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膜法水处理实验(二)纳滤与反渗透截留性能比较一、 实验目的、1、 掌握评价纳滤和反渗透除盐率的标准方法。、2、 了解纳滤和反渗透除盐性能差异。二、 实验原理反渗透(RO,Reverse Osmosis)又称逆渗透,一种以 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 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 溶剂 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 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 卤水。反渗透时,溶剂的渗透速率即液流能量 N 为:(1)hKp其中,K h 表示水力渗透系数,它随温度升高
2、稍有增大;p 表示膜两侧的静压差; 表示膜两 侧溶液的渗透 压差。稀溶液的渗透压 可表示为:(2)iCRT其中,i 表示溶质分子电离生成的离子数; C 为溶质的 摩尔浓度;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绝对温度。2盐水淡水反 渗 透 膜渗 透 压盐水淡水反 渗 透 膜外 压渗 透 反 渗 透图 1 反渗透原理反渗透通常使用非对称膜和复合膜。反渗透所用的设备,主要是 中空纤维式或卷式的 膜分离设备。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也可用于大分子有机物溶液的预浓缩。由于反渗透 过程简单,能耗低,近 20 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大 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锅
3、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并与 离子交换结合制取高纯水,目前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已开始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以及生化和生物制 剂的分离和浓缩方面。纳滤(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 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 纳米左右。 纳滤分离原理近似机械筛分,但由于 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性使其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纳滤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对于液体中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具有分离性能;2、对于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存在 道南效应。物料的荷电性,离子价数和 浓度对膜的分离效应有很大影响。由于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醋酸纤维素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3和磺
4、化聚醚砜膜等。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Loose RO)。纳滤主要运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纯化,废水净化处理,工艺流体中有价值成份的浓缩等方面,在电子、食品和医 药等行业的应用愈发广泛三、 实验装置与设备1、自制纳滤/反渗透实验装置一套,含隔膜泵、压力表、流量计、膜组件支架等单元,如图 2 所示。水 槽泵压 力 表阀门透过液浓 缩 液流 量 计图 2 纳滤/反渗透实验装置2、栅网片,纳滤膜片( 47 mm),反渗透膜片( 47 mm)。3、电导率仪。4、分析天平。5、NaCl(分析 纯)、 MgSO4(分析纯),配制成 浓度为 4 g/L
5、 的贮备液。6、50 mL、500 mL 烧杯,1000 mL 量筒,1、 2、5、10、25、50 mL 移液管。7、去离子水。四、 实验步骤41、由贮备液配制浓度为 0.1、0.2、0.4、0.8、1.0、2.0 g/L 的 NaCl 和 MgSO4标准溶液,各 100 mL;2、测量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填入下表并绘制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的标准曲线;表 1 标准溶液浓度及其对应的电导率溶质 浓度(g/L) 电导率( S/cm)0.10.20.40.81.0NaCl2.00.10.20.40.81.0MgSO42.03、配制浓度为 2.0 g/L NaCl 和 MgSO4 溶液作为工作液,各 1
6、 L;4、测量工作液的电导率,并记录于表 2 中;5、熟悉实验装置,链接管路,安装 栅网片和纳滤;6、将 NaCl 溶液倒入水槽,泵出口阀和流量计针法处于关闭状态,接通电源,逐步调节泵出口阀和流量计针法,使流量稳定在 60 mL/min,压力稳定在 5 bar;7、用烧杯接取透膜液,弃去最初的 20 mL,润洗烧杯后接取透膜液 1520 mL,关闭电源;8、测量透膜液的电导率,并记录于表 2 中;9、弃去水槽中剩余的工作液,用去离子水冲洗管路,更换 MgSO4 工作也重复上述实验;10、更换反渗透膜重复上述实验;5表 2 经纳滤和反渗透处理前后溶液电导率变化纳滤 反渗透溶质 工作液电导率(S/cm)透过液电导率(S/cm)工作液电导率(S/cm )透过液电导率(S/cm)NaClMgSO411、用去离子水清洗实验装置,整理实验台及数据五、 实验结果整理1、以电导率绘制 NaCl 和 MgSO4 的标准曲线。2、根据纳滤和反渗透对 NaCl 和 MgSO4 的截留率。filtraonwkg sui%110c六、 实验结果讨论1、结合纳滤和反渗透的工作原理,分析两者对 NaCl 和 MgSO4 的截留效果差异。2、例举纳滤和反渗透的适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