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综合评价题(1)》教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328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综合评价题(1)》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综合评价题(1)》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综合评价题(1)》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周 周 月 日备 课 时 间2015 年 11 月 4 日 编写人:董志坤 审核:刘茂侠 上 课 时 间 班级 节次 课题 诗词鉴赏综合评价题(一) 总课时数 第 节教学目标归纳综合评价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重难点同上教学参考多 媒 体 无授课方法点拨式、讨论式 教学辅助手段专用教室 无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二次备课一、综合评价题型: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二、自主探究:蝶 恋 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2、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 为什么 ?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答题事例:同意。(做出判断)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 ,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 (具体分析)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归纳总结)不同

3、意。 (做出判断)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 “天涯何处无芳草”学生了解考题类型自主探究,归纳答题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二次备课即言愁情无限。 (具体分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归纳总结)三、方法总结:对前人诗论的判断应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要有自己的具体分析。分析要建立在对作品本身把握的基础上。要

4、有一个归纳总结。四、初试身手: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问: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及答案 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答案参考: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 “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 ,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 “半瓣花上说人情五、反思整理讨论完成巩固练习。纠错,整理。课外作业教 学 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