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908373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章末检测(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然后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最后将电灯打开(如下图所示)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烟雾飘动的根本原因是黄沙和草皮的热力性质差异B.烟雾飘动的方向应为自西向东C.黄沙处气温较高,气压较低D.从该实验可得到的启发是城市建设中为减轻热岛效应应扩大草地面积解析 由于黄沙和草皮热力性质存在差异,黄沙受热快,气温高,气压低,草皮受热慢,气温低,气压高,因此烟雾在地表飘动的方向为自东向西。答案

2、 B下图是“白天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 23 题。2.图示箭头中,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A. B. C. D.3.与晴天相比,阴雨的白天,对图示箭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减弱 B.减弱 C.加强 D.不变解析 第 2 题,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第 3 题,阴雨的白天,天空中云量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答案 2.D 3.B盛夏季节,某地区形成一次比较稳定的热力环流过程,如果图中丙地为陆地,丁地为海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位于热力环流垂直气流的起点或终点位置。读图回答 45 题

3、。4.属于高压的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甲、丁5.正确表示热力环流气流方向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C.甲 丙乙丁 D.乙甲 丙丁解析 第 4 题,根据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高度及海陆分布状况、季节,判断近地面丙位于陆地气温高,为低压,丁位于海洋气温低,为高压;高空正好相反。第 5 题,盛夏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丙地气流上升,丁地气流下沉,近地面丁地空气流向丙,高空甲地空气流向乙。答案 4.D 5.B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示意图,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 67 题。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示意图6.大棚中生

4、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7.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增强地面保温解析 第 6 题,塑料大棚使得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第 7 题,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答案 6.C 7.C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研究热岛效应对于城市规划有重要意义。读“某

5、城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区域分布图” ,回答89 题。8.为减轻大气污染,新建化工厂应布局在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9.甲、丙连线上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正确的是( )解析 第 8 题,为减轻大气污染,新建化工厂应建在热力环流之外。第 9 题,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高空等压面向高空凸出。答案 8.C 9.B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011 题。10.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A.只有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

6、向力1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 )解析 第 10 题,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第 11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B 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在方向上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并与等压线有一定交角。答案 10.A 11.B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213 题。12.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

7、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13.在 F 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地下水补给湖水 B.跨流域调水C.水库 D.海陆间循环解析 第 12 题,受库区的调节作用,冬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第 13 题,海水淡化工厂补充了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循环。答案 12.C 13.D读图,完成 1415 题。14.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循环 D.水循环15.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8、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C.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解析 第 14 题,由题图可知,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水循环。第 15 题,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内力作用。答案 14.D 15.C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 1617 题。16.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加剧城市涝灾 缓解城市缺水 有利于雨污分流 有利于地下水回灌A. B. C. D.1

9、7.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B.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C.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D.增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解析 第 16 题,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地表径流,又能缓解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第 17 题,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答案 16.B 17.A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分别示意两种地貌。读图完成 1819 题。18.有关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没有关系B.地貌 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没有关系;褶皱形

10、成后,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貌C.褶皱 形成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貌,在地貌重压之下产生了地质构造D.褶皱形成后,在断裂作用下产生地质构造,并形成了断层陡坡,在陡坡坡下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了地貌19.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地貌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原因不可能是( )A.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B.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河流入海水量减少 D.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解析 第 18 题,断层切断了向斜,因而的形成早于;断层形成后,断层右侧岩块相对上升,图示区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并顺着地势形成了一条河流。在断层陡坡的坡下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冲积扇。第19 题,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只

11、会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入海泥沙增多。答案 18.D 19.D下图示意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读图,完成 2021 题。20.图中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因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21.若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C.丙 D.三者皆可解析 第 20 题,图中岩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呈放射状排列。第 21题,图中甲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乙岩石经过内力作用形成丙岩石,故乙为岩浆岩,丙为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答案 2

12、0.C 21.B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野外考察时绘制的岩洞示意图,勘探队员们发现该地区此类岩洞分布多且广。据此回答 2223 题。22.与该岩洞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作用 B.风力作用C.流水作用 D.人类活动23.该地质勘探队野外考察所在地最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解析 第 22 题,据图可知,该岩洞是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分布地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第 23 题,我国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气候湿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答案 22.C 23.D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

13、石。据此完成 2425 题。24.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背斜 B.向斜C.断层 D.褶皱25.下列地形与图中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C.华山 D.富士山解析 第 24 题,结合材料,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可知甲、乙应为同一岩层的岩石,后发生断裂,并产生显著的位移,为断层。第 25 题,乙岩层为地垒,可形成陡峻的山体,如华山。答案 24.C 25.C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B_,C

14、_。(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图甲所示原理分析原因。(4)图乙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太阳辐射,地面将能量传递到大气是地面辐射,大气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大气逆辐射。第(2)题,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第(3)题,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从海拔、地形方面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第(4)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特

15、征。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2)B C(3)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4)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27.读“华北地区某城市 2013 年 11 月 13 日 20 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 ,回答下列问题。(12 分)(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城区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B.城区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

16、射率大C.城区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D.城区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城区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_。(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与郊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示意图。解析 本题以某城市等温线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其影响。第(1)题,城区气温高,而郊区气温低,反映了城市具有的热岛效应。第(2)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释放大量的热量。第(3)题,城区多云和雾与城区空气做对流上升运动及烟尘多有关。第(4)题,近地面:城区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郊区相反。高空:城区等压面向高空凸出;郊区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答案 (1)热岛 由郊区吹向城区(2)A(3)城区空气做对流

17、上升运动;地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4)28.下面是“扬州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小区下水道改造前后的管道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分)(1)该污水处理方式影响了水循环的( )A.下渗环节 B.蒸发环节C.水汽输送环节 D.地表径流环节(2)图乙与图甲的区别在于_。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_。(3)该学习小组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小区下水道问题的探讨。假设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请补充要完成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选 择 课 题(4)请你从资源化角度谈谈图示管道改造的积极意义。(5)扬州位于南水北调东线上,简述城市管道改造对南水北调的影响。解析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

18、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第(1)题,图中污水处理方式影响的是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第(2)题,甲图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合用,乙图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分开使用。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第(3)题,课题研究包括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课题报告等。第(4)题,城市管道改造可以实现雨水的资源化,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作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或作盥洗用水等。第(5)题,扬州位于南水北调东线上,城市下水道改造可以提高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雨水实现资源化,可减小南水北调水源在沿线的损耗量,增加南水北调的总水量。答案 (1)D(2)雨水

19、管道与污水管道分离 减少污水处理量,节约资源(3)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 搜集资料,获取数据 分析处理资料数据 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4)可将雨水收集,实现资源化,用作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作盥洗用水等。(5)有利于提高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增加南水北调的总水量。29.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 分)(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 ”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 40 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 ”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解析 做此题首先要判断出图中的地貌名称,它们分别是:A 图为风力侵蚀而成的风蚀蘑菇;B 图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陡崖;C 图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和角峰;D 图为河流形成的冲积岛和河口三角洲; E 图为风力堆积形成的新月形沙丘。然后再分析这些地貌所处的地理环境。答案 (1)B(2)C 冰川侵蚀作用(3)A 和 E。A 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 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