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加试选择题小卷(打包10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小卷打包10套.zip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小卷打包10套.zip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10201811061132.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1201811061131.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2201811061133.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3201811061134.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4201811061135.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5201811061136.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6201811061137.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7201811061138.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8201811061139.doc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9201811061140.doc
  • 全部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10201811061132.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1201811061131.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2201811061133.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3201811061134.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4201811061135.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5201811061136.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6201811061137.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7201811061138.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8201811061139.doc--点击预览
    •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加试选择题许9201811061140.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加试选择题小卷(十)1.做“单缝衍射”实验和“双缝干涉”实验时,用激光比普通光源效果更好,图像更清晰。如图甲所示,如果将感光元件置于光屏上,则不仅能在光屏上看到彩色条纹,还能通过感光元件中的信号转换,在电脑上看到光强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光强分布如图乙所示B.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光强分布如图丙所示C.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光强分布如图乙所示D.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光强分布如图丙所示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 Uc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描绘出图乙中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 h。电子电荷量用 e 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了测遏止电压,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向 M 端移动B.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C.由 Uc-ν 图象可知,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ν cD.由 Uc-ν 图象可求普朗克常量表达式为 h=𝑈1𝑒𝜈1-𝜈𝑐3.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B.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24.如图所示,简谐横波 a 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简谐横波 b 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 10 m/s,振动方向都平行于 y 轴。 t=0 时刻,这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是平衡位置在 x=2 m 处的质点从 t=0 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5.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主要目的是( )A.加大飞机的惯性 B.使机体更加平衡C.使机翼更加牢固 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6.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 ABC 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 E 点,并偏折到 F 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 AB 的夹角为 θ= 30°,E、 F 分别为边 AB、 BC 的中点,则 (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3B.光在 F 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 F 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 E 点的光束平行3加试选择题小卷(十)1.AD 解析 双缝干涉条纹等间距,单缝衍射条纹一定不等间距,是中央宽、两边窄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光强分布如题图乙所示,故 A 正确,B 错误;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光强分布如题图丙所示,故 C 错误,D 正确。2.CD 解析 入射光的频率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则遏止电压增大,测遏止电压时,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N 端移动,故 A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ν-W 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 B 错误;根据 Ekm=hν-W 0=eUc,解得 Uc= ν- ,图线的斜率 k=ℎ𝑒 𝑊0𝑒,则 h= ,当遏止电压为零时, ν=ν c,故 C、D 正确。ℎ𝑒= 𝑈1𝜈1-𝜈𝑐 𝑈1𝑒𝜈1-𝜈𝑐3.C 解析 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故电磁波能发生衍射现象,A 错误;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遥控电视机的,B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天体相对地球运动时,我们接收到来自天体的电磁波频率发生变化,根据其变化可判断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C 正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定值,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出的数值应相同,D 错误。4.B 解析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上坡下,下坡上”,则平衡位置 x=2 m 处的质点在 t=0 时刻都沿 y 轴正方向振动,由 T= 可知两列波的周期相同,则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到达 x=2 m 处,此时 x=2 m𝜆𝑣处的质点的位移为 3 cm,故选项 B 正确。5.D 解析 飞机上天后,在气流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机翼越抖越厉害说明气流驱动力周期与机翼的固有周期非常接近或相等。在机翼前缘处装置配重杆,目的是通过改变机翼的质量来改变其固有频率,使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差较大,从而实现减振的目的,故选项 D 正确。6.AC 解析 在 E 点作出法线可知入射角为 60°,折射角为 30°,折射率为 ,A 正确;由光路的3可逆性可知,在 BC 边上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B 错误;由公式 λ 介 = ,可知 C 正𝜆空气 𝑛确;三棱镜两次折射使得光线都向底边偏折,不会与入射到 E 点的光束平行,故 D 错误。1加试选择题小卷(一)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费米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称为“核反应堆”的装置,首次通过可控的链式反应实现了核能释放B.β 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C.α 粒子散射实验是由汤姆生完成的D.核力是短程力,是强相互作用力,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2.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圈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 ω 绕 ab 边转动,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线圈所围面积为 S,线圈导线的总电阻为 R。 t=0 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则( )A.此时磁通量最大,回路中电流最大B.此时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最小,没有电流C.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 I=2𝐵𝑆𝜔2𝑅D.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 P=(𝐵𝑆𝜔)22𝑅3.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式为 x=Asin ω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振幅为 AB.简谐运动的圆频率 ω= rad/s𝜋4C.第 4 s 末,振子的速度最大2D.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弹簧振子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4.科学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并估算出了原子的大小B.玻尔的原子模型指出氢原子可以吸收一定频率范围的光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C.戴维孙和 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D.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5.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 a 和 b 在同一介质中均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波的波长为 8 m、 b 波的波长为 4 mB.对于 a 波, x 轴上 2 m 处的质点经过 0.12 s 就传到 x=7 m 处C.a、 b 两列波波速相等D.若 a、 b 两列波相遇不可能发生干涉6.如图所示,阴极 K 用极限波长 λ 0=0.66 μm 的金属铯制成,用波长 λ= 0.50 μm 的绿光照射阴极K 调整两个极板电压,当 A 板电压比阴极高出 2.5 V 时,光电流达到饱和,电流表示数为 0.64 μ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为 4.0×1012个B.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9.5×10-19 JC.如果把照射阴极绿光的光强增大为原来的 2 倍,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为 8×1012个D.如果把照射阴极绿光的光强增大为原来的 2 倍,光电子飞出阴极的最大初动能为 1.9×10-19 J3加试选择题小卷(一)1.BCD 解析 粒子散射实验是由卢瑟福主持完成的,不是汤姆生,故 C 错。其余三项正确。2.BCD 解析 本题考查交变电流和电磁感应现象。如题图所示位置,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最小,但此时线圈没有电流。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 I= ,线圈消耗的电功率2𝐵𝑆𝜔2𝑅P=I2R= ,故 A 错误,B、C、D 正确。(𝐵𝑆𝜔)22𝑅3.ABC 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振动。由函数关系可知该弹簧振子水平方向的振幅为 A,故 A 正确;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圆频率 ω= rad/s,故 B 正确;第 4 s 末,振子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 C 正确;𝜋4由题图可知, x-t 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而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振子的速度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故 D 错误。4.ABD 解析 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并由此可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选项 A 错误;玻尔的原子模型指出氢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吸收或者放出的光子的频率是一定的,选项 B 错误;戴维孙和 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选项 C 正确;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选项 D 错误。5.ACD 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波。由题图可知 a 波的波长为 8 m、 b 波的波长为 4 m,A 正确;质点是上下运动的,故不可能运动到 x=7 m 处,B 错误;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决定的,故 C 正确;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才能发生干涉,D 正确。6.AC 解析 本题考查光电效应。(1)光电流达到饱和时,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全部达到阳极 A,阴极每秒钟发射的光电子的个数 n= 个 =4.0×1012个𝐼𝑚𝑒=0.64×10-61.6×10-19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hν-W=h -h12m𝑣𝑚2 𝑐𝜆 𝑐𝜆0代入数据得 =9.5×10-20 J。12m𝑣𝑚2(2)如果照射光的频率不变,光强加倍,根据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可知,阴极每秒发射的光电子数n'=2n=8×1012个,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仍然是 =9.5×10-20 J。12m𝑣𝑚21加试选择题小卷(二)1.如图所示,实线是沿 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 t=2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 v=8 m/s,振幅 A=4 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 时刻 x=8 m 处的质点向上振动B.该横波若与频率为 1.5 Hz 的波相遇,可能发生干涉C.经过 t=1 s,x=2 m 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D.t=2.75 s 时刻 x=4 m 处的质点位移为 2 cm32.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在匀强磁场中,一只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内阻为 10 Ω,外接一只电阻为 90 Ω 的灯泡,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则( )A.t=0 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平行B.每秒钟内电流方向改变 100 次C.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22 VD.0~0.01 s 时间内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为 03.图示为一玻璃球体,其半径为 R,O 为球心, AB 为水平直径, M 点是玻璃球的最高点。来自 B 点的光线 BD 从 D 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 AB,已知∠ ABD=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则( )A.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3B.光线从 B 到 D 所需时间为3𝑅𝑐C.若增大∠ ABD,光线不可能在 DM 段发生全反射现象D.若∠ ABD=0°,则光线从 A 点射出,传播方向不变,光速增大24.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质点 Q'、 P'、 O、 P、 Q,相邻两质点间距为 1 m。 t=0 时刻质点 O 从平衡位置开始沿 y 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质点 O 振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当质点 O 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时,质点 P 才开始振动,则( )A.P'、 P 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B.当质点 Q'第一次到达负方向最大位移时,质点 O 已经通过了 25 cm 的路程C.当波在绳上传播时,波速为 1 m/sD.若质点 O 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变大5.用同一光电管研究 a、 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 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 U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这两种光( )A.照射该光电管时 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 a 光的临界角大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 a 光的偏折程度大6.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 α 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铯原子核 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 Pb)的结合能(13355 (20882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3加试选择题小卷(二)1.AD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 λ= 12 m,波速 v=8 m/s,故周期 T= =1.5 s,频率 f=𝜆𝑣Hz,该波与频率为 1.5 Hz 的波不能发生干涉,选项 B 错误;经过 2 s,波沿 x 轴传播 16 m,即传1𝑇=23播了 λ+ 4 m,所以波向 x 轴负方向传播,由微平移法可知, t=0 时刻 x=8 m 处的质点在向上振动,选项 A 正确;经过 1 s,波向左传播 8 m,x=2 m 处的质点的振动情况与 t=0 时刻 x=10 m 处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即位于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选项 C 错误;2 .75 s= 1+ T,x=4 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6Asin 2π × =4× cm=2 cm,选项 D 正确。56 32 32.AB 解析 从题图可以看出,从金属线圈旋转至中性面时开始计时,所以选项 A 正确;交流电动势的周期为 2×10-2 s,频率为 50 Hz,因一个周期内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所以每秒内电流方向改变 100 次,选项 B 正确;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U 灯 = ·R 灯 = ×90 V≈19.8 V,所以选项 C 错𝑈𝑅总 31.12×1100误;0~0.01 s 内磁通量的变化不为零,所以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不为零,选项 D 错误。3.ABD 解析 由题图可知,光线在 D 点的入射角为 i=30°,折射角为 r=60°,由折射率的定义得 n= ,故 n= ,A 正确;光线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 v= c,由题可知 BD= R,所以光线从 B𝑠𝑖𝑛𝑟𝑠𝑖𝑛𝑖 3 𝑐𝑛=33 3到 D 所需时间为 t= ,B 正确;若增大∠ ABD,则光线射向 DM 段时入射角增大,射向 M 点时为𝐵𝐷𝑣=3𝑅𝑐45°,而临界角满足 sin C= =sin 45°,即光线可以在 DM 段发生全反射现象,C 错误;入1𝑛=3322射角为 0°时,折射角为 0°,光沿直线传播,传播速度增大,D 正确。4.BC 解析 向左、向右传播的两列波关于 y 轴左右对称, P'、 P 步调总是相同,A 错误;振动从质点 O 传到质点 Q'时,质点 O 已经振动了半个周期,质点 Q'起振方向向上,当质点 Q'第一次到达负方向最大位移时,质点 O 第二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共运动了 个周期,通过的路程 s=5A=25 54cm,B 正确; t=1 s 时刻,质点 O 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质点 P 刚开始振动,即波传播了 1 m,故波速 v= =1 m/s,C 正确;波速由介质决定,与质点振动频率无关,故质点 O 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𝑥𝑡不变,D 错误。5.BC 解析 用不同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时,根据 eUc=Ekm得 b 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A 错误;根据 hν=W 0+Ek和 eUc=Ekm得 b 光的频率比 a 光的频率大,所以 b 光的临界角比 a 光的临界角小,故 B正确; b 光的波长比 a 光的波长短,发生双缝干涉时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C 正确; b 光的折射率大,所以偏折程度也大,D 错误。6.ABC 解析 由原子核的结合能定义可知,原子核分解成自由核子时所需的最小能量为原子核的结合能,A 正确。重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轻原子核的平均质量,因此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衰变前的结合能,B 正确。铯原子核的核子数少,因此其结合能小,C 正确。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 错误。1加试选择题小卷(三)1.如图所示, A、 B、 C、 D四个单摆的摆长分别为 l、2 l、 l、 ,摆球质量分别为 2m、2 m、 m、 ,四𝑙2 𝑚2个单摆原来静止地悬挂在一根水平细线上。现让 A球振动起来,通过水平绳迫使 B、 C、 D也振动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C、 D四个单摆的周期均相同B.只有 A、 C两个单摆的周期相同C.B、 C、 D中因 D的质量最小,故其振幅是最大的D.B、 C、 D中 C的振幅最大2.如图所示, a、 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均以 45°的入射角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直线 OO'与玻璃砖表面垂直且与其上表面交于 N点,入射点 A、 B到 N点的距离相等,经玻璃砖上表面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 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玻璃砖中,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 b光的传播速度B.若 b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了光电效应,则 a光照射到该金属表面也一定会发生光电效应C.同时增大入射角,则 b光在玻璃砖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D.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a光的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比 b光的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出了原子核的大小B.已知光速为 c,普朗克常量为 h,则频率为 ν 的光子的动量为ℎ𝜈𝑐C.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但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连续的D.设质子、中子、α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 m2、 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 α 粒子,所释放的核能为 Δ E=(m3-m1-m2)c2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 1所示,此时磁通量最小,感应电流最小B.如图 2所示,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知,此电流是交流电C.理想变压器就是指无铜损、无铁损、无磁损D.变压器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所用的导线应当越粗,升压变压器中原线圈中的漆包线较副线圈中的漆包线应该粗些5.两列简谐横波在同种介质中沿 x轴相向传播,如图所示是两列波在 t=0时各自的波形图, A波向右传播,周期为 TA,B波向左传播。已知 A波的振幅为 10 cm,B波的振幅为 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波遇到障碍物时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A波和 B波的频率之比为 2∶ 3C.两列波在相遇时会发生干涉D.t=TA时, x=5 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 10 cm6.如图甲所示为一半圆形玻璃砖,一定强度的激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圆心 O点,现让经过玻璃砖后的 A、 B、 C三束光分别照射相同的光电管的阴极(如图乙所示),在 C光的照射下,电路中恰好有光电流产生,则( )A.B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有光电子打出B.A光和 C光分别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 A光打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C.入射光的入射角从 0开始增大, C光比 B光先消失D.A光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先增大后不变3加试选择题小卷(三)1.AD 解析 在 A的驱动下, B、 C、 D均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均与驱动力的频率( A的固有频率)相等,与各自的固有频率无关,选项 A正确,选项 B错误。判断能否达到最大振幅,取决于 f固 是否与 f 驱 相等。对于单摆而言,固有频率是与摆球质量无关的,所以不必考虑摆球的质量。在B、 C、 D中,只有 C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所以在 B、 C、 D中 C的振幅最大,选项 C错误,选项 D正确。2.AD 解析 由光路图可知, a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小于 b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所以 a光的传播速度大,A 正确; a光的频率小于 b光的频率,所以 b光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a光不一定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 错误;因为是平行玻璃砖,因此在其下表面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C 错误; a光波长较大,因此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 正确。3.AB 解析 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出了原子核的大小,选项 A正确;已知光速为 c,普朗克常量为 h,则频率为 ν 的光子的动量为 ,选项 B正确;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原子发射ℎ𝜆=ℎ𝜈𝑐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选项 C错误;因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α 粒子,故所释放的核能为 Δ E=(2m1+2m2-m3)c2,选项 D错误。4.CD 解析 考查交流电的磁通量、电流的变化特点,如题图 1所示,此时磁通量最小,感应电流最大,A 错;如题图 2所示,由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知,此电流是直流电,方向不变,故 B错;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可知 C、D 正确。5.AD 解析 B波的波长为 6 m,A波的波长为 4 m,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A正确;在同一介质中,机械波的波速相等,根据 v=λf 可知, A波和 B波的频率之比为 3∶ 2,选项 B错误;因为频率不同,所以不满足发生干涉的条件,选项 C错误;根据 v= 可知 ,两列波波速相𝜆𝑇 𝑇𝐴𝑇𝐵=23等,因此同时传播到 x=5 m处,该处质点还要振动的时间为 t= TA= ,根据波的叠𝜆𝐴𝑣‒1𝑚𝑣=3𝑚𝑣=34 𝑇𝐵2加原理,该处质点在 t=TA时的位移为 y=10 cm,选项 D正确。6.BCD 解析 由三种光的折射光路图可看出,三种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为 nBnCnA,则频率关系为 ν Bν Cν A,在 C光的照射下,电路中恰好有光电流产生,故 B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没有光电子打出, A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 C光的大,选项 A错误,B 正确;入射光的入射角从 0开始增大, C光比 B光先消失,选项 C正确;由光电效应理论可知, A光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先增大,之后达到饱和电流即不再变化,选项 D正确。1加试选择题小卷(四)1.2017 年 10 月 16 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利用激光干涉法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距地球约 1.3 亿光年)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此后 2 s,美国费米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同一来源发出的伽马射线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电磁波望远镜同时观测到同一个天体物理事件,标志着以多种观测方式为特点的“多信使”天文学进入一个新时代,也证实了爱因斯坦 100 多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有关引力波的预言,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产生的一种时空涟漪,宛如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引力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B.具有质量的物体能产生引力波C.干涉是波具有的性质,所以激光也是一种波D.引力波的传播需要空气作为介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若 a 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采用 b 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图乙是铀核裂变图,其核反应方向为 n→ Sr+ n,若该过程质量亏损为 Δ m,则 23592𝑈+10 14054𝑋𝑒+9438210铀核的结合能为 Δ mc2C.图丙表示 LC 振荡电路充放电过程的某瞬间,根据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方向可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正在减小D.图丁中的 P、 Q 是偏振片。当 P 固定不动缓慢转动 Q 时,光屏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23.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 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 x=-0.2 m 和 x=1.2 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 v=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 A=2 cm,图示为 t=0 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 x=0.2 m 和 x=0.8 m 的 P、 Q 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 M 的平衡位置处于 x=0.5 m 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两列波相遇后不能发生干涉B.t=1 s 时刻,质点 M 的位移为 -4 cmC.t=1 s 后,平衡位置处于 x=0.6 m 的质点位移始终为 0D.t=0.75 s 时刻,质点 P、 Q 都运动到 M 点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正沿 x 轴传播,实线是 t=0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 t=0.1 s 时的波形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波速为 50 m/s,则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B.若波速为 50 m/s,则 x=4 m 处的质点在 t=0.1 s 时振动速度方向沿 y 轴负方向C.若波速为 30 m/s,则 x=5 m 处的质点在 0 时刻起 0.8 s 内通过的路程为 1.2 mD.若波速为 110 m/s,则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波的频率为 13.75 Hz5.如图所示,一束由 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从圆弧面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入射方向对准玻璃砖圆心,入射角为 θ 1时恰好只有 a 光能以 θ 2折射角从直径边界射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射光束中只有 b 光B.a、 b 两种单色光在该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之比为 1∶ sin θ 2C.若用 a、 b 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某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是 b 光对应的大D.a 光光子的动量小于 b 光光子的动量6.以下关于原子、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 粒子散射实验中,α 粒子轰击的金箔也可以用其他重金属箔片,如铂箔片B.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各异,因此利用不同气体可以制作五颜六色的霓虹灯C.因为放射性的强度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的影响,所以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D.β 衰变方程 Th Pa e,因为 Th 和 Pa 的核子数均为 234,所以这两个原子核的结:23490→ 23491+ 0-1 23490 23491合能相等3加试选择题小卷(四)1.ABC 解析 发现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说明引力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故 A 正确;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产生的一种时空涟漪,因此具有质量的物体能产生引力波,故 B 正确;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扰动,是横波,故引力波应该有偏振现象,故 C 正确;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说明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D 错误。2.AC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b 光线在水中偏折得厉害,即 b 光的折射率大于 a 光的折射率,由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可知, b 光的频率大于 a 光的频率,结合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 a 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采用 b 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 A 正确;核子结合成原子核释放出的能量与核子数之比是结合能,在核反应的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Δ m,核反应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为Δ mc2,不是结合能,故 B 错误;由题图丙所示信息可知,电路中电流方向沿顺时针方向,由电容器极板间电场方向可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此时正处于充电过程,电路电流逐渐减小,故 C 正确;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所以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故 D 正确。3.BC 解析 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大小相等,由题图看出两列波的波长相等,由 v=λf ,可得两列波的频率相等,相遇后能发生干涉,故 A 错误;波长 λ= 0.4 m,由 v= 得,该波的周𝜆𝑇期 T= =1 s,两质点传到 M 的时间为 T=0.75 s,当 t=1 s 时刻,两列波的波谷都恰好传到质点 M,所𝜆𝑣 34以位移为 -4 cm,故 B 正确;图示时刻,平衡位置处于 x=0.6 m 的质点到 P、 Q 两波的距离相差 0.2 m,等于半个波长,所以两波相遇时该点是振动减弱的点,所以 t=1 s 后,平衡位置处于 x=0.6 m 的质点位移始终为 0,故 C 正确;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所以质点 P、 Q 都不会运动到 M 点,故 D 错误。4.BCD 解析 由题图可得,该波的波长为 8 m;若波向右传播,则满足 3+8k=v×0.1(k=0,1,2…),得v=30+80k。若波向左传播,则满足 5+8k=v×0.1(k=0,1,2…),得 v=50+80k,k=0 时 v=50 m/s,则该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故 A 错误;若波向左传播, x=4 m 处的质点在 t=0.1 s 时振动速度方向沿 y 轴负方向,B 正确;若 v=30 m/s,则 T= s,得 0.8 s=3T,所以 x=5 m 处的质点在 0 时刻起 0.8 s 内通𝜆𝑣=415过的路程为 1.2 m,C 正确;若波速为 110 m/s,则 f= =13.75 Hz,发生干涉,频率相等,D 正确。𝑣𝜆5.BD 解析 在反射光中有 a、 b 两种光,A 错误;根据折射定律,得 sin θ 1= =na,再根1𝑛𝑏,𝑠𝑖𝑛 𝜃2𝑠𝑖𝑛 𝜃1据公式 v= 得, ,故 B 正确;因为 naλ b,根据 p= ,得 papb,D 正确。ℎ𝜆6.AB 解析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α 粒子也可以轰击铂箔,产生散射现象,A 正确;能级之间跃迁,可产生不同频率的光,B 正确;实验发现,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无论它是以单质存在,还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都具有放射性,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这就说明射线与这些电子无关,也就是说,射线来自原子核,C 错误;β 衰变 Th Pa e 会向外释放能量,虽然 23490 → 23491+ 0-1Th 和 Pa 核子数均为 234,但前者比后者的结合能小,故 D 错误。 23490 234911加试选择题小卷(五)1.下列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中的 β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C.原子核结合能越大越稳定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光照强度成正比2.下图为两列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M 为绳上x=0.2 m 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波的传播速度 v1比乙波的传播速度 v2大B.这两列波发生干涉现象时,质点 M 的振动始终加强C.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的四分之三周期, M 将位于波峰D.位于原点的质点与 M 点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反的3.平行单色光射向一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柱体,射向其圆弧面的光只有图中所示圆心角为 θ 的一段圆弧上有光射出(不考虑光在玻璃内的多次反射)。已知当入射光为 a 光时, θ= 60°,当入射光为 b 光时, θ= 90°,则 ( )A.该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为 2B.该玻璃对 b 光的折射率为 3C.在玻璃中 a 光的速度比 b 光的速度大D.用 a 光和 b 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 a 光的条纹间距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B.观看立体电影的 3D 眼镜,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C.原子核发生一次 β 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D.在核反应堆中,为了使快中子的速度减慢,可用普通水作为慢化剂25.长为 5 m 的弹性绳左端 O 点从 t=0 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形成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7 s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振幅为 60 cm,波速为 2.5 m/sB.波源 O 的起振方向沿 y 轴负方向C.t=0.7 s 时刻, x=1.25 m 的质点已经振动了 0.2 sD.从 t=0.7 s 至 t=2.1 s 的时间内, x=1.25 m 的质点运动总路程为 2.4 m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B.从 n=3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发出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从 n=3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发出的光子动量最大D.从 n=3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2.49 eV 的金属钠,产生的光电子初动能一定为 9.60 eV3加试选择题小卷(五)1.B 解析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 β 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辐射出的,选项 A 错误;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变大,原子的能量增大,选项 B 正确;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选项 C 错误;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光照强度无关,只与光的频率有关,选项 D 错误。2.BCD 解析 波速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两列均沿绳传播,同种介质,则波速相等,故 A 错误;质点M 是两列波的波峰或波谷相遇点,振动始终加强,故 B 正确;甲波向右传播,由波形平移法知,图示时刻 M 点正向下运动,再经甲波的四分之三周期,由甲引起的振动在 M 将位于波峰;同理可知再经甲波的四分之三周期,由乙引起的振动在 M 也将位于波峰,可知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的四分之三周期, M 将位于波峰,故 C 正确;位于原点的质点与 M 点相距半个波长,振动方向总是相反,故 D 正确。故选 BCD。3.AD 解析 由图知该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 n= =2,故 A 正确;该玻璃对 b 光的折射率 n=1𝑠𝑖𝑛30°,选项 B 错误;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b 光的折射率较小,根据 v= 可知,所以在玻璃中 a 光1𝑠𝑖𝑛45°=2 𝑐𝑛的速度比 b 光的速度小,故 C 错误; b 光的频率较小,则波长较长,用 a 光和 b 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根据 Δ x= λ 可知 a 光的条纹间距小,故 D 正确。1𝑑4.ABD 解析 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A 正确;戴上特制的眼镜观看 3D 电影产生立体视觉,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在两只眼睛中产生的视觉差,B 正确;β 衰变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产生电子的过程,但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也不是核外的电子,C 错误;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减速剂,D 正确。5.C 解析 从题图中可知振幅为 30 cm,在 0.7 s 内波向右传播了 1.75 m,故波速为 v= 1.750.7m/s=2.5 m/s,A 错误;因为向 x 轴正方向传播,并且波上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根据走坡法可知在 x=1.75 m 处的质点向 y 轴正方向起振,所以波源起振方向为 y 轴正方向,B 错误;x=1.25 m 到 x=1.75 m,距离为 0.5 m,即 x=1.25 m 的质点已经振动了 0.2 s,C 正确;波的周期为 T==0.8 s,所以 1.25 m 处的质点运动的总路程为 ×4×0.3 m=2.1 m,D 错误。𝜆𝑣 746.AC 解析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A 正确;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1 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根据 λ= ,知频率最高的光子,波𝑐𝜈长最短,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B 错误;从 n=3 跃迁到 n=1 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根据: p= ,其动ℎ𝜈𝑐量也最大,C 正确;氢原子跃迁时产生的最大光子能量 E=hν= 12.09 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Ekm=hν-W 0=9.60 eV,但不一定都是 9.60 eV,D 错误。1加试选择题小卷(六)1.根据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远距离输电通常通过提高电压以减少电能损耗B.图乙所示的行李安检仪采用 γ 射线来透视安检物品C.图丙所示的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绿色是由光的偏振引起的D.图丁所示的核反应堆可以通过调整插入镉棒的深度来控制核反应速度2.将一根较长的弹性细绳沿 x 轴放置,左端记为坐标原点,将绳子拉平后,手握左端,以固定的频率和振幅上下抖动(简谐运动),如图甲所示。从抖动开始计时,在 t=0.3 s 时的波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抖动绳的频率为 2.5 HzB.在 t=0.75 s 时, A 点的速度方向向上C.在 0~0.3 s 的时间内,质点 B 经过的路程为 6 cmD.该列波遇到宽度为 6 m 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衍射3.2如图是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在激发态 n=5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a 是从 n=4 能级跃迁到 n=2能级产生的光, b 是从 n=5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产生的光。已知某金属的极限频率 ν= 5.53×1014 Hz,普朗克常量 h=6.6×10-34 J·s,电子电荷量 e=1.6×10-19 C,则( )A.在相同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 a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比 b 光更宽B.a 光和 b 光的光子动量之比为 255∶ 97C.用 a 光照射该金属时,能产生最大初动能为 0.27 eV 的光电子D.在同样的玻璃中, 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 b 光的传播速度4.如图所示,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 20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质点 b 的加速度在增大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0.01 s 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为 40 cm,此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0.01 s 质点 b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上做减速运动D.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 200 m5.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 α 衰变。放射出的 α 粒子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 R。以 m、 q 分别表示 α 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M 表示新核的质量,放射性原子核用 X 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 Y 表示,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 𝐴𝑍化为 α 粒子和新核的动能,则( )A.α 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𝐴𝑍𝑋→ 𝐴-4𝑍-2𝑌+42B.α 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环形电流大小为𝑞𝐵2𝜋𝑚C.新核的运动周期为 T=2𝜋𝑀(𝑍-𝑞)𝐵D.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为 Δ m=(𝑀+𝑚)(𝑞𝐵𝑅)22𝑀𝑚𝑐26.(2016 浙江学军中学期末)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t=0.005 s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B.t=0.010 s 时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C.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频率为 50 HzD.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有效值为 311 V3加试选择题小卷(六)1.AD 解析 远距离输电,可以通过提高输电电压、减小电流来降低输电线路上的能量损耗,故A 正确;行李安检仪采用 X 射线来透视安检物品,故 B 错误;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绿色是由薄膜干涉引起的,故 C 错误;镉棒可以吸收铀核裂变中产生的中子,利用其与铀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控制反应速度,故 D 正确。2.ABC 解析 由题图可知波传播 个波长用时 0.3 s,则该波的周期 T=0.4 s,频率 f= =2.5 Hz,34 1𝑇故 A 正确;0 .3 s 时, A 点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在 t=0.75 s 时,即再经过 0.45 s,A 点的速度方向向上,故 B 正确;0 .2 s 时, B 开始振动,经 0.1 s 到达波谷位置,在 0~0.3 s 的时间内,质点 B 经过的路程为一个振幅,即 6 cm,故 C 正确;由题图知,波长 λ= 1 m,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波长跟障碍物尺寸差不多,所以该列波遇到宽度为 6 m 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衍射,故 D 错误。3.BC 解析 根据 Em-En=Δ E=hν ,可知,氢原子从 n=4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的能级差大于从n=5 的能级跃迁到 n=3 的能级时的能级差,那么 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的频率。根据 c=λv ,a 光的波长小于 b 光的波长,根据干涉条纹的宽度 Δ x= λ ,a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比 b 光更窄,故 A 错误;根据1𝑑光的能量公式 E=hν=h 与动量公式 p=mv= 可知, a 光和 b 光的光子动量之比等于 a 光和 b 光的光子𝑐𝜆 ℎ𝜆能量之比为 255∶ 97,故 B 正确;根据 Em-En=Δ E,那么 a 光的能量为 Ea=2.55 eV。某金属的极限频率ν= 5.53×1014 Hz,则逸出功为 W0=hν= eV=2.28 eV,用 a 光照射该金6.6×10-34×5.53×10141.6×10-19属时,能产生最大初动能为 Ea-W0=2.55 eV-2.28 eV=0.27 eV,故 C 正确;在同样的玻璃中, a 光的频率高,折射率大。根据 v= ,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的传播速度,故 D 错误。𝑐𝑛4.AC 解析 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由波形平移法得知此时质点 b 向下运动,位移在增大,则加速度在增大,故 A 正确。由波的图象读出振幅 A=20 cm,波长 λ= 4 m,则该波的周期为 T= 𝜆𝑣=4200s=0.02 s,所以 t=0.01 s= ,则知,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0.01 s 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为 s=2A=40 cm,此𝑇2时质点 a 到达波谷,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20 cm,故 B 错误;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0.01 s 时质点 b的振动状态与图示时刻相反,即质点 b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C 正确;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 4 m,故 D 错误。5.A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及电荷守恒可得该 α 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He,故 A 正 𝐴𝑍𝑋→ 𝐴-4𝑍-2𝑌+42确;α 粒子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设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v,则有 qvB=m ,T= ,𝑣2𝑅 2𝜋𝑅𝑣 =2𝜋𝑚𝑞𝐵故等效环形电流大小 I= ,故 B 错误;新核的运动周期 T= ,C 错误;因为衰变时间极𝑞𝑇=𝑞2𝐵2𝜋𝑚 2𝜋𝑀(𝑍-2)𝐵短,且衰变时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外力在衰变过程中可忽略,设新核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有: mv=Mv',则衰变过程使两粒子获得动能 Ek= mv2+ Mv'2,由于衰变过程,质量亏损产生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粒子的12 12动能,故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 Δ m= ,故 D 正确。𝐸𝑘𝑐2=𝑞2𝐵2𝑘2(𝑀+𝑚)2𝑀𝑚𝑐26.AC 解析 t=0.005 s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感应电动势最大,选项 A 正确; t=0.010 s时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变化率最小,选项 B 错误;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周期为 0.02 s,频率为 50 Hz,选项 C 正确;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最大值为 311 V,有效值为 220 V,选项 D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