位决不对等,且后一句的意义较前一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角度,但这个角度不能是 180,也不能是 360。预测未来是人类从古以来就有的愿望,未来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人曾用占星术、神谕预测未来,相信“先知”和哲人可以接受上帝的旨意,预知未来。中国古代曾用占卜、天象预测未来。殷墟中大量龟板上记载的都是占卜的内容。不过占星术和占卜都不能真正预测未来。古埃及

17、人根据尼罗河泛滥与天狼星的关系的经验,预测到当天狼星黎明时升起在东方时,尼罗河就要泛滥,从而对尼罗河水情作了正确的预测。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后,一些学者根据掌握的规律和经验作过不少预测。例如门捷列夫预测了一些元素的存在,凡尔纳预测到潜水艇的发明和飞向月球的可能。 什么是真正的未来学。预测未来开始的时间。开头结尾(4)章法 段落层次过渡照应 线索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范爱农 )物品线索:某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山地的回忆 )常见的叙事方法 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荔枝蜜 )事件线索:中心事件(一件小事 )时间线索: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地点变换

18、线索: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雨中登泰山 )文章的标题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如何找到线索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的问题。 (2007 年高考北京卷)湿湿的想念(1)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2)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3)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

19、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4)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5)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6)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

20、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7)水给爷爷三样东西:(8)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9)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

21、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 ”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10)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 ”“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11)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此

22、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12)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13)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 (6 分) 【解

23、析】 明线: 暗线:“我”思念爷爷 爷爷思念故乡追 湿湿的 经寻 历携爷爷魂归沅水【答案】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2.修辞手法解读法(1)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2)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语修逻”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 。“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文心雕龙 )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如,他的上排牙像他的下排牙那样白。不能用抽象事物比具体事物:如,这篇文章的结构像神经网络那样严密。能用虚幻事物比具体事物:如,敌人被我们打得像鬼一样逃跑了。材料: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 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 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节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问题: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在横线上,不超过 20 字,注意前后的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