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87500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合浦县廉州镇第一幼儿园 石海燕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参与某些教学活动,并获得一些体验,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进行理解和应用。数学又是一门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的学科,它不仅仅向幼儿传授着粗浅的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 在传统的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起来相当困难,那么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下面将谈谈我的看法:一、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

2、儿主动参与的愿望儿童获得数学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获得的,而是通过摆弄他们和内在组织自己的动作得到的,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常常缺乏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以致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新纲要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操作材料贫乏,不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教育目标显性的、可见的实施媒介,而在操作活动中贫乏、单调、式样陈旧的操作材料,重复出现在数学知识的发展系列之中是普遍的。例如:数的形成的教学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幼儿园在从 3 的

3、形成一直到 10 的形成的教学中,幼儿所用的操作实物材料都是蚕豆、花生,图片材料全是水果图片,操作材料的一成不变,使得幼儿在操作中没有新鲜感,不可能产生兴奋情绪和操作的欲望。小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感觉运动水平,中、大班幼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向具体形象阶段发展的思维水平,因此幼儿很难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由此,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他们的数学概念。例如,教师安排了能为幼儿提供分类学习的环境。在一个架子上,教师摆放了各种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塑片,让幼儿进行分类;在另一个柜子上,教师摆放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卡片,让幼儿根据名称

4、分类。 二、以游戏形式激发兴趣。幼儿最喜欢游戏了,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整个学习过程富有情趣,能大大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育,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大风吹” 教学中,其目标是练习三层条件的连续分类。老师就扮演了“风婆婆” ,大家围着“风婆婆 ”坐成一圈,玩 “风婆婆”的游戏, “风婆婆”随意举出一种或两种以上多数幼儿所共有的特征,有该特征的幼儿就要站起来换位置,其他的幼儿则不

5、动,“风婆婆” 要趁着大家换位置的时候,到一个位置坐下,此时会有一位幼儿没有位置坐,便成为“风婆婆” ,游戏又继续开始。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将数学游戏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既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又能增强数学学习的愉悦性与趣味性。三、利用操作材料激发兴趣。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设计和准备操作材

6、料时,既要考虑美观性、趣味性,更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大班数学区的“按数取物”的活动中,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准备不同层次的材料:1、按卡片上物体取相应数量的实物进行计算;2、按卡片上的圆点,取相应数量的实物;3、按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实物。这样,能够激发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促使能力弱的幼儿增强自信心。四、利用主题活动激发兴趣。新教材中的主题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师可以将各年龄段幼儿数学发展的要求与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数学情景,寓数学

7、教育于幼儿的活动之中。如小班在开展“苹果和橘子”的主题活动时,通过“分水果”的活动 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针对中班年龄阶段发展幼儿数数能力、认识数字和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等要求,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时,通过“我的家人”“我家的门牌号”“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让幼儿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家里人的鞋子号码、身高、体重是多少,为家人选择物品,认识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运用数物对应、点数对应、声音与数字对应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并理解数字的意义。又如大班在三八妇女节向妈妈献爱心的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为妈妈采购”“妈妈最喜欢的东西”等活

8、动。既让幼儿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又将统计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再如在“我在马路边”和“在农场”等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各种车辆、动物的基础上开展分类和数数等活动。五、利用家庭资源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请家长配合,让幼儿运用分类知识整理自己的衣柜、玩具柜,或到超市购物,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计算购物的数量和价钱、学做记录等。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教师的义务,在家庭里也可以创设条件,利用环境让幼儿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幼儿感受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积累数学经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

9、活的简单问题。六、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成功感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它可以成为推动人行为的内动力。因此,使幼儿产生成功感,能够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持久兴趣。成功感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幼儿内部的,如完成一套材料的操作,发现新的结果等,出于其内部要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部评价引起的成功感。经过观察,我发现有很多幼儿把教师的评价作为成功的标准,以此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于是我对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内向、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幼儿,经常性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他们产生成功感。有些小朋友,对数学活动缺乏兴趣,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设计“看谁先摆完”的棋类游戏,谁先摆满了棋盘,谁就成了获胜者,并立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扬,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总之,通过尝试各种教学法的运用,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等活动,大大促进了思维发展,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也会比以前更加浓厚,对任何事物都有主动尝试精神,并有一定的创造行为,他们也会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幼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