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23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观点态度【高频考点解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 6 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其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往往单独命题考查,其他考点往往综合考查。【热点题型】题型一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
2、乱的灯光照射,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 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 、 窦娥冤 、 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
3、,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中国艺术的“简约” 传统隐含了对于“ 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 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
4、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 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 而不是艺术 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
5、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 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选自新华文摘2013 年第 23 期
6、,有删改)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B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C 段与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D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
7、关系的结论,与段相照应。【方法归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两个切入点切入点一:分清层次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又包括分清某一部分的层次(或段内层次) 。分清层次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1分辨段的类型来源:gkstk.Com分析文章大的结构层次就要弄明白哪些是引论段落,哪些是本论段落,哪些是结论段落,分清段的类型不仅有利于理清全文的层次,也有助于段内层次的分析,因为不同类型的段其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2据意断层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对于全文来说,明确各段的大意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关键;而对于一个段落来说,以句子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照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依据来
8、划分段内的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3抓标志词句来源:学优高考网为了表达清晰,很多文章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句表时前后上下内容的关系。找出这些词句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标志词句有:(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Error!(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 , “第一、第二、第三” , “一方面 另一方面” , “此外”, “同时”等。(3)总结词。 “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表示分总关系。(4)重要句子。起统摄作用的领起句、总括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
9、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以及各段的中心句等。切入点二:梳理层间的关系根据对于语意的理解,梳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分析结构,弄清思路的关键。具体指梳理开头和结尾之间的语意关系,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之间的语意关系,以及主体内部各语段之间的语意关系。【提分秘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 ”与“把握文章思路” 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
10、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 与 “把握思路”结合起来。【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历史上,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事物。这两个事物既曾结合在一起,融为一物(城市) ;也曾互相独立,或为无市之城,或为无城之市。 “城”与“ 市” 是反映不同事物的两个概念。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与形态,是社会关系演变过程与形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其中的交换关系演变的集中表现。在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既无城,更无市。到了后期,在距今 7 000 年前后,修城之初
11、,城墙内没有商品交换活动,没有市场。当社会组织由氏族变为家族,开始有了产品交换、商品交易和相关场所 市。此事发生在距今 5 000 年前后。当国王在市的四周修筑墙垣,将商业和商人的活动限定在这个称之为“市” 的小区域内活动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的产生。奴隶主生产方式促使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庄主经济使早已存在的、无城的乡村市场兴盛。地主制与商品经济相伴而行,城里的市场活动跨过市垣,扩散到全城,市垣被市场淹没了,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市垣和被它围起的那种“市” 成了历史遗迹。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突破这个被称为“市” 的围墙,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在空间上城与市同大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进入了中级发
12、展阶段,即商品经济阶段。随着企业制与雇佣制的兴起,城里市场活动的范围又跨越城墙,扩散到全社会,那种原初的“城” 也成了历史遗迹。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地区扩大到城墙之外,在空间上市比城大,甚至可以有市无城时,这标志市场交换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大体说来,无城无市和有城无市是原始自然经济的标志;城中有特定的“ 市”(区)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城区即市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城与市的兴起,以及城与市关系的变化,是交换方式发展的结果。随着交换的发展,城中之市从无到有,市在城中作用从小到大,其地位从低到高,所占的空间,先是在一个被市垣围起来的范围之内,继则跳出市
13、垣跑遍全城,又跳过城墙跑到城外,把城包围起来。市从蜷缩在城的边缘到位于城的中心,由城的附属物变成城的主体。在城与市关系的演变过程中,厚厚的市垣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散的力量,高高的城墙也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散的力量。市的自我扩散力量是人建筑的坚固市垣和高矗城墙挡不住的,也是人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挡不住的。市场依靠自身的力量开辟前进的道路,直至成为调配资源的基础。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那么市场就是河中之水,它自然地流淌着,冲垮一切障碍,水到渠成。中国的市场经济,既不是从外国学来的,也不是某个人设计出来的,它是几千年来市场力量自我发展的结果。中国的市场经济植根于中国历史之中。(选自赵德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
14、的关系 ,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 “市” 所起作用逐渐扩大,最终在整个“ 城”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B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 “市 ”所处地位逐渐升高,最终在整个“城” 的发展中居于支配的地位。C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 “市”所占空间逐渐拓展,最终超越整个“城” 的范围而扩散到全社会。D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 “市”所具力量逐渐增强,最终超越整个“城”的实力而对其产生威胁。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紧紧围绕“ 城”与“ 市”的概念,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城” 与“市” 产生时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了二者之
15、间既分且合的独特联系。B第段首先明确“ 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是社会关系中交换关系演变的集中表现,之后依次剖析了城与市关系在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情况,以论证观点。C第 段着重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动力和规律,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和外来文化及政策因素无关,而是根植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之中。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形态及规律,后一部分着重阐述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全文意在明确城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上, “城”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后期,而“市 ”作为产品交换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出现在距今 5 000 年
16、前后。B奴隶主生产方式和庄主经济都得益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他们都曾经以各自的方式塑造过“城 ”与“ 市”的形态。C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突破“市”的固有范围,市在空间上与城同大时,城市合一,表明市场交换关系进入商品经济阶段。D从有城无市到有市无城,可以看出, “城”与“市”关系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市场依靠自身力量不断开拓前行的历史。题型二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
17、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 周易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 瓜瓞绵绵”
18、 长久不绝的祝福?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据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 抽象化) ,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 有意味的形式” 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
19、乎是“纯” 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 ,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有删改 )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20、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 的祝福。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方法归纳】“三法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方法一:通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主要抓“文眼” ,找关键句和中心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方法二:分析中心,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方法三: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明作者的观
21、点和态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正反对比,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二是相似辨析,对于相容、相交、发展、递进的观点,要在相似中辨析出不同,进而提炼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提分秘籍】“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
22、现出来的观点态度。做这类试题要着眼于整体,对全文涉及的内容做全面分析,并正确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对文章中涉及的某一具体事物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围绕这一事物,在筛选整合文中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观点态度做分析和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所引述的别人的观点的态度。这就要首先明确别人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作者对此是赞同还是反对,或是赞成哪一部分、反对哪一部分,从而明确作者的态度。高考命题时选项的设置往往是命题者对文中观点态度的转述,考生需要做的是判断这些转述与原文的观点是否吻合。【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
23、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 “正确 ”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
24、,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在儿时的我们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毋庸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
25、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
26、是可以改变也一定是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才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1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7、A “活得丰富” 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B “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C “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D “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 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2以下说法不能支持“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C追求一种具
28、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 而放弃“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3.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 活得丰富 ”并不意味着对“ 活得正确” 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 “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 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D “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 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高考押题】一、阅读
29、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来源:gkstk.Com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郝立斯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 ,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 )。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
30、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 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
31、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文化建设特别是
32、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选自光明日报 ,2014 年 2 月 19 日,有删节)1下列对于“价值观”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深藏在文化存在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中,并能够持久发生重要的作用。B价值观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反映了所有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D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是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2关于“价值观” 与“ 文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念就是指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并得到认同。B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必然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价值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