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y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导入新课,诸葛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成语?,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七擒七纵 初出茅庐 鞠躬尽瘁 神机妙算,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cu),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
2、结,当堂检测,学练优七年级语文上(RJ)教学课件,15 诫子书 诸葛亮,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30分)。 2.精确翻译与理解文章,积累文言字词(40分)。 3.领会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拳拳亲情(30分)。,夫(f) 淫慢(yn) 险躁(zo) 遂(su),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二听范读,把握节奏,淡泊: 明志
3、: 致远: 广才: 淫慢: 励精: 险躁: 治性: 穷庐:,增长才干。,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内心恬淡,不慕名利。,三读课文,积累字词,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振奋精神。励,振奋。,轻薄浮躁。险,轻薄。,修养性情。治,修养。,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要求: 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标出疑问。 2、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3、小组选出代表展示翻译(读出原文+翻译句子+析重点词),四读课文,理解文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才德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志向
4、, 不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重点语句翻译:,五读课文,探究细节,一、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二、他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勾画出相关语句。,(2)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3)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1)中心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探究思考:,诸葛亮几千前对儿子说的话,今天还有意义吗?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澹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 ),将复何及!,诫 子 书,诸葛亮,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才须学也,非志无以成学,险躁则不能治性,意与日去,当堂背诵,悲守穷庐,课后作业(三选二):,1、默写本文并整理翻译(默写本)。 2、搜集“治学”“修身”“惜时”方面的名言警句(读书笔记本)。 3、仿照本文的写作思路,写一篇诫己书(随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