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72731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报告海南中学梁明奋2016 年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的结构、考试内容基本保持稳定,遵循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无难题、偏题和怪题。试题突出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在关注学科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科的主要能力和科学方法,考查基本的物理学科素养要求。试题表述科学严谨,情景简明、规范,试题内容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各主题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一、试卷结构分析1题型及分值结构2016 年海南高考物理试卷的题型及分值与 2015 年基本相同,各大题分值不变,个别小题分值有微小调整。试卷题型与分

2、值结构表试卷 题型 题量(个) 分值(分) 分值权重单项选择题 6 18第 I 卷多项选择题 4 2038%实验题 2 15计算题 2 23第 II 卷选考题(三选二) 3 2462%2内容分值结构考查的内容、分值及能力点考核的内容题号分值 模块 知识点 主要能力1 3 必修 2 平抛运动 理解能力2 3 必修 1 共点力的平衡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3 3 必修 2 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4 3 选修 3-2 楞次定律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5 3 必修 1 牛顿第二定律、 v-t 图像 理解能力、应用数学能力6 3 必修 1、必修 2、选修 3-1矢量和标量、动能定理、电容

3、器 理解能力、应用数学能力7 5 必修 2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理解能力、应用数学能力8 5 选修 3-1 安培力的方向 理解能力9 5 选修 3-2 理想变压器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10 5 必修 2、选修 3-2动能定理、电势能、电场力做功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11 6 必修 1 测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能力12 9 选修 3-1 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的串联并联 实验能力、应用数学能力13 9 必修 1、必修 2功、滑动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14 14 必修 1、必修 2、选修 3-1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牛顿第二定律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

4、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4 选修 3-3 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解能力158 选修 3-3 玻意耳定律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4 选修 3-4 简谐运动、受迫运动 理解能力168 选修 3-4 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 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4 选修 3-5 光电效应、原子结构、波粒二象性 理解能力178 选修 3-5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各模块被考查的知识点与分值统计以上数据为粗略统计。从内容分值分布中可以看出,试卷考查物理 1 模块的内容最多,各模块考试命题内容的比例并不均等,命题依据考查能力的需要,在物理 1、物理 2、物理 3-1、物理 3

5、-2 等四个模块选择合适的考查内容。模块 必修 1 必修 2 选修 3-1选修 3-2选修 3-3选修 3-4选修 3-5合计主要知识点数目8 9 6 2 3 4 4 36分值 30 19 17 10 12 12 12 100二、试题特点分析1、注重物理基本知识的考查,考点覆盖课程大部分主要内容2016 年高考物理试题(海南卷)突出考查了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试题命制从海南省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出发,突出核心知识和能力,贴近考生学习情况。着重考查的知识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力、电势能;楞次定律、理想变

6、压器、洛伦兹力;气体压强、玻意耳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光电效应、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这些知识点既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十年高考的主要考点。2、试卷设计难度保持稳定、略有降低,试题更加关注学习的基本要求仅从试题设计的难度看,较往年有所降低。考查的知识点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试题的问题设计和结构方面,试题的问题情境直白、亲切,为考生所熟悉。解题的途径是基于理解基础上直接运用规律和简单的数学运算。选择题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需要画图分析以及一定的数学处理进行推演。而实验题、计算题等,与平时练习的常见题目很接近。如:对记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用伏安法和串联并联

7、电路的特点等进行电路分析;计算题 13题,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通过滑轮连接的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无论是情境的熟悉程度、知识要求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能力要求的层次,都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三道选考题的呈现方式均为 4 分的小题与 8 分的综合题。考查的内容与近年考查的内容一致。试题中规中矩,保持了往年的特点,有利于稳定考生心态和发挥水平。3、试题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科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试题设计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注意知识点覆盖面的同时,更注意将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融入试题中,对考试大纲中阐述的五个方面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查。“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在各试题的考查要求中都得到充

8、分的体现。有的试题只侧重考查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目,如第 1题。有的试题考查物理规律在简单背景下的理解与应用,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又如第2、4 、5 、8 、10 题,这些题目对考生的识图方面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大部分试题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分析、数学工具等进行综合解决。如第 12、14、15 题等都在考查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属于比较难的题。对知识点、能力等两个方面综合考核,对考生来说就属于难题。如第 6题,除了理解动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外,还要简单推理、类比,理解粒子做曲线运动、类似斜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9、,把初速度沿电场力方向和垂直电场力方向分解。解答技巧方面要会应用临界状态求出粒子沿电场方向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有要求。总之,全卷各题目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物理学科素养。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整体情况参加物理考试的考生 38252 人,其中应届考生 36796 人,往届考生 1456人。平均分统计表全卷 I 卷 II 卷全体考生 32.6 17.40 15.25应届考生 32.7 17.42 15.29往届考生 31.1 16.83 14.26难度统计表全卷 I 卷 II 卷难度 0

10、.33 0.46 0.25分析结论:全卷难度值偏低说明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能力等方面,多数考生存在缺陷。I 卷难度值最高,说明不少考生掌握基础的物理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II 卷难度值最低,说明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实验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欠缺。(二)逐题分析1、单项选择题平均分:6.7 分,难度 0.37考生类别第 1 题 第 2 题 第 3 题 第 4 题 第 5 题 第 6 题应届 1.283047 1.792613 0.584248 1.134498 1.2965 0.616453往届 1.248626 1.798764 0.473901 1.073489 1.331044 0.5

11、74863难度统计第 1 题 第 2 题 第 3 题 第 4 题 第 5 题 第 6 题难度 0.43 0.60 0.19 0.38 0.43 0.20分析结论:考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受力平衡、牛顿定律、楞次定律等单个知识点掌握比较好。而涉及圆周运动、抛体运动、受力分析、机械能守恒、矢量运算等多个知识点的题目,考生就显得束手无策。2、多项选择题平均分:10.7 分,难度 0.54考生类别 第 7 题 第 8 题 第 9 题 第 10 题应届 2.624715 2.681052 2.809871 2.594005往届 2.477335 2.655907 2.683379 2.51236

12、3难度统计第 7 题 第 8 题 第 9 题 第 10 题难度 0.52 0.53 0.56 0.52分析结论:多项选择题是考生答题最好的一道大题,考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电场、安培力、变压器等知识掌握比较好。3、实验题平均分:5.90 分,难度 0.39考生类别 第 11 题 第 12 题应届 2.34444 3.543931往届 2.401099 3.275069第 11 题 第 12 题难度 0.39 0.39分析结论:实验题的答题情况说明,考生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是理解的,简单的数据处理能力比较好。4、计算题平均分:3.23 分,难度 0.14考生类别 第 13 题 第 14 题应届 1.38

13、5762 1.886863往届 1.369505 1.490385难度统计第 13 题 第 14 题难度 0.15 0.13分析结论:计算题得分偏低,考生阅读能力、审题技巧、表达能力等缺欠,画图分析、分解运动过程等基本方法没有掌握。5、选考题:6.12 分,难度 0.26第 15.1题第 15.2题第 16.1题第 16.2题第 17.1题第 17.2题应届 1.271903 1.04588 1.396187 0.986946 2.161597 1.768953往届 1.184452 0.896113 1.216981 0.627358 2.187635 1.543853难度统计第 15.1

14、题 第 15.2 题 第 16.1 题 第 16.2 题 第 17.1 题 第 17.2 题难度 0.31 0.13 0.34 0.13 0.54 0.22分析结论:三个选考模块内容,学生对光电效应等量子理论内容掌握比较好,其他考试涉及的内容普遍掌握不好。(三)II 卷各题得分分数段的人数比例11 题:分数 0 分 2 分 4 分 6 分比例% 47.8 9.86 19.57 22.77分析结论:考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超过一半得零分或低分考生,力学实验的基础相当薄弱。12 题:分数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5 分 6 分 7 分 8 分 9 分比例% 9.68 2.78 25

15、.33 8.49 25.63 10.20 9.16 6.05 0.77 1.9分析结论:考生对电学实验中有关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计算、分压电路的特点以及简单的误差分析等都有初步的了解,零分率低,高分率不高。13 题:分数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5 分 6 分 7 分 8 分 9 分比例% 41.75 22.56 19.64 2.29 9.8 1.00 1.12 0.46 0.11 1.26分析结论:超过 40%的零分率说明考生虽然了解力学的概念,但是连基本的力学公式都不熟悉,其中一部分考生交白卷,一部分考生罗列公式。另外约 40%的考生只记住力学的基本公式,得了 12 分,但不具

16、备分析问题的能力。14 题:分数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5 分 6 分 7 分比例% 54.46 3.85 14.87 4.02 4.66 3.15 7.86 3.74分数 8 分 9 10 分 11 分 12 分 13 分 14 分 比例% 1.79 0.26 0.44 0.28 0.31 0.03 0.21 分析结论:考生平时接触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综合练习虽多,但有超过一半的考生得零分,约 20%的考生记住公式,得了 12 分,但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高分率考生相当少,不足 1%。15 题:分数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5 分 6 分比例% 22.8

17、18.19 18.88 18.25 9.95 4.79 2.71分数 7 分 8 分 9 分 10 分 11 分 12 分 比例% 1.96 1.47 0.14 0.16 0.24 0.47 分析结论:约 96%考生选作了 15 题。40%60%的考生学习该模块的基础相当薄弱,交了白卷、罗列公式或只得个别公式的分数。基础扎实得高分的考生不足 1%。16 题:分数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5 分 6 分比例% 44.23 0.52 26.42 7.55 3.33 1.94 2.66分数 7 分 8 分 9 分 10 分 11 分 12 分 比例% 3.49 4.11 1.06 0

18、.57 1.01 3.10 分析结论:约 13%考生选作了 16 题。本题在选考题目中的零分率最高,超过 40%,高分率也最高,满分率 3.10%。17 题:分数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4 分 5 分 6 分比例% 12.81 1.71 20.20 15.93 14.10 11.12 7.53分数 7 分 8 分 9 分 10 分 11 分 12 分 比例% 5.00 3.04 2.64 2.48 2.47 0.98 分析结论:约 91%考生选作了 16 题。零分率是选考题中最低的,高分率比较高。60%考生的分数集中在 25 分之间,说明多数考生对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还很薄弱。五、对高

19、中物理教学及 2017 年高考的备考建议1、不仅要高考考试说明,还要认真研究课标、研究学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2、教学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指导学生复习好教材,高三复习也不能满堂灌,要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多倾听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学得好”,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物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考生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低与数学水平低是提高物理成绩的两大瓶颈。因此课堂上不能总讲难题,没必要盯着难题搞疲劳战术。3、教学过程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全省各个学校整体水平存在差异,同一学校的学生个体也存在差异。不盲目赶进度,夯实基础才能提高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审题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 4、教学方式多样化。动手实验是体验性学习,在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启发思维,理解建立物理模型等方法,实验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做好实验,科学探究的学习与解题能力的提高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启发学生过程性的思维,享受物理思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重视对高考真题的研究。高考试题有规律,能预设,但没必要总把精力花在猜题上,瞎猜题搞题海乃 “无奈之举”。考题并不回避陈题,考的是核心知识和基本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