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80710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宁三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段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 “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白居易) ,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 。那么, “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

2、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 “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 “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 “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

3、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来, “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 “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 絮 的 飘 忽 不 定 , 与 骚 客 飘 零 、

4、 孤 独 的 处 境 相 合 , 故 “柳 ”“柳 絮 ”又 常 被 诗 人 们 借 以 言“愁 ”。 冯 延 巳 鹊 踏 枝 : “撩 乱 春 愁 如 柳 絮 , 悠 悠 梦 里 无 寻 处 。 ”写 为 春 愁 所 困 的 女 子 对 所爱 之 人 的 追 寻 不 断 。 此 外 , 柳 树 姿 态 婆 娑 , 与 风 情 万 种 的 美 丽 女 子 极 为 相 似 。 所 以 , 柳 又 是 风流 多 情 的 妙 龄 女 郎 的 象 征 。 刘 禹 锡 忆 江 南 有 “弱 柳 从 风 疑 举 袂 ”, 生 动 再 现 了 少 女 舞 动 时柔 曼 轻 盈 的 身 姿 。 陶 渊 明 辞

5、 官 归 隐 后 , 在 住 宅 旁 种 了 五 棵 柳 树 , 自 号 为 “五 柳 先 生 ”, 所 以 柳在 古 代 诗 人 笔 下 有 时 也 成 了 隐 者 的 象 征 。 唐 代 刘 昚 虚 阙 题 : “闲 门 向 山 路 , 深 柳 读 书 堂 。”即 写 自 己 隐 居 山 中 的 读 书 之 乐 。 来 源 :学 科 网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经 过 长 期 历 史 文 化 积 淀 , 柳 在 古 代 诗 歌 中 具 有 了 丰 富 的 意 蕴 , 如 摹 春 光 、 写 离 情 、 抒乡 思

6、等 。 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C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D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 “丝”与“思”谐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B 文 章 层 次 清 晰 , 先 论 述 了 杨 柳 与 柳 之 间 的 关 系 , 进 而 对 古 诗 词 中 柳 意 象 的 涵 义 进 行 了阐 述 。C 文 章 在 论 述 过 程 中 大 量 引 用 古 典

7、诗 词 , 在 增 强 说 服 力 的 同 时 , 也 使 文 章 具 有 浓 郁 的 文化 气 息 。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 ”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 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C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8、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豪华的生活(日)星新一“可真是世道艰难啦,这钱一点也不顶用!”S 先生无精打采地嘟囔着。他多少也领到了点奖金。可是,去了还债,再添点生活必需品,就一点也不剩了。不,准确些说,不是一点也不剩,而是只剩一张纸币了。来源:学|科|网 Z|X|X|K想整批地买些东西,或尽兴地旅游一番,这钱实在是不够用。索性买一张彩票吧忽然,他脑海里又闪现出一个惊人的主意。他想起了附近那个神社,传说还很灵验呢,于是他去了,低下头开始了祈祷。这一来,不知从哪里立即传来了说话的声音:“好吧!叫你遂心如愿。 ”他四下瞧瞧,连个人影也没有。啊!方才一定是神仙显灵了,怪不得说话

9、的声音是那样庄严矜重。S 先生不由得把仅有的一张纸币投进了香资盒里。他诚惶诚恐地说:“请您开恩,让我也领略一下豪华生活的滋味吧!可是为什么这么快,我的祷告神佛就知道了呢”“最近,不信神佛的人越来越多,听说香资的收入也减少。所以,神仙有时候必须显示下神 仙的威力。 ”“说起来,我的命运还不坏。香资也已献上了。不过,能不能灵验呢?”“心诚则灵。神仙是不会说谎的,安心地等待吧!”S 先生用舞蹈般的步伐走回了公寓,独自一人仰卧在冷冰冰的屋子里。“真是谢天谢地,太令人感激了。不过,真的会遂心如愿吗?是啊!需要等待,可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打听一下就好了。虽说不会撒谎,可若是几十年之后才”这时,好像有人来了,

10、那里站着一位陌生的男人。“您是哪一位?有什么事”“送货来啦。 ”他记不得有这么回事。正在纳闷儿,物品已经源源不断地被运到了屋里。有地毯、成 套的接持宾客用的家具、坐钟、大型电视机还有高价的洋酒,也混在一起运了进来。那男人走了以后,S 先生轻轻地一一抚摸着送来的物品,心里有些疑虑:这该不是幻觉吧?然而所有的物品分明都是真的,而且是全新的。送东西来的到底是谁呢?他能想到的只有一个,除了方才那位神以外,还会有谁呢。他再一次赞叹起神的威力了。把送来的物品一一摆好以后,屋里过去那种寒酸气一扫而光,变得豪华极了。S 先生坐在沙发上,尽情地品尝着豪华生活的滋味。但,总有些美中不足之感。S 先生到现在为止,还

11、是一个独身汉呢!那么,这不足之处在哪里,他自己很快也就意识到了。“我不应该有什么怨言。可是,如果能够叫我一切都遂心如愿,我多么希望更完满些呀!”他正在这样嘟嘟囔囔,又一次响起了敲门声。他开门,吃了一惊,一位年轻、美貌的女郎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那里。“啊!叫您久等了,不必客气,请进吧!”S 先生用极其兴奋的语调表示欢迎。仿佛又一次进入了梦境。他想碰一碰美女的手,但又觉得为时过早,何必那么着急呢!相反,他倒是掐了自己一下,好疼,一切都是在现实之中。他面对着端坐在椅子上含羞带笑的女郎,真不知从何说起。“唉,何必那样害羞。您做什么工作?”“啊啊,我在百货商店上班。 ”她提到了一个一流大百货商店的名字,那是

12、一个因为店员的教养好而出名的商店。作为婚烟的对象,那里的店员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S 先生感到十分惬意。“是呀!那 么就请随便些吧,不必拘束,因为您为什么来的,我十分清楚哟”听他这么一说,女郎这才流露出轻松的表情。“既然是这样,那就好说了。其实,我是因为年终太忙,写错了发货传票,竟把应该送到别处的东西送到您这儿了”“什么?”S 先生还在发愣,运货人从门外进来,已经把物品接连不断地运了出去。那位女郎也一同扬长而去了。一切又都恢复到可悲的原状。S 先生走了出去,跑到神社,大发牢骚:“神哪!你太冷酷无情了。 ”“少说废话。这就是一张纸币的份儿。若想尝到更好的滋味,要付出更多 的代价才行!”听着这庄严的

13、声音,S 先生又嘟囔起来:“真是世道艰难啦!这钱,一点也不顶用!”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篇小说梦幻和现实交织,如神仙说话、神仙显灵是梦幻,而 S 先生的钱不够花、美貌的女郎到来是现实,小说主题在梦幻和现实的交替中得到彰显。B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挖掘社会中小人物的“人性”与“欲望” 。C小说中女郎“含羞带笑” ,是因为她不好意思开口向 S 先生解释物品送错的事 ,而她后来“流露出轻松的表情” ,是因为她误认为 S 先生明白了她的来意。D小说中的 S 先生由享受“ 豪华的生活”复归贫穷, “一切又都恢复到可悲的原状” ,

14、而神提醒他“若想尝到更好的滋味” ,就得更加虔诚地向自己祈祷。5文中的 S 先生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6请结合文本,赏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 2016 年,中国超过 1000 万人告别贫困。近日,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编撰的中国扶贫开发报告 2016公布了这一数字,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回看历史,以 7 亿多贫困人口为起点,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艰苦奋战将近 40 年;面向未来,到2020 年,中国现存几千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

15、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成绩斐然。“1000 万”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贫困家庭摆脱贫穷的实在收获与喜悦。改革开放 30多年来,7 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 2016 年的 4335 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4.5%。人 类 历 史 上 从 未 有 过 这 么 快 、 这 么 大 规 模 的 减 贫 。 中 国 成 为 世 界 上 减 贫 人 口 最 多 的 国 家 ,也 是 世 界 上 率 先 完 成 联 合 国 千 年 发 展 目 标 的 国 家 。 对 此 , 纽 约 时 报 评 价 , 极 端 贫 困 人 口 的 大幅 减 少 主 要 应 归 功 于 中 国 取 得 的 经

16、济 进 步 。 赫 芬 顿 邮 报 则 指 出 , 世 界 减 贫 成 绩 “最 大 的 功 劳来 自 中 国 。 中 国 能 够 取 得 如 此 显 著 的 成 绩 , 归 功 于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 离 不 开 中 国 政 府 在 改 革 方 面做 出 的 努 力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6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2015 年 10 月 1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未来 5 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他说,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并

17、特别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多贵认为,消除贫困并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富多少,而在于执政者的责任感和决心。中国政府不仅有坚强的决心,还能够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全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为实现这个目标,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此外,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今年扶贫日前后,教育部等部门将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摘编自 2015 年 10 月 16 日“新华网” )材料三:提问:现在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国形势?(国家发

18、改委主任)何立峰:去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特别突出的:第一,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将近占全球经济增量的 33%,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非经过不知难。第二,稳就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新增创造了 1000 多万的就业岗位,去年安排了新增就业人口 1300 多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三,平稳增长的表现是脱贫攻坚,去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 1200 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这样的精准扶贫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放眼全球,可能中国是唯一能够做到的国家。第 四 , 稳 中 求 进 的 “进 ”, 主 要 表 现

19、 在 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 取 得 了 深 度 进 展 , 为 去 年 经 济 平稳 健 康 发 展 营 造 了 良 好 的 环 境 , 同 时 也 为 今 年 经 济 平 稳 健 康 发 展 创 造 了 更 好 的 环 境 , 夯 实 了 更好 的 基 础 。(摘编自 2017 年 3 月 5 日“中国网” )7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近 5 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至少下降 1200 万的速度稳步推进。B20132016 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年份是 2016 年,最多的年份是 2013年。C2012 年底至 2016 年年底,贫困发生率

20、下降了一半左右,计划 2017 年脱贫人数仍在1000 万以上。D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至 2020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着重介绍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有关扶贫、减贫的报告,附以外媒报道,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成因及世界影响。B材料二简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减贫与发展的演讲及相关人士的解读,以及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目标规划。C材料三采用访谈形式,如实报道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从新增就业岗位、脱贫人数巨大两个方面说明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D在大数据时代,以上三则材料都充分利用了相关统计数据,以事实说话

21、,不加任何主观评价,突出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9怎样才能使中国现有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22、。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 ,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 ,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23、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

24、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 20 岁时取字。B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C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D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

25、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B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

26、不听。 (3 分)(2)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3 分)(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4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狂夫 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 娟娟净,雨裛 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篠:xio,小竹,细竹。裛:y,通“浥” ,沾湿。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27、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 “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须“沧浪”?B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表现出诗人客居成都时的穷愁潦倒之态。C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D.狂夫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一面是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15 “风 含 翠 篠 娟 娟 净 , 雨 裛 红 蕖 冉 冉 香 。 ”一 联 历 来 为 人 称 妙 , 请 从 用 词 的 角 度 分 析 其 妙 处 。 (

28、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 ”两句勾勒出了夕阳西下,渔舟归航,江歌四起的美丽晚景。(2) 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 ”来源:Z+xx+k.Com(3)陈 情 表 中 李 密 向 晋 武 帝 表 达 他 将 不 惜 为 国 出 力 和 报 答 皇 帝 大 恩 大 德 的 两 句 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 ,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

29、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 地描绘了 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 )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 。贵族王室对猎鹰 ,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 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

30、项是(3 分)A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顶礼膜拜B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C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顶礼膜拜D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情有独钟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在 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B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

31、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C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D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20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 分)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21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32、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 (6 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一次,我在玩陀螺时,父亲问我:“知道陀螺的底端为什么是尖的吗?” “因为只有底端是尖的,陀螺才能旋转起来。 ”我说。 “如果把陀螺底端的尖截除,留下一个较大的横切面,陀螺还能旋转起来吗?”父亲问。“不能。 ”我说。 “知道为什么不能吗?”父亲问。 “如果陀螺的底端不是尖的,那么它就不能立足于一点,又怎么可能成功呢?”父亲说,“另外,如果陀螺的底端不是尖的,那么它与地面接触面也就大,接触面大,陀螺旋转起来所受的摩擦力也就大,摩擦力一大,又怎么旋转得动呢?” “当然,离开鞭子的抽打,陀螺也无

33、法旋转起来。 ”父亲补充说。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二段考语文试题答案1A【解析】B 项, “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柳树。C 项, “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D 项, “是因为 柳与留谐音, 丝 与思谐音”不正确。由原文可知,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代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是故乡的象征。故选 A。2A【解析】 “时间先后顺序”“发展的历史轨迹”不正确,从全

34、文来看,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小同意象类型来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其发展轨迹也不明显。故选 A。3B【解析】逻辑关系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文中有“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据此可知,是因为“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所以才不能把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当作“杨柳”皆指柳的证据。故选 B。4D【解析】 “就得更加虔诚地向自己祈祷 ”说法不准确,文中只是说“若想尝到更好的滋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行” ,这里的“代价”是否包括虔诚祈祷无从得知。5 【答案】爱幻想,向往不劳而获。他的钱不够用了,不是想着通过正当途径挣钱,而是想着去买彩票、向神明祷

35、告。贪婪且急功近利。收到各种家电家具后,他并没有满足,还想要个女朋友,希望更完满一些。爱抱怨且不思进取。他经常嘟嘟囔囔,抱怨现状,却不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自己困窘的现状,而是一味地寄希望于外界。 (每点 2 分,概括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6 【答案】情节出现逆转,引人入胜,这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发人深省;结尾处 S 先生的嘟囔照应小说开头部分,首尾圆合,使结构更加完整;从人物上看,当 S 先生的一切恢复到原状之后,他不反思、不 觉醒,仍然大发牢骚,不断抱怨嘟囔,突显出 S 先生妄想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的性格特点。从主旨看,以 S 先生过“豪华的生活”的

36、幻想的破灭结尾,卒章显志:求神不如靠己。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7B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20132016 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年份应是2014 年,脱贫人数为 1232 万,比 2016 年的脱贫人数 1240 万少。8A【解析】B 项,信息遗漏,应还有“扶贫必扶智”的相关内容;C 项,材料三不止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经济发展态势,国家发改委主任回答提问时是从四个方面谈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态势的,即经济平稳增长、新增千万就业岗位、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深度进展;D 项, “不加任何主观评价”错,新闻里允许有所评价,但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材料中“有目标、有

37、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成绩斐然”“ 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贫困家庭摆脱贫穷的实在收获与喜悦”“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等语句就体现了观点态度。故选 A。9 【答案】国家确立扶贫攻坚目标,政府要有决心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从中央到地方的积极性,出台系列减贫、扶贫政策,逐步推进计划落实。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和“五个一批”脱贫手段,保障多种措施共同发力。扶贫必扶智。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增加就业,精准扶贫。 (大意对即可)来源:学.科.网 Z.

38、X.X.K10B【解析】B 项,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 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题可以按照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名词“定川”、 “ 潘原”、“关中”“ 山谷间 ”(地名) “仲淹 ”(人名) 、 “贼”、 “民”,动词 “败、大掠、震恐、闻”等。11D【解析】D 项:冬至介于大雪和小寒之间。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

39、的了解,这需要考生平时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12B【解析】B 项,易衣而出是指为了出门,更换衣裳。形容家境非常贫困的窘相。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3 (1)范仲淹因为这次军队出征没有立功,辞谢了皇帝的任命,仁宗皇帝没有接受他的辞呈。 (以,因

40、为,1 分;听,听取、接受,1 分;句意 1 分)(2)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 (及,等到,1 分;“哭之如父”翻译: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1 分;句意 1 分)(3)到近郊去的人,只带足够一天吃的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适,到,1 分;三餐,一天吃的粮食;果然,吃饱的样子,1 分;句意 1 分)【参考译文】来源:学科网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

41、却从不叫苦。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天圣七年(1029) ,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拜,仁宗皇帝也准备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上疏详细地论述了这件事,并且说:“在内宫事奉亲长,自当有家人礼仪,只是在朝堂上皇帝与百官站在一起, (太后)面朝南接受(皇帝和百官)的朝拜,不能够成为后世的规范。 ”而且上疏请求章献太后将朝政大权交还仁宗,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呈上一份百官图 ,指着图上百官升迁

42、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不合顺序的升迁,循序升迁是(符合)公理的,越序升迁是(遵循)个人意愿。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 ”吕夷简很不高兴。葛怀敏在定川被敌军打败,敌军大肆抢掠至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老百姓大多躲藏到山谷中。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进行援救,听说敌军已经撤出边塞,才率领军队返回。开始的时候,定川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仁宗皇帝手按着地图对左右大臣说:“如果范仲淹出兵救援,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范仲淹出援兵的奏报一到,仁宗皇帝大喜说:“我一直就认为范仲淹是可以重用的。 ”于是就任命范仲淹为枢密直学

43、士。范仲淹因为这次军队出征没有立功,辞谢了皇帝的任命,仁宗皇帝没有接受他的辞呈。仁宗皇帝当时正一意要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仁宗皇帝正专意信任范仲淹,因而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凡适宜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发。只有府兵法,大家认为不能施行而最后作罢。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 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

44、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惜。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当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经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长时间。又派人去慰问其家人,下葬后,仁宗皇帝亲自题写了墓碑,叫“褒贤之碑” 。14C【解析】C 项,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是诗人自嘲,选项解释错误。故选 C

45、。15动词运用极妙。 “含” 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 “裛”通“ 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飘飞,使荷花出落得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含”“ 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叠词妙用。 “冉冉”、 “娟娟”,平添音韵之美。形容词精妙。 “翠”与“红”二字相对,色彩明艳,画面感强烈,令人赏心悦目;“冉冉”和“娟娟”二字则凸显了翠篠与红蕖的柔美之态;“净” 、 “香”二字吟咏风雨, “净”字表现出了风中有雨,细雨过后万物清净, “香”字表现出了雨中有风,微风带来红蕖的清香。 (每点 2 分,共 6 分)16 (1

4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7D【解析】俯拾即是:指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不合语境。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不合语境。历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不衰退。历久弥坚:经历的时间长久,更加坚定不移。不合语境。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多用于贬义。对象、感情色彩不当。文中横线上的成语依次填写正确的是: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故

47、选 D。18B【解析】B 项, “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 文化色彩”衔接紧密, “天神”与下句“神鸟圣禽”衔接紧密。故选 B。19A【解析】B 项,结构混乱, “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C 项,语序不当, “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 D 项,结构混乱, “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语序不当, “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故选 A。20 【答案】(1)“府上” 修改为“ 寒舍” (2)“令尊”修改为 “家父” (3)“抛砖引玉”修改为“批评指正 ”(或“ 发表高见 ”,或删掉) (4)“务必 ”修改为删掉 (5)“恭候”修改为“等候”。【解析】“府上” 是敬辞,称别人家,称自己家可以用“ 寒舍

48、”;“ 令尊”是称对方的父亲,称自己的父亲用“ 家父” ;“ 抛砖引玉 ”是谦辞,用于对方可用 “发表高见”,也可以删掉;“务必”用于对方太生硬,不礼貌,可以删掉;“恭候”是等待对方,如果用于对方身上,可以用“等候”。 21 【答案】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主要活动是考察与游览: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撰写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撰写心得体会;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用日记记录旅游的感受心得。22 【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题,人物对话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挖掘。角度一:材料中我和父亲的对 话其实揭示了陀螺能够旋转起来和不能旋转的原因;能旋转起来是因为陀螺的“底端是尖的” , “能立足于一点” ;不能旋转的原因是“接触面大” “摩擦力大” 。由果溯因,综合两者,我们可以提炼出“做事要专注” “术业有专攻”之类的观点。角度二:从材料中父亲最后说“离开鞭子的抽打,陀螺也无法旋转起来”的视角看,陀螺要旋转起来,除了以上自身原因之外,还必须有外力作用,相互之间只有配合起来,才能做成事情。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成功需要借助外力”或“做事需要相互配合”之类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