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交流学习)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2、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层次。3、了解文中所蕴涵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层次。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所蕴涵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孩子们,寓言故事我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谁来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生答)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短小精悍,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2、)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两则寓言,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你发现这两则寓言与我们以往读的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关于文言文,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它与我们上学期一起学习的古白话文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有什么不同?古白话文主要侧重于口头语,文言文则是书面语。但他们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回忆我们在学习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时的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谁先来说说?二、小组学习,读通课文。1、借助资料和文旁注释尝试着读通原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读不懂读不通的句子做出标注。2、读懂课文意思,说说自己从两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3、搜集资料了解文言文与古白话文的区别。学习文言文,第一步仍然要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读通课文,这是我们理解寓言的前提。4、小组交流,验收预习第一项。过程:4 人小组学习中 1 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先把预习两则寓言故事时遇到的读不准的字音以及断不准的句子,在小组里尽力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负责记录下来大家一起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效率高。5、小组长汇报,集体交流。小组长汇报小组没有解决的读音、断句问题,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你们是怎么确定的?根据意思来确定字的读音、断句,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一种方法。大家还有哪些疑问?(提出之后继续解决)6、检查朗读。同学们,这些句子你们会读了吗?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予/助苗长
4、/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7、教师配乐范读其中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同学们认真听,注意断句,边听边在书上作出标注。8、自己尝试把两则寓言完整的读一读。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1、借助注释和资料逐句的来看看这两则寓言都写了什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过程:4 号同学做小组长负责交流活动,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话逐句说出它意思。2、小组学习之后汇报问题,集体交流解决。过程:哪个小组没有问题了,小组同学合作,用自己的话逐句说说寓言故事的意思,其余的同学认真听,看大家的问题在他们的解释中能不能得到解决。(小组逐句说意思,大家开始
5、做笔记,教师顺势肯定好的学习习惯。 )3、小组中每个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意思。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4、指名分别说说两则寓言的意思。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文。试着背诵。四、小结激趣。我们知道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两则寓言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读文导入。同学们,谁来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则寓言给大家读一读?二、感悟道理,向生活拓展。中心话题:认真读两则寓言故事,仔细想一想,宋人与楚人的可笑之处在哪?你从哪儿读到的?从他们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谈一谈。1、学生结合中心话题自学感悟。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3、全班交流。揠苗
6、助长预设点:宋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此环节可结合语境想象理解,如借助关于“急”的成语(如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小结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体会农夫做法的愚蠢,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想象情境,再读文本。刻舟求剑预设点:楚人可笑在哪里?他为什么求不到剑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又明白了些什么?这一问题比较简单,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则寓言故事。三、古文拓展,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