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练课件: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95431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练课件: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练课件: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练课件: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练课件: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练课件: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1.说出向斜、背斜、断层的概念及特点。 2.学会向斜、背斜、断层的判断方法,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3.说出地质构造规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二,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2)褶皱的基本形态,一,二,(3)褶皱山举例: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4)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一,二,2.断块山 (1)断层:岩体受力发生破裂,两侧的岩体沿断裂

2、面发生明显的位移。,一,二,3.火山(2)火山构造:火山口和火山锥。 图表导读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教材图4.10) 读图时应把握:(1)各大板块的位置。(2)各大板块的边界大致位置及边界附近的主要地形区,尤其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及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3)上述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地貌。(4)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一,二,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原因 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 2.影响,一,二,在山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公路运输? 点拨:山区地势起伏大,而修建铁路受地形的坡度限制较大,且在山区修建铁路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都比修建公路高

3、,故优先发展公路运输。,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其中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不同的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形态不同,同一种地质构造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貌,其判断方法和对地貌的影响列表如下:,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例题1】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一般形成的地貌是 ;属于向斜的是 ,一般形成的地貌是 。 (2)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原因是 。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 (3)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四个箭头,表

4、示岩层错动的方向。,知识点一,知识点二,(4)(双选)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大峡谷 (5)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填数码)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 解析:本题通过地质剖面图,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及新老关系可知,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较老,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较新,为背斜。据图知地垒处岩层相对于两侧岩层上升。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答案:(1) 山岭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

5、,岩石较破碎,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石坚硬而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 (3)绘图略。 (4)AC (5) 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特别提醒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山地的地貌特征决定当地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如下图所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这是由山地的地形特点和公路与铁路运输的特点决定的。如下图所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 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

6、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这种分布特点与当地的地形特点、建设条件以及人口和居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 3.影响交通线路延伸方向 交通线路的延伸方向即走向。山区的公路和铁路沿缓坡在山间盆地、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呈“之”字形。与平原地区相比,其弯曲程度大,总长度也大。,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例题2】 读“某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公路干线在建设时多采用高架形式,主要目的是( )A.保证行车安全 B.节省土地 C.为其他交通线预留空间 D.减少建设费用 (2)该地区为发展乙、丙两聚居地的经济,计划建设与公路干线相连的公路,图中三种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 方案,试比较说明理由。,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山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试分析其建设特点的原因,填写在下表中。解析:读图可知,公路干线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采用高架形式的目的是尽量少占用耕地;山区选线应避开不利地形,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减小工程量、降低成本。,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答案:(1)B (2) 三种方案中,方案线路较短,但跨越山地,施工难度最大;方案路程与方案接近,但沿线只经过丙聚居地,与公路建设目的不相符。相比之下,方案较为合理。 (3)如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