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2006.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4028618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200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200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200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200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200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 什么是 C 值、C 值矛盾,产生原因C 值:一种生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 DNA 的总量。C 值反常:基因组的大小与基因组的复杂性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表现为:低等动物的 C 值大于高等动物 如:两栖类的 C 值大于哺乳类,肺鱼的 C 值比哺乳动物大 1015 倍;同一门中的动物 C 值变化很大如:两栖类中的 C 值变化很大,可相差 100 倍,家蝇的比果蝇的大 6 倍。原因:许多的 DNA 序列不编码蛋白质。2. 什么是基因家族,基因簇,举例说明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基因簇(gene cluster):基因家族的各成员紧密成簇

2、,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目前基因家族可分为三类: 简单多基因家族:5SrRNA 基因家族 复杂多基因家族:各个成员并不都是相同的如:组蛋白基因家族,rRNA、tRNA基因家族 由发育阶段控制的多基因家族:人类珠蛋白的基因家族3. 真核生物染色体组装的过程(1) 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 左右的 DNA、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一分子 H1,首先若干个核小体形成念珠状结构, 形成 10nm 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2) 在有组蛋白 H1 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 10nm 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每圈 6 个核小体形成外径 30nm,内径 10nm

3、,螺距 11nm 的螺线管,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二级结构。(3) 螺线管压缩 40 倍形成超螺线管,这是包装的三级结构。(4) 超螺线管进一步压缩成 210um 的染色单体,这是四级结构。染色体包装的过程大约压缩了 8400 倍。4. 原核与真核生物复制过程及其异同相同点:两者都是半保留复制两者都是半不连续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都需要解旋酶揭开双链,都有 ssb 结合单链以保证单链在复制过程中的稳定性。RNA 引物校正阅读不同点:复制起点,真核生物具有多复制起点,而原核生物是单复制起点。复制子,在真核生物中复制子的数目比原核生物多,长度也要长。复制周期,在真核生物中复制的周期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4、而原核生物的复制则有重叠现象。复制叉移动的速度不同,真核生物中的移动速度为 3000bp/min (50/sec)原核生物中的移动速度为 50000bp/min (900/sec)。冈崎片段的大小不同,原核生物中为 1000-2000 nt,真核生物中为 100-200 nt。DNA 聚合酶 Polymerases5. Prok. DNApol 的种类以及功能聚合酶活性:DNApol:主要用于 DNA 的修复和 RNA 引物的替换,DNApol :DNA 链的延长。聚合方向:5335外切核酸酶活性校对功能,对不配对的碱基造成的单链进行识别校正。53外切核酸酶活性DNApol的 53外切活性有以

5、下三个特点:必须有 5磷酸末端;被除去的核苷酸必须是已经配对的;被除去的可以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也可以是核糖核苷酸。DNApol 的 53外切活性只作用于单链 DNA 所以不产生切刻平移核酸内切酶活性,只有 DNApol具有,条件是:DNA 带有 5P 的不配对单链。缺口填充能力:DNApol充填大缺口,甚至能完成几乎整个互补链的复制,DNApol 充填几个碱基的小缺口。DNApol具有 53聚合酶活性和 35外切核酸酶活性。6. DNA 双螺旋的多态性,以及各自特点DNA 结构的多态性:几种不同的 DNA 双螺旋结构以及同一种双螺旋结构内参数存在差异的现象。现今发现的有 A、B、C、D、E 等

6、右手双螺旋和左手双螺旋 Z 构象等形式。A 型小沟宽浅,大沟变深。B 型小沟窄,大沟宽。Z 型大沟不存在,小沟窄而深。7. 在生命延续过程中,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是如何维持其高保真度的1 DNApol 的 35外切酶活性执行校正活性。2 DNApol 只能从引物的 3 端延伸 DNA,需要 RNA 引物 a、碱基配对协同性导致最初几个碱基错配率高,且不易校正 b、RNA 引物最终被降解而避免错误3 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因其有利于错配碱基的校正。4 生物体还存在错配修复系统。8. 何谓 RecA 蛋白,有那些活性,在 SOS 系统中起何作用RecA 蛋白是大肠杆菌 recA 基因的产物,有

7、三种活性:DNA 重组活性;与 S.S. DNA 结合活性;少数蛋白的 proteinase 活性。其重组活性在正常情况下存在,而其蛋白酶活性只有在 DNA 复制受阻时才表现出来,而它的蛋白酶活性只作用于少数蛋白,LEXA 蛋白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使 LEX 蛋白水解成两个片段而失活。RecA 蛋白在 SOS 系统中起核心作用:当 DNA 正常复制时,RecA 蛋白并不表现出蛋白酶活性,SOS 系统关闭;当 DNA 复制受阻或损伤时一部分已经存在于细胞中的 RecA 蛋白与 S.SDNA 结合激活 RecA 蛋白的蛋白酶活性,将 LEXA 蛋白降解成两个片段,SOS 系统打开;当修复完成以后,R

8、ecA 蛋白失去了蛋白酶活性,LEXA 蛋白又得以控制 SOS 系统基因的转录,使 SOS 系统关闭。9. 那些因素可引发突变生成作用,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增变基因碱基类似物在 DNA 复制时渗入产生错义突变。碱基的化学修饰在 DNA 复制时渗入产生错义突变。嵌合剂的质突变作用,结果产生移框突变转座成分的致突变作用增变基因紫外线的致突变作用,造成碱基替代、缺失、重复、移框的突变。增变基因:生物体内有些基因与整个基因组的突变频率直接相关其突变时,整个基因组的突变频率明显上升。增变基因类别:DNA polymerase 相关基因,3 5 校正功能突变错配修复系统的基因,DNA 损伤修复系统基因,错配、

9、损伤修复功能丧失,突变率升高。10. 举 例 说 明 突 变 热 点通常基因自发突变的频率是一定的,DNA 分子上某些位点的突变频率大大平均数,这样的位点称为突变热点。重复序列:Lac. Operon 复制时,模板与新生链间滑动错配造成缺失,插入突变。m5C: C 被甲基化成 m5C 再脱氨基成 T,或直接突变成 U,复制期发生在新生链上不发生突变,若发生在模板链上很快突变,非复制期突变频率 50。不同诱变剂作用位点不同,转座子插入位点不同11. 何为抑制突变,基因间抑制突变如何进行回复突变是使突变体所失去的野生型性状得到恢复的第二次突变,真正的原位回复突变很少,大部分为第二点的回复突变又叫抑

10、制突变,原来的突变位点依然存在而它的表现型被基因组第二位点的突变所抑制。基因间的抑制突变包括:无义突变-无义抑制突变;错义突变-错义抑制突变;移框突变-移框抑制突变。发生在 tRNA 基因或与 tRNA 功能相关的基因上。a、基因间的无义抑制突变,UAG、UGA、UAA三种无义抑制,赭石型无义抑制 tRNA 产生的几率很低,且抑制效率很低,无义抑制也可能通过正常的终止密码子,导致合成比野生型蛋白长的蛋白。b、基因间的错义抑制突变,错义抑制发生在 tRNA 的反密码子突变,因此其是错误的密码子。c、基因间移框抑制突变,插入或缺失非 3 的倍数碱基产生读码框的改变。12. 拓扑异构酶,超螺旋的种类

11、,生物体内超螺旋的状态拓扑异构酶:催化 DNA 由一种拓扑异构体转变成另一种拓扑异构体的酶类.包括拓扑异构酶和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改变超螺旋的方式,结果是连接数增加一个增加一个负超。拓扑异构酶引入负超螺旋,作用于双链涉及双链的断裂和连接,每次使 DNA 的连接数改变 2。生物体内的超螺旋包括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多种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严格控制体内负超螺旋维持在 5%水平。13.Prok. RNApol,启动子,RNApol 进入位点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1) Sextama 框 35 序列组成:位置在 35 序列,一致序列为T82T84G78A65C54A45 功能 RNApol 的初始结合位点

12、,RNApol 通过 亚基识别该位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2) Pribonow 区 10 区 又称 TATA 区,组成:一致序列 T80A95T45A60A50T96,是 RNApol 的牢固结合位点,影响开放型启动子的形成速度和控制转录。(3) 1 位点 RNApol 的转录起始位点。14. 简述 Prok.转录起始过程RNApol 亚基识别启动子35 序列并与之初始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二元启动子复合物。RNApol 亚基移动到达10 序列,并与之牢固结合,诱导双链打开,形成开放的二元启动子复合物。在开放型的启动子复合物中,RNApol 的 I 位点和 E 位点的核苷酸前体间形

13、成 RNA的第一个磷酸二酯键三元复合物形成,然后 亚基从全酶解离,起始完毕。15. 真核生物三种 RNApol 存在的位置及其所转录的基因如何,启动子结构名称 位置 转录产物RNApol 核仁 rRNA(5.8S 18S 28S )RNApol 核质 hnRNA snRNARNApol 核质 tRNA 5s RNA Alu 序列 部分snRNA启动子结构:RNApol: 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核心启动子和上游调控元件,这两个区域的碱基组成和一般的启动子的启动子结构有差别,均富含 GC,两者有 85同源性。RNApol:结构最复杂,位于转录起点的上游由多个短序列元件组成,为通用型启动子,有帽子位点,

14、TATA 框,CAAT 框,增强子以及 GC 框等等。RNApol :分为三部分,包括下游启动子(包括三 5sRNA,tRNA 基因) ,上游启动子。16. 真核 RNA 聚合酶 2 大亚基 CTD 如何调控转录CTD 中含有一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的多个重复,Tyr-Ser-Thr-Ser-Pro-Ser, CTD 中的Ser 和 Thr 可被高度磷酸化,磷酸化的 RNApol称为A,未被磷酸化的称为B,CTD 可参与转录: BA使 RNApol 易于离开启动子进入延伸过程(10 倍) 。17.Prok.的终止子种类及终止机制终止子有两类:依赖于 因子的终止子和不依赖于 因子的终止子。对于不依赖于

15、 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特征:1 可以形成一个发卡结构,茎部结构有 720bp 的IR 序列,环部由不重复的序列组成。2 在发夹结构的末端具有 68 个串联的 U 串。新生的 RNA 链发夹结构形成,可以与 RNApol 作用产生延宕阻止 RNA 链的释放,RNApol 的暂停为终止提供了机会,68 个串联的 U 串提供了解离的信号也提供了低的 Tm 值,使 RNA 与 DNA 解离,RNApol 解离,转录终止。对于依赖于 因子的终止子, 因子在终止子上游的某一处与 RNA 结合(5端) 。 因子沿 RNA 从 5端向3端移动,终止子处的延宕使 因子可以赶上 RNApol,从而 RNApol 与

16、 因子相互作用使转录终止。18.tRNA 基因类型及其加工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19.Euk.mRNA 5帽子的种类帽子 0 N7-甲基鸟苷 帽子 1 A N6 甲基化 帽子 2 m7GpppXmpYmp20. 说出 poly(A)在分子生物学意义1可能与核质转运有关2与 mRNA 的寿命有关3与翻译有关缺失可抑制体外翻译的起始胚胎发育中 poly(A)对 mRNA 的翻译有影响(非 poly(A)化为储藏形式) 。对含有 poly(A)的 mRNA 失去 poly(A)可减弱其翻译。poly(A)在分子生物学上有巨大的用途,可用于纯化 mRNA 和反转录 c DNA。21.Euk.内元的种类类

17、 含有中部核心结构 细胞器基因和核基因类 不含有中部核心结构 细胞器线粒体基因 核基因类 具有 GU-AG 特征的边界序列 核基因 mRNA 前体22.Euk.tRNA 拼接特点及简单过程23. 简述第类内元的拼接机制24.Euk.核 mRNA 内元拼接的特点(结构、机制)25. 以锥虫表面糖蛋白前体 RNA 为例,说明反式拼接的概念及机制26.tRNA L 形三级结构的功能氨基酸接受臂位于“L”的一端,契合于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结合位点以利肽键的形成。反密码子臂位于”L”另一端,与结合在核糖体小亚基上的 mRNA 密码子配对。TC loop & DHU loop 位于“L”两臂的交界处,利于“

18、L”结构的稳定。L 结构中碱基堆积力大使其拓扑结构趋于稳定,wobble base 位于“L”结构末端堆积力小,自由度大,使碱基配对摇摆。27. 保持 tRNA L 形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二级结构中的碱基堆积力和氢键、二级结构中未配对碱基形成的氢键28. 说明 Prok.多顺反子 mRNA 翻译的两种情况29. 核糖体的结构及其活性位点Prok 小亚基 16SRNA 21 种 proteins S1S21大亚基 23SRNA 5SRNA 34 种 proteins L1-L34 Euk 大亚基 28SRNA 5SRNA 5.8SRNA 49 种 proteins,小亚基 18SRNA33 种pro

19、teins(1) mRNA 结合位点(2)P 位点: 肽酰tRNA 位点(3)A 位点:氨酰基 tRNA 位点 (4)肽基转移酶活性位点(5)5srRNA 位点(与 tRNA 进入有关) (6)EFTu(延伸因子)位点(7)EFG 转位因子结合位点(8) E 位点(包括两个:脱酰基 tRNA和多肽的逐出位点)30. 简并现象及其机理,摇摆配对的原则简并现象:一种 AA 受两个以上 codon 编码的遗传现象。机理:同工 tRNA(isoaccepting tRNAs) 摇摆配对的原则codon 的前两位碱基和反密码子配对时遵循 WatsonCrick 原则,而第三位碱基有一定的灵活性。摇摆碱基

20、摇摆配对的机理由 tRNA 反密码子环的空间结构所决定,摇摆位点 34th-Nt 处于堆积碱基的末端,所受堆积力较小,有较大的自由度来进行选择配对。anti-codon 的 1st-Nt( 摇摆位点)被修饰的频率很高,导致配对范围增大。31.Prok.蛋白质合成起始的主要环节1、起始 tRNA 与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tRNAMetf Metf MettRNAf2、起始复合物的生成起始复合物: 核糖体、mRNA、aa- tRNA 三元复合物(1) 起始因子及 30S 亚基与 mRNA 的结合Prok.的三种起始因子 IF1 IF2 IF3,IF1 加强 IF2、IF3 的酶活,IF2 促使 fMe

21、t-tRNAMETf 选择性的结合在 30S 亚基上,IF3-促使 30S 亚基结合于 mRNA 起始部位,阻止 30S 亚基与 50S 亚基的结合,或者说促进 70S 核糖体的解离。IF3 赋予 30S 亚基与 mRNA 结合的能力,30S 亚基与 mRNA 的结合,30S 复合物中,起始 codon 正好位于 P 位点,且只有 fMettRNAMetf 才能进入(2) 起始 tRNA 的结合IF2fMet-RNAf 和 30S-IF3-mRNA 在 GTP 的作用下结合到一起。(3) 70S 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上述复合物与 50S 亚基的结合导致 IF3 游离,50S 亚基的结合激活 IF2

22、 的 GTP 酶活性,水解 GTP 并解离下来(IF1) ,70S 起始复合物形成,当合成到 1530 个氨基酸时 Met 的甲酰基的除去。32.Euk. 与 Prok.蛋白质制合成起始机制的差异机制与 Prok.基本相同,差异主要是所涉及的因素本身的差异所导致a、 核糖体较大 b、 mRNA 是单顺反子 c、 其 mRNA 具有 m7GpppNp 帽子结构,从而导致起始时识别信号的差异 d、 Met-tRNAMet 不甲酰化 e、 有较多的起始因子 起始机制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 起始 AUG 上下文结构特点的作用 Euk 蛋白质合成起始中的重要参与者: MettRNAi、核糖体、AUG

23、上下文特点 eIF2 作用、eIF-4F33. 肽链延伸的简单过程Prok 肽链的延伸以氨酰tRNA 进入 70S 起始复合物的 A 位为标志(第一个进位过程) 1、 进位 (1)三元复合物生成 EFTu 和 GTP 生成 EFTuGTP 再与氨酰基-tRNA 生成三元复合物,(2) 三元复合物进入 A 位 要求 P 位点被起始 氨酰 tRNA 或肽酰tRNA 占据,同时 EF-Tu 催化 GTP 水解,释放 EFTuGDP。(3)Ts 循环 (TuTs 循环) EFTuGDP 不能有效地结合氨酰基tRNA, EFTs 能够使 EFTuGDP 转变为 EFTuGTP,实现 TuTs 循环。2、

24、 肽键生成(转肽反应)把两个氨酰tRNA 定位于调准的位置,将处于 P 位的甲酰甲硫氨酰基或肽酰基转移到 A 位的氨酰基tRNA 的氨基上形成肽键,肽链延伸一个 AA。3、 移位肽键生成后,核糖体沿 mRNA 向前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需要 GTP 和 延伸因子 EFG。EFG 和 GTP 结合,核糖体中具有 GTP 酶活性的蛋白 GTP 水解,A 位生成的肽基转移到 P 位,P 位空载的 tRNA 进入 E 位,此过程 mRNA 移动了一个密码子。4、 两类延伸因子的交替作用使肽键生成 和移位有条不紊的进行34. 多肽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在原核、真核以及线粒体中有何不同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终止

25、密码子没什么区别均为 UAA UAG UGA,而线粒体的终止密码子有四个:UAA UAG AGA AGG35. 何为副密码子?tRNA 对氨基酸准确负载的机制副密码子是 tRNA 中决定负载特定氨基酸的空间密码。tRNA 中的特定序列与 AARS 的tRNA binding site 的特异基团间的分子契合。36. 什么是选择性剪接?有几种方式?有些基因产生的 mRNA 前体可按不同的方式剪接,产生出两种或更多种 mRNA。a、不同的加尾位点(免疫球蛋白b、不同的拼接位点 SV40 的 T(100KD)和 t 抗原(18KD)的产生等c、结合前两种机制的方式d、可能还存在不同启动子处转录的机制

26、37. 什么是魔斑,它是如何产生的,大肠杆菌处于与 AA 饥饿时,在体内出现了两种异常的核苷酸,在薄层层析图谱上的迁移率与常见的核苷酸不同,称之为魔斑。分别为魔斑即 ppGpp 和魔斑pppGpp,人们通过遗传学方法分离到不表现严谨反应的突变体,即所谓的松弛性突变体,各种松弛突变位点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基因中,其中大部分分布在 relA 基因中,relA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即严谨因子,在正常情况下,relA 基因表达很少,当 AA 饥饿时,relA 基因的表达反而增加,细胞缺少一种氨基酸或引起一种氨酰基tRNA 合成酶失活的突变都能导致严谨反应 ,当细胞中空载的 tRNA 进入 A 位时后,肽键无

27、法形成而 GTP 的消耗仍在继续,此时的空转反应就会产生 ppGpp 和 pppGpp,即魔斑。38. 什么是弱化子,其调节机制如何弱化子:Trp Operon 中 trpE 前的一段非结构基因的对应序列(123150) , 其中包括不依赖 因子的终止子,由于翻译的作用使转录终止,这段序列称为弱化子。Prok.无核膜,转录和翻译偶联。 (1)细胞缺少 trp,Trp-tRNATrp 水平低,核糖体停顿在两个邻近的 Trp 密码子处,此时核糖体占据序列 1,此时序列 4 还没转录出来,序列 2 和 3 有机会配对,RNApol 可通过弱化子。 (2) 当细胞有 Trp 时,Trp-tRNATrp

28、水平很高,核糖体顺利地翻译出前导肽而在终止密码子处(+70,UGA 位于序列 1 和 2 之间)解离 ,此时,核糖体占据了序列 1 和部分序列 2,使序列 2 不能有效地和序列 3 配对,因而序列 3 和 4 产生终止子发夹结构,转录终止。实现弱化子对转录的调控关键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巧妙安排空间上:两个 Trp 的 codon 位置至关重要时间上:核糖体停顿在两个 Trp codon 上时,序列 4 还没转录出来这种巧妙安排的一个原因就是 RNApol 在转录完+90 序列处时产生一次延宕给与核糖体以追赶的机会。39. 何为反义 RNA,其调节翻译的机制是什么,并就其中一例说明其调节过程反义 R

29、NA:又称干扰 mRNA 的互补 RNA,简称 micRNA 指与靶 mRNA 具有互补序列的调控 RNA,通过互补的 RNA 序列与特定靶 mRNA 结合,起负调控作用,属于核酸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反义 RNA 的结合位点:mRNA 的 SD 序列、起始密码子、氨基酸 N 端的部分密码子结合,通过与这些位点的结合抑制 mRNA 的翻译。例如:1985 Hoopes 等人发现的 噬菌体 C抑制晚期基因的转录就是通过micRNA 起作用。Q 基因有一个依赖于 C的启动子 PaQ(抗 Q) ,其转录方向与 Q基因相反,即转录产物 RNA 与 Q 基因的 5端的一半完全互补,从而抑制 Q 基因的翻译,

30、抑制晚期基因的表达40. 真核生物在 DNA 水平的调控方式有几种,各举一例说明1、 基因拷贝数的改变a) 基因的丢失 细胞分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丢失掉某些基因而去除这些基因的活性某些低等 Euk.:原生动物、线虫、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体细胞内丢失整条或部分染色体将来分化产生生殖细胞的细胞内也产生丢失。蛔虫胚胎发育过程中有 27%DNA 的丢失。b) 基因的扩增 (特定基因在特定阶段的选择性扩增) 在没有发生细胞分裂情况下,细胞内某些特定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细胞短期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足够的基因产物的一种调控手段(外界因素) ,如非洲爪蟾体细胞 rDNA 约 500copies,而卵

31、母细胞约 200 万 copies(4000 倍) 。2、 转录区染色质结构的变化对基因表达的控制如 chromatin 状况与基因表达相关,常染色体基因开启,异染色体基因关闭3、 m5C 对基因表达的调控,m5C 是真核生物 DNA 中的主要修饰成分不同细胞间m5C 相差甚大胚胎细胞与特化体细胞相差 106,m5C 对基因转录的抑制,降低转录因子与 DNA 的结合,m5C 在大沟内 影响与 T.F.间氢键的形成,大沟内 m5C 导致空间的拥挤,破坏构象的平衡,使 B-DNA Z-DNA T.F.结合空间的改变。41. 以真核生物转录为例,说明什么是顺式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cis

32、-acting element):能够影响同一条或相连 DNA 序列活性的特定DNA 片段。例如,启动子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一种基因的蛋白质产物,能够影响位于基因组另一条染色体上的(或基因组别处的)另一个基因的表达活性。例如,RNA polymerase42. 何为正负调控系统,乳糖操纵元的正负调控机制正调控系统: 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结构基因是关闭的,而加入有活性的调节蛋白后 ,结构基因的表达活性被开启。负控制系统: 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结构基因是开启的,加入这种有活性的调节蛋白后,结构基因表达活性被关闭。负调控1、 细胞内无诱导物时,呈阻遏状态阻遏蛋白和

33、操作子的结合,影响了 RNApol 在-10 序列上 形成开放型的启动子复合物2、 细胞内有诱导物时, 呈诱导状态诱导物与阻遏蛋白迅速结合而改变其构象从 O 上解离RNApol正调控当葡萄糖存在时,没有 c AMP 的产生,在启动子上游的 CAP 位点就不会有 c AMP的结合,基因转录无法激活。当葡萄糖缺少或不存在时,细胞会产生较多的 c AMP, c AMP 与 CAP 位点结合,启动子的进入位点才可与 RNApol 结合。当葡萄糖与乳糖同时存在时只有葡萄糖可以被利用。43. 增强子结构、作用特点增强子又称远上游序列,在100 以上,特点如下:1对依赖于 TATA 框的转录的增强效应要高于

34、不依赖的情况。2距离效应:离 72bp 越近的容易转录。3极性效应:转录方向离开 72bp 的起始序列优先转录。4细胞类型的选择:不同的类型作用有差异。表明其作用具有细胞或组织特异性。44. 何为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如何起作用?信号肽(N 端信号序列):分泌蛋白的 N 端 1530 个 AA 的前导序列为越膜信号。SRP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越膜中起主要的作用。越膜机制:a、S.S.在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 )的帮助下插入到粗面内质网中。肽链约 70 个 AA 时与核糖体结合使肽链的延伸暂时受阻。b、结合核糖体的 SRP 遇到内质网上

35、的受体时不再阻止核糖体翻译(SSR 信号序列受体)。c、内质网上的 S.S.受体和核糖体受体作用使新生肽进入易位通道,随之S.S.被切除。SRP 的负调控作用:分泌蛋白往往是降解酶类。45. 何为 RNA 的编辑,产生过程,意义RNA 的编辑:mRNA 在转录后因核苷酸的插入、缺失或替换而改变 DNA 模板原来的遗传信息,从而翻译出 AA 不同的多种蛋白质来。46. 何为锌指蛋白,包括哪些类型锌指结构:与 DNA 结合的蛋白质中一小组保守 AA 与一个 Zn2+结合起来形成蛋白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域。经典锌指的三维结构:一个 折叠和一个 螺旋。按结合的 AA 不同有两种类型:a、Cys-Hi

36、s(C2/H2)锌指经典的锌指蛋白。中部芳香族氨基酸保守,加上 Zn和Cys 和 His 之间的配位结构形成疏水核b、Cys-Cys(C2/C2)锌指类固醇受体。Zn与 4 个 Cys 残基形成配位键47. phage 裂解性生长和溶源状态的调控phage 进入寄主体内后环化,其中裂解周期-环形分子大部分基因表达,溶源状态以线性分子形式整合到寄主的染色体上,使大部分基因不表达。(一) phage 裂解生长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进入寄主 cell 的 phage 的 DNA 上没有任何调节蛋白,因此寄主的 RNApol 便结合于 PL 和 PR。1、抗终止蛋白 PN 和调节蛋白 Cro 首先被转录;2

37、、PN 蛋白的作用导致PL 和 PR 控制的迟早期基因的表达,表达产物 C蛋白、C蛋白、O 蛋白、P 蛋白、Q 蛋白;3、PQ 蛋白的作用导致 PR 控制的晚期基因的表达,表达产物头尾蛋白、溶菌酶蛋白。(二)溶源途径 巧妙的调控,小区段表达,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1、溶源化的建立PE 启动子的转录C、C蛋白共同确立 PE 处 C的转录(左向),C阻遏与裂解生长有关基因的转录,其中转录出的 CmRNA 含有 S-D 序列,因此有很高的翻译活性。此外,C促进Pint 启动子转录,使 int gene 表达产生整合酶。2、溶源化的维持PM 启动子的转录已产生的整合酶使 整合并实现溶源化,溶源化的维持需要

38、低水平的 C转录,保持自身阻遏循环,这个功能由 PM 完成,C蛋白对 PM 正调控,但 PM 起始转录的 C没有 S-D 序列,因此翻译效率很低,但足以维持溶源状态,溶源状态的维持通过 C蛋白结合于 OL、OR 上而实现 。3、C、C蛋白对 C和 Cro 的影响C和 Cro 是 phage 的两种调节蛋白,其中 Cro 能关闭 C的表达。溶源化状态的进入与否靠二者结合操作子的情况决定,数量是谁占上风的关键。正常情况下,寄主的 hfl 基因产物大量存在导致 Cro 占上风,因为 hfl 编码一种蛋白酶水解 C,此时 Cro 蛋白对左右两个早期操作子亲和力的差异,使两个操纵元初期表达一段时间才关闭,因此产生足够的 O、P 蛋白(复制有关)和 PQ,从而使菌体走向裂解。48. 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有何异同,何为 Holliday 中间体49. 酵母接合型如何转换50. 何为转座子,转座子的类型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生物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