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附7 课时分层作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2384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附7 课时分层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附7 课时分层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附7 课时分层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附 7 课时分层作业 遥感技术的应用(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练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监测耕地变化 调查作物分布 估测粮食产量跟踪产品流向A BC DA 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作物长势检测及估产等;跟踪产品流向需要用到 GPS。2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地理学者可以利用高空的地球资源科技卫星来探索地上多种地理现象。下列哪种地理现象不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 )A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B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C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D甲型 H7N9流感疫情严重区域D 卫星影像主要是运用遥感技术,资源科技卫星可以通过接收电磁波获得遥

2、感图片,拍摄出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以及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A、B、C 可以。但是甲型 H7N9流感不是资源,所以不能拍摄疫情严重区域的影像,D 不可以,故选 D。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 34 题。3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旱情 水灾 滑坡 农林病虫害A BC D4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 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 BC D3C 4.B 第 3题,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有不同的电磁波来对地物进行监测,因而旱情、水灾

3、、滑坡、农林病虫害均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第 4题,不同植被类型的电磁波特性不同,因而遥感可区分植被类型。不同健康状况植物,电磁波特性也不同,因而遥感可监测植物病害情况,草场退化情况。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某地区假彩色卫星影像,用透明纸描绘的该地区的道路、河流草图。读图,回答 56 题。5该同学在标准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区分道路与河流的最主要直接解译标志是( )A边界是否圆滑 B是否与城市相连C色调和形状差异 D地势高低差别6根据不同时间该地区的标准假彩色遥感影像可以判断( )河流的污染程度及其变化 汛期的洪涝范围及其变化 道路上人流量的变化 枯水期河流水量的变化A BC D5C 6.B 第 5题,区

4、分河流与道路的最主要解译标志是色调和形状差异,河流为蓝黑色或深蓝色,宽度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多呈灰白色或浅蓝色,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第 6题,道路上人流量时刻变化,稳定性差,故无法判断。冲 A挑战练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1)在 0.40.7 微米波段内,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_;最低的是_。(2)小麦在_到_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来。(3)遥感技术中运用到的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是_。(4)说出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有何应用?【解析】 本题是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和农业的分布等方面运用的一个典型实例。首先从图中可以发现,四种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大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每一种地物的波谱特征进行区别,例如小麦的反射率在波长 0.7微米到 0.9微米之间很强,我们抓住这一特征可以了解一个地区小麦的分布、面积等情况。同样,遥感技术还可用于其他许多领域,如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及规划等。【答案】 (1)雪地 湿地(2)0.7微米 0.9 微米(3)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谱是不同的(4)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及规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