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章末小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011242.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011246.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011245.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011244.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011243.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章末小结2341易错辨别 ………………重难点突破 ……………………能力培优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易错辨别1.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2.纸张燃烧后余烬的质量比原纸张的质量小,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变了,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 )4.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易错辨别5.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 ( )6. NH4HCO3分解时,生成物不可能有 SO2。 ( )7. ag氢气与 bg氧气充分反应一定能生成 (a+ b)g的水。 ( )8. SO2中含有氧分子。 (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1.将 mg硫在 ng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A.一定等于 (m+ n)gB.一定小于 (m+ 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 (m+ n)gD.以上答案都正确C重难点突破2.在化学反应前后 ① 原子的数目; ② 元素的种类;③ 分子的数目; ④ 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 a个 CO 分子和 b个 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 a/b B. a/(a+ 2b )C. a/2(a+ b ) D. a/2bBC重难点突破4.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甲组 乙组重难点突破(1)甲组实验① 白磷燃烧时 ,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② 做这个实验前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这里要 “ 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 ”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若上述的橡皮塞没有塞紧,结果天平的指针会在 ________处 (选填 “a” 或 “b” 或 “c”)防止生成物 (白烟 )逸出 ,产生测量误差C冒出大量的白烟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重难点突破(2)乙组实验① 将盐酸加到碳酸钠粉末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该反应 ________质量守恒定律 (选填 “ 符合 ” 或 “ 不符合”)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微观上解释)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Na2CO3+ 2HCl===2NaCl+ H2O+CO2↑符合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重难点突破(3)小结通过两组实验的分析, 若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重难点突破重难点 2:化学方程式5.下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H2+ O2 ==== 2H2OB. 2CO+ O2 ==== 2CO2C. S十 O2 ==== SO2 D. CH4+ 2O2 ==== CO2+ 2H2O点燃点燃点燃点燃A重难点突破6.有化学反应 A+ B→C + 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 B各取 5g混合反应,生成 C和 D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 10gB. A和 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 C和 D的质量比C.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可能为氧化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改变,分子总数也一定不变C重难点突破重难点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7.无色液体 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成 B、 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放入 B中,则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将 C通过加热的氧化铜,则生成 A和 E。由此可推断(填化学式 ):(1)A是: ( ) B是: ( ) C是: ( ) D 是: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 B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CuO→A +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SO2O2H22H2O==== 2H2↑+ O2↑通电H2+ CuO==== Cu+ H2O加热重难点突破8.有 A、 B、 C、 D、 E、 F、 G七种物质,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已知 B、 F是黑色固体, A、 D 是无色液体, C、 E、 G是无色气体,向空气中大量排放 G会产生温室效应。(1)请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CO2重难点突破(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A→ C、 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C→ G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D→ C、 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H2O2==== 2H2O+ O2↑ MnO2C+ O2==== CO2点燃2H2O==== 2H2↑+ O2↑ 通电重难点突破重难点 4: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9.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 KClO3的固体混合物 15. 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注: 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KCl是可溶于水的固体。 )请计算:重难点突破(1)MnO2和 KClO3的固体混合物中 MnO2的质量是__________g。编 号 1 2 3 4加水的 质 量 /g 10 10 10 10剩余固体的 质 量 /g 7.25 4.05 3 34.8g(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3重难点突破1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 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0- t1和 t4- t5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t0- t1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 t4- 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重难点突破(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设高锰酸钾的质量是 x,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 3.2g;2KMnO4===== K2MnO4+MnO2+ O2↑316 32x 3.2g= x= 31.6g316X32 3.2g 重难点突破(3)请在图 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 t0- t5时段变化示意图。31.6g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是31.6g× = 11g 55 158能力培优1. (2017秋 ·柳北区校级期末 )要配平的化学方程式:C2H2+ O2→ H2O+ CO2,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化学计量数 )之和为 ( ) A. 10 B. 15 C. 13 D. 18C能力培优B2. (2018·青浦区模拟 )有关 2C——→ O+ 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 2g一氧化碳和 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点燃能力培优3. (2018·宁津一模 )将 “ 神州八号 ” 飞船送入太空的是 “ 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火箭在工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2R=== 3N2+ 4H2O+ 2CO2;其中 R的化学式为 ( )A. CH4 B. NO2 C. N2O D. N2O44. (2018·黄浦区一模 )在化学反应 A+ B2 === 2C中,已知20g A和足量 B2充分反应后,生成 30g C。已知 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则 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20 B. 32 C. 48 D. 96DC能力培优5. (2018·兰州模拟 )密闭容器中放入 X、 Y、 Z、 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的数值为 64B.若 W为水,则 X或 Y一定为酸或碱C. X、 Z为反应物D.参加反应的 X与 Y的质量比为 1∶4物 质 X Y Z W反 应 前的 质 量 /g 20 m 16 14反 应 后的 质 量 /g 4 6 60 50D能力培优6. (2018·盐城模拟 )1. 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 4g二氧化碳和 3. 6g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C能力培优7. (2018·临沂模拟 )下列装置不能用做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A. B. C. D. C能力培优C8. (2018·广西模拟 )如图表示 A、 B、 C、 D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质量分数的变化,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A+ B —— ———→ CB.物质 D有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发生变化的 A、 C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9∶1D.若 m克 A和 n克 B反应,则生成 C的质量可能小于或等于 (m+ n)克一定条件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23415课堂导学 ………………对点训练 ………………课堂反馈 ………………课前预习 ………………中考链接………………….课前预习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实验探究:在进行质量守恒探究实验时,有物质进入反应体系 (如空气 )或反应体系有物质损失 (如气体逸出到空气中 ),实验要在 容器中进行。3.适用范围:通常用来解释 变化而不能解释 变化。4.一切化学反应都 (选填 “ 遵守 ” 或 “ 不遵守 ”) 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参加 质量总和 生成化学遵守物理课堂导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1.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 P92、 93实验。【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课堂导学实验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实验现 象 文字表达式 反 应 前 总质 量 反 应 后 总质 量 分析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课堂导学【实验反思】方案一中:(1)红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3)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4)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 ,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课堂导学2.那些实验不适合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观察教师演示 P94实验 5- 5和 5- 6,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堂导学实验 实验 5- 5 实验 5- 6实验现 象 文字表达式 反 应 前 总质 量 反 应 后 总质 量 分析 【得出结论】进行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 体系中进行。有空气参与或有气体生成密封课堂导学3.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 “ 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 。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课堂导学☞ 易错提醒: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如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3.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对点训练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 原子数目 ② 原子的种类 ③ 分子数目 ④ 分子的种类 ⑤ 元素的种类 ⑥ 物质的总质量 ⑦ 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 D. ③④⑥⑦A对点训练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 50mL水和 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mLC.在 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 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 1.2g碳与 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4.4g二氧化碳D对点训练3.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 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 ng。 m和 n的关系为 :m_______n(选填 “” 或 “= ”)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 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 y g。 x和 y的关系为: x_______ y(选填 “” 或 “ = ”) 。” 或 “ = ”)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 ,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将反应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课堂反馈4. 1. 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 4g二氧化碳和 3. 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有 C、 H; ② 一定不含 O; ③ 可能含 O; ④一定含 O; ⑤ 分子中 C、 H的原子个数比为 1∶2;⑥ 分子中 C、 H的原子个数比为 1∶4。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⑥ B. ①②⑤C. ①③⑥ D. ①④⑤A课堂反馈5. (2018·徐汇模拟 )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 (内含空气 )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C. D.B中考链接6. (2015·南京 )[HT]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1、 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4D中考链接7. (2017·邵阳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W、 G、 H、 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W待测值是 13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P是生成物D.物质 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物 质 W G H P反 应 前 质 量 /g 18 1 2 32反 应 后 质 量 /g 待 测 26 2 12A中考链接8. (2018·河北模拟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 (单位 :g)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反应物B. x+ y= 20C.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0≤x≤30D.反应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2∶1C感谢聆听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23415课堂导学 ………………对点训练 ………………课堂反馈 ………………课前预习 ………………中考链接………………….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习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课前预习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 12份质量的碳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每 1个碳原子和 1 个氧气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物和 生成课堂导学知识点 1:化学方程式1.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即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化学式 化学反应课堂导学(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即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 :写出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表示的意义: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每 4份质量的氢气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36份质量的水每 2个氢气分子和 1个氧气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2个水分子。课堂导学☞ 易错提醒: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 + ” 读作 “ 和 ”或 “ 与 ” 等,不能读作 “ 加 ” ; “===” 读作 “ 生成 ” ,不能读作 “ 等于 ” 。课堂导学知识点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释化学现象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或质量减少的原因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氧气扩散到空气中不正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因此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课堂导学2.计算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的质量(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8. 5g,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反应,反应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18. 9g,则生成氧气 ________g。(2)反应 A+ B= C+ D, 20g A和 1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4g C,则同时生成 D__________g;若5g A和足量 B反应时,生成 D__________g。9.65.522课堂导学3.确定未知物质的元素种类、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其依据是:在化学方程式 “ ===” 两边各种原子的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必须相同。(1)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CO2和 H2O,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元素 ,可能含 ______元素。(2)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 2H2O+ 4NO2↑+ X↑,判断 X的化学式: __________。数目种类O2C、 H O课堂导学☞ 易错提醒:质量守恒定律中 “ 参加反应的 ” 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对点训练知识点 1:化学方程式1.有关 2CO+ O2 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 2g一氧化碳和 1g氧气反应生成 2g二氧化碳点燃 B对点训练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A对点训练知识点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 绿色省运 ” 是 2015年省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 “ 三效催化净化器 ” ,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 CO、 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试推测,该无毒混合气体是 ( )A. N2和 CO2 B. CO2和 NO2C. CO2和 O2 D. CO2和 SO2A对点训练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 7∶5物 质 甲 乙 丙 丁反 应 前物 质 质 量 /g 8 32 5 4反 应 后物 质 质 量 /g 16 4 x 24C课堂反馈5.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磺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 S+ 3C K2S+ 3CO2↑+ X↑,其中 X的化学式是 ( )A. N2 B. NO2 C. NO D. N2O点燃A课堂反馈6.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和 “●”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 1个 _______微粒 (选填字母 )。 A. ● B. ○ C. D.D分解2H2O 2H2↑+ O2↑通电课堂反馈通过比较发现:(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7.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① H2CO3 H2O+ CO2↑② CaCO3 CaO+ CO2↑③ Cu2(OH)2CO3 2CuO+ H2O+ CO2↑高温③ 的生成物有三种物质而 ①②只有两种物质都是分解反应中考链接8. (2018·蜀山模拟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KClO3和MnO2 固体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是氯酸钾B. b是氧气C. d是二氧化锰D. t1时反应开始B中考链接9. (2015·攀枝花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c与 d的质量比为 2∶1B. x的取值范围: 0≤x≤30C.当 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 x+ y= 65物 质 a b c d反 应 前的 质 量/g 30 20 10 15反 应 后的 质 量/g x y 0 10B感谢聆听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23415课堂导学 ………………对点训练 ………………课堂反馈 ………………课前预习 ………………中考链接………………….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前预习1.书写原则 (两点 )(1)必须以 _____________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 ________________定律。等号两边原子的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必须相等。2.书写步骤: (1)写化学式。 (2)配平。 (3)注条件和状态。质量守恒客观事实数目种类课堂导学知识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必须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2)遵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定律P+ O2 ==== P2O54P+ 5O2 ==== 2P2O54P+ 5O2 ==== 2P2O5点燃课堂导学☞ 易错提醒:1.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 来表示),催化剂等。2.化学方程式中 “↑” 和 “↓” 的应用: ,① “↑” 和“↓” 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注 ““↑” 或 “↓” 。 ,② 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 “↓” ,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 。 ,③ 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则使用 “↑” 符号。课堂导学知识点 2:配平化学方程式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Fe2O3+ C——Fe+ CO2 选择 O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 3与 2的最小公倍数为 6,故 Fe2O3系数为 2,而 CO2的系数为 3,然后调节 C与 Fe2O3的系数分别为 3和 4,既原方程变为:2Fe2O3+ 3C 4Fe+ 3CO2。高温课堂导学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 2、 4、 6、 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Fe2O3+ C——Fe+ CO2 选择 O原子,因 O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 Fe2O3用偶数 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 C、 Fe2O3 、 CO2的系数,分别为 3、 4、 3,即得 2Fe2O3+ 3C 4Fe+ 3CO2 。高温课堂导学3.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再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 Fe2O3+ C——Fe+ CO2反应中: C——CO2 , C夺取了 Fe2O3 里两个 O原子,那么一分子的 Fe2O3里的 3个 O原子可以供给 3/2个 C——3/2个 CO2,然后调节为整数系数为:2Fe2O3+ 3C 4Fe+ 3CO2。高温课堂导学☞ 易错提醒:1.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是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2.在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前系数是否是最简比,且不能出现分数。对点训练知识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点燃(1)Fe+ O2 Fe3O4违背了 _______________;点燃(2)4Fe+ 3O2 2Fe2O3违背了 ________________。质量守恒 客观事实对点训练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电解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2H2O2 ==== 2H2O+ O2↑2H2O==== 2H2↑+ O2↑通电S+ O2 ==== SO2点燃2KMnO4 ==== K2MnO4+ MnO2+ O2↑2H2+ O2 ==== 2H2O点燃对点训练知识点 2:配平化学方程式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为 1也要填入 ______内 )(4)_____C2H4+ _____O2 ==== _____H2O+ _____CO2点燃(2)_____Fe2O3+ _____C ==== _____Fe+ _____CO2高温(1)_____P+ _____O2 ==== _____P2O5点燃(3)_____KClO3 ==== _____KCl+ _____O2 ↑542231 2 22 2 33 4 3对点训练4.某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A.Mg+ O2 ==== MgO2 B.KClO3 ==== KCl+ O2↑ C.2H2O2 ==== 2H2O+ O2↑ D.2H2↑+ O2↑ ==== 2H2O E.3Fe+ 2O2==== Fe3O4点燃通电 点燃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 , 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 :(1)化学式写错的是 ________;(2)未配平的是 ________;(3) “↑” 使用不当的是 ________;(4)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 ________;(5)反应条件写错的是 ________。A B D E BC课堂反馈5.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 反应 ① : 2H2O2 ==== 2H2O+ O2↑反应 ② : 2KMnO4 ==== K2MnO4+ MnO2+O2↑A.反应 ① 和反应 ② 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 ① 和反应 ② 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 ① 和反应 ② 都放出热量D.反应 ① 和反应 ② 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MnO2C课堂反馈6.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 “●” 表示氢原子, “○” 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① ② ③(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 _______(选填编号 ),图 ② 中的物质属于 ___________(选填 “ 纯净物 ” 或 “ 混合物 ”) ,图 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 ________,图 ① 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2)写出图 ② 转变成图 ①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①混合物能点燃2H2+ O2 ==== 2H2O中考链接7. (2014·衡阳 )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8.8g二氧化碳和 5.4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中考链接8. (2017·湖北 ) 煤油中含有噻吩 (用 X表示 ),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X+ 6O2 ==== 4CO2+ SO2+ 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 C4H6S B. C4H4SC. C4H4S2 D. C8H8S点燃B中考链接9. (2014·广东 )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 “ 国四 ” 标准。其工作原理是:(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人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 X= CO2+2NH3则 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 PM2. 5排放。请写出氨气和N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2NH3+ 3N2O 催化剂 4N2+ 3H2O======高温中考链接10. (2017秋 ·临颍县期末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由__________(“ 分子 ”“ 原子 ” 或 “ 离子 ”) 构成,电解食盐水可生成氢氧化钠 (NaOH)、氢气和氯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Cl+ 2H2O通电 2NaOH+ H2↑+ Cl2↑ ======离子中考链接11. (2017·河南模拟 )载人航天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 (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达到高温,引起高氯酸铵发生分解,产生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一种常见的液态氧化物和氯气。写出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_____________。由- 3到 02NH4ClO4 高温 N2↑+ 2O2↑+ 4H2O↑+ Cl2↑ ======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