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考语文冲刺仿真卷13.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029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语文冲刺仿真卷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冲刺仿真卷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冲刺仿真卷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冲刺仿真卷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冲刺仿真卷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高考语文冲刺仿真卷(13)注意:本密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第卷 (选择题 共 36 分)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桎梏 对峙 浸渍 栉风沐雨 B.迁徙 阡陌 信笺 芊芊莽莽C.估量 沽酒 训诂 呱呱坠地 D.苛酷 荆轲 沉疴 交柯错叶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险峰出于钝石,明火炽于暗木,珍珠产于贱蚌,美玉啄于丑璞多少事物在转折中得以升华。B

2、.忍住爱妻去逝的悲痛,他最终完成了这部煌煌巨著。C.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那幅图画是妍是媸,是雅是俗,是闹是静,那就只好随缘。D.笔是中国画的精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则无以谈气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每到过年,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都会 一下自己一年来的得失。世上 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是以什么样的面目来迎接他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有 。文字虽然不是对语言的 记录,但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A.盘算 大致 歧异 如实 B.计算 大约 歧异 如实C.计算 大约 歧义 真实 D.盘算 大致 歧义

3、 真实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有点成绩就翘辫子,一来不利于自己进步,二来容易遭人嫉恨凡事还是低调点好些。B.目前,处理高中阶段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问题,不妨“摸着石头过河” ,切忌一刀切。C.现在,广播不景气,电视频道却越开越多,但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电视频道难免有鱼龙混杂之窘。D.我们既要有开放的气度,积极学习,取长补短;也要有煮豆燃萁的智慧,充分挖掘我们已有资源。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部小说对中国人的情感危机以及面临的生活困境予以了生动真实的原生态描述。B.商品包装不应该只是商家说了算的事情,更何况商品包装是否合理与消费者权益是否受到损害密切相关。C.

4、为庆祝建校 100 周年,我校特别邀请了三位院士校友,每人为学生作一场励志报告。D.没有哪一个人愿意怀抱一块冰冷的石头,但石头确确实实每时每刻都在人类的怀抱里温暖着,一代代传递着,于是那石面石纹里就深深刻下了人文的痕迹。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摩天大楼的防火之痛号称“电视台里的变形金刚”的央视电视文化中心,还未来得及全面展示其“享受建筑”的理念,就“报废”在 2009 年元宵节的大火中。火灾,已经成为摩天大楼致命的“杀手” 。高层建筑,尤其是外观怪异的高层建筑,一般是钢结构建筑或部分采用钢结构,这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太重了,而钢结构可以做到很高很大。对于摩天大

5、楼,尽管钢结构具备主/ 92体结构比较轻、建造快、现场施工量小的优点,但其致命弱点是怕火虽然钢本身并不燃烧,但普通钢材在 600 摄氏度的环境下,强度就和面条差不多。所以,钢结构安装后会在表面喷涂一层厚厚的防火涂料,一般涂料保证的耐火时限为 23 小时,以供建筑内部的人员逃生。一旦大火烧过,钢结构往往严重受损。如果救火时浇水,对其破坏将更加严重。钢结构高层建筑即使发生不大的火灾,技术上也必须拆除才能保证安全。世界上最典型的此类事故就是美国“911”事件。事实上,世贸大楼不是撞塌的,而是烧塌的,因为高温导致钢结构变形,承受不了上面的重量。权威资料显示,央视电视文化中心不是纯钢结构,而是型钢混凝土

6、结构,耐热性能比钢结构好。虽然央视这幢楼目前没有坍塌的危险,但在大火的作用下,大楼的结构强度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高温还可能导致结构变形,使建筑结构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央视大楼的建筑结构中间有一个二十几层的巨大中庭,南面是客房,北面有客房,有店铺,所有的装修都是木材的。很多建筑物火灾都是由装修材料引起、扩散的,而且建筑是中空的话,也比较容易扩散火情。为了追求建筑外观效果,央视的这栋大楼外墙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可以透光的玻璃幕墙,另一种是像罩子一样的铝板幕墙。大火正是从一面玻璃幕墙中汹涌而出,而铝板幕墙的一面基本无火。据了解,很多摩天大楼均采用玻璃幕墙,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其中日本、德国等国

7、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原因在于玻璃幕墙虽然本身并不燃烧,但会因抽风作用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常常等不到人员疏散完毕,幕墙就已达到耐火极限而向下掉落,严重影响人群安全。据了解,在业内,高层建筑被称为“灾害放大器” 。由于高层建筑内各专业竖井林立,火灾时这些竖井就像高耸的烟囱,构成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 “火势将比低层建筑猛烈百倍”。目前,全球消防体系能够提供的最高云梯约 130 米,而北京市消防系统最高的云梯不超过 100 米。在这个基础上,高压水龙还能喷射出 10 米左右。通常,消防云梯车只能升至限定值的 80%左右。如果地面风力达到 45 级,云梯车则无法升高作业。如果着火的摩天大楼超过云梯

8、的高度,则无法从室外扑救,除非动用直升机。城市安全部门曾做过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 33 层跑到第 1 层,用时 35 分钟。而火借风势,30 秒内就可以从第 1 层到达第 33 层。这样算来,当火灾发生时,慌乱的人群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国际社会上,摩天大楼防火方面的安全性能一直备受质疑。在全世界范围内,摩天大楼火灾频频。所以,1974 年芝加哥 443 米高的西尔斯大厦落成后,美国一大批建筑工作者拒绝设计摩天大楼。(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有改动)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的用水灭火的方式会对遭火摩天大楼的钢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B.虽然大火改变了钢结构的强度,

9、但央视电视文化中心不会有坍塌的危险。C.由于材质不同,铝板幕墙阻隔火情的效果明显好于玻璃幕墙。D.如果地面风力达到 45 级,云梯车就只能升至限定值的 80%左右。7.下列不属于央视电视文化中心火灾隐患的一项是A.部分采用钢结构B.建筑结构中有一个二十几层的中庭C.客房、店铺的装修材料都是木材的D.有巨大的玻璃幕墙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能有效延长钢结构表面所涂防火层的耐火时限,就将能满足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的逃生需要。B.从央视大火的教训中可以得知,我们应该向日本、德国等国学习,明文禁止建筑物使用玻璃幕墙。C.在摩天大楼防火方面的安全性能还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停建摩天

10、大楼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D.云梯高度的增长往往赶不上摩天大楼升高的速度,摩天大楼一旦着火,室外扑救无法实施。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僧 侠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寺庙),郎君能垂顾乎?”士人许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处分从者供帐具食。行十余里,不至。韦生问之,即指一处林烟曰:“此是矣。 ”及至,又前进。日已昏夜,韦生疑之,素善弹,乃密于靴中取张卸弹,怀铜丸十余,方责僧曰:“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僧但言且行。僧前行百余步,韦生知其盗也,

11、乃弹之僧,正中其脑。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韦生知无可奈何,亦不复弹。良久,至一庄墅,数十人列火炬出迎。僧延韦生坐一厅中,笑云:“郎君勿忧。 ”因问左右:“夫人下处如法无?”复曰:“郎君且自慰安之,即就此也。 ”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相顾涕泣。即就僧,僧前执韦生手曰:“贫道盗也,本无好意。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适来贫道所中郎君弹悉在。 ”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焉。有顷布筵,具蒸犊,犊上割刀子十余,以齑饼环之。揖韦生就座,复曰:“贫道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 ”言已,朱衣巨带者五六辈,列于阶下。僧呼曰:“拜即君!汝等向遇郎

12、君,即咸齑粉矣。 ”食毕,僧曰:“贫道久为此业,今向迟暮,欲改前非。不幸有一子技过老僧,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 ”乃呼飞飞出参郎君。飞飞年才十六七,碧衣长袖,皮肉如蜡。僧曰:“向后堂侍郎君。”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且曰:“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 ”引韦入一堂中,乃反锁之。堂中四隅,明灯而已。飞飞当堂执一短鞭,韦引弹,意必中。丸已敲落,不觉跃在梁上,循壁虚蹑,捷若猱玃。弹丸尽,不复中。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韦断其鞭数节,竟不能伤。僧久乃开门,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韦具言之。僧怅然,顾飞飞曰:“郎君证成汝为贼也,知复如何?”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天将晓,僧送韦路口,赠

13、绢百匹,垂泣而别。(选自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四豪侠二)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与连镳 连镳:同路,一起走B.有顷布筵,具蒸犊 具:完完整整地C.韦引弹,意必中 引:发射D.飞飞倏忽逗闪 逗:挑逗,戏耍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僧但言且行 但以刘日薄西山B.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C.与老僧除得害乎 生三人,公与之母D.赠绢百匹,垂泣而别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11.下列各组句子中,最能体现僧“侠”的特点的一组是因与连镳,言论颇洽。(僧)笑云:“郎君勿忧。 ”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今向迟暮,欲改前非。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问韦:“与

14、老僧除得害乎?”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僧与韦生言谈“本无好意” ,只是后来由于韦生技艺高超,僧才改变主意,善待韦生。B,韦生五次弹射僧,僧却说“郎君莫恶作剧” ,说明僧从善之心已定,并没有意识到韦生弹射自己是先下手为强。C.僧让自己的义弟出来见韦生,既是对韦生的尊重,又可表明自己“欲改前非”的心意。D.僧不忍杀子除害,寄希望于韦生,然而韦生也敌不过飞飞,僧不由得怅然认命。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 共 11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15、0 分)/ 94(1)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4 分)译文: (2)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3 分)译文: (3)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3 分)译文: 14.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1)本曲虽几乎句句写景,但手法并不单调。请作简要赏析。(4 分)答: (2)本曲妙用“一、两、再三、十”等较小的数词,请自选一句,品析其表达效果。(2分)答: 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第(1)题必做,第(2)(5)题中任

16、选三题。(8 分)(1) (人名)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 。被前人评价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我国古典名著是 。(2)故远人不服, ; ,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3)乐盘游, ;忧懈怠,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 , 。(姚鼐登泰山记)(5)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 , ”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五、(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619 题。习惯于失去周国平出门时发现,搁在楼道里的那辆新自行车不翼而飞了。两年之中,这已是第三辆。我一面为世风摇头,一面又感到内心比前两次失窃时要平静得多。莫非是习惯了?也许是。近

17、年来,我的生活中接连遭到惨重的失去,相比之下,丢辆把自行车真是不足挂齿。生活的劫难似乎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

18、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命题中的应有之义。 “人有旦夕祸福” ,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

19、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深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 ,既然“我

20、”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 Q 精神,我乐意承认。试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阿 Q精神行吗?由社会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作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容

21、忍姑息。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那么,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作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斗争罢。6.简析本文的写作思路。(6 分)答: 17.第段中,作者说“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为什么要加上“必须”一词?(5 分)答: 18.丰子恺在邻人中写道:“上海的五金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四不灵锁。工料都很精,形式都很美,好像一种徽章。这确是一种徽章,这是人类的丑恶与羞耻的徽章!”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对“这是人类的丑恶与羞耻的徽章”的理解。(6 分)答: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本文把对一辆自行车丢失的身边小事的认识,上升到社会

22、的高度和哲学的高度,以小见大,化浅显为深刻。B.作者打破了前人对“阿 Q 精神”的认识,肯定了“阿 Q 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C.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构思精巧,哲理丰富。D.本文的深刻还在于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习惯于失去”的不足,认为从社会角度看,这只是姑息容忍盗窃的哲人姿态。E.文章第段结合佛教主张来谈“失去” ,说明“习惯于失去”从现实来说是做不到的。六、(9 分)/ 9620.关于人生的内涵,在中国的词典上大多是这样说的:“人生是指人的生活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 ”而在美国的教科书上却被表述为:“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 ”请从中性和具有

23、褒贬色彩的两个不同角度来点评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每则点评不超过30 字)。(4 分)中性角度:30 字褒贬角度:30 字21.2008 年的“5 月 12 日”和“8 月 8 日” ,是中华民族难以忘怀的两个日子。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日子,给它写一段“解说词”(100 字以内)。(5 分)答:100 字七、(60 分)22.毛泽东有词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请以“书生意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题目: 800 参考答案1.D(A 桎 zh 峙 zh 渍 z 栉 zh;B 迁 qin 阡 qin 笺

24、 jin 芊芊 qin;C 估 沽 诂 呱呱 ;D 苛 k 轲 k 疴 k 柯 k)2.C(A“啄”应为“琢” ;B“去逝”应为“去世” , “煌煌巨著”应为“皇皇巨著” ;D“精骨”应为“筋骨”)/ 983.B(“盘算”就将来而言, “计算”所适用的时间范围更广。 “大致”就范围而言,大体上;“大约”表示不确定,用于半肯定语气。 “歧异”表示不同的意见, “歧义”是指因语言表达的不确切而导致的不同理解。 “如实” ,按照事情的本来面貌;“真实” ,与“虚假、错误”相对)4.B(A“翘辫子” ,指死亡,贬义。B“摸着石头过河” ,表探索。C“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D“煮豆燃萁”喻指

25、手足相残)5.D(A“予以”后面不能接“了” 。B“商品包装不应该只是商家说了算的事情”和“商品包装是否合理与消费者权益是否受到损害密切相关”之间没有递进关系。C“每人为学生作一场励志报告”中的“每人”指代不明)6.A(B 应该是“央视电视文化中心虽然目前没有坍塌的危险,但大火改变其结构强度是不可避免的” 。C“铝板幕墙阻隔火情的效果明显好于玻璃幕墙”和“材质不同”无关。D 云梯车一般只能升至限定值的 80%左右和地面风力达到 45 级无关)7.A(“建筑中有一个二十几层的中庭” “客房、店铺的装修材料都是木材的” “有巨大的玻璃幕墙”都容易扩散火情)8.C(从“而火借风势,30 秒内就可以从

26、第 1 层到达第 33 层。这样算来,当火灾发生时,慌乱的人群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知其错误。B 日本、德国等国明文禁止的是摩天大楼使用玻璃幕墙。D 室外扑救还可以动用直升机)9.B(意思是“摆上”)10.C(A“但”都是副词, “只是” ;B“乃”都是副词, “于是” ;C“与”是介词,“替” “为” ,“与”是动词, “给” ;D“而”都是表修饰的连词)11.A(文中僧的“侠义”主要是从他“欲改前非”和请求韦生杀子除害上体现出来的。所以选 A)12.C(A 僧善待韦生是由于“欲改前非” 。B“并没有意识到韦生弹射自己是先下手为强”错。D 僧是技不如子,不是“不忍杀子除害”)13.

27、(1)我的行程是有日期的,方才一时贪恋您清雅的言论,便应邀而来。(2)不知郎君你有这么高的武艺,如果不是我,别人是受不了的。(3)乞求郎君使出所有的武艺来杀掉他,不要让他成为老僧我的累赘。参考译文:唐德宗建中初年,读书人韦生举家迁往汝州,中途遇一僧人,便和他并辔而行,彼此言论很融洽。天快黑时,僧人指着一个岔路说:“离这里不远是我的寺庙,您能不能到那去住一宿?”韦生答应了,叫家人先走。僧人让他的随从先走,回去准备食宿用品。走了十余里还没到,韦生问僧人。僧人指一处林烟说:“这就是。 ”可是,走到那后又往前走了。这时,天已经黑了,韦生有点疑心,他平常就擅长射弹弓,他便悄悄地从靴中取出弹弓,怀中有铜丸

28、十多粒。这才以责备的口气问僧人:“我的行程是有日期的,方才一时贪恋您清雅的言论,便应邀而来。现在已经走了二十里啦,怎么还没到?”僧人只说走吧,他自己往前走了百多步,韦生看出了他是一个大盗,便拿出弹弓射他,正打中他的脑袋,僧人起初像不知道似的,打中五发后,他才用手去摸打中的地方,慢慢说道:“郎君(指韦生)你不要恶作剧。 ”韦生也无可奈何,不再打了。又走了一段时间,到了一处庄园。好几十人打着火把出来迎接。僧人请韦生到一厅中坐下,笑着说:“郎君不用担心。 ”又问左右的下人:“夫人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吗?”又说“郎君先去看望安慰下夫人,马上再到这里来。 ”韦生看到了妻子子女住在另一处,住处安排得很好。夫

29、妇互相看着都哭了。韦生马上又去见僧人,僧人迎上前来,拉着韦生的手说:“我是个大盗,本来未怀好意,不知郎君你有这么高的武艺,如果不是我,别人是受不了的。现在没别的事,感谢你没有怀疑我,方才我中郎君的弹丸都在这。 ”说着举手摸脑后,五个弹丸便落下来。过了一会儿,开始布筵,端上来的是蒸犊,蒸犊上插着十几把刀子,周围摆着切碎的饼。请韦生就座。又说:“我有几个结义弟兄,我叫他们拜见你。 ”说完,有五六个穿红衣扎巨带的人站在阶下。僧人喊道:“拜郎君!你们若是先前遇到郎君,早粉身碎骨了。 ”吃完饭,僧人说:“我干这一行很久了,现在已经老了,很想痛改前非。不幸的是我有一个儿子,他的技艺超过我,我想请郎君为我除

30、掉他。 ”他便叫来了儿子飞飞出来拜见韦生。飞飞才十六七岁,穿着长袖的绿衣服,皮肤蜡黄。僧人说,你上后堂去等郎君。僧人给韦生一把剑和五粒弹丸,并向韦生说:“我乞求郎君使出所有的武艺来杀掉他,不要让他成为老僧我今后的累赘。 ”他领韦生进入一个堂中后,他出来反锁了门。堂中四个角落,都点了灯。飞飞拿一短鞭站在当堂。韦生拉弓射弹,心想必然打中。弹丸射出时,飞飞竟跳到梁上去了,沿着墙壁慢慢行走,像猿猴一样敏捷。弹丸打光了,也没打中他。韦生又持剑追逐他,飞飞腾跳躲闪,耍逗韦生,只离韦生不到一尺远。韦生把飞飞的鞭子断成数节,却没有伤着飞飞。时间过去很久了,僧人开了门,问韦生:“你为老夫除了害了吗?”韦生把方才

31、的经过告诉了他。老僧人怅然若失,对飞飞说:“韦生证明你非得做贼了,还能怎么办呢?”僧人和韦生谈论剑术和弓箭之事谈了一夜,天要亮时,僧人把韦生送到路口,并赠给他绢布一百匹。二人垂泪而别。14.(1)所取景物有大有小,时远时近,舒卷自如。动静结合。暗写人物,如“珠帘” “画船” ,增添景物情致。(2)一江烟水照晴岚:“一江” ,从整体上写出江南烟波浩渺的美景。 “两岸人家接画檐、卷香风十里珠帘”:“两岸” “十里”写出了江南的人烟阜盛与繁华。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一段” “再三”写出了江南的秀美。15.(1)普希金 三国演义 (2)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3)则思三驱以为度

32、 则思慎始而敬终 (4)苍山覆雪 明烛天南 (5)千家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每空 1分)16.先从自己丢失自行车说起,引出“习惯于失去”的话题。结合社会与人生实际来谈失去是必然的,论证“必须习惯于失去” 。结合东西方宗教的“布施”来进一步论述“要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 。最后照应首段,归结“习惯于失去”的现实意义。(每个要点 1.5 分)17.就人生而言, “失去”是不可避免的。(2 分)只有习惯于失去,人们才不会在“失去”面前委屈、痛苦甚至一蹶不振。(2 分)加上“必须” ,强化了作者对自己认知的肯定性。(1 分)18.人们需要锁,说明世间还有盗窃这样的丑恶行为。为财物上锁,体

33、现了人们对财物的执著之念和对他人的防范之心。锁的普遍使用,又说明了人们对盗窃与反盗窃的习以为常。(每点 2 分)19.A、C(B“肯定了阿 Q 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错。D“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习惯于失去的不足” “认为从社会角度看,这只是姑息容忍盗窃的哲人姿态”都错。E 文章第段结合佛教主张来谈“失去” ,意在论述“要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20.示例:中性角度:生活?表演?不同的定义反映出中美文化的不同色彩。褒贬角度:(褒中)人生拒绝表演,表演的人生显不出人生应有的厚重与踏实。(褒美)人不该只为活着而活着,充满梦想和兴趣的人生才会有激情。(褒两者)我们要生活,也要表演,因为人生需要不同的精彩。21.内容:事件(1 分),意义和影响(1 分);语言表达:准确精练(2 分),有文采(1 分)22.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