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78140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验六 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名称】: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09 救援一班 第三大组 李岚宇 2009222336室温:28(一)实验目的: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原理。(二)实验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 -酮酸与-酮基的互换反应称为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广泛地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氨基酸反应时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此酶催化氨基酸的 氨基转移到另一 酮基酸上。各种转氨酶的活性不同,其中肝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如下反应: 酮戊二酸 + 丙氨酸 ALT谷氨酸 + 丙

2、酮酸本实验以丙氨酸和 -酮戊二酸为底物,加肝匀浆保温后,用纸层析法检查谷氨酸的出现,以证明转氨基作用。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以滤纸为支持物,滤纸纤维与水亲合力强,水被吸附在滤纸的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把预分离物质加到滤纸的一端,使流动溶剂经此向另一端移动,这样物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进行连续、动态的不断分配。由于物质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移动速度就不一样,在固定相中,分配趋势较大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反之,在流动相分配趋势较大的成分,移动速度快,最终不同的组分彼此分离,物质在纸上移动的速率可以用比值 Rf 表示:物质在一定的溶液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比值 Rf 也

3、相对稳定,因此在同一层析体系中可用 Rf 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1、0.01mol/L pH 7.4 磷酸盐缓冲液。2、0.2mol/L Na2HPO4溶液 81ml 与 0.2mol/L NaH2PO4溶液 19ml 混匀,用蒸馏水稀释 20 倍。3、0.1mol/L 丙氨酸溶液称取丙氨酸 0.891 克,先溶于少量 0.01mol/L pH 7.4 磷酸盐缓冲液中,以 1.0 N NaOH 仔 细调至 pH7.4 后, 加磷酸盐缓冲液至 100ml。4 、0.1mol/L酮戊二酸称取 酮戊二酸 1.461 克,先溶于少量 0.01mol/L pH 7.4磷酸盐

4、缓冲液中,以 1.0 N NaOH 仔细调至 pH 7.4 后,加磷酸盐缓冲液至 100ml。5、0.1mol/L 谷氨酸溶液称取谷氨酸 0.735 克,先溶于少量 0.01mol/LpH 7.4 磷酸盐缓冲液中,以 1.0 N NaOH 仔细调至 pH 7.4 后, 加磷酸盐缓冲液至 50 ml。6、0.5%茚三酮溶液称取茚三酮 0.5 克于 100 ml 丙酮中溶解。7、层析溶剂:将重蒸过的酚 2 份和水 1 份按比例混合后,放入分液漏斗中,震荡,静置 24 小时后分层,将下部酚层转移到瓶中备用。仪器:玻璃匀浆器、10ml 试管、培养皿、表面皿、沸水浴锅、 37恒温水浴箱、9cm圆滤纸、烘

5、箱、手术剪刀、分液漏斗。 (四)实验步骤: 1、肝匀浆制备:取新鲜动物肝 0.5 克,剪碎后放入匀浆器,加入冷 0.01mol/LpH 7.4 磷酸盐缓冲液 1.0 ml,迅速研成匀浆, 用上述缓冲液 4.5ml 混匀备用。2、 酶促反应过程(1)取离心管两支,编号:1(测定管) 、2(对照管) ,各加肝匀浆 0. 5ml。把对照管放沸水浴中加热 10 分钟,取出冷却。(2)各加 0.1mol/L 丙氨酸 0.5 ml, 0.1mol/L-酮戊二酸 0.5 ml,0.01mol/L pH 7.4 磷酸盐缓冲液 1.5 ml,摇匀。(3)37保温, 30 分钟后取出,保温完毕。(4)把测定管放沸

6、水浴中煮 10 分钟,取出后冷却,过滤。3、层析(1)取圆形滤纸一张(直径 9cm)放洁白纸上,以圆点为中心,约 1 cm 为半径,用铅笔划一圆线作为基线,在线上四等份处标清四点编号作为点样原点。(2)点样:用四根毛细玻璃管分别进行点样。把丙氨酸液、谷氨酸液分别点在原点 2、4处。把测定液、对照液分别点在原点 1、3 处。注意斑点不宜过大(应在直径 0.5cm 以下) 。在第一次点样点干后,再在原处同样点第 2 次。(3)层析:先在滤纸圆心处打一小孔(铅笔芯粗细) ,再取滤纸一条卷成捻如灯芯状,上端插入滤纸中心孔中,下端剪成须状。(4)把滤纸平放在上述培养皿上,使纸芯下浸入层析液中,盖上培养皿

7、盖。可见层析液沿纸芯上升到滤纸中心,渐向四周扩散。当层析液前缘到离滤纸边缘约 1cm 时,约 25 分钟,取出滤纸,用镊子小心取下纸芯,放入烘箱中烘干。(5)显色:将上述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滴 0.5茚三酮的丙酮溶液,使滤纸全部湿润,再放入烘箱干燥,此时可见紫色斑出现,比较色斑的位置,及色泽深浅,计算 Rf 值,分析是否发生了转氨基反应。(五)实验结果记录:图(1)表格(1)(6)实验讨论:1、从表格(1)中可以看出,测定管上清液点样出现了两个色斑,根据 Rf 值的计算也可以看出,测定管中氨基酸发生了转氨基作用,生成的未知物质 b 为谷氨酸,则未知溶质a 为丙氨酸;对照管中因为酶的失活而没有发生转氨基反应,只有丙氨酸,所以色斑只有一个。2、层析点样时手要洗净,操作中尽可能少量接触滤纸,以免污染。3、层析液中含有腐蚀性酚,取用时注意安全,防止溅到皮肤及眼睛。4、点样点不宜过大,直径小于 0.5cm.2010 年 9 月 19 日点样溶液 色斑个数 溶质中心到原点中心的距离溶质前缘到原点中心的距离Rf 值未知溶质 a 1.50cm 2.50cm 0.6测定管上清液 2未知溶质 b 0.40cm 2.50cm 0.16丙氨酸 1 1.30cm 2.20cm 0.6对照管上清液 1 1.50cm 2.50cm 0.6谷氨酸 1 0.40cm 2.20cm 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实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