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考化学考前指导讲座(2017年4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98143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4.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考化学考前指导讲座(2017年4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首发》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考化学考前指导讲座(2017年4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首发》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考化学考前指导讲座(2017年4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首发》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考化学考前指导讲座(2017年4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首发》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考化学考前指导讲座(2017年4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精准规划 高效备考 全面提分,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化学备考指导,新课改情境下高考怎么考?,1、试卷结构、题型,选择题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延展性、精细性要求更高。备考新课标卷时关注选择题的性价比和知识的纵深性、迁移性。,纵向比较近五年新课标卷,化学与生活连续5年考查侧重与生活相关的科技成果、物质性质的考查,全国1卷:选择题考点汇总,实验连续5年考查,更重视基础实验,如物质性质、制备、检验、分离提纯 、溶液的配置。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常把内容与表格的形式融于一体,容量大,综合性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连续5年在选择题中考查,阿伏伽德罗常

2、数,13.14年未考,15、16年重新回归。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知识,电化学13.15.16在选择题中出现,其它年在二卷中涉及。,电解质溶液或沉淀溶解平衡年年涉及,其中12.15.16重电解质溶液,13.14重沉淀溶解平衡,11.12.13连续3年选择题中考查2道有机题,14年考一道,其中均有对同分异构体考查,15年以有机物为载体考查守恒思想。16年回归,有4道题涉及有机,角度多元化,近5年全国理综()的选择题:都有考覆盖面的,但知识点变化较大(连续5年);都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或溶度积、或溶解度曲线分析、或强弱酸碱稀释、或KW与pH分析等(连续5年);都有周期

3、表周期律试题(连续5年);都有实验(含覆盖型、无机性质型)操作(连续3年),有紧扣教材的、有涉及Ksp/水解/中和滴定等。其它考点是有变化的,如:阿伏加德罗常数(2016/2015/2012)、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或结构简式(从2题减1)、原电池(2016/2015/2013且无电解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仅201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仅2011 )、无离子共存。,二卷必考题题型稳定: 实验探究(性质、定量、有机) 无机综合(侧重元素) 原理综合(侧重原理),13,多数考题来自教材:如选择题第7题涉及的内容都来自课本原文。第9题考查必修2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知识、同分异构体、系统与习惯

4、命名、营养物质等知识。第10题FeCl3溶液的配制第13题呈黄绿色的气体、水溶液有漂白性;第26题中NH3的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图和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第27题CrO42-与Cr2O72-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第38题糖类是否有甜味、通式;麦芽糖的水解;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2016年新课标试题的命题特点,1、突出主干知识,注重知识考查的全面性、灵活性,2、突出化学与环境的联系,注重环保理念深入渗透,新课标全国卷注重化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别突出的是关注化学与环境的联系。,第11题, “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 第26题, “氮

5、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无之一,工业上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成N2”; 第27题(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 第28题,“尾气吸收”; 第38题,“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环境保护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26(1)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dcfei,3、突出信息多样性,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6(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

6、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4、突出思维流动过程,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解释产生倒吸的原因,很多同学回答“NH3极易溶于水”。 不能依靠经验答题,不能记题目、背题目。 要学会灵活思辨,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6年全国课标卷实验考查内容,5、突出化学学科能力,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怎么复习?应对策略?,受高考试卷篇幅的限制,高考命题不会出现偏题和怪题,它必然考查主干知识,而且要重复考。“基础知识的考查永远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是高考考查的第一要素,基础不扎实

7、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要想突破瓶颈,就要重视基础。基础中蕴含的规律或值得挖掘的东西远远比高难题、压轴题多 。现在的高考题是灵活度高而不是专业知识深,学生不能沉陷题海中,要举一反三(做不到举一反三,也要做到举一练三)。,二轮复习 以专题模块为主线,构架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知识点全覆盖,加强综合训练。,例如,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可采用“点、线、网”三步复习模式及“归纳、内比、整合”三种学习策略。,例如:陌生化学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形成思维的条理性、顺序性、逻辑性,(1)以化学方程式为核心的化学计算:基本的计量对应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与物质计量之间的换算;热化学方程式热效应的计算;实

8、验产率、转化率、纯度、中和滴定等的计算。(2)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电离平衡、溶解平衡、反应热等化学原理的计算。(热点)(3)以物质组成为核心的计算:混合组成质量分数、浓度、溶液组分浓度(pH)的计算。(4)提供信息的化学计算。(热点),化学计算的三大核心,三轮复习:以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为主线,强化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回归课本,地毯式搜索,查缺补漏,加强模拟性综合训练。,回归课本 教材资源的他山之石,如苏教版的电离度、热值等。 课本栏目的全覆盖,如模块绪言、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资料卡片等,视野拓展视情况有选择性了解。 化学方程式要写准,如实验室制取氯气、氨气、铝与Na

9、OH溶液反应、Cr2O72-与CrO42-的转化、MnO4-氧化C2O42-等化学(离子)方程式都曾直接考过。 实验要悟准。将教材实验完整领会如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与水反应、沉淀转化等。 用途要记准。归纳记忆教材中出现的物质的用途如氢氧化铝、硅、二氧化硅、二氧化硫的用途等等。,回归课本不要忽略所谓的边缘知识: 如:新型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糖类、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金属冶炼;海水资源的综合应用;煤和石油;熵变;环保;危险品标志;检验Fe2。,复习中还必须强调的一个原则是抓落实和滚动复习,知识点要落实,能力要落实,关键是得分要落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勤练多写,及时总结,不断落实,高

10、考分是写出来的!,合理科学使用高考题突破核心知识,具体建议,客观题常考题型:化学与STSE 有机化学题,涉及同分异构体(08年是空间构型)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包括分离、除杂、鉴别、反应类型等)。溶液中离子平衡,主要涵盖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溶液pH、弱酸和弱碱及水的电离及影响、溶度积常数等。电化学,主要以新型电池为主考查电化学知识。计算(着重渗入守恒、差量、极值、平均值等理念,有时侧重反应原理),只是侧重点有所变动,11年、12年未出计算,都将其融入大题中,大题明显增大计算强度和容量,如11年26题;12年26题、27题。13年实验题最后一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题型一、化学与STSE

11、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如材料、环保、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实际。,第7小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以油脂、蛋白质等的性质为素材,考查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涉及必修2: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质、生活常识,D,题型二、关于NA,建议: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的相关切入点。,第8小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 molN2与4 molH

12、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以烯烃的混合物、合成氨的可逆反应、铁与硝酸的反应、CCl4的状态等知识为载体,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 涉及必修1:物质的量及其计算、应用,A,题型三、有机化学必考部分,第9小题: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以有机物命名、基本有机反应、丁基的同分异构、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等为载体,考查有机化学的基础知

13、识; 涉及必修2:有机物的概念、命名、结构、反应等。,B,第12小题:298K时,在20.0mL 0.10mol氨水中滴入0.10mo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本题以中和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选择、离子浓度大小变化及判断、弱电解质pH计算等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电解质溶液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涉及选修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题型五、基本实验。近几年

14、,选择题中的基本实验 考查比重呈增大趋势。,第10小题: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本题以分液、分离提纯、典型气体的收集、溶液的配制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实验的掌握情况。 涉及必修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元素化合物质知识;选修4:盐的水解等。,C,(2015全国I-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D,题型六、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15、周期表,思考:未来的考查是否关注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为载体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考查,如弱电解质和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第13小题: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CY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本题一改往年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来推断的风格,变为以元素组成的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载体,框图变

16、化为包装来推断元素,解答元素有关的结构和性质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涉及必修1、2:元素化合物质知识、元素周期律知识等,题型七、电化学,第11小题: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

17、l的O2生成 本题是以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废水为载体,高起点、低落点考查同学们准确理解题意,综合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作答的一道试题。考查电化学有关知识。 涉及选修4:电化学,B,五个关注点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膜结构电化学计算真实的电化学问题新型化学电源,(2012全国I-27)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013全国I-27) (5) 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

18、,其原因是_。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_(填化学式)。,(2014全国I-27) 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考查的均为陌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考查学生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锂离子电池的两极材料均为能可逆地嵌入及脱嵌Li+的层状化合物。这些层状化合物具有提供Li+嵌入及脱嵌的一维、二维、三维通道,在Li+嵌入及脱嵌后,其本身的骨架结构保持不变。,锂离子电池,(

19、2014浙江卷11)镍氢电池(NiMH)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 H2O中的H被M还原,镍氢电池,总:Ni(OH)2MNiOOHMH 阳:Ni(OH)2OHe NiOOHH2O 阴:H2OMeMHOH,燃料电池,应用广泛: 航天、军事、医疗、运输 燃料多样性: 教材:氢气/烃/肼/甲醇/氨/煤气 介质多样性: 碱性/磷酸/熔融

20、碳酸盐/固体氧化物,继火力、水力、核能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方式 高能源转换效率(无热机卡诺循环限制);低污染(废气/热/噪音) 可靠、灵活、安全、少维护、长寿命。,关于三道必做题的处理,总体来看: 必做的大题重综合性,重能力,重方法,重分析过程,渗透科技前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比重渐大,且题型基本固定,一个探究实验,近几年定量试验和有机实验独领风骚;一个无机综合题,主要形式是在新背景下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综合考查无机化学知识,并渗入化学原理的内容,拼盘形式居多;一个化学原理综合题,涉及考点主要为速率和平衡,电化学,离子平衡,反应热等。,善于归纳方法规律和解题模板,提升能力,第26小题:本题以NH3与N

21、Ox反应为载体,研究用NH3消除NOx污染的过程和原理。试题延续了2015年实验题的特色,依旧是多仪器串联型实验。实验的第一部分考察的是课本上内容,难度很低。第二部分内容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实验现象并解释。此题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开放度比较大,考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能不能想到出题人要求的点就成了关键,此题最后两空有一定的区分度。 涉及必修1:NH3的制取、装置连接、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解释等。,第27小题:本题以陌生元素Cr为载体,渗透了选修4的各章知识点,如反应热、平衡移动、Ksp的相关计算,此外,还以沉淀溶解的形式考查了滴定相关知识,并加入了两个无机方程式书写。这类题目特点就是看似综合。所谓看似综

22、合指的是一道题确实考察了很多知识点,事实是每一小问考察一个单一知识点,小问与小问之间互不连带。考生只要能对于问题各个击破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涉及必修1: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选修4:反应热、平衡移动、Ksp的相关计算、沉淀滴定等,第28小题:本题以NaClO2作为载体,考查无机化合物的综合知识。题中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需要学生能够阅读理解流程图,根据物质间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的计算,需要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其计算方法才会算。本题较去年难度减少了不少,其中每一小问依旧互不连带,题中考察了两次计算,而两次计算都与电子得失守恒相关。 涉及必修1: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

23、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等。选修4:电化学等。,知识模块重现保证了命题大方向的连续性,但是相同知识模块的具体考查内容几乎不相同,其特点是存大同、求小异。我们以每年都重现的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2011年考查的视角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012年的落脚点为水的电离平衡;2013年关注的是难溶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014年则是微溶物溶解平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Ksp的计算,2015年为强、弱电解质的稀释及pH的变化规律,2016年则为强酸弱碱的中和滴定。又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考查走势为2011年C5H11C1(卤代烃异构)2012年C5H12O(醇异构)2013年C5H10O2(酯异构)201

24、4年(给名称判断异构体数目)。避开了在具体考点上的雷同。,特点:稳中求变,存同求异,启示:关注高频考点,并对高频考点作适当的拓展与延伸。,有关实验题 (1)偏向题材创新,重视信息与已有知识的整合新课标的实验题,近几年在力争主打一个“新”字,题材新,背景新,信息新,更多的考查学生挖掘、整合、应用信息解决新问题的水平,并且将信息和已有知识有效有机的融合,增大了综合性,广度和深度,使题目更有内涵。即便是来源于课本的题材,也多赋予新意,不落俗套。如在药品使用、仪器拓展、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创新,有时则是对课本上多个实验进行组合式考查(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化学实验题);如在实验原理、实验途径的创新(

25、如新课标全国理综卷2008年测定铁元素含量、2009年探究碱式碳酸铜组成的两种方法);还有实验条件的创新等。遇到新信息时,在沉淀出信息的基础上,要升华到这些信息揭示了物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与本实验有何关联?这些信息与已有知识能否迁移或融合?信息对应的的情景或物质只要在题目中出现,马上联系信息。,(2)重视考查能力、重视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的实验题要求能较好的设计和评价试验:仪器辨认和基本操作,仪器的连接和优化,评价装置的优缺点并能进行改进,验证化学原理,设计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环境保护的意识,安全的意识,审视实验原理和目的是否统一,误差分析,表达能力的考查,表达能力越来

26、越被青睐,在其他类型的题目(如原理题)中也频繁出现。在叙述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用标准的化学语言叙述,杜绝使用口语,切忌错别字,如“活塞”不能说成“开关”,“倒置漏斗”不能说成“反放的漏斗”,“苍白色火焰”不能说成“白光”等;二是要注意言简严密、整体监控、可行到位、科学有序、有因有果。如检查气密性,一般要有“形成密闭体系”、“产生压强差”、“叙述现象”、“得出结论”四步;再如某物质检验要有:取样加试剂现象结论等几个环节;还如描述某实验现象,可从海(溶液中)陆(液面)空(液面上)入手统筹兼顾。,(2011年课标卷28)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

27、象_。,金属钙和CaH2的化学性质很相似,要区分它们,一定要找到差异.分析金属钙和CaH2组成上的差异, CaH2中含有H,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利用这一差异.在中学层面来看,只有与氧气反应才能区分金属钙和CaH2,前者只生成CaO,后者则可生成CaO与H2O,所以,只要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即可达到目的.,(2015年26) (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草酸为二元酸_。,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这个命题很常规。设计一个常量浓度的溶液混合,产生气泡即可。浓度不一定强调,碳酸盐也可以是Na2CO3,但最好不用CaCO3(题目开始部分又暗示CaC2O4难溶)。证明“草酸是二元酸

28、”这个难一点,考虑到题中给出了Ka值,所以设计了一个NaHC2O4溶液呈酸性的实验,直接取NaHC2O4溶液测其pH,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想想一元弱酸的钠盐)。取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有点玩花样了。标准答案用中和滴定当然是高大上,堂堂正正。,参考答案(3) 向盛有少量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两倍,另外,前几年更偏重有机实验和定量实验的考查,有机实验也在尝试渗透计算(如计算产率),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定量实验考查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数据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得出结论”型;二是“给出数据分析数据发现

29、规律”型。但无论是哪种题型都可能会涉及对计算能力的考查,后者往往还有控制变量思想、对比分析方法的融入。,随着新课标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入,无机综合题内容更加丰富。2009、2010年传统的无机框图推断2011年计算型推断2012、2014年拼盘式多元化主题研究的无机综合2013年、2015年化工流程题。后两种形式很可能成为以后无机综合题考查的趋势和流行色,因此此类题的解法需重点突破。,无机综合题的形式和特点是: 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以工业生产实际为背景,一般是以框图、流程或拼盘模式。进行多角度考查,加大了逻辑性和综合性,拼盘形式设问居多。,(1)化学反应与热量:反应热的含义(三种反应热的表示方式及

30、H的符号判断、含义),大小比较及计算,燃烧热和中和热,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判断等。关注反应机理和历程。,(2)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比较和计算,影响因素(内因、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平衡常数有关的计算,判断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解释,等效平衡(转化率、浓度的比较),反应热与等效平衡的融合,正逆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等。尤其关注图像问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常见考点,(4)电化学基础: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和总式的书写,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以各电极电子转

31、移总数相等为核心的计算,离子浓度和溶液pH的计算等。关注学科间的综合和膜技术。,跨学科综合,着重考查能力要求,“2015年2卷26题: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5分钟,理论上消耗Zn g。(已知F=96500C/mol) 2010年新课标卷35题:标称容量为2000mA.h的镍氢电池含镧镍金属 克。 “2011年新课标卷27题(5),2013年1卷28题(5),(节选自2013年重庆T11(2))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 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

32、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 (m左m右)为 g。,A,2 NO3 +10e+6H2O = N2+ 12OH,14.4,(5)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Kw、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pH的应用和有关计算,盐溶液酸碱性和典型试纸的使用,溶液中各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并用来进行相关事实的解释,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水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判断、应用及有关计算等。,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化学知识生长点,是近年高考的热点,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可能是强电解质也可能是弱电解质 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一般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105mol/L可认为沉淀完全,但溶液中依然存在离子 相关离子

33、恰好完全沉淀和某离子过量,沉淀完全后离子浓度的计算选择点不同;恰好沉淀是用Ksp计算,而有离子过量是按过量离子计算 2、沉淀的生成 溶液中产生沉淀的条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熵一定要大于溶度积。 工业上常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注意工业上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铁离子或除去硝酸银溶液 中的铜离子和铁离子,用水解反应,加入调节 PH的物质不引进杂质,4、沉淀的转化 沉淀转化的本质是离子的反应向着离子浓度更小的方向进行,对于组成类型相同的沉淀转化可直接用溶度积的大小比较,若组成类型不同的沉淀转化应先要依据计算沉淀离子的浓度大小,再判断转化的方向; 一般说来,溶解度较大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较小

34、的沉淀容易实现;反之较难实现,并非一定不能实现。 沉淀转化注意控制变量,3、沉淀的溶解 氢氧化镁可以溶于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 强酸盐不溶于水则就不溶于酸,而弱酸盐不溶于水则可溶于强酸。,体现控制变量,有机化学选考题因为一种物质推理错误而使整体受牵连的情况少了,学生得分机会增大。不仅强调根据分子式、官能团性质对未知物的推理,也强调通过有机物结构的对比分析对未知物的推理;不仅强调陌生反应机理的现学现用,也强调有机合成路线的迁移。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一直备受重视,说明命题者对该考点用于考查学生有序思维情有独钟,出现的同分异构体达19种之多,学生需要用到分类后分步排列组合的基本思想才能快速准确解题。,选做

35、题难度稍增,有机合成题型稳定。,规范准确答题,高效得分,学生的计划:(考试预案) 高考得高分; 会做的不丢分,单位时间多得分; 得选择题得天下。 考二本,靠语、数、外;考一本靠综合。 名校,每题必做,尽量高分 一本,少做难题,中等题不丢分 二本,加强基础,确保选择题高分 目标不能实现时,我的承受底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会考试(达到目标、超越目标) 学会考前时间管理 学会考前复习安排 学会考中应对策略 学会考后反思提升 考试策略 知识是根本立足基础知识过关 方法出效率合理规划时间,单位时间多得分 心态很关键小考当大考、大考当高考、高考当小考;考试要有平常心,平常要有考试心。,不放过每一点

36、疏漏 不放弃每一分希望,解题失误诊断,正确解题的四要素,+,+,+,正确解题,=,审题性失误(约5%) 知识性失误(约30%) 策略性失误(约55%) 心理性失误(约10%),-71-,高考理综试卷具有试题量大、分值高、时间短、学科思维转换频繁等特点,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稳定心态,规范答题理综考试时要排除杂念,轻装上阵。在考前可以双目微闭,静思几分钟,缓缓呼吸,全身放松,保证拿到试卷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状态,避免考试开始后的几分钟心态不稳定而造成失误。 考试过程中要充满自信,斗志昂扬。要学会自我安慰:我不会做的题目,别人不见得会做;我做不完,别人肯定也做不完。只有这样才会很快稳定

37、情绪,进入角色。,-72-,卷为选择题,同学们在作答时要稳定心态,速度不宜过快。选择题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所以如果选择题能够得到较高分,即使后面有一些失误,成绩也不会太低,因此选择题答得好坏,至关重要。 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审题要细,对于选项是选还是不选,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多利用排除法和推理法。 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如果没有更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复查后及时将卡涂好。不要把涂卡放到最后,以免后面时间紧张,忙中出错。,-73-,2.时间安排要合理,综合科目答题时间建议,综合以尽可能获取高分为目的,以各科分值比例分配时间,不以学科难度分配时间。

38、,平时测试注意随手记录自己每一部分试题完成的时间,以便考后及时总结各部分用时是否合理,并作为下一次考试调整答题速度的依据,通过多次调整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答题速度。 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第一”。当然没有准确性的快不可取,因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讲,理综考试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理综成败的关键就是第一遍的正确率。,-75-,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讲,按试题顺序做题是比较适宜的,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漏做试题,也相对节约时间。 我们最基本的原则是按照顺序先做上容易的,暂时放过很难的。 但切忌整个大题全部放弃,比如化学,化学题的特点是小填空,每个空2分左右,多数空比较容易,

39、因此只要你做就不会得0分。,3.答题顺序:按题号做题与先易后难相结合,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得分点,做到分分必争,即使拿不准的答案,在没有获得其他更准确的答案时,要毫不犹豫地写上,说不定你的选择刚好是正确的,能写上的就不能留下空白,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当然,遇到一个题目,若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下,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77-,4.答案书写:指定区域,准确规范 网上阅卷的基础是对学生答题纸的扫描。所以要求学生: 保管好自己的答题纸,不能有污损; 扫描后的字迹与原来的有着微

40、小的差距,学生在答卷的时候,字不但要好看,还要清晰; 答题时一定要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超出边框。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往答题卡上书写答案前,一定要整理好思路再写。,-78-,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虽然会做,但一分不得,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如: 要求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要求填“元素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要求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要求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 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还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要求填写“a”“b”“c”“d”还是“

41、A”“B”“C”“D”。,高考备考实际上就是依据高考的需要,高效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答题过程中,你存在下列问题吗?(1)读题技巧有待提高(如何抓关键词、句) (2)实验设计思想有待培养 (3)对题目的实质内容理解不准确 (4)化学基本功有待加强(公式掌握、原理应用、切入点选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5)计算能力有待提升 (6)表述错误或词不达意,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大幅度提升 (7)信息采集不全、挖掘不透、整合不清、应用不对。与已有知识不能有效迁移和融合。 (8)答题潦草,乱涂乱画,不按规定要求进行修改。,这些很多都是考纲特别强调的,平时需重点予以关注,有意识的穿插入相关练习中,常练习,多强

42、化。,典型问题卷,典型问题卷,典型问题卷,备考无定法,适合即高招。 仅供商榷,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祝各位考生:高考大吉!高考金榜题名!,如何牢记重要的化学知识点,我的做法:每天记住一点点!,积累越多的人能力越强,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深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能力,-89-,1.规范试纸的使用 (1)定量试纸(如pH试纸) 取一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测量数据。 (2)定性试纸(如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等)。 检验溶液: 将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由色

43、变为色,即证明溶液具有性质。 检验气体: 取一小片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靠近盛有待测气体的容器口(如试管的管口)附近,试纸由色变为色,即证明该气体是。,考前规范答题提醒,-90-,2.正确进行气密性检查(1)微热法检查 封闭(关闭活塞、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等)、微热(双手焐热或用酒精灯稍微加热)、气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观察到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液差法检查 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等)、液差(向容器中加水,使和形成液面差,停止加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91-,3.正确判断沉淀洗涤是否干净 取少许最

44、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出现现象,即可表明沉淀是否已洗涤干净。 4.正确进行离子检验 以“Cl-检验”为例,答题模板取样滴加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规范描述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92-,5.正确描述滴定终点的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或溶液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6.准确描述气体的检验方法 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为例 答题模板将气体通入溶液中描述现象得出结论规范描述将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气体,浑浊又

45、变澄清,证明该无色无味气体是CO2,-93-,7.规范实验现象的描述 (1)有关溶液的现象描述(五大类) 颜色由变成 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溶液变浑浊或生成(产生)(颜色)沉淀; 溶液发生倒吸; 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等。,-94-,(2)有关固体物质的现象描述(四大类) (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逐渐溶解; (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 (固体)颜色由变成 (3)有关气体的现象描述(三大类) 生成色(味)气体; 气体由色变成色; 气体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等)。 8.科学进行平衡原理的分析 存在平衡,(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结论),陌生信息的提取

46、和应用,物料走向 主要步骤 主要操作 条件及操作标注全面,工艺流程图的感性认识和加工,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提取以下信息会顺利解题,本题特色和方向,无机化工流程题解题初探,1、高考考什么,(1)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2)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原因 (3)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4)知识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综上所述,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近年来高考该类型题持续出现。,一、 解题方法,

47、96,2、无机化工流程试题常常在哪些地方设问?,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程式书写; 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 利用溶解度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实验操作; 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绿色化学评价等。,97,3、工业生产流程主线与核心,原料预处理 除杂、净化,产品分离提纯,反应条件控制,原料循环利用,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规律: 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 生产条件的控制,98,4、解答无机化工流程试题的程序,此类试题的题干通常包括文字说明、工艺(实验)流程以及供参考的数据(以表格、图像等呈现)。 首先要通过阅读文字说明

48、,清楚试题背景是工业生产还是实验室研究,准确抓住工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还提供了哪些信息(原料成分?含量?产品成分?从用途能看出什么性质?)。 然后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接下来可以先看看设问,使下一步的深入分析重点更明确。 然后再带着质与量的意识具体分析各个化学过程(必要时才使用参考数据),组织语言回答设问。,99,例1、(2013课标,27, 15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 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原料:预处理:分离:核心化学反应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