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选干部才能心服口服近日,网上不断爆出最年轻市长、县长、镇长等年轻干部,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其实,只要程序公开、透明、民主,干部年轻化亦无不可。选拔干部关键看思想作风、业务素质等是否符合工作要求,苟得其人,虽年轻必举;苟非其人,虽年尊不授。这有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痼疾,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有利于人才的良性流动和健康成长。然而,如果缺少严格的选拔程序和考核制度,干部年轻化就可能成为某些地方和部门任人唯亲、谋一己之私的工具,因此,不拘一格降人才需要程序正义保驾护航。“制度选人”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平息争议;“人选人”就不免引发公众的猜测和质疑。干部年轻化既有打破论资排辈、促进人才成长的优
2、势,又有拔苗助长甚至“以人选人”的危险,要扬长避短,关键在于坚持程序正义,着力提高年轻干部选拔的程序化、制度化、公开化水平。同时也应看到,公众的理性参与和建设性监督,是促进年轻干部选拔程序化、制度化、公开化的重要助推力。或许,公众应以更具理性、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干部年轻化,质疑之声不应停留于对“潜规则”的捕风捉影,更应追问工作实绩是否严格考核、选拔程序是否严格执行、用人标准是否严格遵循。倘能如此,公众的质疑就能够转化为推动程序正义的良性动力。年龄一刀切不利唯才是举木 弓干部年轻化作为中央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大力推行,应当说,这对于培育后备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都有积极作用。
3、但时常出现的“最年轻市长”、“最年轻镇长”,也让社会各界对干部年轻化产生了质疑。对于年轻人到乡镇这样的基层地方工作,我们无疑要给予坚定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能请来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不算容易,在制度允许的空间内,给予人才一定的优惠措施,应在情理之中。但这类事件频频引发争议,还是揭示了一些组织部门的认识误区:即干部年轻化=干部低龄化。近日湖北宜都的 25 岁镇长引发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要求破格提拔正科级职位人选,年龄须在 30 岁以下,如此准绳之下,这个 25 岁的女干部成了唯一符合条件的人,连她自己都说感到意外。这固然是对年轻人到基层工作的鼓励,但既然成了唯一候选人,那么
4、也便不存在什么比较选拔的可能性。我们且不论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人情关系的因素,单就通过年龄一刀切来看,这个办法虽然直观简单,但未见得就是有效选拔干部的方式。因为按照中央对于选拔年轻人才的精神来看,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才是首要标准,然而在年龄关卡前,似乎德行和才干都比不上户口本上的生辰八字。这样的事实,会让一些雄心壮志、年富力强的干部灰心丧气,不利于干部队伍团结。而且对缺乏历练的年轻干部来说,如此“拔苗助长”,也未见得就一定是好事。【微博之论】真多雨:不反对干部的年轻化,但反对年轻干部选拔的不公开透明,反对让没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位居要职,反对领导干部选拔的不公平公正。国储 138 处苑治国:组织部
5、门既然能“破格”提拔年龄较低的干部,就也应拿出与“破格”相符的有说服力的理由回应公众关切。如果仅拿符合用人程序这样的话来应对公众质疑,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必然不高。闪闪红星星: 年龄大小不重要,在乎程序公开、透明、民主。语惊奇: 只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那些实绩突出、社会认可、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就不怕争议。群众争议的是有没有后台、背景并且暗箱操作的选拔方法。栗子土:一直讲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人才就大胆试、大胆用,身正不怕影斜,时间能证明一切!我爱大海:古有甘罗十二拜相、周瑜十四拜将,革命战争年代二十几岁三十左右的高级将领,屡见不鲜,国外更是有三四十岁的总统总理。网络时代的
6、今天,出现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无可厚非。由于选任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一些并不突出的干部成了提拔重用对象,才是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核心所在。文国云:眼下不少地方都有一种偏浅认识、片面理解,误把“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很显然,20 来岁的低龄干部没有经历、缺乏阅历难有说服力、公信力。居安思为:干部年轻化要看实绩。实绩好,群众拥护,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要谨防干部年轻化被异化,年轻干部毕竟工作经验、人生阅历较少,20 多岁刚出校门不久就把几万人的担子给他(她)挑,有揠苗助长、捧杀人才的危险。落实科学发展观 选用“五型“干部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7、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针对我们党干部断层严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多数干部熟悉政治斗争而不熟悉经济建设等实际情况,提出干部“四化”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关键是能不能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针对现在的干部出问题主要出在德上,而不是才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是党性。当前,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在坚持干部标准,落实干部方针时,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几个干部群
8、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一是“年轻化”异化为“低龄化”;二是“知识化”异化为“文凭化”;三是“专业化”异化为“专有化”;四是“革命化”异化为“保守化”。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旨先耍准确把握我们党的干部标准和干部方针在实际运用中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坚持干部标准,要明确“五型”要求。一民本型:服务人民是根本“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合格的干部首先”干部要有德,在政治上靠得住,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庸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近年来,个别干部没能经受住名、利、权、色的考验,主要是德出了问题。“革命化”在当代的根本要求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
9、”这个核心落到实处。从考核角度看,一个干部是不是“民本型”干部,群众心里最有数,具体到每一个干部而言就是其所在单位的群众和服务对象最有发言权。通过一定范围的民意测评完全可以选出那些“群众公认”的干部。从选人用人角度看,就是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准,把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真功、用实劲,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二责任型:负责是基础社会契约论一书最早提出“权为民授”,卢梭指出:“全体公民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利交由一个民选的集团来统一行使,并与之签订契约;如不能很好地服务公众,这个集团将承担违约的责任被
10、人民罢免”。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各级干部是行使权力的主体,也是当然的责任主体。从选人用人角度看,应该要选拔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勇于进取,敢干有为的干部,担负一定岗位职务。从考核角度看,只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用岗位责任制来考核,用问责制来处理,才能实现“奖优罚劣”,真正让那些爱岗敬业、愿意负责、能够负责、敢于负责的干部有用武之地。三创新型:创新是关键处于改革攻坚时期的执政党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增长新本领、创建新机制、解决新问题,才能推动新发展;只有大胆启用那些善于运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开展工作,以思维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推进工作创新的创新型
11、干部,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千头万绪的工作,做到民主科学依法执政。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两类干部:一类是本着对事业的忠诚,能够坚持主见,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的创新型干部;另一类是没有自己的主张,为了迎合别人可以放弃一切原则,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迎合型干部。一些地方,由于迎合型干部被认为“政治成熟”,连连得到提拔重用,导致创新型干部常常被认为“不成熟”,尤其是那些有独特见解、坚持原则、敢做敢为,但也有弱点和不足的干部容易被打入“冷宫”。从考核角度看,应该把改革创新、实干勤政、有实绩作为基本考核指标,而不是以是否听话作为重要标准。四学习型:学习是进步的根基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_卜,终身教
12、育、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时代进步潮流,精神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我们党执政的重要资源,干部队伍的知识基础、文化底蕴影响着执政能力的高低,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已经成为执政的核心竞争力。从考核角度看,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分类指导,搞好培训和检查督促。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让那些不爱学习爱休闲、不爱创新爱“照搬”的干部没有出路,让那些勤于学习、学有成效、学以致用的学习型干部有更多更大的用武之地。五廉洁型:廉洁是形象洁身才能正形,干净更能干事。只有公正廉洁,公道正派,才能凝聚人心,树立威信。在公众强烈要求“人治”转变为“法治”的时代呼声中,过去“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要求应该提高到“依法行政,带头
13、廉洁”。从干部自身要求角度讲,应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于律己,清白做人,明白做事,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处处以党纪法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警钟常呜,做依法行政的榜样;事事以身作则、拒腐防变,做勤政廉政的楷模。从考核角度看,应该把“廉洁”作为一票否决权给予充分运用。实践证明,落实“三个不吃亏”的正确用人导向,必须把握干部标准的时代要求,敢于启用“能吃亏”的干部不能让吃亏的干部老吃亏,真正把那些“人民群众信得过、岗位上敢于担当责任、工作上有创新实绩、学习上能够学以致用、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坚持干部标准时,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要坚持德才兼备,但不求全责备,要做到“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用人所长、量才使用;二要坚持用其所长,使人才的专长和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又要容人之短,做到扬长避短,取长弃短,但不纵其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