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例题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2.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同步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0.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49.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7.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6.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5.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4.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1.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031253.ppt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典型例题一我们食用大豆时,主要食用的是( )A.种皮 B.胚乳 C.子叶 D.胚轴【答案】C 【分析】此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常识---人摄取食物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人们以植物为食,也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而大豆储存营养的结构是子叶。因而选择 C。典型例题二农业生产中,习惯上称之为种子的果实为( )A.菜豆种子 B.玉米种子 C.蚕豆种子 D.花生种子【答案】B【分析】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构成的。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花生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的,只有玉米种子由于果皮和种皮难以剥离,所以有果皮包被着,是果实。典型例题三播种玉米时应选用的种子为( ) A.应选粒大饱满、完好的种子 B.只要种子完整就行,不用考虑种子大小 C.胚被虫子蛀坏而胚乳肥厚的玉米种子 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A【分析】种子萌发时,胚的胚根、胚轴、胚芽发育形成幼苗,而子叶则将胚乳内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芽、胚轴、胚根内,供其发育所需。因而,胚必须完整。同时,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还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应选择 A。典型例题四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A.保存养料 B.种子的成熟 C.适应环境 D.提高发芽率2【答案】C。【解析】种子的休眠是长期适应大自然季节变化规律的结果,秋季所结出的种子度过一段休眠期,到第二年春季再发芽,对植物延续后代是有利的,如果不休眠直接发芽,后果可想而知。种子的休眠与植物的种类及环境有关,有的种子休眠几十天,有的则休眠几年。典型例题五种子站出售的水稻种子,为什么先要测定发芽率在 90%以上才能出售?【答案】为了出苗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要测定其发芽率在 90%以上才能出售。【解析】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更重要的是胚本身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有的种子由于贮藏不当,胚失活或被虫蛀了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对大面积种植的水稻来说,种下去发芽率太低,浪费了土地,光照在空地上,由于季节变化又不能重新播种,造成大面积减产。所以要测定其萌发率在 90%以上才能播种。典型例题五播种玉米时应选用的种子为( ) A.应选粒大饱满、完好的种子 B.只要种子完整就行,不用考虑种子大小 C.胚被虫子蛀坏而胚乳肥厚的玉米种子 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A【分析】种子萌发时,胚的胚根、胚轴、胚芽发育形成幼苗,而子叶则将胚乳内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芽、胚轴、胚根内,供其发育所需。因而,胚必须完整。同时,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还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应选择 A。典型例题六种子站出售的水稻种子,为什么先要测定发芽率在 90%以上才能出售?【答案】为了出苗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要测定其发芽率在 90%以上才能出售。【解析】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更重要的是胚本身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有的种子由于贮藏不当,胚失活或被虫蛀了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对大面积种植的水稻来说,种下去发芽率太低,浪费了土地,光照在空地上,由于季节变化又不能重新播种,造成大面积减产。所以要测定其萌发率在 90%以上才能播种。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北方在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俗称地膜覆盖)的方法来促进提早出苗的原因是( )A.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B.防止虫害破坏C.保温、保湿、有利萌发 D.防止风沙2.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A.种皮破损,无保护作用 B.胚被虫蛀破损,无生活力C.外界条件不适宜 D.种子因感染病毒而失去生活力3.粮仓中存放了十年的小麦种子虽给予适宜条件,一般也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种子仍处于休眠期 B.种子已过寿命期而死亡C.种子的种皮太厚 D.种子因受抑制而不能萌发4.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A.低温干燥 B.高温干燥C.高温潮湿 D.低温潮湿5.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随机选出了 1000 粒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 40 粒种子未发芽,则这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A.9.6% B.96%C.4% D.90.6%6.下列四项是已经测得的某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宜播种的是( )A.60% B.70% C.75% D.94%7.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8.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9.在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供给胚根、胚轴和胚芽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2)A.子叶和胚乳 B.胚乳和子叶C.子叶和子叶 D.胚乳和胚乳10.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A.营养物质的积累 B.吸收各种营养C.渡过恶劣的环境 D.营养物质的制造二、填空题1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的温度、 、 。12.埋藏在我国东北地区泥炭沼泽中的古莲子已有 1040 年历史,仍能萌发。古莲子在地层中沉睡 1040 年,是处于 状态。13.抽样检测就是从检测对象 中抽取 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 的情况。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 的影响。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调查,则叫做 。14.供试验用的水稻种子 400 粒,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 10 天内,有 240 粒种子萌发;4 天后,又有 40 粒种子萌发。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15.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1 号瓶 2 号瓶, 3 号瓶 4 号瓶10 粒种子,拧紧瓶盖10 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10 粒种子,加较多水,拧紧瓶盖10 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处理方式室温 室温 室温 低温(1)设置 2 号瓶的意义是 ,原因是 。(2)1、3、4 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是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的结论又是什么?。16、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示意图,请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1) 在空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菜豆种子吸收 ,体积膨大。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 、 。(2)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图 C 所示, 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 D 图中的[ ] (3) 胚芽发育成 D 图中的[ ] 、[ ] 。(4) 4 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成的。(5) 5 所示的结构是 ,种子萌发后它逐渐干瘪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1.C(提示:初春的北方,气温较低,不利于种子的萌发。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一来可以透光、保温,使地膜下温度较高,二来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使土壤中水分充足,所以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2.B(提示: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将来发育成幼苗。胚被破坏的种子,不能萌发成幼苗。) 3.B(提示:存放了十年的小麦种子已过寿命期而死亡,因而不能萌发。) 4.A(提示:保存种子也就是抑制种子萌发,所以低温干燥。) 5.B(提示: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占全部待测种子的百分数。) 6.D(提示:发芽率越高越好) 7.A(菜豆种子吸水膨胀后,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然后,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8.B(提示: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把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后,萎缩、脱落。) 9.A(提示:菜豆种子的两片子叶肥厚,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10.C(提示:种子的休眠有利于渡过恶劣的外界环境,待条件适宜时萌发。) 二、填空题11、适宜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12.休眠13.总体 少量 总体 主观 抽样调查14.60%15.(1),对照 2 号瓶条件适合种子的萌发(2)1、2 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3 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2、4 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在实验的基础上设置 5 号瓶与 2 号瓶一样,并将 5 号瓶放到黑暗的环境中,现象:两者都萌发 结论: 种子萌发与光无关现象:2 号萌发,5 号不萌发 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现象:2 号不萌发,5 号萌发 结论: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16、(1)水分 胚芽 胚轴 胚根 (2)胚根 3 根 (3)2 茎 1 叶 (4)胚轴 (5)子叶 贮存的营养物质被种子萌发消耗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选择题1.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在①和②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等量的大豆种子(假设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5℃左右),在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空气的前提下,对温度的高低和水的多少加以控制(如下表)。为了确保实验的严密性,请你选出最佳的修改意见A.两个花盆中都应该适量浇水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 0℃的环境中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 25℃的环境中2.冬春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上述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 D.防治病虫3.下表为某小组同学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罐头瓶 实验材料 处理 环境 ① 干燥的大豆种子 + 浸清水的棉花 拧紧瓶盖 室温 ② 干燥的大豆种子 拧紧瓶盖 室温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4.小明同学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实验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不同的条件是A.甲用 20 粒种子,乙用 10 粒种子B.甲用子粒饱满的种子,乙用相对干瘪的种子C.甲始终保持湿润,乙始终保持干燥花盆 空气 温度 水① 充足 0℃ 适量浇水② 充足 25℃ 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2D.甲用小麦种子,乙用玉米种子二、非选择题5.种子的萌发除受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是否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有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豆角 小麦 玉米 莴苣无蒜 97.7% 93.8% 95.6% 70.0%有蒜 93.3% 96.6% 85.6% 30.0%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国皿中加入了 2 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提供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的方法是设置 实验。(2)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只对 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而对其他三种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3)请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结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哪种方案更好? 。为什么? 。6.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五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空气 充足 无 充足 充足水分 适宜 无 适宜 适宜温度 25℃ 25℃ 25℃ 0℃ 25℃光照 有 有 有 有 无结果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分析表格,回答问题:(1)2 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 ,3 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 ,4 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2)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 号。1 号与 4 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3(1)提出问题: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① 取培养皿二个,在培养皿内铺一层吸水纸.② 将 ,均匀置于二个培养皿内。③ 设置对照实验:(请选择下列与假设一致的合适选项填在横线上)甲培养皿 ,乙培养皿 。A.水淹没种子 B.放在适温下 C.不加水 D.放在冰箱里 E.加适量水④ 每日定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记录。(4)实验现象:甲培养皿 ;乙培养皿 (5)实验结论:_ 。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C 3. C 4. C二、非选择题5.(1)大蒜仔(或有蒜和无蒜) 对照(或对比) (2)莴苣(3)间行播种豆角种子更好 因为大蒜籽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或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或影响)而对豆角种子的发芽率(或萌发)没有明显的作用(或影响)。6.(1)适宜 充足 不萌发 (2)1 温度7.(2)假设:水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或水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或种子萌发需要水)(3)② 饱满的大豆种子各 20 粒(或取一定数量的、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成均等 2 组)③ 实验:甲:E 乙:C(4)实验现象:甲:种子萌发 乙:种子不萌发(5)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阐述种子萌发的过程3、会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4、学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5、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6、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完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种子发芽率的测定”两个探究活动,并得出结论。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 、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 、 、 。3、当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 、 。随后,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伸长, 发育成茎和叶。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被子植物的一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三、合作探究(体现学法指导)(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课本 P89-91 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前一周进行)2、 展示实验结果,对本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展开讨论:(1) 本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2)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3) 本实验共有几个对照组?分别研究什么样的条件?2(4) 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探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5) 如果事先已知道 2 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 2 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6) 总结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 、 、 、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阅读课本 93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实验小组的展示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采用什么办法?(2)什么叫抽样检测?抽样调查?(3)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怎样计算发芽率?(三)种子萌发的过程阅读课本 P92 最后一段,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 或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 、 。随后,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长, 发育成 和 。四、拓展创新(体现学法指导)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呢?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会得出什么结论?2、 我国北方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对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好处?33、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例如大麦和豌豆就比棉播种早;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需要耕和耙,变得松软,你能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吗?五、网络构建六、达标检测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加了土壤水分 B.增加了空气C.提高了土壤温度 D.减少了阳光照射2.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①低温 ②高温 ③干燥 ④潮湿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胚乳4.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5.小东欲测定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他选用了 400 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种子合格,发芽的种子数应是( )A.360 粒以上 B.360 粒以下 C.320 粒以下 D.300 粒以上6.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 )A.被胚芽吸收掉 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C.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7.将农业生产上准备播种的玉米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先发芽 B.同时发芽 C.都不发芽 D.乙先发芽自身条件: 萌发过程: 环境条件: 、 、 种子的萌发48.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A.胚轴 B.胚芽 C.子叶 D.胚根9.为了尽快得到某种植物的幼苗,在选种时一般选( )A.刚采下的幼嫩种子 B.已经度过休眠期的种子C.正在进行休眠的种子 D.刚采下的即将成熟的种子参考答案:三、合作探究(一)2、 (1)粒大饱满(2)不可以,会产生误差,偶然性大(3)3 个 1、2 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3 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5宜的温度,2、4 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4)相同(5)有必要,2 号瓶分别作为 1、3、4 号瓶的对照组,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6)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二)1、饱满的,完整的 活的 度过休眠期的四、拓展创新1、设置 1 号瓶与 2 号瓶的装置完全一样,在每个瓶中放上 2 张餐巾纸,洒少许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再向两瓶中放入 8 粒种子,拧紧瓶盖,在适宜的温度下把一号瓶放到有光的环境中,将 2 号瓶放到黑暗的环境中,观察种子的萌发现象。现象:两者都萌发, 结论: 种子萌发与光无关现象:1 号萌发,2 号不萌发 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现象:1 和不萌发,2 号萌发 结论: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2、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表层土壤的温度,同时可以减少北方干旱的早春土壤水分懂得散失,促使种子提早萌发。1、 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六、 达标检测1.C 2.C 3.C 4.D 5.A 6.C 7.B 8.B 9.B 10.A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简述种子萌发的环境和自身条件。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会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难点: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播种的小资料:会给你一些什么启示?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 )1.提出问题: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做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制定和实施计划:1 号瓶 2 号瓶 3 号瓶 4 号瓶10 粒种子不加水 拧紧瓶盖10 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10 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10 粒种子加较多水拧紧瓶盖处理方法橱柜 橱柜 冰箱 橱柜2其中 2 号瓶处于自然状态下,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瓶内种子能正常萌发,起对照作用,叫 组; 1 号瓶、3 号瓶、4 号瓶分别缺少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它们都不能萌发,叫 组。共有 组对照。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 号瓶和 2 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3 号瓶和 2 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4 号瓶和 2 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结论:种子萌发需要 。任务二: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问题:1、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2、大米或豆瓣种在地里萌发吗?3、子叶或胚乳干瘪的种子易发芽吗?4、处在休眠阶段的种子能顺利萌发吗?结论:种子萌芽的自身条件胚必须是 的,有充足的 ,并已度过 期。任务三:探究种子的萌发过程1、 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2、种子各结构的作用胚芽发育成 ,胚轴发育成 ,胚根发育成 ,子叶 ,胚乳 。任务四:探究计算种子的发芽率1、你知道发芽率的公式吗?2、用全部种子或一颗种子做发芽率实验行吗? 33、种子站对一批种子做发芽率实验只做一次行吗?如果多做几次,那怎样计算其发芽率呢?4、为什么要对种子做发芽率的测试?二、拓展延伸 P94 的 2、3 题。三、达标检测1、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以促进早出苗。这样做的原因是( )A.增加温度 B.提高温度 C.增加空气 D.提高发芽率2、泡在水里的种子不易萌发的原因是(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水温太低 D.淀粉不溶于水3、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选出了 1000 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 40 粒种子未萌发,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A.9.6% B.96% C.4% D.90.6%4、库房里的稻种或麦种一般不会萌发,其主要原因是缺少( ) A.阳光 B.适宜的温度 C.水分 D.空气5、人们食用的大米,即使提供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般也不会萌发的原因是( ) A.无胚 B.无种皮 C.无胚乳 D.无子叶6、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 )A.个大饱满的 B.结构完整的 C.没有处于休眠期的 D.随机抽取7、将颗粒完整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 25℃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 A.甲组先发芽 B.乙组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8、播种之前先松土:是为了给种子提供 ;浇水:是为了给种子提供 ;春播:是为了使种子提供 。 4【参考答案】一、 (一)温度 、水分、 空气; 对照、实验、三;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 充足的空气;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二) 完整的且胚是活、 营养物质、 休眠 (三) 2、 茎和叶、 连接茎和根的部分、根、 贮存或转运营养物质、贮存营养物质 (四)1、发芽率=(萌发的种子数/供检测种子数)×100% 2、不行, 浪费性大、偶然性多 3、不行 取平均值 4、发芽率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1、B 2.B 3.B 4.C 5.A 6.D 7.C 8、充足的空气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重点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课前准备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 30 粒菜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 Flash 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 ppt 课件及用 Flash 制作的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图片;被部分切除的种子发育情况的 ppt 课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 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ppt 课件),4 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 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播放录像(或 ppt 课件),创 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 出问题。22.作出假设方案一:4 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方案二: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演示、启发学生调动经验储备,进行大胆假设。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3.制定计划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 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推测实验结果。方案二: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围绕教师的指导提纲,4 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推测实验结果。方案三:全班分成 4 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个大组又以 4 人为 1 小组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推出最佳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出示讨论提纲,指导学生讨论,针对性制定实验方案。帮助分组,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3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方案一: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方案二:观察录像,相互交流说出实验探究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方案一: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方案二:组间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评比。评出:最佳方案、创意、假设、选材、观察、报告奖等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和自评,参与互评。7.本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置对照组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方案一:根据课本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抽样检测的方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方案二:看书自学抽样检测的方法,合作交流,课下进行实验操作及观察记录。方案三:事先做了这个实验的生物课外小组同学在课堂上描述实验的过程,展示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提出实验(重点是抽样)的要求。指导看书,强调正确取样的方法,分发实验装置。指导组间交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和说明。组织描述、纠正补充。2.探究的结果: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强调发芽率的计算方法。3.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的分析:方案一: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组间交流,指导学生温故而知新,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得4完整的、活的胚储藏丰富的营养,渡过休眠期分析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方案二:观察 ppt 课件(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被部分切除的种子萌发情况),结合测定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大胆猜测、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方案三:演示并观察煮熟的花生、大米粒、豆瓣等在外界条件适宜时的萌发状况,并分析原因。出科学的结论。提示、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分析对比不同情况下种子萌发的情况,互相交流,得出结论。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三、种子的萌发过程:胚根→根胚轴→一连接根和茎的那段胚芽→茎和叶方案一:结合实验观察,自学看书,小组之间交流,描述萌发的过程,互相补充。方案二:观察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的过程的 ppt 课件,并描述归纳。课件展示,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环环相扣的观察和探究。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学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4、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教学重点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践中知道有的种子能萌发、有的却不能,那么什么样的种子能萌发、什么样的不能萌发呢?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呢?这是学生很容易想到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最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总结和归纳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学习过探究过程后,学生对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已有清晰概念,这时应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并注意对照实验的重要性。但这一实验的设计中已不再是一个变量,而是多个变量,因此引导学生简化实验、分组完成对不同变量的探究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教学策略:本节课为 2 课时。第 1 课时,课上,通过课前实验小组对种子萌发条件和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的现象及结果的描述,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在课上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讨论问题的给出和对实验要求的讲解,布置学生课下分小组完成,实验期间教师要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要求每组负责的学生,要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以备下节课组间交流汇报。并注意记录本组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出现什么问题、组员是否都参与到实验中等。第 2 课时,让学生们通过探究实验结果,总结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分析探究对照实验的作用。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让学生们通过情2境体会选种、播种等环节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重要性,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过程。启发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最后引导学生完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理解发芽率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课前准备:首先在课前一周布置一组学生培养菜豆种子萌发幼苗的实验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要求其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并能描述给同学。课上由本小组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准备几种残破的种子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2 分钟导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什么在春天播种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种子萌发的过程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种子萌发与其自身条件有关系吗?板书: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进入新情景43分钟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同学们都参加过春耕,那么有谁能根据生产、生活经验说一说种子萌发长出幼苗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看来种子能否萌发既有环境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不具体说哪些因素) ,我们先讨论环境因素。前几天,有几位同学培养了菜豆种子,并观察了菜豆种子长成幼苗的过程,下面我们请这几位同学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培养菜豆种子使之萌发的。思考回答:长时间不下雨影响种子萌发、开春以后才能播种否则种子会冻死、种子被虫咬等等。由课前布置的课外小组学生,描述培养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将种子放于疏松的土壤中,置于温暖处,每天浇点水。同3提出问题:在同学描述的过程中,你推断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条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这些条件呢?请学生作出假设。那么假设是否成立,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将学生分组,确定组长,教师出示讨论的提纲,各组进行讨论。 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2.实验探究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3.怎样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4.怎样设置实验对照组,对照组应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光和空气等条件?5.对每一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一样?6.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7.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小组讨论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讨论该组实验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是否可行。讨论结束后指导学生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1、比较与自己的设计有什么不同?时展示其成果。水分、土壤、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学生作出假设:水、阳光、空气、土壤、适宜的温度可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变量设计实验,并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以上问题交换意见(两个小组发言即可)看书上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42、书上的实验几号瓶是对照组?3、1 号、3 号和 4 号瓶分别探究哪一种因素?明确以上问题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制定具体探究方案。布置课下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全组认可,规定具体同学操作,要求负责的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及时向小组中其他同学汇报,下节课之前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以备下节课组织交流汇报。各组完成探究方案:再次熟悉探究过程,完善探究计划课下进行探究实验第 2 课时:时间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25分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组织学生按小组汇报课下完成的探究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归纳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板书: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充足的空气2.一定的水分3.适宜的温度 (经学生实验可知:土壤、肥料和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每组有一名同学按上节课要求汇报实验现象和结果,各组探究的变量不同,所以设计的实验也不同,根据各自小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讨论后归纳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5 分钟种子萌发的自提问:实验中选用的是什么样的种子?如果春天家里要播种时,让你去种子站买种子,你要怎样挑选呢?展示几种残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个大、完整、饱满,没被虫咬展示“请你挑选最棒的种子”5身条件破的种子总结出种子萌发不仅需要外界适宜的环境条件,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状况”也就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板书: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活的胚那么,如果有的种子的种皮破裂了,种子能正常的萌发吗?播放视频:胚发育成幼苗学生讨论后观看视频得到答案幻灯片播放视频:胚发育成幼苗5 分钟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买好了,播种到地里是怎样萌发的呢?播放种子萌发过程视频板书:三、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发育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观看视频,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播放视频:种子萌发过程10分钟测定种子发芽率可见种子萌发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在农业生产上,播种之前必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怎么才能测出种子的发芽率呢?难道要用一整袋种子才能测出吗?不行的话又该怎么做呢?明确以后,回去我们也可以试一试啊。难怪出苗以后农民经常还要适当地补苗、补种呢。提出新问题:怎样才能保证苗出得齐呢?看书上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了解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课下完成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展示“发芽率-种子活力的标志”幻灯片板书设计: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6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充足的空气2.一定的水分3.适宜的温度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活的、完整的胚三、种子萌发过程:胚根发育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课后反思:第 1 课时,组织学生制定探究方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按照要求制定“只探究一个变量”的实验方案。第 2 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实验结果,可使学生通过分析结果,讨论得出结论。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可使学生不停留在课本上的文字,而是能在真正的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结论的真实性对农业生产也具有指导意义。而买种子的挑选环节包括发芽率的测定,让每位同学深刻体会农业生产中选种的重要性。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