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 一) 运动的描述基础训练1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 “银河”等 13 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 4 500 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的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 500 海里”指的是护航舰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C以 “千岛湖”舰为参考系, “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B 解析:“4 500 海里”指的是运动路线的长度即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 “千岛湖”舰的大小与其位移大小相比可忽略不计,所以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因为“千岛湖”舰和
2、“巢湖”舰运动的速度相同, “巢湖”舰相对于“千岛湖”舰的空间位置不变,所以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 “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题目中只给出了航行路程,不知位移和时间,所以不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2016 年安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黄山和九华山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驶 162 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 158 km.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不能将车看做质点B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位移
3、答案:C 解析: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汽车的尺寸,所以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可将车看做质点,故 A 错误;甲与乙两车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位移相反,平均速度不相同,B 错误;甲车的路程是 162 km,乙车的路程是 158 km,两车行驶所用时间相同,所以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故 C正确;由题可知,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 指的是路程,故 D 错误3(2017海南七校联考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铭记历史,警示未来,2015 年 9 月 3 日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关于甲、乙、丙、丁的图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上午 10 点整
4、李克强宣布纪念大会开始, 10 点整是时刻B图乙中方队沿直线通过检阅台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C图丙中计算洲际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远大于导弹的长度)的时间时,洲际导弹不能看做质点D阅兵预演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答案:C 解析: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对应时间轴上一个点,而时间是指两个不同时刻的间隔,所以选项 A 正确;图乙中方队沿直线通过检阅台,由于是单方向直线运动,所以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选项 B 正确;由于天安门广场的长度远大于洲际导弹长度,所以在计算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时间时,洲际导弹是能看做质点的,选项 C 错误;阅兵预演空中梯
5、队飞机速度相同,所以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选项 D 正确4(2017河北唐山统考 )伽利略是第一个提出并研究加速度概念的科学家,哲学家罗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加速度的基本重要性,也许是伽利略所有发现中最具有永久价值和最有效果的一个发现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速度大小恒定B加速度恒定的运动,速度的方向恒定不变C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D速度变化率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答案:C 解析:加速度恒定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速度均匀变化,速度大小变化,速度方向也可能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选项 A、B 错误速度为零,
6、加速度可能不为零,例如竖直上抛运动中质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选项 C 正确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率,所以速度变化率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选项 D 错误5如图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 A 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 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从 A 到 B 的平均速度方向沿 B 点的切线方向B人从 A 到 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 A 指向 BC人在 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 A 指向 BD人所经过的位移大小为圆周长的一半答案:B 解析:人从 A 到 B 的位移方向由 A 到 B,故平均速度方向由 A指向 B,故选项 A 错误,B 正确;瞬时速度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
7、人在 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 B 点的切线方向,故选项 C 错误;人经过的位移大小为 A、B间的直线长度,故为直径长度,选项 D 错误6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并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 ”月球车) 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B研究 “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研究 “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D “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答案:C 解析:“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但是速
8、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选项 A 错误;研究“玉兔号 ”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 “玉兔号”月球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被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选项B 错误;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 “嫦娥三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选项 C 正确;“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相对于月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选项 D 错误7(多选 )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 a 知,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同vtBa 的方向与初速度 v0 的方向相同C只要 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Da 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答案:AD 解析:由于正
9、方向是人为规定的,可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也可以规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当 a0 时,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要分析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应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 A、D.8(多选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 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 1 m,初始位置在 bc 边的中点 A,由 b 向 c 运动,如图所示, A、B 、C、D 分别是 bc、cd、da、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 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 1 m/sB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s22C前 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 0.5 m/sD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0、2 m/s答案:AB 解析:由题意可知,质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1 m/s,A正确;质点第 2 s 末到达 B 点,前 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xAB m,故前 2 s 内2的平均速度 AB m/s,B 正确,D 错误;因质点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前 4 v22s 内的平均速率为 1 m/s,C 错误能力提升9(2017广东深圳模拟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答案:A 解析:速度和加速度无必然联系,A 对;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可以增大或不变
11、,B 错;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C 错;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可以不变或减小,D 错10(2017河南洛阳模拟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8 s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 4 s 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B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21C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21D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之比为 21答案:C 解析:设加速后物体最大速度为 v,则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 ,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 ,则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vt1 v8 s vt2 v4 s速度大小之比
12、为 a1a 24812,选项 A 错误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则题述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速度平均值相等,所以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11,选项 B 错误两个阶段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8 s4 s21,根据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乘以时间可知,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21,选项 C 正确由于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所以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之比为 12,选项 D 错误11获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 15 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技大学的“蓝鹰”队获得仿真 2D 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 5 的纪录,标
13、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 ,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1,1)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4,2),然后又由点(4,2) 沿直线运动到点(2,5) ,然后又由点 (2,5)沿直线运动到点(6,6) ,然后又由点(6,6) 沿直线运动到点(3,3)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 2 s,则( )2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2 m2C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 1.5 m/s答案:B 解析:由图知轨迹为曲线,选项 A 错误;位移为从 A 点到 E 点的有向
14、线段,总位移为 2 m,B 项正确;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 项错2误;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 m/s1 m/s, D 项错误vxt 222212(多选 )2015 年 9 月 3 日上午 10 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仪式开始,如图所示为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空中梯队在地面上空某高度 A 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空中梯队零时刻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AB 段加速后,进入 BC 段的受阅区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 t 时间到达 C 位置,已知 AB 段长为 L1,BC 段长为 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中梯队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2
15、L1 L2tB空中梯队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L1tC空中梯队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L1 L2tD空中梯队在 AB 段的加速度为 212L1(2L1 L2t )答案:ACD 解析:由于时间 t 与 L1L 2 对应,故空中梯队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选项 C 正确;空中梯队在 AB 段运动的时间小于 t,在 AB 段运动L1 L2t的平均速度大于 ,选项 B 错误;空中梯队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设空中梯L1t队在 B 点的速度为 v,则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 t ,解得 vv2 L1v2 L2v,选项 A 正确;根据 2aL1v 2 解得 a 2,选项 D 正确2L1 L2t 1
16、2L1(2L1 L2t )1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3.0 s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0.067 m/s2 (2)0.6 m解析:(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1 Lt1 3.010 20.30m/s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 m/s0.30 m/sLt2 3.010 20.10故滑块的加速度 a 0.067 m/s 2.v2 v1t(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x t0.6 m.v1 v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