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8生态林业PPT课件.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69677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5.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生态林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08生态林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08生态林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08生态林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08生态林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生态林业 什么是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的基本经营方针?,第一节 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现状及问题 我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规划 我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措施,一、建设现状及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19992004年)森林覆被率18.21%;为解放初期的8.6的3倍。林业用地面积2.67亿hm2,森林面积1.75亿hm2,占世界森林面积4.5%,排列在世界的第5位。但人均才0.132 hm2,不足世界平均的25%,居世界134位。活立木总蓄积136.2亿m3;森林蓄积量124.6亿 m3,占世界森林蓄积量3.2%,排列在世界的第6位。人均森林蓄积量9.4

2、 m3,不足世界平均的16.7%,居世界122位。,我国历次森林清查结果单位:亿立方米、万公顷、,2、森林环境工程建设的问题,在国土面积中,比重仍偏低,面积不足,控制、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能力不强。 缺乏全面规划和有效地贯彻落实。 地域分配不当,中幼龄林、同龄林多。 结构不良,经营水平低。 重用材,轻防护,任意改变经营方向,不能有效协调生态和经济的同步发展。,二、我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规划,1、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它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总面积406.9104 km2,占国土面积42.4;规划造林3 5

3、08104 hm2,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将分3个阶段、8期工程实施。三北防护林的第1期工程,从19781985年,累计造林666104 hm2。第2期工程是从1986到1995年,提前1年超额完成规划造林任务1 333104 hm2。这些树木全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9。从1996年开始的第3期工程历经5年时间,造林400104 hm2,投资78.56亿元。,三北防护林第1、2期工程已经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 100104 hm2受风沙侵袭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粮食增产1030。12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的沙化土地得到控制,4104 km2的沙漠得到了绿化

4、,133104 hm2沙地被改良成了农田、牧场或果园,有893104 hm2的沙化、盐渍地、牧草严重退化的草原得到保护和恢复,数十万牧民在沙地中安家致富,黄土高原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10以上。,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该工程涉及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等13个省(区)的645个县(市),总面积约160104 km2。1989年国家批准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总体规划。该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 000104 hm2。其中19892000年营造林1 210104 hm2,新增有林地面积666104 h

5、m2。第1期工程建成后,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0提高到40左右,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108 t。,3、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该工程涉及沿海地区11个省(区、市)195个县(市),总面积25104 km2。中国沿海地区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总长1.8104 km。2050年工程建成 后,森林覆盖率将由1987年的21提高到38,使770104 hm2农田得到林网保护,水土流失量减少50。我国将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到2010年,沿海地区将新增有林地923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483个百分点,红树林面积恢复发展到9

6、51万公顷,沿海湿地得到全面保护,实现基干林带全面合拢的目标。,4、 太行山绿化工程:绿化工程涉及4省(市)110县(市),总面积12104 km2。规划造林面积356104 hm2。2050年绿化工程完成后,森林覆盖率将由1993年的15提高到35左右。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构成华北平原的屋脊,成为京津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1993年全面启动的绿化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造林种草,建设起以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科学布局,多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防护林体系。,5、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中国平原人口、耕地和面积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45和12,是国家重

7、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对改善平原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治沙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天然林保护工程,“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一、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三个层次:全国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它地区的天然林。工程计划调减木材产量1991万m3,管护森林9433.3万hm2,分流安置富余职

8、工74万人。 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个省区市的个县和个森工局。从年至年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二、“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这是我国涵盖面积最大的防护林工程。工程计划造林2266.7万hm2,并对7186.7万hm2森林实行有效保护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二期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9、。计划到2010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266.7万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2666.7万hm2,年均减少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2.6亿t。 这是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规划在年至年间,退耕还林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亿亩。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亿亩。,四、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计划到2010年,工程区林草覆盖率由目前的6.7%提高到21.4%。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

10、古省区市的个县,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后,京津地区的生态将大为改观。,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这项工程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2010年前重点实施10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和30个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 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湿地地区等。到年,使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个,其中国家级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六、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工程完工后,每年提供木材1.3337亿m3,

11、约占国内需求量的40%,加上现有资源,木材供需基本平衡。 主要解决木材供应问题,减轻木材需求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工程布局于我国毫米等雨量线以东的个省区的个县、个林业局、场,计划在年至年间,分三期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近亿亩。工程建成后,提供的木材约占我国当时商品材消费量的。,三、我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措施,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采取保护性策略建设,经营和保护森林环境保护工程 加强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探讨和完善补偿制度,使之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第二节 森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森林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 森林生态补偿理论 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第三节 生态经济协调的

12、生态林业生产,一、生态林业生产总体要求 二、基本思路 三、基本策略,一、生态林业生产总体要求,生态林业生产不仅不能破坏环境,而且还要求随森林经营的发展逐步趋于良性循环,同时也要求有较高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产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基本思路,在分类经营的背景下,商品林不一定完全以生产木材为主,公益林也不一定不能经营。前提是在保持一定生态功能前提下达到生态经济耦合效益最优。 设: Km、Kn、Km、Kn分别表示生态林业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相应的变化量, Kk表示最低生态效益; K、K表示总效益、总效益变化量。 则在生态林业经营过程中,Kk不能下降到一定水平(可以看作正的常数

13、),否则生态系统不能恢复,故定义: KnKk Kn 0 KKmKn0,三、基本策略,1、在生态平衡基础上经营林业 在生态平衡基础上经营林业,有三层含义: 一是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平衡与森林采伐利用的关系。 防止单纯保护,只有让山区居民、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在合理森林经营中取得最大经济利益,才能调动他们营林积极性。 林木生长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避免掠夺性经营、集中过伐、重采轻造的短期行为,二是提倡和推广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林业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式与更新方式 采伐方式上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择伐方式是比较好的,但在目前老林区以成过熟林为主和人工林单一树种又同龄的条件下,适当的采用小块状皆伐不是不

14、可以的,关键面积不能过大,其目的在于不致过大的破坏森林环境和保持水土。 更新方式上要逐步改变针叶纯林的做法,但考虑到经营方便可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的方法,对有条件自我恢复的地段或伐区可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封山育林使之在人工诱导下恢复起来,形成天然的混交林,使森林朝着多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推广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保持水土、改良林地质量、间作复种;有机肥、化肥、生物固氮相结合,改善林地肥力状况;农林牧相结合,发展立体林业;林农复合系统;发展混交林,综合防治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选择高光效品种,抗疫力强的品种。,三是了解生态平衡机理,利用生态平衡规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把生态平衡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15、(1)处理好需与供的平衡关系。环境源源不断地得到物质与能量的补偿,保持其活力,才能持续地供给生物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空间,使生物得以不停地生长、发育和繁衍。 (2)利用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持生物的基本数量及适宜的群体结构保持生物的基本数量及一定的年龄和性别比例 (3)利用生物资源,必须考虑适时和适龄向题。幼龄生物对环境的需要多,归还少,净生产量高;壮龄期可能基本平衡;老龄期则相对地需要少,净生产量低时间上、季节上的差异 (4)利用生物资源要注意生物群体的自我稀疏作用。在生物生活的有限空间里,生物数量增殖不能一直呈指数的上升,通常达到一定高密度后,经过一个相对稳定阶段,即出现死亡多而生殖少的下

16、降趋势 (5)保护自然资源要注意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生物链之间的关系,2、推广立体林业的经营模式,提高立体开发的科技含量,在天然林中,林相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上层乔木、中层灌木、下层活地被物(木本、草本、蕨类、苔藓等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 “点桐插杉”、林地间种、套种农作物、“桑基鱼塘” 就闽西北山区来说,常见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就有:(1)林、粮、豆间作长短结合立体型模式;(2)林、茶、果及绿地作物混合立体经营模式;(3)林、牧、鱼、药复合经营立体型模式;(4)森林“空间糖厂”(林间养蜂)型模式;(5)以生物为主体的森林病虫

17、害综合防治体系型模式;(6)“林、农、牧、副、渔”多环式复合经营型模式。,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推广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因地制宜,发展适销对路的经营项目。 从地方的特点和企业(林农)的经营条件出发,牢固树立市场营销观念,认真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以及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选准适销对路的经营项目。 (2)搞好规划设计,适当匹配物种(品种)组合和结构层次。第一,要选择适地适树的乔木树种,迅速形成良好的乔木层,以发挥林木的主体作用;第二,要选择与经营地块各生态位相适应的高效能的植物种类,以提高生态位利用率;第三,要选择营养级转化率高的动物品种,以增加经营地块总生产量;第四,要选择

18、生物学上共生互利的物种,以避免种间竞争或生化相克。(3)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出产品的加工增值。 立体林业经营产前、产中、产后各种咨询服务工作,3、以林业为基础,多种经营,使山地综合建设与山区发展互促互进,(1)必须明确“以林业为基础,综合发展”的山区建设方针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持续、稳定、协调、全面地发展林业和繁荣林区(包括山区)经济。 “以林业为基础”,就是要充分认清山区的自然经济特点,把林业作为山区生态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来看待,在振兴山区中把恢复、重建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放在首位,并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来规划森林资源的多元化系列开发利用,形成相应的商品生产序

19、列和相关的生产行业。 “综合发展”,就是要把山区作为一个复合的自然经济系统,统筹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林、农、牧、渔、副;工、商、运、建、服务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山区系统的宏观有序结构的形成,达到振兴山区、发展林业的目的。,(2)必须以总体规划为先导,编制一项切实可行,从宏观上控制生态平衡,加强社区建设,微观上搞活经济的长远规划与近期实施计划,以便切实把山区开发和林业发展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真正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及生态经济规律来选择和确定综合发展的类型、项目、品种,达到各类资源合理开发、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适度规模、产业集中、优势

20、互补 ,避免重复布局,4、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开源节流、促进森林资源增长,(1)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第一,建立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把扩大森林资源,提高生长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杜绝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 第二,建立健全各级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查清森林资源状况(如各林种、树种的林龄、面积、蓄积、树种组成及地区分布等等),建立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并以此监测森林资源消长动态。按照林业生产计划和政策规定,核发采伐证,搞好伐区调查、拨交和验收。监督检查森林经营和采伐部门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活动,确保资源的合理经营利用。,第三,加强森林资源的档案管理,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

21、系。 森林资源档案分五级建立和管理:即国家、省、地、县(国有林场)、乡镇林场 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监测森林资源消长动态,验证资源档案数据 。 第四,健全森林保护制度,做好保护工作。 认真宣传贯彻“森林法”、森林资源保护条例、木材市场管理条例,(2)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第一、实行限额采伐,凭证采伐。 目前森林生长量与消耗量1:1.25的倒挂比例,调整到1:080.9的合理比例上来 要实施限额采伐,必须取缔限额外采伐,严格制止乱砍滥伐 各单位的具体采伐限额,可根据成过熟林的比例来确定。成过熟林占用材林总蓄积35以下,年消耗量应小于生长量;成过熟林占用材林3540,年消耗量可等于生长量;成过熟林

22、占41以上者,年消耗量可略大于生长量。 第二,调整采伐结构,挖掘木材潜力。 变单靠主伐取材为主,为主伐、抚育伐、改造伐、利用三剩等多渠道取材 。第三,发展木材综合利用。,(3)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第一,经营好现有森林。 全面经营好现有森林,充分挖掘林地的自然生产潜力是实现资源增长的有力手段 第二,以保证质量为中心,抓好荒山荒地造林。 “造一片,成一片,管一片” 第三,因地制宜,抓好封山育林,积极扩大森林面积。 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实施封山的育林措施,第四节 乡村生态林业建设,乡村林业的特点 平原区乡村生态林业 山区半山区乡村生态林业,一、乡村林业的特点,1、乡村林业的涵义 乡村

23、林业是通过政策和投入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林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林业发展模式,其目的是发挥林地综合经营的优势,在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优化乡村环境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林业作为林业经营的一种模式,以朴素的 可持续经营思想为指导,在优化环境的前提下,实行立体经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脱贫致富中作用,体现了我国现阶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 要,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乡村林业的特点,广泛的群众参与,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广泛而且是自愿的参与是乡村林业最根本的特征,也是我国林业大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4,

24、全国集体林区面积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的61.4,其中在南方10省区的林业用地中,有91.6归集体所有,多目标的经营方式,符合现代林业经营理论的宗旨乡村林业之所以备受全球 的关注,在于其经营方式的多目标性,由于实行立体经营,它既能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又能满足政府优化环境的需要。传统的乡村林业的成功模式包括林农间作、轮作、套作, 庭院林业,桑基渔塘等,均体现了生态经济的经营思想,即在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取得经济效益,是朴素的可持续经营思想的萌芽。现代乡村林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 展,生态经济沟、小流域治理和山区综合开发等模式已得到成功的应用,堪称乡村林业的最新成果,投工投劳为主的投入方式,是我国国

25、情的基本要求乡村林业主张通过政策扶 持和必要的投入引导,发动群众主动和自觉地来经营林业,与我国农业人口多、经济落后和财政能力有限的国情不谋而合,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加农民收入的经营思想,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需要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工作,把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 题来对待,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党中央已把如何增加 农民收入的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乡村林业的目标旨在通过林地的综合经营,提高林地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康的步伐,同时

26、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优化 环境,引导农村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林业事业也只有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范围内,发挥自身固有的优势,综合经营,建立“参与得益再参与再得益“的回报机制, 才能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获得一席之地,二、平原区乡村生态林业 农田林网 农林间作 围村林 片林 庭院林,二、山区半山区乡村生态林业,经济林 薪碳林 竹林 四旁绿化,小张庄的农田林网: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从前是个穷地方,生态环境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结构单一,粮食产量很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小张庄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大力营造防护林,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吉林省的农田防护林网,粮林间作,山东宁津县的林农间

27、作,房前屋后果林拥翠,道路干净整洁。武汉市江夏区“绿色家园”建设,已涌现出“小果园、小苗圃、小片林、小休闲园”四种模式,河南商丘:林中搞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另一条致富门路,也实现了良性循环的生态链条,山东青州市高柳镇的围村林:曲径通幽 绿草如茵 生活家园 如诗如画,干旱半干旱地区4年生片林,小区绿化,竹林,天然森林,人工林,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色经济林,特种用途林,灌木林,广东桉树速生丰产林,四川九寨沟的原始森林,海南尖峰的热带雨林,退耕还林工程,第五节 城市生态林业建设,城市林业的三大效益 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和依据 城市林业发展方向 国家森林城市的兴起与广州的实践,一、城市林业

28、的三大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二、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依据 我国城市绿化水平很低,绿地面积普遍较少 国外城市绿化水平及发展 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的要求 各类游憩地的合理容纳量 提高绿化覆盖地的可能性,三、城市林业发展方向 系统化 因地制宜、形成特色 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城市林业建设 制定有关城市林业的法规,保证城市林业生态系统高效运转和发展,四、案例分析:国家森林城市的兴起与广州的实践,1、“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国家森林城市”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

29、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理念,首次把城市林业作为林业战略的重要内容。,2004年,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绿化基金会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6家单位联合组建的“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开始组织启动“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并依托论坛评选国家森林城市。论坛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积极传播城市森林理念,促进城市森林在城市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2005年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申办办法,明确了论坛的宗旨、组织机构和申办程序。同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森林

30、城市评价指标,明确了国家森林城市的概念、创建目的、建设标准和考核检查事项,为准确评定国家森林城市制定了规范。,2、广州建设城市森林的实践,广州建设城市森林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由于过度砍伐、保护不力等历史原因广州出现了大面积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房地产开发日益强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迭起,工业发展异常迅猛,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使土地、水、空气等资源又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局部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世纪之交,确立了把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山水生态城市目标,大手笔启动了“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环境工程,全力推进

31、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经过多年持续性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突击性、高强度建设,广州市城市森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07年6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3%,林木绿化率43.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79%、绿地率33.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02m2,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广州森林生态的主要类别,公益林:在城市东北部群山之中,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的15.93万hm2生态公益林非常完整,使流溪河和增江河的水源品质基本保持良好水质。在城市东南部,对3 000多km农田林网、防护林带进行保护和修复,形成新的公益林,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人居和生产环境。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

32、心地区,长期有效保护了0.22万hm2白云山、越秀山森林和0.12万hm2海珠生态果园,有效维护了城市中心区大绿的格局,经济林:广州现有商品林面积13.87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6.7%,通过营建速生丰产林和高产经济林果,基本满足了工业用材需求。近年来,大力调整近郊农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在主干道两边建立非食用的、以花卉苗木基地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带,形成了特色经济林区。通过发展森林旅游、珍贵用材林、绿化苗木等相关产业,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实现了政府节资、农民增收、城市增绿的共赢目标,湿地群:广州现有的湿地为7.44万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其中近海、海岸湿地及河口水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

33、基塘湿地占65%,河流湿地(含泛洪平原湿地)占25%,湖泊湿地占6.9%,库塘湿地占2.5%。为重点保护好近海及海岸湿地,建立沿海基干防护林、湿地红树林、湿地森林公园,整合滩涂、红树林、芦苇群落等资源,逐步建成华南地区陆生、水生、海生动植物品种最丰富的滨海湿地森林景观,从功能上看,可分为景观林、风水林和休闲林: (1)景观林:广州拥有191个城市公园、3个风景名胜区、50个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各具特色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吸引了大批市民去休闲、旅游和度假 (2)风水林:广州现有乡村风水林1246片,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绿化区域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将对农村700片风水林

34、进行升级改造,初步建成山青水秀、花果飘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家园 (3)休闲林:在城市居民小区、较大型商业区、道路立交互通区、较宽的人行道、广场、危房拆除改造的合适地点,栽植成片的小树林,营造温馨的小园林,增强了局部绿化效果,使这些地方成为居民休闲散步、逛街休憩和健身娱乐的最便捷选择地,广州森林建设发挥的巨大作用,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全市29.87万hm2森林,尤其是处于东北部山丘地区的15.93万hm2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发挥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滞尘减噪等功能,是城市周边绿色屏障,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 改善了城乡自然环境:青山绿地一期工程使全市

35、人均绿地面积增加6.34m2,在城区1350km2范围内绿地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新建的95.26km2绿地80%分布在城市东南部,改善了广州森林绿地“北多南少、东西更少”的状况,优化了城市绿化格局。将城市林业建设与中心镇村绿化建设结合起来,新建了100多个镇村公园、小游园和休闲绿地,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绿化环境,满足了市民旅游需求:适应城市居民渴望到森林中享受新鲜空气、自然情趣和优雅环境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广州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培育出“流溪香雪”、“石门红叶”和“白水仙瀑”等知名旅游品牌,打造了一批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据统计,10个重点森林公园每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位于市区的白云山风

36、景名胜区每年接待游客达2000多万人次。森林旅游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如增城大封门森林公园景区所在的高滩地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0元,比2004年景区开放前的2800元增长了75%,丰富了城乡文化内容: 广州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积极推进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一方面,传承岭南历史文化。保护一批古典园林、历史名园,新建一批岭南园林景观,把清代兴起的“迎春花市”发展成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的“花文化”、“树文化” 另一方面,弘扬现代生态文明。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及森林科普教育基地,把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生态公益和与森林有关的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热

37、潮持续高涨,营造了一大批义务植树主题公园、义务植树基地和纪念树、纪念林,全社会形成了“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风尚,3、全力以赴承办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关于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初步构想 目标:把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办成具有“广州风格、岭南特色、中国水平、世界潮流”的国际性论坛,进一步扩大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主题: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主题可定为“关切民生创新-发展”。城市是物质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森林是主要的生态文明成果,市长论坛专题:建议选为“城市森林建设与改善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温家宝总理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显党和政府对生态地位认识的深化和巨大的民生关怀 专家论坛专题:建议选为“城市森林建设管理的创新发展”。城市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也面临着创新发展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林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