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尔滨东站高架候车室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东站房建工程项目部二 一六年三月目 录一 、 工 程 概 况 : 1二 、 编 制 依 据 : 1三 、 施 工 准 备 : 2( 一 ) 材 料 的 选 用 21、 钢 材 的 选 用 .22、 方 木 的 选 用 .33、 木 模 板 的 选 用 .3( 二 ) 施 工 条 件 4四 、 施 工 工 艺 : 4( 一 ) 组 合 钢 模 板 施 工 工 艺 41、 准 备 工 作 .42、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53、 模 板 支 设 .54、 普 通 模 板 拆 除 .55、 钢 模 板 质 量 要 求 .7( 二 ) 木
2、模 板 施 工 工 艺 71、 施 工 准 备 .72、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73、 模 板 的 拆 除 .94、 模 板 维 护 及 修 理 .95、 模 板 工 程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10五 、 模 板 计 算 书 : .11( 一 ) 柱 模 板 ( 设 置 对 拉 螺 栓 ) 计 算 书 .11( 二 ) 板 模 板 ( 碗 扣 式 ) 计 算 书 .15( 三 ) 梁 模 板 ( 碗 扣 式 ) 计 算 书 .230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框架结构,高架层层高 8.4m,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本工程模板信息如下:站台层高架候车厅框架柱:柱模板的计算高度为
3、 8m,柱尺寸为1200mm1200m。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尺寸为:面模900mm1200mm,阳角模 150mm150mm1200mm。采用对拉螺栓加固,型号为 M18。柱箍采用 10 号槽钢,柱箍合并根数为 2 根。高架层高架候车厅板:板计算厚度为 150mm,模板采用覆面竹胶合板,厚度为 15mm,模板支架计算高度为 9m。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模板按简支梁验算。高架层高架候车厅梁:梁计算截面尺寸为 800mm1800mm,跨度为24.2m,梁侧楼板厚度为 150mm。模板采用覆面竹胶合板,厚度为 15mm。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4、 50005-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文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文)1本工程施工图纸本工程
5、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准备:三、施工准备:(一)材料的选用1、钢材的选用(1)钢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的规定。(2)钢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 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 中规定的 Q235 普通钢管的要求,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3)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 25kg,采用 48.33.6 钢管。(4)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符合下列规定1)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符合
6、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的有关规定;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不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的规定;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5)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锈蚀深度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的规定。锈蚀检查每年一次。检查时,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22)钢管弯曲变形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
7、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的规定;3)钢管上严禁打孔。(6)钢铸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规定的 ZG 200-420、ZG 230-450、ZG 270-500 和 ZG 310-570 号钢的要求。(7)钢管扣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8)扣件的验收符合下列规定1)新扣件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2)旧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3)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4)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 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9)连接用
8、的焊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 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 中的规定。(10)连接用的普通螺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 C 级GB/T 5780 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2、方木的选用(1)方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的规定。(2)选用的木方表面不允许出现腐朽;木节、斜纹、裂缝、髓心、虫眼等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3)选用 50mm80mm 的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3、木模板的选用3(1)木模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规定。(2)选用 15 厚覆面木胶合板,模板应
9、选用质地坚硬、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厚薄一致的优质胶合板。(二)施工条件1、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2、根据模板方案、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钢管支撑地基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4、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构配件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四、施工工艺:四、施工工艺:( 一 ) 组 合 钢 模 板 施 工 工 艺1、准备工作(1)组合钢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2)施工现场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
10、的测量控制点;(3)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按规格的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4)采用预组装模板施工时,模板的预组装在组装平台或经平整处理过的场地上进行。组装完毕后予编号,并按下表的组装质量标准逐块检验后进行试吊,试吊完毕后进行复查并再检查配件的数量、位置和紧固情况。(5)经检查合格的组装模板,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和装车。平行叠放时稳当妥贴,避免碰撞,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均上下对齐,底层模4板垫离地面不小于 10cm。立放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倾倒并保证稳定,平装运输时,整堆捆紧,防止摇晃摩擦。(6)钢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7)模板安装时做好下
11、列准备工作:1)竖向模板的安装,底面平整坚实,清理干净,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2)竖向模板按施工设计要求预埋支承锚固件。2、施工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绑定位杆安装柱模板安柱箍安拉索或斜撑模板加固找正固定3、模板支设(1)现场安装组合钢模板时遵守下列规定:1)按配板图与施工说明书循序拼装,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2)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支撑件着力于外钢楞;3)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4)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找平,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进行校正;5)楼板模板支
12、模时,先完成一个格构的水平支撑及斜撑安装,再逐渐向外扩展,以保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6)墙柱与梁板同时施工时,先支设墙柱模板,调整固定后,再在其上架设梁板模板;7)当墙柱混凝土已经浇灌完毕时,可以利用已灌注的混凝土结构来支承梁、板模板;8)预组装墙模板吊装就位后,下端垫平,紧靠定位基准;两侧模板均利用斜撑调整和固定其垂直度;9)支柱在高度方向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力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510)上下层对的模板支柱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4、 普 通 模 板 拆 除1) 拆 除 柱 模 板柱 模 板 拆 除 分 别 采 用 分 散 和 分 片 2 种 方 法 。分 散 拆 除 的 顺 序 为 :
13、拆 除 拉 杆 或 斜 撑 、 自 上 而 下 拆 除 柱 楞 或 横 楞 拆除 竖 楞 , 自 上 而 下 拆 除 配 件 及 模 板 、 运 走 分 类 堆 放 、 清 理 、 拔 钉 、 钢 模维 修 、 刷 防 锈 油 或 脱 模 剂 、 入 库 备 用 。分 片 拆 除 顺 序 为 : 拆 除 全 部 支 撑 系 统 、 自 上 而 下 拆 除 柱 箍 筋 及 横 楞拆 掉 柱 角 U 形 卡 、 分 2 片 或 4 片 拆 除 模 板 、 原 地 清 理 、 刷 防 锈 油 或 脱 模剂 、 分 片 运 至 新 支 模 地 点 备 用 。 柱 子 拆 下 的 模 板 及 配 件 不
14、 得 向 地 面 抛 掷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 23 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及时调整,加固支撑;3)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4)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5)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6)模板安装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7)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
15、留洞;8)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6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9)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10)阴、阳角模必须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固处理;11)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将侧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略为缩短等。5、 钢 模 板 质 量 要 求钢模板施工组装质量标准(mm)( 二 ) 木 模 板 施 工 工 艺1、 施 工 准 备
16、模 板 施 工 前 要 进 行 配 板 设 计 和 计 算 , 既 保 证 模 板 的 周 转 利 用 , 又 保证 模 板 尺 寸 匹 配 , 模 板 安 装 时 , 位 置 要 保 证 正 确 。2、 施 工 工 艺 流 程搭 设 满 堂 脚 手 架 安 装 梁 底 模 安 装 梁 侧 模 安 装 龙 骨 安 装 楼板 板 模 校 正 标 高 验 收 合 格 浇 筑 混 凝 土 拆 模( 1) 搭 设 满 堂 红 脚 手 架 : 在 搭 设 满 堂 红 脚 手 架 前 , 按 楼 板 设 计 方 案在 楼 板 上 放 出 立 杆 位 置 线 , 然 后 铺 同 长 脚 手 板 , 立 杆
17、根 据 放 好 的 位 置 线项 目 允许偏差两块模板之间拼接缝隙 2.0相邻模扳面的高低差 2.0组装模板板面平面度 2.0(用 2m 长平尺检查)组装模板板面的长宽尺寸 长度和宽度的 1/1000 最大4.0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 对角线长度的 l/1000 最大7.07就 位 , 用 扣 件 式 钢 管 连 接 起 来 , 立 杆 保 证 上 下 在 同 一 直 向 上 , 保 证 衡 平竖 直 。( 2) 梁 底 模 安 装 : 在 柱 模 拆 除 后 在 柱 顶 上 放 出 梁 的 中 心 线 、 梁 边 线 ,轴 线 , 然 后 安 装 梁 底 模 板 , 梁 底 模 板 拉 通
18、 线 找 直 。( 3) 安 装 梁 侧 模 : 绑 扎 梁 钢 筋 并 垫 好 垫 块 , 经 检 查 合 格 后 办 理 隐 检 手续 , 并 清 除 杂 物 , 安 装 梁 侧 模 板 , 把 两 侧 模 与 底 模 用 硬 碰 硬 拼 装 , 梁 侧模 用 梁 托 架 、 钢 管 支 撑 固 定 , 加 固 间 距 600mm。 高 度 超 过 800mm 的 梁 ,加 穿 梁 螺 栓 加 固 , 穿 墙 螺 栓 用 14 的 钢 筋 做 。 ( 4) 安 装 楼 板 龙 骨 : 在 安 装 主 龙 骨 前 在 柱 上 放 出 模 板 控 制 线 , 模 板 控制 线 距 离 楼 板
19、底 20cm, 在 搭 设 好 的 立 杆 上 安 装 可 跳 式 U 托 , 然 后 安 装 48.33.6 的 主 龙 骨 , 间 距 为 1000, 主 龙 骨 顺 着 结 构 的 短 跨 方 向 布 置 ,然 后 在 主 龙 骨 上 安 装 5080 的 次 龙 骨 , 次 龙 骨 垂 直 于 主 龙 骨 方 向 布 置 ,间 距 250mm。 ( 5) 铺 设 楼 板 模 板 : 楼 板 模 板 采 用 15mm 厚 涂 膜 多 层 板 硬 拼 硬 组 装 ,铺 设 时 先 铺 整 块 多 层 板 模 板 , 后 铺 非 标 尺 寸 板 块 , 小 拼 条 严 禁 放 在 边 上 。
20、顶 板 模 板 按 2起 拱 , 多 层 板 上 满 刷 高 效 水 质 脱 模 剂 。( 6) 顶 板 模 板 的 校 正 : 顶 板 模 板 铺 完 后 , 放 线 人 员 用 水 平 仪 根 据 引 在钢 筋 上 的 50 线 进 行 校 正 检 查 。 楼 板 表 高 是 否 正 确 , 起 拱 高 度 是 否 满 足 设计 要 求 , 如 不 满 足 要 求 可 调 整 U 托 来 控 制 高 度 。( 7) 检 查 验 收 : 检 查 验 收 的 重 点 部 位 为 梁 柱 节 点 、 梁 板 节 点 和 板 与 板之 间 是 否 顺 直 严 密 平 整 , 严 禁 有 错 台 ,
21、 大 跨 度 梁 板 起 拱 高 度 是 否 满 足 设计 要 求 。 以 防 这 些 部 位 出 现 毛 病 , 以 便 控 制 浇 筑 的 砼 出 现 漏 浆 或 错 台 。确 保 砼 的 质 量83、 模 板 的 拆 除( 1) 模 板 拆 除 条 件模 板 拆 除 时 应 使 砼 达 到 必 要 的 强 度 , 砼 的 强 度 以 同 条 件 养 护 试 块 的抗 压 强 度 为 准 。 顶 板 、 梁 跨 度 小 于 8m, 砼 强 度 达 到 设 计 强 度 标 准 值 的75%以 上 才 能 拆 模 ; 跨 度 大 于 8m, 砼 强 度 达 到 设 计 强 度 标 准 值 的
22、100%以 上 才 能 拆 模 ;( 2) 模 板 拆 除 方 法 : 遵 循 先 支 后 拆 , 自 上 而 下 原 则 。1) 顶 板 、 梁 模 板 拆 除 : 先 拆 除 梁 侧 模 , 再 拆 除 楼 板 模 板 , 最 后 拆 梁底 模 。 拆 除 时 先 拆 除 水 平 拉 杆 , 然 后 拆 除 支 柱 , 保 留 跨 中 支 柱 以 承 受 上部 荷 载 。 拆 去 支 撑 之 前 , 在 次 龙 骨 处 增 加 临 时 支 撑 , 以 确 保 主 龙 骨 拆 完时 不 致 全 面 脱 落 。 拆 模 时 , 操 作 人 员 站 在 已 拆 除 的 空 隙 中 , 拆 去 近
23、 旁 的支 柱 , 使 其 余 龙 骨 自 由 坠 落 , 由 近 及 远 , 用 钩 子 将 模 板 钩 下 。2) 拆 模 板 时 要 注 意 保 护 混 凝 土 的 棱 角 及 外 观 , 拆 模 后 立 即 用 护 角 板保 护 好 柱 和 楼 梯 的 棱 角 。3) 拆 下 的 模 板 及 其 配 件 , 严 禁 掷 投 , 按 规 定 分 类 型 堆 放 于 指 定 地 点 ,及 时 清 理 维 修 , 刷 好 脱 模 剂 , 严 禁 集 中 堆 放 在 结 构 楼 面 上 。4、 模 板 维 护 及 修 理( 1) 模 板 使 用 注 意 使 事 项1) 模 板 安 装 和 拆
24、除 时 , 轻 拿 轻 放 , 不 得 使 劲 敲 打 模 板 , 调 运 时 不 得碰 撞 , 以 免 模 板 边 形 和 损 坏 。2) 加 工 好 的 模 板 不 得 在 上 随 意 开 孔 , 如 必 须 开 孔 必 须 经 木 工 工 长 同意 后 , 方 可 开 孔 。3) 模 板 使 用 过 程 中 必 须 按 照 型 号 使 用 , 严 禁 将 大 模 板 锯 成 小 模 板 使用 , 造 成 模 板 浪 费 。94) 拆 除 的 模 板 应 及 时 清 理 , 如 发 现 翘 曲 、 变 形 、 应 即 是 修 理 , 损 坏的 模 板 及 时 修 补 , 如 不 能 修 补
25、 的 模 板 改 作 他 用 。 重 新 配 置 。( 2) 模 板 的 维 护1) 模 板 拆 除 后 , 存 放 在 干 燥 通 风 的 地 方 , 下 面 垫 木 方 , 现 场 存 放 模板 必 须 加 盖 , 保 证 通 风 , 以 防 受 潮 。2) 拆 除 的 模 板 应 立 即 将 板 面 上 的 砼 清 理 干 净 , 将 留 在 板 面 上 的 钉 子拔 出 。 并 堆 放 整 齐 。3) 模 板 有 开 口 处 , 必 须 用 清 漆 封 边 , 以 免 时 间 过 长 变 形 。4) 模 板 存 放 应 面 对 面 或 背 对 背 存 放 , 存 放 高 度 不 超 过
26、 六 层 , 面 对 面存 放 时 , 板 面 之 间 垫 木 方 保 护 板 面 。5) 当 板 面 有 损 伤 时 , 用 耐 水 腻 子 分 三 道 刮 平 , 腻 子 必 须 涂 刷 均 匀 饱满 。5、 模 板 工 程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1) 模 板 安 装 的 质 量 允 许 偏 差 详 见 表 5-2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一览表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1 轴线位移 梁柱 2 用尺量2 标 高 3 水准仪、拉线、尺量3 截面尺寸 梁柱 5 用尺量4 每层垂直度 3 用线锥和尺量检查5 相邻两板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6 表面平整度 2 用 2 米靠尺和楔型塞尺检
27、查10顺直 2 方尺、塞尺7 阴阳角方正 2 线尺五、模板计算书:五、模板计算书:(一)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柱名称 站台层框架柱 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 1200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 8000 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 1200二、荷载组合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 c(kN/m3) 24混凝土侧压力
28、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8 混凝土侧压力折减系数 0.8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kN/m2) cH0.8248153.6kN/m 2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 3k(kN/m2) 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cH0.8248153.6kN/m 21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 承 0.9max1.2G 4k+1.4Q3k,1.35G 4k+1.40.7Q3k0.9max1.2153.6+1.42,1.35153.6+1.40.720.9max187.12,209.320.9209.32 188.388kN/m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正
29、 G 4k153.6 kN/m 2三、面板验算面板类型 组合钢模板 面板厚度(mm) 3面板宽度b(mm) 1200 面板长度(mm) 1200面板截面惯性矩I(cm 4) 135.4 面板截面抵抗矩W(cm 3) 29.9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205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 206000单块面板一端悬臂长(mm) 200 柱箍间距l 1(mm) 250荷载设计值折减系数 1模板设计平面图1、强度验算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组合钢模板上作用线荷载q1bS 承 11.2188.388226.066kN/m12面板弯矩图(kNm)Mmax4.521kNmM max/W4.52
30、110 6/29.9103151.215N/mm 2f205N/mm 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组合钢模板上作用线荷载q1bS 正 11.2153.6 184.32kN/m面板变形图(mm) 0.274mm1.5mm满足要求!四、柱箍验算(规范中缺少相关计算说明,仅供参考)柱箍类型 槽钢 柱箍合并根数 2柱箍材质规格 10号槽钢 柱箍截面惯性矩I(cm 4) 198.3柱箍截面抵抗矩W(cm 3) 39.7 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205柱箍弹性模量E(N/mm 2) 20600013模板设计立面图1、柱箍间距验算柱箍间距l 1须同时满足:l13.276(EI/(G4kb)1/4=
31、 3.276(206000198.3104/(0.1541200)1/4710.801mml1(8Wf/(S承 b)1/2=(839.7103205/(0.1881200)1/2536.661mml1250mm满足要求!2、柱箍强度验算q1.00S 承 l1/21.00188.3880.325/230.613kN/mM10.107ql 220.10730.6130.328 20.352kNmN11.143ql 21.14330.6130.32811.477kNM20.107ql 320.10730.6130.328 20.352kNmN21.143ql 31.14330.6130.32811.
32、477kNM/Wn0.35210 6/(39.7103)8.877N/mm 2f205N/mm 2满足要求!3、柱箍挠度验算qS 正 l1/2153.60.325/224.96kN/m10.632ql 4/(100EI)0.63224.96328 4/(100206000198.3104)0.004mmmin(l/500,3)0.656mm20.632ql 4/(100EI)0.63224.96328 4/(100206000198.3104)0.004mmmin(l/500,3)0.656mm满足要求!14五、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型号 M18 轴向拉力设计值N tb(kN) 29.6扣件类型
33、 3形26型 扣件容许荷载(kN) 26N11.4772=22.954kNN tb29.6kN满足要求!N11.4772=22.954kN26kN满足要求!(二)板模板(碗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高架层板,标高9.00m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150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30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30
34、二、荷载设计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2) 2.5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2) 1.5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 1k(kN/m2) 面板 0.115面板及小梁 0.3楼板模板 0.5模板及其支架 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kN/m3) 1.1基本风压 0(kN/m2) 0.3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0.65风荷载标准值 k(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 s 0.50.11三、模板
35、体系设计模板支架高度(m) 9 立柱纵向间距l a(mm) 900立柱横向间距l b(mm) 1200 水平拉杆步距h(mm) 1200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 中心对称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最近距离(mm) 150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最近距离(mm) 600 主梁布置方向 垂直楼板长边小梁间距(mm) 400 小梁最大悬挑端计算长度(mm) 150主梁最大悬挑端计算长度(mm) 15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设计简图如下:16模板设计平面图17模板设计立面图四、面板验算模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模板厚度(mm) 15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15 模板弹性模量E(N/mm
36、 2) 10000模板验算方式 简支梁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 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 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bh 2/6=10001515/637500mm 3,Ibh 3/12=1000151515/12281250mm 41、强度验算q10.9max1.2(G 1k+ (G3k+G2k)h)+1.4Q1k,1.35(G 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5)+1.42.5,1.35(0.1+(1.1+24)0.15)+1.40.
37、72.5 1=7.324kN/mq20.91.2G 1kb0.91.20.11=0.108kN/mp0.91.4Q 1k0.91.42.53.15kNMmax=maxq1l2/8,q2l2/8+pl/4=max7.3240.42/8,0.1080.4 2/8+3.150.4/4=0.317kNm;M max/W0.31710 6/375008.458N/mm 2f15N/mm 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G 1k+ (G3k+G2k)h)b=(0.1+(1.1+24)0.15)1=3.865kN/m 5ql4/(384EI)53.865400 4/(38410000281250)0.458mm
38、l/400400/4001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18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15.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 2) 1.78小梁弹性模量E(N/mm 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 64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 256 小梁验算方式 简支梁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15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q10.9max1.2(G 1k+ (G3k+G2k)h)+1.4Q1k,1.35(G 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
39、15)+1.42.5,1.35(0.3+(1.1+24)0.15)+1.40.72.50.4 3.016kN/mM1q 1l2/83.0160.9 2/80.305kNmq20.91.2G 1kb=0.91.20.30.40.13kN/mp0.91.4Q 1k0.91.42.53.15kNM2q 2L2/8+pL/40.130.9 2/8+3.150.9/40.722kNmM3maxq 1L12/2,q 2L12/2+pL1=max3.0160.152/2,0.130.15 2/2+3.150.150.474kNmMmaxmaxM 1,M 2,M 3max0.305 ,0.722,0.4740
40、.722kNmM max/W0.72210 6/6400011.279N/mm 2f15.44N/mm 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10.5q 1L0.53.0160.91.357kNV20.5q 2L+0.5p0.50.130.9+0.53.151.633kNV3maxq 1L1,q 2L1+pmax3.0160.15 ,0.130.15+3.153.169kNVmaxmaxV 1,V 2,V 3max1.357,1.633,3.1693.169kNmax3V max/(2bh0)=33.1691000/(26080)0.99N/mm 21.78N/mm 219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G 1
41、k+(G3k+G2k)h)b=(0.3+(24+1.1)0.15)0.41.626kN/m挠度,跨中 max5qL 4/(384EI)=51.6269004/(38493502560000)0.58mml/400900/4002.25mm;悬臂端 max qL4/(8EI)=1.6261504/(893502560000)0.004mml 12/400 1502/4000.75mm满足要求!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48.33.6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E(N/mm 2) 20600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
42、 2) 125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 12.71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 5.26主梁验算方式 简支梁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Q1k1.5kN/m 2q10.9max1.2(G 1k+ (G3k+G2k)h)+1.4Q1k,1.35(G 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5)+1.41.5,1.35(0.5+(1.1+24)0.15)+1.40.71.50.4 2.602kN/mq2(G 1k+ (G3k+G2k)h ) b(0.5+(1.1+24)0.15)0.4
43、=1.706kN/m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简支梁,R max0.5q 1L0.52.6020.91.171kN按悬臂梁,R 12.6020.150.39kNRmaxR max,R 1/20.58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简支梁,R max0.5q 2L0.51.7060.90.768kN按悬臂梁,R 1R maxl=1.7060.150.256kNRmaxR max,R 1/20.384kN;2、抗弯验算20计算简图如下:主梁弯矩图(kNm)M max/W0.24910 6/526047.245N/mm 2f205N/mm 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max2V max/A=20.8
44、771000/5063.468N/mm 2125N/mm 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21主梁变形图(mm)跨中 max=0.83mm=1200/400=3mm悬挑段 max0.349mm=1502/400=0.75mm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钢管类型 48.33.6 立柱截面面积A(mm 2) 506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3) 5.26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a(mm) 400 斜杆或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符合规范JGJ166-2008设置要求立柱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205=(h+2a)/i=(1200+2400)/15.9=125.786=230满
45、足要求!查表得,0.447Mw0.9 21.4kLah2/100.9 21.40.1140.91.22/100.017kNmNw0.91.2(G 1k+(G2k+G3k)h)+1.4Q1k+Mw/Lbmax0.15+La/2,L amax0.15+Lb/2,L b0.91.2(0.75+(24+1.1)0.15)+1.41+0.017/1.2max0.15+0.9/2,0.9max0.15+1.2/2,1.26.641kNf Nw/(A)+ Mw/W6640.667/(0.447506)+0.01710 6/526032.545N/mm 2f205N/mm 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可调托座
46、承载力容许值N(kN) 30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6.641kNN30kN22满足要求!九、立柱地基基础验算地基土类型 粘性土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ak(kPa) 150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 f 1 垫板底面面积A(m 2) 0.1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A)6.641/(10.1)66.407kPaf ak150kPa满足要求!(三)梁模板(碗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
47、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4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24.2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80018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9梁侧楼板厚度(mm) 150二、荷载设计23面板 0.1面板及小梁 0.3模板面板 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 1k(kN/m2)模板及其支架 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kN/m3) 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kN/m3) 1.5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kN/m3) 1.1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 1k(kN/m2)1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 2k(kN/m2) 2基本风压 0(kN/m2) 0.3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0.65风荷载标准值 k(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 s 0.8非自定义:0.182三、模板体系设计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 a(mm) 500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 b(mm) 800步距h(mm) 1200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a(mm) 200斜杆或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