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 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2017湖州期末)有学者指出,这是座历史性城市,它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格局由此进入新时代。该学者所指的这座“城市”是( )A莫斯科 B华盛顿C阿拉木图 D布鲁塞尔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91 年阿拉木图宣言签署标志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故 A、B、D 项错误,C 项正确。答案:C220 世纪 80 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实质的认识。在东欧
2、剧变的过程中,东欧各国共产党或工人党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政治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反对派通过大选取得了政权,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变化。答案:A3基辛格说:“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这表明( )A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B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革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难以独霸世界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解析: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基辛格的话正是说明这一点。答案:C41991 年成立的欧洲
3、联盟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欧洲联盟成立的标志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B欧洲议会成立C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D欧元开始流通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 1951 年,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阶段的重要事件,故 A 项错误;欧洲议会成立于 1952 年,1962 年改称欧洲议会,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颁布于 1991 年,标志着欧洲的合作由经济领域向政治、外交领域的扩展,是欧盟成立的标志,故 C 项正确;欧元开始流通是在 2002 年,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C5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
4、去的 20 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 “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维护和平的主要因素解析:材料表明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是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A、C 两项表述只是反映了材料信息的一个方面,排除;材料信息内容没有涉及 D 项的表述。答案:B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并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
5、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据 1947 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材料二 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 华约国家开会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据基辛格 1993 年的讲话整理(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两大组织的性质和其成立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出
6、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答案:(1)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2)性质:军事政治集团。影响:导致两极格局形成,使世界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变化: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应对: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深化改革开放;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基础巩固1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1989 年 11 月 9 日是“德国近代历史上最幸运的一天” 。 “最幸运”是因为( )A雅尔塔体系彻底瓦解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C东西方“冷战”关系终于结束D德国揭开了国家统一的序幕解析:1
7、989 年 11 月 9 日推倒柏林墙为德国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1990 年 10 月两德终于实现了统一。答案:D2(2017宿迁期末)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冷战”的和平而迅速的终结,让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而 则使他(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其中 应为( )A华约解散 B苏联解体C东欧剧变 D经济改革解析:苏联解体对苏联来说是福是祸,使戈尔巴乔夫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故 B 项正确。答案:B3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 ”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俄国实
8、力衰落B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解析:1991 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多极化趋势加强,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起到了制约作用,故“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 ,故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41991 年底,俄罗斯等 11 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联合起来,建立了“独联体”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俄罗斯等 11 国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B苏联已经解体C俄罗斯成为东欧中亚地区的霸主D东欧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析:题干反映出俄罗斯等国建立了联合组
9、织,并没有体现各国的地位,也没有涉及东欧各国,故 C、D 两项应排除;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员,反映出它们已经相互承认脱离苏联而独立,A 项只是表面现象,不属于实质问题。答案:B5 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 ”这表明(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解析:“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 ,可以判断 B 项符合题意。答案:B6199
10、1 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他的“理想”是( )A努力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建立B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C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D完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991 年”以及“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可知,当时苏联已经解体,美国希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故选 C 项。答案:C7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 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 。这些史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多极化趋势加强
11、B新的力量不断崛起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军事集团不断出现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欧盟” “俄罗斯” “东方巨龙”说明了世界上的重要政治力量,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政治格局。答案:A8读下图,其中的是指( )A中国 B美国C日本 D俄国解析:注意图片中所说的话语“都要听咱的” ,说明“一超”是指美国,故选 B。答案:B能力提升91990 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在热烈欢呼声中重新获得统一。而当时德国能完成统一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国际背景,这个背景是( )A美苏“冷战”开始B欧共体已发展为欧洲联盟C世界各国声援德国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事业遭遇严冬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90 年” ,结合史实可
12、知,这一时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故选 D 项。A 项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B 项是 1993 年成立,时间不符合;C 项不符合史实;皆排除。答案:D1020 世纪 50 年代,欧洲走上了联合之路,其后标志着“以经济合作为主”转变为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双重合作”的组织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联盟解析:1993 年依据欧洲联盟条约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可见欧盟实质上是一个经济、政治双重合作组织。答案:D11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
13、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D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解析:美苏“冷战”结束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稳定,排除 A 项;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排除 B 项;C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当两极格局结束后,由于没有
14、新的力量制约美国,“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因此选 D 项。答案:D12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已经形成了单极化格局B当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解析: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 ,由于“多强”对“一超”的制约,并未形成单极格局,但是也不是多极格局,美国仍然处于特殊地位,因此,本质上当今世界格局仍然处于从两极格局到多极格
15、局的过渡时期。答案:C13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 ,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 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建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 ,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 ,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三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 21 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
16、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方针?(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据所学知识,说明时下的“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大国之间的关系?解析: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归纳,举例主要依据充满火药味,即存在战争。第(2)问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奉行的外交方针始终没有改变。第(3)问多极合作时代可以回答政
17、治发展趋势。第(4)问处理好这一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主要从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家的根本利益的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对抗与缓和交替;“冷战”和热战并存(欧洲“冷战” ,亚洲热战)。举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一例即可)(2)原因:“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等)。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4)改变“冷战”思维;抑制大国霸权;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欧
18、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美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国家产生“政治上的考虑”的背景及其目的。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 25 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布热津斯基大棋局(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19、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有哪些?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 年国际形势黄皮书(3)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从国际局势、文化传统等方面综合分析;第二小问从自身安全、发展等角度回答。第(2)题先回答多极化趋势,然后从欧共体、不结盟运动、中国、日本等的崛起回答。第(3)题从综合国力、国际事务的参与等方面回答。答案:(1)背景:战后西欧实力削弱,地位下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应对来自美苏的威胁;文化、传统相近,地域相邻等;吸取战争教训。目的: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自身发展,维护自身安全。(2)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力量:欧共体成立(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崛起等。(3)应对:(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